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王介康,龚宝生,王晓舟,邱兆昆我们自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手术治疗8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临床资料本组81例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5~65岁。81例中仅2例无症状,3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23例有心衰,并发室间隔...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总结1973-1999年8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主劝脉窦瘤破裂8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0例(47.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5例(17.6%),均以补片行动脉窦瘤修补,其中40例以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和室间隔缺损,5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结果 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3.5%,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71例随访2个月-24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用同一乒乓球拍形补片修补窦瘤和室间隔缺损,效果较好,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而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不用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张庆河,冯先富,刘炳学,徐向明我们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valsalva)破裂2例,均为女性,年龄30和34岁。平素均体健。劳累后突然胸闷、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并向剑突下放射,上腹部紧缩压迫感;病情进行性加重,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60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0年3月以来,我们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60例,无手术死亡,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7~50岁,平均30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3例,主动脉窦瘤3例(2例窦瘤破裂,1例伴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主动脉窦瘤破裂将引起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继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甚至死亡。自1996年6月-2005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复术,同时矫治合并的心内畸形,包括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成形术9例,三尖瓣成形术4例,肺动脉瓣重建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2例,右室双腔心矫治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心力衰竭2例,再次开胸止血4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6年,平均随访25.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轻至中度反流2例;术后6年主动脉瓣重度反流1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预后不良,尽早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恰当切除瘤体,可靠闭合窦瘤口,彻底矫治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7.
25例主动脉窦破裂的手术修复及合并畸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2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术前22例经主动脉造影确诊。主要合并畸形有室间隔缺损1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例。手术死亡2例,作者强调:(1)重视术中心肌保护,(2)用同一补片修复破裂的主动脉窦瘤和室间隔缺损;(3)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倾向作了主动脉瓣置换(4)加强重危病人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破裂主动脉窦瘤的诊疗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未破裂主动脉窦瘤修补术治疗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4.5~58.0(28.5±13.5)岁。右冠窦瘤29例(87.8%),无冠窦瘤和左冠窦瘤各2例(各6.1%)。合并室间隔缺损29例;合并少量或少量以上主动脉瓣反流20例。结果未破裂主动脉窦瘤术前超声确诊率仅为52.8%。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因合并感染发生瓣周漏,于术后14 d再次手术。随访30例(90.9%),平均随访时间22~81(42.9±18.8)个月。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无窦瘤修补处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窦瘤再发。右冠窦瘤患者中,术中在主动脉窦内进行窦瘤修补操作或实施主动脉瓣修复操作者随访期间主动脉瓣反流的改善情况不如仅在右心室单侧进行窦瘤修补者。结论对合并其他心内疾患的未破裂主动脉窦瘤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处理策略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3个David Ⅰ型手术治疗巨大主动脉右冠窦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窦瘤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但未破裂的单个主动脉窦形成巨大动脉瘤少见,我们采用1/3个 David Ⅰ型手术治疗1例巨大主动脉右冠窦瘤,并结合文献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病人男,48岁.发现主动脉窦瘤10余年,胸部闷痛3个月.有高血压病史.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主动脉窦瘤,建议非手术治疗.查体心血管系统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收治的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经验,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手术时窦瘤直接缝合4例,补片修补8例,其中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破口和室间隔缺损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1~5年,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至2005年3月,本院共收治了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20例,手术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修复主动脉窦瘤及其伴发畸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修复主动脉窦瘤及其伴发畸形的探讨陈子道,陈厚坤,姚志发,刘宏宇,徐东,崔健1982年至1993年,我们手术治疗主动脉窦动脉瘤(下简称窦瘤)22例。现对手术修复及术中心肌保护等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5~52岁。脉压差超过6kP...  相似文献   

13.
我院应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地治疗4例高危病人,1例重症二尖瓣置换(MVR),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为10kPa) 1例70岁的左房粘液瘤并冠心病,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房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手术经过顺利,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窦瘤破裂伴四叶式主动脉瓣1例况竹生,窦云柯,陈鸣病人女,31岁。劳累后突发心悸、胸闷3天。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升主动脉造影诊为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1994年8月手术。术中发现主动脉瓣为四叶式,四瓣叶大小几相等,各瓣叶无增厚,其游离缘中央均有Aran...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预后不良,一经诊断必须手术治疗[1]。我科于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30例,现总结其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室缺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瓦氏窦瘤破裂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缺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瓦氏窦瘤破裂的治疗孙全胜张孝轩王国祥张伟王伟作者单位: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我们自1991年8月至1994年8月,收治了6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瓦氏窦瘤破裂的病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缩窄手术与年龄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评价;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破裂四例;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胸骨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按所用封堵器分为PDA封堵器组和VSD封堵器组,根据升主动脉造影结果,选择比破口直径大2~5mm的PDA封堵器或VSD封堵器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残余分流、封堵器形态、有无瓣膜反流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和术前TTE所示破口直径、主动脉造影示破口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例均经升主动脉造影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其中15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3例为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1例无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共使用PDA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11枚,成功率分别为60.00%(6/10)和90.91%(10/11)。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发生血栓事件,无瓣膜反流,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哀竭及死亡。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应用VSD封堵器较PDA封堵器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32例主动脉窦瘤的手术治疗,窦瘤发生及破入心腔部位不同,手术方法不尽相同,1例左冠窦窦瘤破入左房属罕风类型。本文着重探讨窦瘤破裂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手术方法,作者认为瓣叶损害轻或右心IE行瓣膜修复术优于人互瓣膜置换术,1例并发IE,施行AVR后又发生人互心瓣膜IE患者猝死。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1月至2004年3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3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