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的失调或实质性损害,“根据温病病证的性质,归纳为温热与湿热两类;而根据温病初起类型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类。”伏暑温病正属后者。本病初起既有暑邪酷烈,发病骤猛的急暴性,发病后又有湿邪粘滞、难解难化的缠绵性。笔者鉴于有关此病系统治析介绍者甚少,故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医温病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为什么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医温病论治相一致呢?这主要从温病的特点可以看出:温病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即温邪,有一定的传染性、漉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发病变化有不同的阶段性即卫气营血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病理损害。故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可以在温病理论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本病),自1954年河北等地报告治疗结果以来,经过各地不断实践提高,积累了不少经验,我省于1958年总结了若干单位的病例,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基本上与全国各地一致,都是认为与中医温病中的“暑温”相近似。由于本病的流行季节虽然主要在夏秋,也不完全都在夏秋的。其表现症状,绝大部分与暑温类同,但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病应该是以中医的“暑温”为主,但不能绝对为暑温所限制。从治疗效果来看,疗效较好的都是正确地按照温病中“暑温”的原则,根据温病体系,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和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中医治疗本病的相关医案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本病的辨证和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本病主要证型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热毒炽盛证,涉及脏腑主要为心、肺、脾、胃、肾。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多具有凉血止血之效,8个新处方可辨证用于不同证型。结论 本病符合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清热药物贯穿着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亚败血症以发烧,皮疹,关节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势缠绵,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虽然有效,但存在较严重的副作用及撤减反跳等问题,故探讨中医对文献有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有些医家认为本病属“温病”的范畴。有些医家认为本病属“痹证”的范畴。还有些医家认为本病属“阴虚潮热”、“气虚发热”、“虚劳骨蒸”,这此又都属“内伤发热”的范畴。二变应性亚败血症的中医治疗。认为本病属“温病”、“痹证”的辨证治疗详见马文。(一)内伤发热范畴的辨证论治:李氏吕氏认为本病属“气虚发热”的范畴。李氏用补脾益气养血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1例停用激素后反跳的变应性亚败血症患者,用上方加减服四十余剂,症状得到控制,随访未复发。吕氏用补中益气,清热解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认为属“温热病”的范畴,笔者根据临床症状认为本病既同于温病,又异于温病,是温病中的“特异性温热病”,本病以深秋、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其性质、传变方式、症状等均不同于历代温病学家所说的风温、春温、秋燥、冬温等温热病的症状。而温热病以其季节发病,但毒邪不甚壅盛,其传变方式多从卫分开始,渐次传人气、营、血,同时早期卫分证候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阅古代相关中医文献,查找"手足口病"相关病名,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查找从《黄帝内经》至清代古代文献,以主要临床表现与相似发病特点和病机为检索要点,对相关病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古代文献中"温病""时疫""疫疹""湿温"等在不同角度与手足口病相关。结论:对上述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有助于认识、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8.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疾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温病学主要学派和不同的温病类型为主要依据,将温病学主要学说划分为温疫学说、伏气温病学说、伤寒法治温学说、四时温病学说、温毒学说五大学术体系。重点探讨了五个学术体系辨治温病的思路和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使温病学界在重视叶、薛、吴、王临床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它学术体系的研究,从而拓宽温病临床的诊治思路,提高温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以致病因子和系统病变综合命名的现代医学病名,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根据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为中医学的温病学范畴。森林脑炎一病无论从病因还是发病特点角度归纳,均符合温病之"外感温邪""热象偏重",从而被纳入传统中医学的温病范畴。在治疗本病时可按疾病进展进行卫气营血分期辨证并施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它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和生命。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意见尚不一致,有人主张从内伤治,有人主张从外感治;而许玉鸣教授则一直主张从温病论治。从1955年讫今之30年来,许老在与本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酌古参今,苦心孤诣,不断求索,逐步形成了本病不仅要从温病论治,而且要从伏气温病论治的学术思想。近年来,这一学术思想更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目前对本病尚缺特效疗法。本文拟就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作一简述。 一、清热毒、存津液、护肾阴为主要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本病由温热邪毒引起,病变极快,最易伤阴化燥,故在整个病程中均应始终贯彻清热毒、存津液、护肾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据国内外一些学者推断,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慧的《疫疹一得》似为研究本病的专著。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出血热属温病(冬温时疫、疫斑等)范畴,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米伯让研究员称其为温毒夹斑,笔者将取其名“方士伤肾疫斑”。一、疾病归属对出血热病归属的看法,大体有三:(1)伏气温病;(2)新感温病;(3)伤寒。即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外感热病。 (一)伏气温病:认为本病发热期的卫分或气分证是少阴伏热外发于太阳或三阳的表现;低血压期则表现出少阴阳气虚馁不能  相似文献   

14.
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实践及有关中医文献来看,本病属中医的温病范畴,又可分为“暑温”、“湿温”两种。从本病病情的变化多端来看,也表现出暑、湿之邪致病的特点。本文复习有关资料,着重介绍祖国医学对钩体病的辨证施治。温病的辨证,就是辨别卫、气、营、血或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候。近年各地实践经验证明,前者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故多以卫、气、营、血为本病辨证施治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1990年复秋季节,我院收治乙脑患儿79例,运用中医温病的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原则,配合西药对症处理,收到满意疗效。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其重要性在于本病主要累及青少年,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或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后期脊柱强直以后,病情不能逆转。其次,由于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所以还可表现为身体其他脏器的损害,比如:心脏病变(主要侵犯主动脉瓣)、眼角膜炎、虹膜炎、中耳炎,以及由于脊柱的骨质疏松导致的脊髓压迫性损害,肺上叶纤维化,甚至还有淀粉样病变和肾脏损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属于中医温病中疫病范围,按其病因特性、病损主脏及临床特征,可名为“热毒郁肾疫疹”。(清·余师愚总名为瘟毒,其病轻缓的名为热毒,致病猛烈重急的名为火毒。)本病有发病急,来势猛,变化快,恶候多,易反复等的特点。出血热的病机主由瘟毒导致营阴损害为基本特点,是病邪从外入,上侵舍肺,流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有较好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属中医的温病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基本病机是毒盛血瘀、损肾伤阴。主张以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参照三焦、脏腑等辨证法则,结合本病的五期经过进行辨证。治疗上主张急证急攻,尽早驱邪,运用“清解”“三通”之品,灵活选加温病“三宝”,始终以护养阴津为要务。在用药剂量及方法上不墨守陈规,以“预其护虚”、“先安未受邪之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炼30年来针对叶天士温病理论与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成果,为深入叶氏温病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叶天士"、"叶桂"、"温热论"、等为关键词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叶氏生平、温病学理论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博硕士论文,汇总叶氏生平及温病学术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特征,把握研究发方向。[结果]中医界学者对叶氏生平、著作、温病卫气营血理论、温病治法等内容从不同视角作了广泛研究,对温病学说核心内容的阐析以及温病临证思维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基于现有叶氏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叶氏生活年代社会背景资料研究叶天士诊疗传染性疾病的经验具有较好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主要来自陕西省的肺吸虫病42例,临床表现为多组织器官损害,有游走性皮下包块23例(54.8%),胸部X线异常36/40例(90%),肝脏损害24/35例(68.6%),中枢神经系统损害5例(11.9%),心包损害3例(7.1%),血液、脑脊液及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而造成误诊。提出加强对本病临床特点认识,重视流行病学史,以期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