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影像学分析,探讨64排CT、CTA及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白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8例行DSA检查确诊,5例经64排CT及CTA检查确诊。9例在术前行DSA颈动脉及脑血管造影,观察并分析大脑动脉环及大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6例在术前进行肿瘤滋养血管栓塞。结果:64排CT、CTA及DSA图像均显示颈动脉体瘤的特征性表现。64排CTA重建图像清晰,可直观、立体、多角度的显示肿瘤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而在球囊阻断患侧颈动脉,以观察颅内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及栓塞肿瘤滋养血管方面DSA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结论:64排CT、CTA及DSA诊治颈动脉体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影像学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03—2008-07来我院就诊的5例颈动脉体瘤和11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进行64-MSCT及CTA检查,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4-MSCT、CTA图像可清楚显示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征。64-MSCTA重建图像清晰,可直观、立体、多角度地显示肿瘤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颈动脉体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处,肿瘤使颈内、外动脉移位,颈内、外动脉夹角变大,呈典型的"杯口状"影像。神经鞘瘤位于颈动脉的深面,肿瘤使颈动脉向前、外移位,颈总动脉分叉角度无明显改变,肿瘤与颈动脉无粘连。结论:颈动脉体瘤与神经鞘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64-MSCT、CTA在颈动脉体瘤及神经鞘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体瘤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应用。方法  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 ,行DSA瘤体造影 ,术前再次利用DSA行颈动脉体瘤滋养血管栓塞 ,并行健侧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造影 ,观察大脑动脉环情况及血流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除颈动脉体瘤常见影像特征外 ,还发现另一种影像特征 :肿瘤将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推向前方 ,使颈动脉呈倒“Z”型 ,颈内、外动脉夹角变小。栓塞后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造影 ,综合分析大脑动脉环情况及大脑侧支循环情况 ,可减少肿瘤手术切除的危险性。结论 DSA在颈动脉体瘤术前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四例头颈部肿瘤典型病例应用DSA检查情况,讨论了DSA在头颈部肿块诊断上的作用。对手术前会诊、讨论以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指出在DSA引导下超选择血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术前对肿瘤主供血管的栓塞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认为经皮股动脉穿刺逆行超选择插管造影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DSA治疗颈动脉体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体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3例,研究DSA在其中的表现。结果 颈动脉体瘤为富血供型;DSA能清楚显示肿瘤血管细节及肿瘤与相邻血管的整体关系;术前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颈动脉体瘤的DSA表现特征明显,影象直观,与血管关系明确,对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及外科手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男6例,女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分别进行超声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术前行Matas试验2例,7例颈动脉体瘤被单纯剥离切除,2例行包括颈外动脉在内的瘤体切除术,1例行人工血管重建颈内动脉。术后1例出现暂时性舌下神经受累,1例交感神经受累,2例迷走神经受累,3个月后症状完全恢复。无偏瘫和死亡病例。结论: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完善检查和准备非常重要,CTA在诊断中具有良好作用。较小的肿瘤可以完整剥除;与颈外动脉包绕紧密的一并切除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包绕紧密难以剥离的可以行人工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对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于手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其余3例不行血管栓塞术。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取剥离肿瘤与颈动脉的术式,比较术前行选择性血管栓塞与否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的颈动脉体瘤均为Shamblin Ⅲ型,CT以及三维重建影像能清楚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动脉的关系。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肿瘤而未结扎颈内、颈外动脉,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术前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6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 h;3例未行血管栓塞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4 h。术后随访1.5~3年,7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颈动脉体瘤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术前采用CTA定位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并根据检查结果模拟设计个性化的ALTF,术中应用ALTF行软组织缺损重建修复.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所见血管走行与术前CTA显示均一致;切取皮瓣面积6.0 cm ×5.0 cm~11.0 cm×8.5 cm;其中20例皮瓣存活,2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1例皮瓣恢复正常,1例皮瓣未能抢救成功,皮瓣坏死.术后随访6 ~ 36月,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移植皮瓣存活情况良好,舌外形、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术前CTA可精确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利用CTA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在颈动脉体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X线颈动脉造影对颈动脉体瘤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分析 3 3例颈动脉体瘤术前颈动脉造影、术中所见及最终手术方式 ,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总结造影结果对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结果 :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供丰富 ,颈动脉分叉张开 ,呈握球状改变 ;血管影像清晰、动脉被推移的病例 ,肿瘤对血管侵蚀轻 ,手术完整剥除肿瘤的可能性大 ;肿瘤包绕血管 ,血管显影不清晰的病例 ,说明肿瘤对血管壁破坏严重 ,剥除肿瘤困难 ,须做好颈动脉切除及重建的准备。对于肿瘤与血管染色混杂 ,无法分清各自结构与位置的病例 ,均需行颈动脉切除。术前的颈动脉压迫训练对减少或减轻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判断肿瘤对血管的侵蚀程度 ,评价阻断患侧颈动脉后健侧颈动脉对颅内 ,特别是对患侧脑的供血情况 ,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案 ,对于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5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6例颈动脉体瘤,4例颈静脉球体瘤,3例迷走神经体瘤,2例喉部副神经节瘤。结论:副神经节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生长缓慢,有特殊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26例颈动脉体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上海交通大 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3~2004年收治的26例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手术病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特点、 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2·25,中位年龄为36岁;其中2例为双 侧颈动脉体瘤,1例为恶性颈动脉体瘤。21例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暂时性球囊阻断 试验(TBO)评价,其中6例为TBO阳性。11例行多普勒检查,9例行颈部CT,5例行磁共振成像。26例患者均采用 手术治疗,除切除肿瘤外,其中5例还行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4例行颈动脉修补术,1例行颈总、颈内动脉吻合术,1 例切除部分迷走神经。所有病例均预后良好,无脑神经并发症发生,无死亡,随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血管造影 和多普勒检查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应常规行血管造影及TBO检查,进行系 统全面的颈动脉评价,并做好血管重建准备。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后,应尽早手术,根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选择适 宜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47例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平均年龄16.5岁。治疗前有完整的CT、MRI和DSA影像学资料。利用CT、MRI评价肿块的位置、范围并进行Fisch分期。DSA主要评价肿块的供血动脉、血流速度、是否存在颅内外异常交通。结果:本组病例中,原发病例39例,复发8例。均有鼻塞症状,41例有鼻腔反复出血史,其中伴面中部隆起11例、眼球突出7例、视力下降或复视5例、听力障碍或耳鸣4例、头晕、头痛2例。CT扫描可见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增强CT扫描可见肿块明显强化,CT可以很好显示颅底颞骨的破坏。在MRI的T1WI上,JNA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信号增高,注射Gd-DTPA后T1加权增强扫描可见"椒盐征"。血管造影可见肿瘤的供血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如上颌动脉的蝶腭支和腭降支以及面动脉和咽升动脉等。随着肿瘤的生长,颈内动脉岩段分支、海绵窦支以及筛支也参与供血。结论: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可以明确诊断,需注意与面深间隙的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术前CT血管造影在游离腓骨瓣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造影在游离腓骨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三维重建软件SimPlant Pro 11.04对其术前CTA原始DICOM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腓动脉起始外径为(3.03±0.57)mm,腓骨头尖距腓动脉起始垂直距离为(43.11±10.11)mm,腓骨头尖距穿支血管垂直距离为(172.46±27.99)mm。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结论:动脉走行恒定,起始外径较粗。术前CT血管造影无创、准确、直观,对游离腓骨瓣移植具有重要手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头颈肿瘤累及颈动脉近颅段的外科根治中术前应用永久性球囊阻断技术的价值。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0例术前成功耐受暂时性球囊阻断(TBO)试验的头颈部肿瘤侵犯高位颈动脉患者,行颈内动脉永久球囊阻断(PBO),并于PBO术后2~14d内行颅颌联合根治术(3例)、颅外扩大根治术(7例);术后缺损区行远位或邻近组织瓣修复,其中游离背阔肌皮瓣4例、带蒂胸大肌皮瓣3例、颞肌筋膜组织瓣1例、邻近组织瓣2例。结果:10例患者术前均成功耐受TBO,其残端动脉压(SP)≥50mmHg,均值为61.4mmHg。10例患者行颈内动脉PBO术后,1例于阻断后24h内出现脑梗死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于阻断后24~48h内出现短暂脑缺血症状;其余7例患者阻断后均无脑供血不足表现。10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所有移植组织瓣移植均存活,伤口一期愈合。10例患者手术后非阻断侧上、下肢体肌力评价9例均为5级;另1例上肢为4级,下肢为5级。10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颅神经症状。结论:对于头颈肿瘤累及高位颈动脉的患者,采用颈内动脉颅内段永久性球囊阻断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出血,而且能简化手术,降低风险,并安全地实施肿瘤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然后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所有化疗泵插管都获成功.术中显影剂准确灌注入靶动脉;化疗前行亚甲蓝灌注,病变区域显色良好.化疗后8例患者的目标肿瘤病灶长径总和缩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颈动脉三角区肿瘤的准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以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的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19例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和4例颈动脉体瘤的MSCTA影像学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能提供高分辨率、立体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准确显示肿瘤实质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的位置关系。MPR能提供神经鞘瘤瘤体精确的影像,但与血管的关系显示较差;MIP和VR则能直观地显示颈动脉影像及其移位情况。MPR和MIP能从不同观察面显示颈动脉体瘤的实质情况,同时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VR是颈动脉体瘤最佳的成像方式,能提供精确的瘤体与动脉的关系,如瘤体包膜与血管外膜的关系等。联合应用MPR、MIP和VR技术,能提供敏感精确的影像。结论:MSCTA后处理技术能为神经鞘瘤及颈动脉体瘤提供高质量的诊断信息,有效鉴别肿瘤;同时其能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三维关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Variants of the branches of the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are common, but it is extremely rare that the occipital artery arises from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We investigated the incidenc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angiography. In 265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we did CT angiography for vascular mapping of the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its branches before reconstruction or superselective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The origin of the occipital artery was detected in 514 of 530 carotid arteries (97%); the incidence of it arising from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was 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