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结核瘤,抗结核治疗无效。入院后结合患者多系统受累表现及实验室、肾穿刺病理检查等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调节免疫等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临床中应对疑似病例尽早行相关医技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以咳嗽、咯血、气促就诊,1例以咯血就诊,1例以咳嗽、呼吸困难就诊,3例均有肺部受累,均被误诊为肺结核,误诊时间4~29个月。行ANCA谱检测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2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例失访,1例病情恶化死亡。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警惕该病,尽早完善ANCA谱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所引起的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总结8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62.2岁.c-ANCA阳性1例,p-ANCA阳性7例.诊断明确前曾误诊为肺部感染6例,肺结核4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炎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首发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平均天数为181d,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肺癌、鼻软骨炎、睾丸炎等其他疾病。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鉴别困难,容易误诊,应重视ANCA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伟  冯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93-2394
目的:探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误诊为肺部感染,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治疗。2例因急进性肾功能不全而明确诊断。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数器官,肺和肾脏为最易受累的脏器,严重的肺部血管炎可导致肺出血并危及生命;肾脏受累常进展迅速,表现为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如不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病人常可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则多可逆转病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伟  温筱煦  周伟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094-1095
目的 探讨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肺部受累特点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误诊为肺部感染,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治疗。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惠者肺部影像学表现常以程度不同的满布两肺的点片状或斑片状模糊阴影为主。误诊原因多为对本病不认识或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该病临床上少见,最容易累及肺部及肾脏,在临床诊疗中容易被漏诊及误诊,本文通过探讨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疗经过,以增加临床医师对本病的了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咳嗽、咳痰3月余,于201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资料治疗缓解率56.7%,平均误诊时间130 d,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胃癌,胃溃疡,泌尿系肿瘤、炎症等疾病.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率高,相关科室应掌握临床特点,重视查ANCA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2年新确诊且收治入院的1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现咳嗽、咳痰10例,下肢水肿9例,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8例,发热6例,咯血、呼吸困难3例,腰痛及关节、肌肉疼痛各2例,眼部炎症1例;其中9例表现为多系统症状体征。病初误诊为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6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结肠溃疡性疾病2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各2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眼部感染1例。误诊时间最短10 d,最长3年余。根据临床症状和自身免疫抗体及病理检查结果,明确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浆置换等治疗,随访至今1例需永久血液透析治疗,4例死亡。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初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漏诊;对于出现多器官受累且病情迁延不愈者需考虑本症,常规筛查自身免疫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必要时可行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肺炎的AASV的临床资料。结果此患者表现为间断性咳嗽、咳痰伴肾功能异常、双下肢水肿,按双侧肺炎反复抗感染治疗无效,且肾损害进行性加重,查P-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99.0 U/ml,确诊为AASV。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血液透析及对症等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AASV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上遇及反复肺部感染并抗感染治疗无效者,要考虑到本病,及时行ANCA抗体检测助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肺结核的MPA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少痰伴胸痛,少许肺部啰音。胸部X线片示:两肺较多片絮状、条索状高密度浸润影,多次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先后在两家医院诊断为Ⅲ型肺结核。足疗程抗结核治疗,病情进展,渐出现呼吸衰竭、肾损害。后在某三甲综合医院经皮肺活检病理检查及测定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确诊MPA,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 MPA以呼吸道损害首发并感染时,易误诊为肺结核。临床上对痰菌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多系统损害时,应警惕MPA可能,及时行ANCA及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助诊。  相似文献   

12.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巧英 《护理与康复》2003,2(4):235-23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多个系统,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随着ANCA的研究深入,ANCA已成为小血管炎诊断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l,由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国内关于护理方面报道也较少。2002年2月~2002年10月本院收治3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人,经治疗后一般情况均好转。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要点,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误诊的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以单根(1例)或多根(4例)周围神经损害就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肌无力以及步态不稳,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脏器损害,误诊为末梢神经炎2例,脑梗死、脑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1例。后经肌电图及自身抗体检测确诊。原发病因为干燥综合征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显微多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各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4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治的2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该2例患者早期均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完善血清免疫学检查后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积极行激素及免疫治疗,单纯针对中耳炎的治疗效果不良。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少数病例以分泌性中耳炎或鼻窦炎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诊断时不能局限于专科疾病,需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确诊。早期确诊并给予激素及免疫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预防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部病变表现为纤雏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肺部病变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住院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25.0%。胸部CT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肺纤维化,其中5例类似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所有患者均为ANCA阳性,9例为抗髓过氧化物抗体阳性.1例为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10例患者中2例仅有肺纤维化的表现;8例合并肾脏病变,其中6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肾损害出现,2例同时出现。结论 肺纤维化可作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早期表现,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患者应常规进行ANCA检查。  相似文献   

16.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性肺炎的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经实验室测检ANCA均为阳性患者7例,有多次胸部X线照片,4例有CT扫描,2例行肾穿刺活检.结果 7例患者均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经治疗2~6周后6例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消失,1例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属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脏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其肺部影像表现并无特异性改变,对有肺脏受累的多系统损害的病人,特别是有咯血者,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及时确诊,临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病情在短期内即有显著好转,预后较好,其肺部的反应明显好于其他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其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7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5±3.4)岁,病变累及肾脏、肺、呼吸及神经系统、耳鼻喉等;经糖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等治疗后缓解率为82.4%,复发率为17.6%。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临床诊断应结合ANCA监测以及肾脏病理变化,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 omatosis),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和变态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该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随着ANCA检测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为临床早期诊断小血管炎,判断远期预后和疗效,降低早期死亡率和肾死亡率提供了一项重要且客观的血清学指标,对我科1998~2003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患者平均年龄75.9(60~89)岁,均有慢性基础病。发病至确诊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个月(2周~1年)。小血管炎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咯痰(90.9%);喘憋气短或活动耐力下降(63.6%);咯血/痰中带血(36.4%)和发热(45.5%)。胸部影像学9例(91.9%)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其中8例呈显著肺纤维化表现;2例(18.2%)呈两肺大片渗出的弥漫肺泡出血表现(其中1例在肺纤维化基础上发生);1例呈结节性病变(9.1%)。8例(72.7%)患者初诊时无肾损害。确诊主要依靠血清ANCA的检测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好转,初诊及随访期间5例(45.5%)因呼吸衰竭或严重感染死亡。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常有肺部受累并可以为首发表现。其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肺间质病变突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肺部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临床上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多个系统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误诊率高 [1 ]。我们对 2 a来收治的 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住院的 5例原发性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阳性 ,多系统损害 ,并排除继发性血管炎 )为观察对象。女 4例 ,男 1例 ,平均年龄 36.0岁。1 .2 方法 观察病史、临床表现、肺部 X线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确诊后给予 1~ 3次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每次 0 .5~ 1 g× 3d) ,随后口服强的松 (1 mg/ d· kg) ,同时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每 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