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全世界的患病人数高达3.47亿[1]。其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生率为25%~40%[2]。DKD患者有较高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风险,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透析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首要病因之一[1]。DKD患者肾脏预后较差,最终将进展为肾脏替代治疗[2],由于DKD患者常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DKD患者死亡率较其它病因显著升高,约占CKD患者死亡总数的34%~36%[3]。DKD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成年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约为10. 9%[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率为33. 6%[2],占我国住院人数的1. 10%,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3]。早期DKD患者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死亡风险较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DKD经升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首位病因.目前,在我国DKD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1],且临床上对中晚期DKD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疗法,从出现临床蛋白尿到肾衰竭平均生存期不过7年,此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预防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的发生,保护其肾脏功能,延缓由糖尿病进展到DKD的进程,成为极其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也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重要原因。明晰DK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疾病进展风险的评估有助于对患者的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白蛋白尿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是DKD的主要诊断依据, 而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辅助DKD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亦显现出重要价值。目前, 临床实践中关于DKD诊断、预后评估及生物标志物的认识尚存在不足。为此, 基于国内外DKD临床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这部共识, 目的是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DKD诊断、预后评估和生物标志物的认识, 改善DKD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可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常见病因。然而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完全是DKD,还包括许多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on 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最新肾脏病数据系统的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如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很可能在后期演变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因此,D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肾脏穿刺活检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这是一项有创操作,因而不宜作为监测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DKD已经成为中国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4]。研究表明[5],DKD的病机与中医湿热有关,因此,采用中医湿热辨证治疗控制DKD,对于患者的预后或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我国通过对2010年~2015年三甲医院住院人群进行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因调查中发现,从2011年起,DM相关肾脏疾病就已经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导致病人发生CKD的首要原因~([1])。DKD早期隐匿起病,无临床症状,很难被发现,当表现出显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其病变特点包括肾小球血管受损、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形成结节性病变[1]。在糖尿病患者中,约25%患者会出现肾脏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多,DKD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常见病因[2,3]。DKD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DKD的发生发展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影响,与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炎症机制、生长因子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病率及患病率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美国肾病数据登记系统(the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显示,在2010年,美国ESRD患者达到594374例,产生的医疗费用为475亿美元[1]。根据中国透析登记,截止2011年,全国透析总人数达248628例,其中血液透析患者221628例,腹膜透析患者27000例,还有绝大部分 ESRD 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是引起 CKD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欧美国家 ESRD的首位病因。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可出现,部分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已存在肾损害。由于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病,糖尿病患者也可合并发生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s,NDRD)。对糖尿病患者进行 CKD 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延缓其进展,降低ESRD发病率,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意义重大。这也成为近几年内分泌学及肾脏病学领域研究焦点。本文主要就该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在美国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病率在近十年内升高近2倍,有近50%的患者走向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DKD已经成为导致患者肾脏代替治疗的常见肾脏病之一~([1])。高血糖引起的结构损伤包括基底膜肥厚、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这些改变导致了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的减退~([2])。在组织学上,糖尿病患者肾小球系膜和肾间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最终导致肾  相似文献   

13.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 先后被证实可为糖尿病患者及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显著心血管获益。近期公布的SGLT2抑制剂肾脏终点临床试验结果继续证实, 其可降低伴或不伴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的肾脏和心血管预后风险并降低全因死亡率。SGLT2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逐渐引起关注。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中, 已有多篇研究证实SGLT2抑制剂类药物存在多种潜在的肾脏保护机制, 同时其在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 NDKD)人群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证据也陆续出现。本文将就SGLT2抑制剂在NDKD中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DKD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能够直接阻止DKD进展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DKD的临床症状包括尿蛋白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受损、肾脏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高糖环境介导下细胞内代谢状态的改变,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堆积、蛋白激酶C激活以及氧化应激是DKD的主要发病机制~([2])。目前,DKD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患者血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或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经临床标准诊断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实际上它包含三种情况:DN、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最常见病因。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DK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抗氧化治疗可能是有效防治DKD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拮抗过量活性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DN早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病因。根据《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1]),我国DN已超越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一举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最常见的病因之一,CKD病因中DN所占比例达到27.0%,未来10~20年,我国将有大批DN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影响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因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氧化应激、炎症等都与DKD的发病机制有关,而相关研究指出代谢记忆和表观遗传学对DK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将结合目前的最新研究概述DKD发病机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达到惊人的5.37亿。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这一数字将分别增加到5.8亿和7亿[1,2]。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2021年每7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统计数据表明,大约50%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2]。大量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引起CKD患者发生CVD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3]。血管钙化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