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BNP和NT-pro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及NT-proBNP浓度的变化,评价BNP及NT-proBNP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对2004-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129例患者和收缩性心力衰竭109例患者进行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测定,通过与对照组(77名)的比较,分析血浆BNP和NT-proBNP升高的相关因素,并用ROC曲线评价BNP和NT-proBNP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作用.结果 和对照组(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8.51 ng/L和69.80 ng/L)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其中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54.16 ng/L和923.08 ng/L,NT-proBN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899 ng/L和3 695 ng/L,血浆BNP和NT-proBNP升高的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201和0.323,P值均<0.001).BNP和NT-proBNP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95%可信区间:0.865~0.946)和0.956(95%可信区间:0.932~0.980),BNP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81(95%可信区间:0.710~0.852),NT-proBNP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95%可信区间:0.686~0.828).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两者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但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室形态和功能变化,及其与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相关性,并探讨利用二尖瓣舒张早期E波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心肌运动峰值速度之比(E/Ea)、收缩期二尖瓣环心肌运动峰值速度(Sa)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左室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40例孕妇,其中观察组89例分为三个亚组:妊娠期高血压组(2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6例),血压正常孕妇51例为对照组。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孕妇左室形态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及左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E/A)、收缩期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室间隔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Sa1、Sa2),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室间隔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Ea1、Ea2),计算E/Ea1和E/Ea2。同时检测各组血浆NT-pro BNP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NT-pro BN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左室形态各参数包括IVSd[(0.79±0.09)cm vs.(0.91±0.12)cm]、LVDd[(4.61±0.38)cm vs.(4.84±0.27)cm]、LVPWd[(0.80±0.10)cm vs.(0.90±0.15)cm]、RWT[(0.35±0.04)vs.(0.38±0.05)]和LVMI[(58±8)g/m~2 vs.(72±13)g/m~2]均显著增加(P均0.01);同时,轻度子痫前期组Sa1[(10.7±2.3)cm/s vs.(9.7±1.9)cm/s]、Sa2[(9.2±1.6)cm/s vs.(8.4±1.5)cm/s]均降低,E/Ea1[(6.5±1.9)vs.(7.8±2.6)]、E/Ea2[(8.3±2.1)vs.(9.6±2.5)]均升高(P均0.05);同样,重度子痫前期组Sa1[(10.7±2.3)cm/s vs.(9.4±1.7)cm/s]、Sa2[(9.2±1.6)cm/s vs.(8.2±1.4)cm/s]均显著降低,E/Ea1[(6.5±1.9)vs.(8.0±2.6)]、E/Ea2[(8.3±2.1)vs.(10.6±2.4)]均显著升高(P均0.05),E/A[(1.30±0.26)vs.(1.15±0.29)]减小(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浆中NT-pro BNP与E/Ea1、E/Ea2、IVSd、LVDd、LVPWd及LVMI均呈正相关(r=0.58、0.42、0.25、0.27、0.20、0.25,P均0.05);NT-pro BNP与Sa1、Sa2均呈负相关(r=-0.69、-0.30,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导致患者左室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并且左室功能可先于左室形态发生改变,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Ea、Sa与NT-pro BNP相关性良好,可以作为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肺部超声影像(LUS)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变化,评价LUS在急性左心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8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根据其病因分为急性左心衰组(A组)和非急性左心衰组(B组)。对两组患者行肺部超声检查计算肺部超声彗星尾征(ULCs)数目,超声心动图测量EF值、E/Ea值,并测定静脉血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比较两组患者ULCs数目、EF值、E/Ea值和NT-proBNP的差别,以及ULCs数目与EF值、E/Ea值以及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ULCs中位数(21 vs.3)、NT-proBNP中位数(3785 pg/ml vs.412 pg/ml)以及E/Ea(12.05±3.38 vs.6.65±2.23)明显高于B组(P<0.05);A组EF(0.35±0.07 vs.0.58±0.04)明显低于B组(P<0.05)。ULCs数目与NT-proBNP水平(r=0.396,P<0.05)和E/Ea值(r=0.460,P<0.05)呈正相关,与EF值负相关(r=-0.713,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LUS可见明显ULCs,急性左心衰程度越重,ULCs数目越多。LUS有助于早期判断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的相关性,以及这2个指标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治疗好转出院时的成年急、慢性左心衰竭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出院时检测血NT-proBNP和超声E/e’,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出院时NT-proBNP与E/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与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随访1年,成年急、慢性左心衰竭210例60 d再住院率为30.95%,1年病死率为20.48%。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T-proBNP与E/e’呈高度正相关(P<0.001,R^2=0.994)。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94,最佳截断值为339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4%和53.10%;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02,最佳截断值为9.7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8%和53.79%。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11,最佳截断值为374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2%和67.07%;E/e’预测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27,最佳截断值为10.0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5%和58.08%。E/e’较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和1年病死率更有优势(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时NT-proBNP和E/e’呈正相关;出院时NT-proBNP和E/e’对心力衰竭患者60 d再住院率和1年病死率均具有预测价值,且E/e’较NT-proBNP预测价值略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之比(E/Em)诊断心房颤动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价值.方法 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9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分为DHF组(62例)和非心力衰竭(NHF)两组(3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评价E/Em诊断心房颤动患者DHF的价值.结果 与NHF组比较,DHF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比例更多,NT-proBNP更高,左心房增大,E峰增高,Em降低,E/Em增高(P<0.001).E/Em诊断D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95%CI:0.675~0.865).以E/Em≥9.50为截点时,诊断DH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7%、72.2%、71.0%和69.1%.结论 E/Em比值对诊断心房颤动患者DHF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的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LVDHF组60例,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肺静脉反向血流速度(Ar)、彩色M型血流传播速度(Vp)、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Ea/Aa)、E/Ea及心室收缩期与舒张期正向波峰速比(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DHF组LAD、IVST、LVPWT、E/Ea及Ar均增加,Ea/Aa、Vp及S/D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正确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是目前临床通用的诊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7.
马国平  籍振国  刘刚  王乐  田立 《临床荟萃》2011,26(6):465-468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及舒张早期经二尖瓣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比值(E/Ea)、B型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收集疑有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04例患者进行LVEDP测定,并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BNP测定。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ROC曲线特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标准对心脏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 104例患者中,8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Ⅰ级及Ⅱ级各18例,心功能Ⅲ级21例,心功能Ⅳ级29例),另18例无明显的心脏病证据。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LVEDP、BNP及E/Ea比值呈不同程度进行性的恶化。LVEDP与BNP和E/Ea呈正相关(r=0.786,0.651,均P〈0.01),与E/A和Ea/Aa呈负相关(r=-0.231,-0.652,P〈0.05或〈0.01)。E/Ea及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及0.951(均P〈0.01)。结论 E/Ea比值及BNP能较好地无创性评估LVEDP,但BNP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脏彩超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166例CHD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心功能Ⅰ级(A组48例)、心功能Ⅱ级(B组45例)、心功能Ⅲ级(C组40例)、心功能Ⅳ级(33例),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对两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Ea)。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指标在CHD中的诊断价值,并对心功能分级、LVESD、LVEDD、LVEF、E/E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随着心功能分级的进展,LVESD、LVEDD、E/Ea显著升高,LVEF显著降低(P<0.05);2) 通过ROC曲线分析,LVESD、LVEDD、LVEF、E/Ea在CHD诊断中的AUC分别为0.888、0.753、0.123、0.770;3) 心功能分级与LVESD、LVEDD、E/Ea显著正相关,与LVEF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 对CHD患者行心脏超声监测LVESD、LVEDD、LVEF、E/Ea可用于评价CHD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纠正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10 mg,观察组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1次/d,连续12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hs-CRP及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33例(97.1%),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79.4%),χ2=5.100,P<0.05。观察组hs-CRP、NT-pro BNP水平分别为(1.1±0.2)mg/L、(312.3±45.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8±0.4)mg/L、(389.4±52.3)ng/ml,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分别为(45±1)%、1.32±0.04,均高于对照组的(41±2)%、1.09±0.0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并具有降低血浆hs-CRP及NT-pro BNP水平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同步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与彩色M型血流传播速度比值(E/Vp)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病例组,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以及常规超声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A峰),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流速(Am),以及M型血流传播速度(Vp),计算同步与非同步E/Vp、E/Em。分析:①E/Vp、E/Em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相关关系;②E/Vp、E/Em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关系;③分析E/Vp、E/Em用于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可行性。结果 ①病例组同步及非同步测得E/Vp、E/E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同步E/Vp也随之增高,同步E/Vp与NT-proBNP相关性良好(r=0.77,P<0.01);③当同步E/Vp≥1.3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96%;同步E/Em≥9.11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敏感度为61%,特异度为92%。结论 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的同步E/Vp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血NT-pro BNP检测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入院的180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搜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其诊断将其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组又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小再分为心源性A组(LVEF≥50%)、心源性B组(LVEF50%)。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的NT-pro BNP差别,并比较心源性A组和B组的NT-pro BNP差别,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NT-pro BNP在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价值。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NT-pro BNP值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而心源性B组的NT-pro BNP值也明显高于心源性A组。NT-pro BNP值为时可以作为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界点,此时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77.2%。结论 NT-pro BNP可以作为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原因的一个指标,其诊断诊断临界点为212.5n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5例HF患者为HF组,并选取同期接收的9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均高于对照组(P<0.05);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速度/舒张晚期A峰速度(E/A)、二尖瓣环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lat)、环间隔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E/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峰减速时间(DT)短于对照组(P<0.05);E/Ea<15的HF患者的LVEF、E/A水平低于E/Ea≥15者,而DT、Elat、Esep水平高于E/Ea≥15者(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辨别HF患者的左心形态与左室舒张功能,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血浆脑钠素(BNP)和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与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a)等指标作参照,探讨超声心动图根据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反流压差评估左心腔压力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18例超声心动图存在轻度二尖瓣反流和/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GTOTAL)。其中31例测定了BNP(GBNP),余87例未检测BNP(NGBNP)。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射血分数(EF),左心房前后径(LAD),常规检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收缩压,Ps;舒张压,Pd)、主动脉瓣反流频谱舒张末期速度(VAR)、二尖瓣反流频谱最大速度(VMR)。根据公式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Ps-4VAR2;左心房压力(LAP)=Ps-4VMR2。分析各组BNP、E/Ea、EF以及LAD与LAP和LVEDP的相关性。结果方差齐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显示各组间患者分布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LAP与BNP、E/Ea、LAD和EF均呈中度相关;各组LVEDP与BNP、E/Ea、LAD和EF的相关性差。结论利用二尖瓣反流测算LAP有一定实用价值。但利用主动脉瓣反流测算LVEDP不能客观反映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对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观察组)、60例单纯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120例单纯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组)、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血清BNP、hs-CRP、PCT水平,其中BNP、PCT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1)观察组血清BNP、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肺部感染组、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肺部感染组、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与肺部感染组血清hs-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BN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肺部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NP诊断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871.29ng/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0%、62.2%;血清hs-CRP诊断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15.71ng/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3%、78.4%;血清PCT诊断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3.85μg/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77.9%。结论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BNP、hs-CRP、PCT水平显著升高,这3个指标对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其他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175例老年患者,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组(HFp EF组)患者100例,无心衰的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75例,测定其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经胸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E/e'比值等)、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p EF组患者T3、FT3水平低于对照组,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Fp EF组患者T3、FT3水平与E/e'比值及NT-pro 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T3、FT3与老年患者HFp EF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1周左右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二维超声结构、经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A峰、E波减速时间(DT),计算E/A;二尖瓣环侧壁和间隔壁的平均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E/Em.随访1年后将因心力衰竭而再入院者定为心力衰竭组(19例),其余为无心力衰竭组(83例),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Sm、Em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E、E/Em大于无心力衰竭组(P分别<0.05和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E/Em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E/Em≥12对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77.1%.结论 E/Em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危险分层,增加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早期室壁运动速度(E/Em)的相关性;选择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最佳指标.方法:比较顺序入选住院的HFNEF患者88例、舒张功能不全(diastolic dysfunction,DDF)患者63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BNP和UA水平;以E/Em> 15为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界限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BNP及UA对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诊断价值;选择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最佳预测指标及诊断阈值.结果:HFNEF组的BNP、UA及E/Em较对照组及DDF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NP、左房直径是影响E/Em的独立相关因素(r=0.15,P<0.01;r=1.09,P<0.01);经ROC曲线分析显示,BNP及UA诊断E/Em> 15的AUC分别为0.76(P<0.01)和0.60(P=0.01),BNP是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较好指标.以BNP=292 ng/L为阈值时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9.3%,阳性预测值为55.2%,阴性预测值为87.0%,准确性为76.3%;以UA=282 μmol/L为阈值时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55.6%,阳性预测值为38.4%,阴性预测值为85.3%,准确性为60.7%;联合BNP及UA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53.2%,特异性为87.3%,阳性预测值为61.0%,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78.0%.结论:HFNEF患者的BNP水平与E/Em明显相关,联合BNP及UA有利于量化评估HFNEF患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得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14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的40例分为一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轻度组和三支重度组。测量二尖瓣环间隔部和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和Elat,计算两者的均值Ea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三者的比值E/Esep、E/Elat和E/Ea。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Esep、Elat、Ea、E/Esep、E/Elat和E/Ea均有差异,且病变越重,差异越明显。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E/Ea>8.35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100%。结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E/Ea评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帮助诊断冠心病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HFPE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于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其中HEPEF患者35例,非HEPEF患者35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VI、LAD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早期二尖瓣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敏感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以36ml/m2为临界点,LAVI与HFPEF具有良好相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84%。以2.5cm/m2为临界点,LADI与HFPEF具有相关性,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65%,准确性为66%。结论 LAVI有望成为诊断HEPEF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彦红  刘芳  王凤芝 《临床荟萃》2007,22(17):1219-122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病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脑利钠肽(BNP)和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水平变化,比较三者在CHF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非心力衰竭组30例和心力衰竭组72例。心力衰竭组中冠心病31例,高血压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组22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30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ADM、血清BNP和GH的浓度,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组GH和BNP的水平较非心力衰竭组升高,分别是(0.83±1.06)μg/L vs(0.15±0.42)μg/L和(115.31±191.16)ng/L vs(33.51±49.85)ng/L(均P<0.01);ADM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组间BNP和G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级别间BNP和G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和BNP均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P<0.001)。对GH和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做是否为0.5的假设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1)。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63.0%;GH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59.3%。BNP和GH联合使用,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4.0%。结论GH和BNP有助于CHF的诊断,ADM对CHF的诊断价值不大;BNP诊断CH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GH;BNP与GH联合应用诊断心力衰竭好于二者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