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英娥  张恩  曹伟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81-138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乳腺癌住院患者77例(转移者53例、未转移者24例)、对照组36例,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并取血清,EL 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含量7.29±2.06mg/L,乳腺癌未转移组血清脂联素含量4.51±1.98mg/L,乳腺癌转移组血清脂联素含量2.70±1.50mg/L,其含量逐渐下降(P<0.01)。乳腺癌患者TNM分期Ⅱ、Ⅲ、Ⅳ期血清脂联素含量依次为2.81±1.65mg/L,2.66±1.58mg/L,2.32±1.41mg/L,均低于Ⅰ期血清脂联素含量4.46±2.04mg/L(P<0.01),而Ⅱ、Ⅲ、Ⅳ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脂联素含量的降低程度在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易发生骨转移 ,一旦出现骨转移 ,常引起疼痛、功能活动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有关因素、骨转移的治疗及预后 ,笔者对本院 1997年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 6 4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4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4 5± 2岁 (32~ 6 5岁 )。按 1997年 U ICC的乳腺癌分期 , 期 4例 , 期 2 4例 , 期 2 6例 , 期 10例 ;腋下淋巴结转移率 75 % (4 8/6 4 )。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 30例 ,单纯癌 8例 ,腺癌 8例 ,浸润性小叶癌 4例 ,粘液腺癌 4例 …  相似文献   

3.
赵志勇  周予兰  王伟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10-1711
目的:观察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对预示骨转移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检测了62例食管癌和20例正常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用核素骨显像方法确定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结果:食管癌病人与正常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且食管癌伴有骨转移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P<0.01)。结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检测对预示食管癌发生骨转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骨内转移2例,骨外恶性肿瘤150例,骨转移77例.总的骨转移率为49.7%.其中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骨转移分别为42.7%,78.9%,85.7%和23.1%.骨转移灶的分布主要在脊拄、肋骨和骨盆.与X线相比,全身骨显像的特异性差,但灵敏度很高,能较早地提示或发现骨转移,且可一次成像显示全身骨的状况,便于探查全身骨骼各个部位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远处转移首发症状为骨转移占27%~50%。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简称骨显像)被认为是诊断肿瘤骨转移最常用并最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它可以较X线检查提前3~6个月发现转移病灶,且可以发现CT或MRI等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目前已成为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糖类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相关抗原,在反映乳腺癌转移方面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探讨骨显像结合血清CA15-3测定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方法.方法 109例骨转移患者行放射治疗分A方案:3~5Gy/次,3次/周,隔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30~51Gy/2.5W~4W或B方案:2Gy/次,5次/周,每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40~61Gy/4W~6W.结果 全部病人止痛显效率(完全缓解率 明显疼痛缓解率)为83.48%.放疗方案A组:止痛显效率为80.55%;放疗方案B组:止痛显效率为72.60%.全部病人生存3月~3年,中位生存时间11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22.94%、19.27%.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能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诊断准确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7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1 7例隐匿性乳腺癌首次诊断正确率为 35 .2 9% ( 6/1 7) ,钼靶 X线摄片、增强 CT、MR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5 3.85 % ( 7/1 3)、62 .5 0 % ( 5 /8)、60 .0 0 % ( 3/5 ) ,腋下肿块穿刺活检准确率为 1 0 0 % ( 8/8)。 8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行 2~ 4周期化疗 ,8例患者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例保守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生存率 68.75 % ( 1 1 /1 6) ,2例死于其他疾病 ,3例分别于术后 4年、4年、2年死于脑、肺、纵膈转移。 1例保守治疗患者发现后 2年死于脑转移。术前化疗患者生存率 75 .0 0 % ( 6/8)高于直接手术者 62 .5 0 % ( 5 /8)。结论 :提高认识和适宜的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连续切片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原发灶的检出 ,术前化疗加乳癌改良根治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是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血清NTx和BS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升微  夏斌  徐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71-1772
目的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血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初诊时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生化标记物血清NTx和BSP水平.随访6个月应用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重新评估.结果 骨转移组血清NTX和BSP水平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例无骨转移癌患者中有12例在随访过程中新发生骨转移癌.新发骨转移癌组和初诊骨转移组NTx和BS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x和BSP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的增高是预测骨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和微血管计数 ( MV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测定微血管计数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VEGF表达水平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 VEGF中位数为 393.5 pg/ml,健康人 66.0 0 pg/ml。乳腺癌患者血清 VEGF高于健康人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血清 VEGF临床分期 、 期高于 期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 、 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临床分级 、 级高于 级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 , 、 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1 )。高 MVC组患者血清 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低 MVC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血清 VEGF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恶性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 ,理论上如果没有血管生成 ,实体瘤生长直径不会超过 2 m m,只有血管化的肿瘤才能生长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大小。新生的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 ,带走代谢产物 ,为肿瘤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血管因子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转移生长因子 (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等 ,刺激肿瘤周围血管的生长 ,其中VEGF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子 ,VEGF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其促血管内皮增殖作用 ,它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重…  相似文献   

11.
青年妇女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岁以下青年妇女乳腺癌较少见,但由于其处于结婚、妊娠及哺乳期,因此肿瘤生物学行为、诊断、处理及预后有其特殊性。本文调查了35岁以下青年妇女乳腺癌50例,结果表明:髓样癌比率明显高,5年生存率较文献报告全部年龄组低(44%~59.6%)。并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选取经穿刺细胞学、印片细胞学、快速冰冻切片诊断 ,且资料齐全的乳腺癌病人85例 ,皆为女性 ,均以“无痛性乳腺肿块”为主诉。术后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35例 ,髓样癌 1 1例 ,乳头状癌 9例 ,单纯癌 1 5例 ,粘液腺癌 5例 ,腺癌 3例 ,硬癌 6例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病人血清HER-2/neu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9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浓度.分析血清与组织中HER-2/neu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就诊时的血清HER-2/neu浓度为0.34-275.25μg/L(平均浓度为23.69μg/L)。血清HER-2/neu浓度的高低与化疗的有效性、疾病进展时间的长短无关。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ER-2/neu浓度与肿瘤组织中HER-2/neu表达强阳性是一致的。【结论】血清HER-2/neu尚不能确立为独立的预后指标,需要更多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及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Hepcidin 蛋白及相关指标,探讨Hepcidin 在乳腺癌发生、 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5 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30 例及乳腺增生患者30 例。比较3 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 的差异。用ROC 曲线分析评价 Hepcidin、BMP-6、IL-6 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比较各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 结果 3 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Hepcidin 及BMP-6, 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对IL-6,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及乳腺增 生组,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Hb,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 对于sTfR,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ROC 曲线分析发现Hepcidin 对于乳腺癌骨转 移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优于BMP-6、IL-6。多因素分析发现Hepcidin 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epcidin 与乳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相关性,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方法,探讨SLN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SLN定位活检,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SLN检出成功率为97.89%(93/95);准确性为97.85%(91/93);灵敏性为91.67%(22/24);假阴性率为8.33%(2/24);特异性为100%(71/71)。结论:蓝染料乳晕区皮下注射SLN定位活检成功率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16-1519
目的:探讨明胶酶A(MMP-2)在乳腺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相关病理指标及术后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28例、导管内癌40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8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MP-2的表达,分析其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MMP-2在乳腺正常组织(阳性率20.0%)、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21.4%)、原位癌组织(阳性率46.3%)、浸润性乳腺癌组织(阳性率71.3%)的表达依次增高;MMP-2阳性率在乳腺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浸润性癌与原位癌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亚组MMP-2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原位癌中,MMP-2染色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47.4%)低于阴性组(95.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MMP-2染色阳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56.9%)低于阴性组(86.5%),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2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报告的10例男性乳腺癌是同期女性乳腺癌的1/140。其特点为年龄高,病程长。以乳晕下方中央区无痛性硬性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占8/10,其余2例为乳头溢液。全部病例得到随访,以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ABC亲合组化法及银染的核仁形成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及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中大豆凝集素受体(SBA'R)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BA-R在乳腺不同组织细胞中的阳性定位有显著不同的特点,而AgNOR的计数,形态及分布,在乳腺不同组织甚至雌激素受体水平的不同亦有显著差异。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二种简便、敏感、可靠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骨唾液酸蛋白(BSP)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含量与骨转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转移组38例,无骨转移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Tx、BSP和PS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组血清中NTx、BS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转移组血清PSA含量与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x含量作为骨转移分子标志的灵敏度达90.0%,特异度为68.6%;血清BSP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1.4%;血清P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37.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NTx和BSP含量对骨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钼靶X线和超声联合诊断在检出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钼靶X线、超声联合诊断53 例乳腺癌,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在53例乳腺癌中经联合诊断有46 例定为恶性,而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诊断分别只有33 和29 例,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0.01);联合诊断有5 例未能定性,而单独侧钼靶X线或超声诊断分别有17例和15例,有显著性差异(P< 0.01)。联合诊断有2例被误诊为良性,较单独诊断(钼靶X线3例、超声9例)略有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钼靶X线和超声联合诊断可提高检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