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1( FGFR1)基因在不同种属间的限制片段多态性。方法 :提取小鼠、鸡、家兔的基因组 DNA,以 FGFR1c DNA片断为探针进行 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各种属的组织分别得到不同形态的带条 ,即不同种属间的 FGFR1限制片段多态性不同。结论 :在物种进化过程中 FGFR1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变化 ,其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的分析可能作为研究物种起源与种间亲源关系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4种脊椎动物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的特异性受体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蛋白的分子进化模型,并对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基于最大似然法,综合运用NCBI、InterPro等在线生物信息数据库和Linux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对14种处于不同进化地位的脊椎动物的FGFRs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构建了14种脊椎动物FGFR1、FGFR2、FGFR3、FGFR4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了氨基酸含量分布模式、蛋白序列平均疏水值和保守蛋白序列的结构域分布模式。结论:14种脊椎动物FGFRs的系统进化分歧跟各个物种的种属进化基本相适应,但又有其个性化的特征,它们的分子和物理特点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FGFR2基因多态性在青海汉、回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表现,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海汉、回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各60例)与健康人群(60例)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HPLC方法对FGFR2基因rs2420946位点分型。结果汉族乳腺癌组FGF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420946的基因型(CC,CT,TF)频率分别为16.67%,46.67%、36.66%,对照组为15.00%、45.00%、40.00%,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乳腺癌组FGFR2基因rs2420946的基因型(CC,CT,1丫r)频率分别为26.66%、46.67%、26.67%,对照组为38.34%、51.67%、10.00%,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型比较,携带cT/TT基因型者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OR=1.70,95%CI=0.79—3.70)。两民族间FGFR2基因rs2420946的基因型(CC,CT,TF)频率不同(P〈0.05)。结论FGFR2基因rs2420946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青海地区汉族人群乳腺癌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与青海地区回族人群乳腺癌易感性存在相关性;两民族间FGFR2基因rs2420946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1.河南汉族群体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应用:人类基因组是一个结构十分稳定的体系,同时又是一个变异的体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DNA的序列不断地发生变异,导致了不同种族、群体和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和多态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基因组DNA多态性已成为可能。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众多,河南汉族群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P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P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IZ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F,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 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F,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7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抽取321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3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FGFR2 rs2981579基因多态性,比较基因型分布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s2981579低频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9%和46.3%。以CC基因型为参照,CT或TT基因型没有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其中携带CT基因型患病风险为OR=0.972,95%CI:0.648~1.458;携带TT基因型患病风险为OR=1.042,95%CI:0.668~1.626。rs298157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FGFR2基因rs2981579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因子和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APD和AFLP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红花不同品系多态性效率的比较。方法以河南无刺大红袍和若羌有刺白两个红花品系为材料,应用100条RAPD引物、64对AFLP引物,对两品系进行多态性筛选,初步确定反映品系间差异的引物。结果筛选到RAPD特异性引物共5条,分别为AA52726、AA52729、AA52739、AA52766、AA52785,在两品系间扩增到稳定的差异片段;筛选到AFLP特异性引物共7对,分别为AF26356、AF26372、AF26385、AF26311、AF26396、AF26327、AF26343,在两品系间扩增到稳定的差异片段。结果表明,平均每条RAPD引物可以扩增出红花基因组片段数目4~10条,多态性选出率为0.20%;平均每对AFLP引物可以扩增出红花基因组片段数目为50~80条,多态性选出率为0.31%。就每条(对)引物平均可以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的数目而言,RAPD引物为1~2条,AFLP引物组合则4~5条,AFLP的检测效率明显高于RAPD。结论在红花的分子标记研究中,AFLP较RAPD为更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卫星搭载药用植物曼陀罗遗传变异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曼陀罗种子为材料探讨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曼陀罗的种子,返回地面后播于实验田中,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组曼陀罗基因组的变异情况。结果从65个供试引物中筛选出15个能够产生可重复多态性增产物的引物。与地面对照组相比,失重组共产生39条多态性片段,基因组的多态性频率为23.1%,击中组共产生45条多态性片段,基因组的多态性频率为24.  相似文献   

10.
郭峻莉  翁志宏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45-1247,1252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并检测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FGFR1的全段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GFR1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CHO细胞后可表达FGFR1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FGFR1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FGFR1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1.
南方鲇16S rRNA基因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南方鲇不同地理种群16S rRNA基因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片段,并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 Hind Ⅲ、MspⅠ、DraⅠ、TaqⅠ、Hae Ⅲ在该片段上有限制性位点,但只有Hae Ⅲ在野生种群和养殖品种之间表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论不同野生地理种群间不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养殖品种与各野生种群间在该基因片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变异.  相似文献   

12.
【立题依据】 标准DNA条形码技术是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而建立的一种物种鉴定方法,但由于目的基因扩增片段长达645bp,在法医物证降解检材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拟建立DNA微条形码技术,以解决法医物证特殊检材种属鉴定的难题。 【设计思路】 设计分别扩增不同近缘动物COI基因的通用引物,构建相应的复合扩增体系,并从种属特异性、林敏性、稳定性、案件适应性等方面进行验证。 【实验内容】 DNA提取及处理:有机溶剂法提取实验样本的基因组DNA;制备DNA<200bp的降解检材和两种动物DNA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检材。引物设计与合成:设计4对种属特异性引物和1对无种属特异性的ND3引物,并合成COI基因的标准引物。PCR扩增:①以10种动物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自行设计的4对引物进行扩增,以检验引物种属特异性;②以10种动物不同浓度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对应种属特异性的引物进行扩增,以检验引物扩增效能;③以降解检材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自行设计引物和标准引物进行扩增,以评估引物应用价值。PCR复合扩增:在确定自行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灵敏度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引物量和退火温度构建含有5对引物的复合扩增体系,并用于单一样本和混合样本基因组DNA的扩增。扩增产物检测:用聚丙烯凝胶电泳结合银染的方法检测各种动物模板DNA的扩增效果,以判定引物的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及降解检材和混合检材的扩增效果;用循环测序的方法获得各扩增产物的碱基序列,并通过BLAST软件与DNA数据库比对及遗传距离分析,判定检材的种属来源。 【实验材料】 常见家禽(鸡、鸭、鹅、鹌鹑、鸽子)和常见家畜(水牛、黄牛、山羊、绵羊、马、驴、犬)共7科18种动物及人类血液样本各5例。 【可行性】 (1)不同种属动物COI基因序列可从相应DNA数据库获得;(2)熟练掌握引物设计的操作方法和PCR技术;(3)具备本研究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 【创新性】 为法医物证降解检材的种属鉴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区别动物亲缘关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选择建立葡萄胎动物模型所需的近交系小鼠。方法:用人肌红蛋白基因内含子中重复序列的多聚体为探针,经α32PdCTP标记,与近交系小鼠BALB/C和昆明小鼠的DNA限制性片段作Southern杂交,探讨该序列在鼠基因组中是否同源分布及其多态性。结果:所用的两种鼠在2~23kb间都出现了多条杂交带,两者的带纹分布有明显差别,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结论:人类的这一DNA序列在小鼠中有广泛的分布,并且存在着不同的拷贝数,表现出了鼠间DNA多态性的不同,这对进一步研究鼠间亲缘关系和种系鉴别以恰当选择实验所需动物以及实验动物的遗传监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9,(7):481-48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FGFR4在不同个体中存在遗传多态性,这种遗传多态性影响其结构与功能,与乳腺癌等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述FGFR4基因结构、功能以及FGFR4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研究与动物分子系统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DNA(m tDNA)基因组全序列作为研究动物系统发生的模型系统,是生物学家研究系统进化最有力的工具,它是惟一可以提供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系统研究的分子标记。本文就目前已知的脊椎动物种属间m tDNA的序列特征、基因组结构特点、碱基组成特征进行对比,阐述在脊椎动物种属间各种群演变的关系,以及各种群进化的相对速率,说明m tDNA序列的比较是生物进化研究中可信度很高的分子证据。1线粒体在动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能执行呼吸机能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细胞器,线粒体DNA(m tDNA)基因组从它的形成开始,就伴随核基因组…  相似文献   

16.
一、基础医学研究 1.河南汉族群体中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应用:人类基因组是一个结构十分稳定的体系,同时又是一个变异的体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DNA的序列不断地发生变异,导致了不同种族、群体和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和多态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基因组DNA多态性已成为可能。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众多,河南汉族群体的遗传学特征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有较好的代表性。河南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确定我国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片段大小范围与法国人群的差异,更好的进行基因组扫描和个体识别等方面研究。方法:400个微卫生位点分别在32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在5μl反应体系中加6-17对PCR引物,多个微卫生位点同时扩增,产物在AB1377XLDNA测序仪上进行电泳。结果:400个微卫生位点共有306个有满意的结果,其中124个微卫星位点与法国CEPH家系存在片段范围的差异。结论:遗传多态性片段大小范围在种族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对中国汉族人群进行基因分型时,应在Genethon提供的范围基础上向两侧各扩大10bp。  相似文献   

18.
扩增片段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AFLP)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DNA多态性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由于不同材料的DNA酶切片段存在差异,因而便产生了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同一肝癌患者配对肝癌组织与非癌肝组织基因组之差异。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结果:6例配对标本作基因组差异分析显示,与各自配对的非癌肝组织相比,所有肝癌组织基因组DNA的RAPD指纹图谱均存在差异,其中3例配对肝癌基因组中均存在一相同的0.9kb的随机扩增片段。结论:RAPD技术为差异基因分析提供了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外显子T+8006C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251名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1RN(+8006)位点多态性,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种族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基因型以T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TC型,CC型较为罕见,其频率依次为82.9%、16.7%、0.4%;其等位基因以T型最为常见,其次为C型。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人群相比,该位点多态性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1RN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存在T/C多态性,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