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灌肠,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3 g·d-1,分3次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及灌肠,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4.78±2.67)分,与对照组(7.66±2.82)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肠黏膜活动指数积分分别为(6.75±1.23)分、(6.67±1.18)分,治疗后分别为(1.05±0.27)分、(2.78±0.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葛根、黄芩、黄连、当归炭、山楂炭、荆芥炭、乌梅炭、地榆炭、生甘草)治疗,每日2剂,1剂分2次温服,另1剂于每晚睡前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4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3%;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P<0.01).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2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有效药物。方法:以10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口服并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肠镜下黏膜病变表现。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肛门灼热、溲赤症状积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哌酸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内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结肠镜和病理积分,统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结肠镜和病理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加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镜和病理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中医证候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黏膜溃疡,平衡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9.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其功效为解表清里,协热下利,是众多医家治疗湿热痢疾所推崇的经典方剂。该文以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除葛根芩连汤原方外,其加减方同样应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可与西药(美沙拉嗪、奥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其他方剂(痛泻要方、白头翁汤、芍药汤、香连丸等)、中医针刺等疗法联合应用。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能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结肠黏膜炎症(Baron)评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降低1年内复发率。药理学实验证明葛根芩连汤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促炎因子的分泌,加强IL-10抑炎因子的释放来减轻肠道炎性活动;可通过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干预通路上下游连接表达,抗氧化应激,并防止细胞凋亡;可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调控免疫蛋白正常表达恢复免疫功能;可调节肠道内有益菌群的丰富度,刺激肠上皮细胞再生,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葛根芩连汤主要药物成分如葛根素、小檗碱、黄芩素、甘草苷等可起到抗菌、消炎、调节代谢等作用。为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中医组用真武汤合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常规组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结果:中医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中医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葛根芩连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疗效较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的中药煎剂和柳氮磺砒啶肠溶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4/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白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白及与葛根芩连汤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片,共治疗30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葛根芩连汤加白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8):1110-1111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本院门诊收诊的100例UC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3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内镜评分、随访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腹痛、便血及里急后重消失时间显著缩短,血清IL-8、TNF-α及IL-10水平更优(P均0.05),治疗期间,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有效、安全,对于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减少病情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建中化湿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符合中医脾虚湿蕴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建中化湿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8 d。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ESR、IL-6、DAI评分、结肠镜评分、黏膜组织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0、IBD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建中化湿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抑制促炎症因子表达,促进抗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肠黏膜病损程度,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研究对象是选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联合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67%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腹痛症状、便血症状和里急后重症状的转归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IL-8、IL-10和TNF-α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患者的10.00%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16.67%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单项症状积分(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活动指数(改良Mayo评分)、肠镜检查结果(Baron评分)、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改善状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P 0.05);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以上单项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 0.01);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ron肠镜评分及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均显著降低(P 0.01),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且观察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能够抑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有助于修复受损肠黏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任建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04-104
<正>目前溃疡性结肠炎(UC)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较多,通常采用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等,虽疗效值得肯定,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探索中医药治疗UC意义重大,中医药治疗研究也较为活跃,现简述如下。1研究现状王雁梅等采用葛根芩连五炭汤(葛根、黄芩、黄连、当归炭、山楂炭、荆芥炭、鸟梅炭、地榆炭、生甘草)口服加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8.
于健 《河南中医》2016,(7):1205-120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7%,对照组复发率为14.2%,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乔峰  强文娟  高东  徐长青 《陕西中医》2019,(11):1516-1519
目的:评价葛根芩连汤配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中脱落8例,最终完成112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3月为1疗程;观察组给予经方葛根芩连汤配合针刺治疗,3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黏膜病变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26,P=0.041);两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584,P=0.608);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镜下病变活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配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肠黏膜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固肠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8例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固肠丸,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肠黏膜病变程度、炎症指标、生存质量问卷IBDQ得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固肠丸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VS 68.33%,P<0.01),观察组的中医症候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对照组有改善但不明显(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黏膜病变程度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的IL-6,IL-2和TNF-α等炎症指标均有改善,但固肠丸观察组炎症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均P<0.01)。IBDQ得分上经治疗后二组4个维度得分均有较大提升(均P<0.05),但观察组的得分提升更为显著。二者安全性方面无差异。结论:固肠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单药治疗,固肠丸能缓解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改善炎症、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