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做为一种无创检查成为肝脏肿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例肝内占位病变在增强双期扫描及延迟期扫描的影像特点,旨在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2—2006年间经CT随访和临床治疗已确诊患者,肝细胞癌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65岁;血管瘤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0~50岁,细菌性肝脓肿2例,均为男性,年龄35~65岁。1·2用GE Hispeed双层螺旋CT,层厚10mm,螺距1·0,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ml/s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造影剂Omnipaque80~100ml,平扫前常规胃肠道处理,扫描范围自肝顶到肝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多层螺旋CT在肝损伤中的表现。方法 采用美国产LightSpeed 4排CT机层厚10mm,螺距1.0,电压120kv,电流350mA,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以2-3ml/s的流量,经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注射,并分别于注射后25s,50s进行扫描,获得肝动脉期,门脉期CT图像。28例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8-68岁;平均41岁,24例平扫,4例强化。结果 包膜下血肿6例,实质内血肿8例,撕裂伤4例,混合性损伤10例,表现为肝内外低密度或等密度区,且常混合存在,同时发现脾、肾、肋骨等多发损伤,24例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损伤的范围、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关神经节细胞瘤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和磁共振成像 (MRI)目前报道较少 ,现将笔者遇到的 9例 CT和 MRI特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了 1997~ 1998年共 9例神经节细胞瘤 ,病人年龄和肿瘤分布见表 1,平均年龄 2 5岁 ,5例病人肿瘤是偶然发现的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均做 CT平扫加增强 ,8例病人做过 MRI,其中 4例做过 MRI增强。CT机为西门子产 Soma-tonplus2 4及 GE sytec- 40 0 0 i,扫描层厚 10 mm连续 ,造影剂均为水溶性造影剂 ,造影方式采取高压注射 (1.5 ml/ s)和手推注射 ,造影剂总量 70~ 10 0 ml;MRI也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肝癌 (SHCC)螺旋 CT薄层三期增强扫描 (Triple- phase helical CT THCT)及肝动脉 CT造影 (CTHA)表现特征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分析 16例经肝穿细胞学检查或临床证实 SHCC患者 CT图像 ,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 ,扫描参数为 :层厚 5 m m,螺距 5 mm,增强三期扫描分别为注射对比剂 2 0 s~ 2 5 s动脉期 ,4 5 s~6 0 s门脉期扫描 ,2 min~ 3min延迟期扫描 ,130 k V,2 70 m A~ 30 0 m A,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 ,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速率 2 .5 ml/ s~ 3ml/ s,剂量为 1.2 ml/ kg~ 1.5 m l/ kg,CTHA采用 Seldinger法插管 ,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 ,然后将患者搬入 CT室进行造影 CT,造影剂为 2 0 %非离子对比剂 10 ml~ 15 ml,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及 CTHA表现。结果 :16例 SHCC中检查出 19个病灶 ,其中 12例在三期扫描上为典型表现 ,即动脉期为高密度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低密度 ,4例为非典型表现 ,CTHA 14例呈高密度 ,2例为低密度 ;后经碘油 CT证实。结论 :大多数 SHCC在三期扫描呈典型表现 ,动脉期是 SHCC定性诊断的关键 ,THCT应用可显著增强 SHCC检出率 ,CTHA可进一步提供血动力学特征 ,两者相结合可大大提高 SHCC诊断率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简称ERCP后MSCT)与平扫、双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临床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资料,其中ERCP后MSCT28例,平扫13例,双期增强扫描27例,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8例。检查方法:采用螺旋模式扫描,重建层厚2.5—5mm,ERCP后MSCT拔管后l一2h进行。双期扫描注射造影剂为80-100ml,速度为2.0—3.0ml/s,注药后30s、80s扫描。观察指标包括:①胆管扩张程度;②管壁清晰度;③扩张胆管全貌的显示。结果:3种扫描技术总的管壁显示情况以ERCP后CT扫描最佳。ERCP后MSCT可进行多种三维重建,较好显示胆管内结节。绪论:ERCP后MSCT更适合显示沿人体纵向走行的细小胆管。建议采用2.5mm层厚显示胰胆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脏螺旋CT多期扫描中造影剂的不同注射速度对正常肝脏强化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多期扫描延迟时间.方法:正常肝脏60例随机分为3组,先进行全肝平扫,然后以不同速度(2,3及4s)从肘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100ml后15s,选择第一肝门层面开始扫描,以后每隔5s在同一层面扫描一次,共扫描3min.分别测量各组腹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增强前、后不同时间的CT值,其中腹主动脉选取中心部位测量,门静脉选取门静脉主干中心部位测量,肝实质则选三个点(左叶一点,右叶前、后段各一点),然后取平均值.观察3组增强效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各组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增强效果以3ml/s与4ml/s组为优,4ml/s组略高于3ml/s组,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2ml/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ml/s组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到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45,70,70,120s开始进入平衡期;3ml/s和4ml/s组均为21,62,62,120s开始进入平衡期.结论:在造影剂总量相同时,适合肝脏螺旋CT多期扫描的造影剂注射速度是3ml/s;最佳的肝脏螺旋CT多期扫描延迟时间为动脉期20s,门静脉期60s,平衡期180s.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6年 - 2 0 0 3年 ,经普通CT扫描和薄层CT扫描检查发现胰腺占位病变 2 4例 ,现将两种不同扫描方式 ,对病变定、浸袭范围诊断的对比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31- 72岁。其中健康检查发现 3例 ;上腹不适 ,伴腹痛、腹泻、乏力、消瘦、肝脾肿大、腹部包块等症状者 16例 ;无痛性黄疸 5例。1 2 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picker sx12 0 0CT机 ,采取检查前两小时及 5分钟分别口服开水60 0ml、30 0ml。CT平扫采用层厚、层距均为 10mm ,扫描条件 130KV、65MA、3S ;薄层CT采用层厚、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童大脑胶质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 儿童大脑胶质瘤患儿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16岁,对照组儿童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14岁。使用GE1.5T Signa High-SpeedMRI扫描仪,双倍剂量造影剂马根维显(0.2mmol/kg)根据不同患儿血管情况分别以2~4ml/s注入速度通过18G套管针经最佳的血管注射,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 磁共振灌注图像质量分为“差”“中”“优”分为三级,造影剂注射速度2ml/s组灌注图像质量多为“差”(12/17),注射速度3ml/s组多为“中”(14/16),注射速度4ml/s组全为“优”(6/6)。结论 磁共振灌注图像的质量与造影剂注射速度密切相关,造影剂注射速度〉3ml/s是获得满意磁共振灌注图像的基本条件;而扫描前护士对血管的选择及血管状况的评估是造影剂高速注射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6例肝血管瘤患者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为全肝;层厚为5mm~8mm,pitch=1.2,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采用单相期团注法注入剂量为80ml~100ml,流速2.5ml/s~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HAP)延迟25s~30s、门静脉期(PVP)延迟65s~70s、延迟期延迟3min~10min。结果:动脉期强化病灶49个(84.5%),门脉期对比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9个无明显强化病灶开始强化。延迟扫描见造影剂进一步向病灶中心填充,48个病灶(82.6%)完全填充为等密度,其余10个(17.2%)病灶部分充填。结论:肝血管瘤螺旋CT三期增强的各期大多数有典型特点,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程传生  华珊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60-160
资料与方法 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6~86岁,平均65岁。临床症状有进行性黄疸25例,上腹疼痛29例,恶心呕吐28例,陶土色便5例,腹部包块2例,皮肤瘙痒7例。CT检查:扫描范围从肝顶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一般采用层厚5mm,间距5mm,感染区加薄层2ram扫描。全部病例平扫加增强扫描,造影剂为欧乃派克一次性静脉推注100ml。  相似文献   

11.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30~ 6 9岁 ,平均46 .9岁 ,其中肺癌 13例 ,肺结核瘤 4例 ,肺炎性结节 2例 (随访中 2例均缩小 ) ,全部病例中除肺炎性结节 2例为临床随访证实外 (随访时间为 3个月 ) ,其余均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由HispeedNx/iCT机进行扫描。受检者首先在屏气状态下完成常规全胸扫描 ,在发现肺部结节后再进行局部低剂量薄层扫描 ,即 12 0kVp ,5 0mAs,层厚 3mm ,螺距为 1.5 ,以 2mm间隔 ,FOV为 15cm重建成像 ,并对结节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即静脉注射 10 0ml非离子型造影剂(30 0mg…  相似文献   

12.
43例肝血管瘤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萍 《华夏医学》2000,13(2):198-199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主要是与恶性肝肿瘤进行术前鉴别。现将本院 1 996~ 1 999年证实为肝血管瘤的4 3例病例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4 3例病例中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67岁 ,以 3 5~ 50岁多见 ,平均 4 7岁。以上病例经手术、血管造影或超声、临床、化验、随访等综合诊断证实。1 .2 方法 采用岛津 CT机 ,层厚为 1 0 mm进行连续扫描 ,均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 ,必要时采用动态扫描。增强方式 :采用60 %泛影葡胺 70 ml快速静脉注入后立即扫描 ,对病变层面延迟 5min、8min、1 0 min、1 5min后再…  相似文献   

13.
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增强扫描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扫描参数对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增强的影响 ,以得出合适的扫描方案。方法 :1预试验 10例 ,按 1.5 ml/ kg、3ml/ s注射造影剂 (Omnipaque 30 0 mg I/ m l)行胰腺薄层三期扫描 ,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的延迟时间各为 18s、40 s、70 s,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2将 40例患者按不同剂量和注射速度随机分成 4组 , 组 (1.5 ml/ kg、3.0ml/ s) , 组 (1.5 ml/ kg、2 .5 m l/ s) , 组 (1.0 ml/ kg、3.0 m l/ s) , 组 (1.0 ml/ kg、2 .5 ml/ s)每组各 10例 ,分别行胰腺期、门脉期扫描 ,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结果 :预试验中发现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动脉期[(2 4.81± 14.98) Hu]高 (P<0 .0 5 )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门脉期 [(5 4.38± 10 .34 ) Hu]高 (P<0 .0 5 )。40例对照研究中 ,胰腺期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 组为 (71.0 5± 9.6 4) Hu, 组为 (6 2 .2 7± 12 .2 9) Hu, 组为 (42 .3± 11.75 ) Hu, 组为(44 .16± 11.2 7) Hu、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 组与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平均胰腺实质增强胰腺期比动脉期、门脉期好 ,以 1.5 ml/ kg剂量 ,2 .5~ 3.0 m l/ s  相似文献   

14.
廖玲  唐勇  林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36-1937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病大部分患者,由于病灶较小,一般无临床症状,较大病灶者仅有右上腹隐痛,而在行腹部B超或CT扫描时发现。它的重要性在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现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证实为肝血管瘤的30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病例中,女性37例,男性20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年龄为45岁。经CT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全部病例无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定性定量均为阴性,有51例行B超检查。其中42例B超诊断为肝血管瘤,9例B超未能确诊,诊为肝内占位病变,6例因有右上腹胀痛直接作CT检查。1.2检查仪器及方法检查前10min~20min,患者空腹口服1.5%的泛影葡胺对比剂800ml~1200ml,以充盈胃肠道,使用日本岛津SCT-7000TC螺旋CT扫描机,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上至膈肌,下至病变肝脏,全部显示至满意为止。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重点部位加用3mm~5mm薄层扫描。经肘静脉注射优维显80ml~100ml行增强扫描,速率2.0ml/s~3.0ml/s。2结果2.1检查结果57例累计发现83个病灶,其中单发42例,多发1...  相似文献   

15.
我们收集近年来进行脊髓造影、CT扫描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脱出症 4 5例加以分析 ,旨在明确脊髓造影、CT在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本组 4 5例中 ,男 32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5 9岁 ,平均 4 1岁。病程最短为 1d ,最长为6年。有明显外伤史 2 3例。2 结果本组单纯脊髓造影 18例 ,经腰穿成功后注入造影剂伊索显 30 0nl/ml 110ml后拍片。单纯CT扫描2 7例 ,采用西门子HIQD30ACT机 ,层厚 3mm ,层距 3mm。同时进行脊髓造影及CT扫描者 10例。脊髓造影诊断标准 :正位 ,造影剂完全或不完全…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胰腺增强扫描最佳时间窗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胰腺期的最适扫描时间窗。方法:对100例非胰腺病患者行胰腺螺旋CT增强扫描。70例行双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45s和65-85s;30例行期扫描,扫描时间为开始注射造影剂后45-65s。造影剂用量95-100ml,注射速度3ml/s,层厚3-5mm,pitch=1.0。统计并计算正常胰腺在注射造影剂后各个时间点(25-85s)的密度增强值,并绘出时间,密度曲丝。结果:时间-密度曲线显示,朱的密度增强值在开始注射造影剂后43s达到峰值,胰腺密度增强宽值超过50Hu的时间区间为28-52s。结论:以3ml/s速度注射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95-100ml时,对窗宽为20s的扫描时间窗而言,胰腺期的扫期延迟时间为开始注射造影剂为30s。  相似文献   

17.
正常肝脏CT灌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CT测量肝脏的血流灌流量的方法。方法 以肝门作为靶层面对 2 3例正常肝行CT灌注扫描 ,从开始注射造影剂 (总量为 3 5~ 40ml,速度 5~ 6 7ml/s)后 7s或 9s开始连续扫描 41或 41 2 5s ,1s(或 0 75s) /层。利用所得图像形成时间 密度曲线 ,根据曲线参数计算灌流量参数。结果 正常肝的肝动脉灌流量为 0 3 78ml·min-1·ml-1,门静脉灌流量 1 12 5ml·min-1·ml-1,肝总灌流量 1 5 0 5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为 0 2 5 ,门静脉灌注指数为 0 75。结论 利用本研究的扫描及计算方法可更简便、可靠地测得肝脏的血流灌流量  相似文献   

18.
梁有训  黎子容 《医学文选》2001,20(4):505-506
近来 ,随着 CT的广泛应用 ,CT对胃癌的检查诊断引起重视 ,其对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已成为公认的检查手段之一。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7例 ,均为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34~ 81岁 ,平均 5 3.4岁。全部行 CT平扫 ,11例行增强扫描。检查前禁食 6~ 10 h。 10例检查前口服 6 0 %泛影葡胺 1%~ 5 % 80 0~ 10 0 0 ml,7例口服水为对比剂。如病人无禁忌症 ,常规肌注 6 5 4- 2 10 mg。检查常规仰卧位 ,另有 5例右侧抬高 10°~ 15°。使用机器为德国产西门子SMDATOMDR- H,扫描时间 1.5~ 3s,层厚 4~ 8mm,…  相似文献   

19.
脾梗塞并不少见 ,但有关报道不多。现报告 6例经确诊的脾梗塞病例的CT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女 2例 ,年龄 2 9~ 83岁 ,平均 5 7岁。1.2 扫描方法 本组病例扫描使用PHILIPS 6 0 /TXCT机和GEProSpeed螺旋CT机 ,扫描前常规口服 1.5 %~ 2 %泛影葡胺 80 0~ 10 0 0ml,取平卧位 ,先平扫再行静脉增强扫描 ,造影剂为 6 0 %泛影葡胺或碘海醇 (含碘 30 0mg/ml) ,层厚和间距均为 10mm。1.3 CT表现 本组 6例中脾内病灶单发 5例、多发 1例 ,共 8个病灶。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快速注射造影剂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6例35个病灶经证实的小肝癌的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飞利浦MX8000IDT 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是快速注射造影剂100~120mL,速率达到4~4.5mL/S,分别于动脉早期18s、动脉晚期30~32s、门脉期55~60s、平衡期180s及延迟期5min等多期动态行全肝扫描.然后对病灶在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本组26例35个病灶中肝右叶25个,肝左叶10个;动脉早期呈高密度为12个(平均CT值为73.6HU);动脉晚期呈高密度病灶为21个(CT值平均83.2HU);门脉期为低密度病灶有25个,呈稍高密度病灶6个,等密度病灶4个,平衡期180s或延迟期5min病灶均呈低密度,2个病灶多期增强均未见强化.结论 MD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