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4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背景:通过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够促使损伤的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嗅鞘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的局部内环境。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及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安全性。设计:自身对照实验。单位: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外科病房。对象:纳入山东省荣军医院外科2004—06/2005—07收住院的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48例。男39例,女9例;年龄7-59岁,平均36岁。方法:①细胞培养:取流产胎儿的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培养纯化1-2周,最后制成单细胞混悬液。②手术及细胞移植:在全麻下进行,将纯化好的嗅鞘细胞的单细胞悬液(约0.05-0.20mL)用自制的直经0.45mm的注射器分多点注射于相应脊髓损伤处,术后10~14d伤口拆线。③脊髓功能评定:术前1d及术后2周-2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订的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④术后3周~1年观察或电话随访48例患者脊髓功能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感觉功能变化。②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变化。③患者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①48例患者中均有脊髓功能的改善,且在术后3周~1年的观察或电话随访中仍呈继续改善的趋势。②感觉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触觉:56.9,51.2,P〈0.01;痛觉:55.2,48.3,P〈0.01),感觉功能改善以感觉平面下移最明显,一般在两个节段以上。③运动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44.8,40.7,P〈0.01),运动功能改善出现较慢。④植物神经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18.0,14.5,P〈.0.01),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如:出汗、肠蠕动增加出现最早。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晚期患者的脊髓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治疗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一系列基础研究证实在动物脊髓损伤的模型中,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再生和恢复脊髓的部分神经功能.部分临床实验证明嗅鞘细胞的移植的确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目的:验证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取流产胚胎嗅球并消化成为单个嗅鞘细胞,培养纯化2周左右,制成嗅鞘细胞悬液.选择脊髓损伤患者213例,全麻下将制备好的嗅鞘细胞悬液采用区域性多靶点注射方法移植于损伤脊髓的周围.采用ASIA量表对患者移植前1d及移植后3周~2个月进行评分,评价患者脊髓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于术后3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脊髓功能评分及感觉与运动功能均较移植前明显提高(P<0.001),且随时间延长呈不断改善趋势;最长患者随访5年,未见已恢复的神经功能减退及移植不良反应.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以部分恢复及改善其部分脊髓神经功能,且治疗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3.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黄红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27-2028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损伤后,由于内在的再生能力差和外在环境抑制,损伤轴突不能再生。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采用一些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促使损伤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在这些方法中,嗅鞘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获得的初步结果均证实,它对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肯定帮助作用。嗅鞘细胞移植改变了目前脊髓损伤晚期功能恢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损伤后,由于内在的再生能力差和外在环境抑制,损伤轴突不能再生。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采用一些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促使损伤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在这些方法中,嗅鞘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获得的初步结果均证实,它对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肯定帮助作用。嗅鞘细胞移植改变了目前脊髓损伤晚期功能恢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背景: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在众多疗法中效果较佳,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移植方法为局部移植,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重复移植治疗困难等缺点。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好的移植方法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嗅鞘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脊髓半切模型,随机分4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定期行CBS功能评分及组织学检查,评价脊髓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的功能恢复和组织学改变优于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间无显著差别。说明嗅鞘细胞静脉移植可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并修复脊髓损伤,其疗效与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嗅鞘细胞生物学特性、培养纯化、嗅鞘细胞移植的可能机制及嗅鞘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以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 injury,嗅鞘细胞,脊髓损伤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9).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及脊髓损伤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结局评价指标: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结果:嗅鞘细胞具有与许旺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的特征.目前嗅鞘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主要致力于提高轴突再生能力、替代细胞成分、阻止脱髓鞘病变和促进髓鞘再生等方面,移植的嗅鞘细胞具有促进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客观结果,有些移植研究甚至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不过嗅鞘细胞移植由动物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移植剂量、细胞生长因子的活力,细胞移植的风险等,尤其是嗅鞘细胞移植后的近期及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评价,并且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有研究已经把用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用于移植,在动物试验身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以及嗅鞘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必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①选取2004-02/2005-10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例男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病程3个月~1年,伤后均曾进行脊髓减压内固定手术,且接受过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或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和针灸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神经功能已稳定,脊髓损伤部位没有压迫性病变及横断性解剖断裂。②取4个月以上中期引产胚胎的嗅球(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经分离、培养、纯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10L-1。③5例患者全麻下行病变节段后方正中入路,在脊髓损伤部位与正常脊髓上下交界处分多点注入0.025mL嗅鞘细胞悬液,约5×105个细胞。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抗感染等处理,硅胶引流管放置5~7d。④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周,采用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脊髓神经功能评分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感觉检查、运动检查及直肠肛门指诊,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是否为完全性瘫痪。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5例男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完成术后8周随访。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评定结果的比较:与术前比较,嗅鞘细胞移植术后8周,除1例患者运动、触觉、痛觉无明显变化外,其他4例损伤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运动功能由术前(44.8±9.2)分提高到(56.0±8.1)分,触觉由术前(55.6±12.3)分提高到(68.8±10.1)分,痛觉由术前(57.6±12.9)分提高到(71.6±9.9)分,P均<0.01。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安全可行,能帮助脊髓损伤伴完全性瘫痪患者恢复部分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晚期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嗅鞘细胞再移植治疗,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的继续改善效果。方法:①患者男性,27岁,哈萨克斯坦籍,2001年9月20日遭霰弹枪击急诊手术后,双下肢不能运动及感觉消失,尿便失禁,右下肢阵发性钝痛。诊断为陈旧性完全性脊髓损伤(T12),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脊髓功能分级为A级。2002年9月30日第1次行脊髓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术,2007年2月5日行第2次脊髓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术。治疗方案患者知情同意。②取4个月流产胚胎(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的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后培养2周,细胞浓度约2×1010L-1。于患者相应脊髓损伤上端(平T11椎体)做1个锁孔,直径约3cm,在脊髓损伤部位与正常脊髓交界处沿中线于无血管区,分两点用4.5号细针共注入100μL(第1次手术)、50μL(第2次手术)嗅鞘细胞悬液,细胞数均为1×106个。第2次移植术前进行供、受体细胞HLA配型,术后口服FK506胶囊2mg,2次/d,共42d。结果:①第1次术后3个月,排尿能控制6h,双足运动功能改善,性功能改善,阴茎勃起功能改善,疼痛减轻。②第2次术后10d,双下肢双足皮肤泌汗功能改善,右下肢疼痛减轻,腹部皮肤感觉稍有好转,针刺觉左侧由术前T10皮节消失好转至T10减退。较第2次移植前椎旁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有所改善,双侧椎旁电位从T10下降到T12。结论:胚胎嗅鞘细胞二次移植能继续改善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但移植的细胞数量、容积、注射点位置等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再生的前景已经发生变化,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个物种在成年后可以产生神经元。针对这一特性的研究可能被认为是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脱髓鞘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可能会中断连接神经元与其目标的轴突束,但一些神经元仍然存活,如视神经和脊髓损伤(SCI)。脊髓损伤的毁灭性后果是由于脊柱上行和下行的直接和显著的破坏,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障碍。SCI最近的治疗研究集中在动物模型中的细胞移植,使用能够诱导轴突再生的细胞,如雪旺氏细胞(SchCs)、星形胶质细胞、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和嗅鞘细胞(OECs)。然而,尽管这种基于细胞的治疗策略有所改善,但关于移植成功的机制和任何次要影响的信息仍然很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澄清这些问题。本综述强调OECs的特性,使它们适合在SCI中实现神经可塑性/神经再生。OECs可以与胶质瘢痕相互作用,刺激血管生成,轴突生长和髓鞘再生,改善损伤后的功能结果。此外,我们提供的证据表明,OECs治疗SCI的细胞疗法在动物模型和SCI患者的临床研究的效果,都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有希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嗅鞘细胞被证明有修复损伤脊髓的作用,但对其移植后的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多.目的:观察移植的嗅鞘细胞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方式.设计:随机对照实验.材料:2个月雄性SD大鼠38只,体质量(350&;#177;20)g.方法:实验于2004-02/05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进行.①取SD大鼠2只用于嗅鞘细胞提取,将嗅鞘细胞用双苯亚甲胺染色.②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近端组,远端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近端、远端组建立大鼠胸髓损伤模型.分别于脊髓损伤近端、远端注入嗅鞘细胞悬液;对照组不损伤胸髓,仅注射嗅鞘细胞悬液.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2,4,6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脊髓中嗅鞘细胞的分布.结果:36只大鼠,分为3组,术后近端组死亡1只;远端、对照组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29只.各组大鼠脊髓中嗅鞘细胞分布:术后2,4,6周,近端组和远端组的嗅鞘细胞进一步沿着脊髓长轴纵向迁移,最远达8 mm,能够穿过瘢痕,到达断端对侧的细胞数量很少;对照组嗅鞘细胞只是局部的扩散,没有迁移.结论:嗅鞘细胞的迁移主要沿着轴突进行,向头端和尾端迁移的数量和速度都没有明显区别,嗅鞘细胞只在损伤的脊髓中进行迁移.  相似文献   

11.
背景: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在众多疗法中效果较佳,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移植方法为局部移植,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重复移植治疗困难等缺点。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好的移植方法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嗅鞘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脊髓半切模型,随机分4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定期行CBS功能评分及组织学检查,评价脊髓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的功能恢复和组织学改变优于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间无显著差别。说明嗅鞘细胞静脉移植可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并修复脊髓损伤,其疗效与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相当。  相似文献   

12.
Contusive spinal cord injury (SCI) results in a complex lesion that includes cellular and axonal loss, microglia and macrophage activation, and demyelination. These changes result in permanent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people with SCI and in high financial costs to society. Unlike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in which axonal regeneration can occur, axonal regener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s extremely limited. This limited regeneration is thought to result from a lack of a permissive environment and from active inhibitory molecules that are present in the CNS but minimal in the PNS. Currently, cell transplantation approaches are among several experimental strategies being investig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CI.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a specialized glial cell called the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OEC)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functional outcome when transplanted into rodents with SCI, and clinical studies transplanting OECs into patients with SCI are ongoing in China, Portugal, and other sites. Yet, a number of controversial issues related to OEC biology and transplantation must be addressed to understand the rationale and expectations for OEC cell therapy approaches in SCI. This review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se issues for spinal cord medicine clinicians.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表明嗅鞘细胞所分泌的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保护脊髓神经元和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效应.目的:比较嗅球及嗅黏膜固有层来源的嗅鞘细胞异体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西电集团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随机选取雄性3月龄及23月龄SD大鼠各6只,分为实验组(23月龄)和对照组(3月龄),用于嗅鞘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纯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乳鼠嗅球嗅鞘细胞移植组、正常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组、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30只SD大鼠制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将体外培养的乳鼠和SD大鼠嗅鞘细胞进行脊髓损伤模型的异体移植,对照组不做移植.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周,进行BBB神经功能评分,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过程中大鼠死亡7只,各组死亡率大致相同.移植后第4,8周时,乳鼠嗅鞘细胞移植组、正常嗅黏膜嗅鞘细胞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嗅鞘细胞移植2组评分8周高于4周(P<0.01).术后4周,各组动物均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移植后8周时,2组嗅鞘细胞移植组动物均可引出运动诱发电位,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动物仍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P<0.001).移植后8周,2组嗅鞘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区有较多细胞浸润,对照组细胞数目较少.结论:来源于嗅球与嗅黏膜的嗅鞘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均有促进作用,且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嗅黏膜嗅鞘细胞与肌基膜管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与肌基膜管联合移植后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只SD大鼠行背正中切口,顺椎旁肌纤维切除约1.5cm×0.8cm×0.6cm的肌条,复温、漂洗并挤压肌条以排出肌浆,制成肌基膜管。4只SD大鼠麻醉后取出嗅黏膜,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嗅鞘细胞,调整浓度至1011L-1。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嗅鞘细胞 肌基膜管联合组、嗅鞘细胞组、肌基膜管组、模型组、正常组,10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于T10横断脊髓并切除约2mm,将培养7d的嗅鞘细胞与肌基膜管按组别分别植入脊髓断端,模型组用浸有DMEM的凝胶海绵桥接横断的脊髓。结果:移植后第8周,嗅鞘细胞 肌基膜管联合组、嗅鞘细胞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出现大关节大幅度运动,且前者运动功能BBB评分升高尤为显著(P<0.01);肌基膜管组大鼠仅见小关节轻微活动;模型组大鼠后肢挛缩重,无明显功能恢复。嗅鞘细胞 肌基膜管联合组后肢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核转录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嗅鞘细胞 肌基膜管联合组、嗅鞘细胞组的移植物与损伤脊髓整合较好,未见明显空洞,有大量染色呈阳性的纤维,纤维较长,由近侧端长入远侧端;肌基膜管组有空洞形成,染色阳性的纤维数量少,纤维细小且排列紊乱;模型组端断间充满瘢痕组织,未见明显染色阳性纤维。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肌基膜管作为一种生物管道,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损伤的脊髓缺乏轴突再生能力,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功能全部或部分永久丧失。在许多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移植的嗅鞘细胞显示了促进轴突再生的能力。为此就嗅鞘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室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数据库1979-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分别涉及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实验研究。资料综合:现代社会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机体功能永久性丧失,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嗅鞘细胞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与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明确地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为治疗脊髓损伤燃起新的希望。嗅鞘细胞属于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鼻腔的嗅上皮、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嗅球,兼有许旺细胞和星状胶质细胞的特性,研究发现有辅助轴突再生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也已展开,初步证实了移植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潜在的修复作用。结论: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但因其促进轴突再生的确切机制仍不甚明确,部分应用于临床的病例尚缺乏长期随访结果,故需要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嗅鞘细胞及外周嗅神经系统相关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特征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导致最佳细胞移植干预脊髓损伤效果的特定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0关于嗅鞘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的文章,检索词“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pinalcordin-jur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0关于嗅鞘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嗅鞘细胞,脊髓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非随机实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实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关于嗅鞘细胞干预脊髓损伤的随机实验文章,21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1篇实验为重复的同一研究和综述。资料综合:21个实验包括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嗅黏膜细胞、胞外基质等联合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并对各方法给予评价。以上各种联合治疗方法各有特色,但所有的实验结果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为基础而获得的,选择的模型包括脊髓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