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重度哮喘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T)是近年来从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的生物活性多肽,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现已证明。ET-1不仅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且气管、支气管黏膜、肺血管及肺泡上皮也含有ET。它不仅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而且是强烈的支气管收缩剂。近年来研究发现ET-1在肺内含量最高,并与某些心肺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测定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ET)是近年来从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迄今有关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血浆ET变化的研究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62例患儿进行了血浆ET-1的动态观察,探讨其机理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出血的抗内窒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实验证实 ,在缺氧 /复氧诱导下 ,肺组织中肺血管内皮细胞 (PVEC)合成与分泌内源性内皮素 1 (ET 1 )异常升高〔1〕,ET 1为强烈缩血管活性肽 ,可通过自分泌途径 ,导致氧自由基 (OFR)生成增加。OFR作用于细胞脂质膜 ,损害PVEC的细胞间隙连接部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损害PVEC本身及血管基底膜 ,引起血液外渗甚至毛细血管破裂 ,最终导致肺出血〔2〕。ET 1尚可通过旁分泌途径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引起血管强烈痉挛 ,肺动脉高压并致肺血管与肺泡间跨壁压升高 ,有助于肺出血的发展〔3〕。推测肺出血尚可致肺局部凝血障碍。由于大量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变化,结果示血浆ET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的43例健康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60例急性肺炎、39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48例哮喘、8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伴有心衰的重症肺炎患儿明显高于一般肺炎患儿,伴有肺高压的先心患儿明显高于不伴肺高压的先心患儿(P均<0.01)。提示这些疾病患儿均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ET的增高可能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或肺炎患儿的肺高压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于1991年3月至1992年5月利用肺血图检测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共40例。显示小循环心功能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结果 一、临床资料 选择小儿肺炎23例(肺炎并叶间胸膜炎1例),支气管哮喘16例,左脓气胸1例,右脓胸1例。全部病例病情较重,其中11例合并心衰但已纠正2天以上。方法: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观察肺血图及肺动静综合波。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 (哮喘 )的急性发作期治疗以解除支气管痉挛为主 ;非诺特罗是新一代 β2 受体激动剂 ,为了解其在哮喘儿中的疗效 ,我们采取雾化吸入非诺特罗治疗哮喘患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收治的1~ 18岁哮喘患儿 2 63例 ,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1] 。均为哮喘急性发作期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3 2例 ,男 10 1例 ,女31例 ;对照组 13 1例 ,男 98例 ,女 3 3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峰值呼气流速 (PEFR)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二、方法 治疗组 :在氧疗、氢化可的松及氨茶碱静滴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产生了哮喘气道的病理学特点。IL-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不仅局部起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大量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条件。本文观察了2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IL-6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儿童哮喘中的变化及意义。 材料和结果 一、对象 哮喘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7岁,平均4.5岁,均符合1993年第三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19例健康儿为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年龄2~8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其特殊性。为及时诊断 ,有效治疗 ,合理用药 ,现将我科 2 0 0 0年全年收治的该类病例总结回顾如下。临床资料2 0 0 0年 1~ 12月 ,我院收治 2~ 14岁原发性NS 79例 ,其中男 6 1例 ,女 18例。合并支气管哮喘 6例 ,年龄为 2~ 11岁 ,其中男 5例 ,女 1例 ;既往均无哮喘发作史 ,其中 2例有哮喘家族史 ,2例有过敏性皮炎病史 ,2例既无哮喘家族史 ,又无过敏史。 5例表现为咳嗽 ,1例表现为咳喘 ;仅 2例肺部闻及哮鸣音。 6例胸部X线均显示肺纹理增多。咳、喘发生时间在NS病程的 6 0~ 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已明确过敏慢反应物质(SRS-A)的组成成分是白(细胞)二烯(LT)C_4、D_4及E_4的LT肽,且LTs有较强的收缩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作者测定了支气管哮喘儿发作与未发作时血浆中免疫反应白细胞三烯C_4(i-LTC_4)。对象与方法以2~15岁支气管哮喘儿为对象,严重发作的15例,轻~中度发作的17例,未发作的17  相似文献   

10.
李宏  王亚亭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1646-1647,1649
目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80例3~10 a随访,观察其日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临床随访方法,选择1995年1月-2002年12月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在本科住院治疗患儿280例为研究对象。男220例,女60例。就是否进行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是否按时接种卡介苗(BCG)、喂养方式、哮喘家族史及有无过敏性体质等调查和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80例中,发展成支气管哮喘82例,发生率为29.29%。大剂量IVIG组、按时接种BCG组、无过敏性体质患儿、无哮喘家族史患儿及母乳喂养儿哮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大剂量IVIG组、未按时接种BCG组、过敏性体质患儿、哮喘家族史患儿及非母乳喂养儿(Pa〈0.01)。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体质和哮喘家族史是哮喘发生、发展高危因素,而大剂量IVIG治疗、及时接种BCG及单纯母乳喂养对哮喘发生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高危哮喘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在高危哮喘儿中的应用。方法 对 82例高危哮喘儿和 4 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无过敏病史 )进行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 (Phadiatop)、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 高危哮喘组Phadiatop阳性率为 5 6 1% ,支气管肺炎组Phadiatop阳性率为 2 0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4 2 0 ,P <0 0 1) ;高危哮喘组尘螨sIgE阳性率为 4 7 6 % ,支气管肺炎组为 5 0 % ,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χ2 =2 1 85 ,P <0 0 1)。Phadiatop和尘螨sIgE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 5 6 1%和 4 7 6 % ;特异性分别为 80 0 %和 95 0 % ;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6 3 9%和 6 3 1% ;假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和 5 0 % ;两种检测方法一致率为 89 3% ,经一致性 χ2 检验 ,有较好的一致性 (χ2 =77 76 ,P <0 0 1)。结论 Phadiatop可用于高危哮喘儿的筛查 ;与Phadiatop相比 ,尘螨sIgE特异性高 ,假阳性较低 ,Phadiatop阳性者应行尘螨sIgE检测。尘螨是高危哮喘儿的常见致敏原。对于高危哮喘儿 ,CAP检测是一种可用于筛查和寻找过敏原的重要体外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内皮素与肾脏疾病(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ndothelin,ET)为起源于内皮细胞的肽类物质,1988年Yanagisawa等首先发现。ET具有强烈持久的血管收缩和刺激血管平滑细胞及系膜细胞的增殖作用,参与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在北京、上海、天津5家医院以舒喘灵片作为对照药,对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糖浆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急性支气管炎(急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并着重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符合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喘支、急支的轻、中症患儿,均为各医院儿内科或哮喘门诊病人,年龄1岁~14岁,分为试验组:153例;对照组:50例。有下列情况者不得参  相似文献   

14.
选择素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特点是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建。选择素在哮喘炎症的早期可介导炎症细胞在支气管上皮的迁移,并参与嗜酸性细胞的募集以及白细胞-内皮细胞、炎症细胞-血小板之间的特异性黏连过程,促进炎症细胞从支气管迁移至肺组织,以及增强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从而参与哮喘及某些其他变应性疾病的致病过程。并且抗选择素类药物在哮喘动物实验中也体现出良好的疗效,以上均证明了选择素与哮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与危重症(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由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首先发现的具有强烈缩血管及其它生物活性的多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广泛存在于人体许多组织器官。已证明人ET有3种异形肽,分别称ET-1、ET-2、ET-3,以ET-1活性最强。在生理状态下人血中ET含量很低,主要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对血管紧张度和局部血流量起基础调节作用,在缺氧缺血等病理情况下,ET大量产生和释放,可能是一种内源性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Eotaxin、IL-13及总IgE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30例哮喘儿童及22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otaxin、IL-13,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总IgE水平.哮喘息儿同时做肺功能检测.结果 (1)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与临床缓解期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发作期、缓解期支气管哮喘(BA)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白介素13(IL 13)及IL 18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BA患儿的TH1/TH2失平衡状态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失平衡在该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同时探讨IL 18在哮喘发病中的可能作用。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2 0名(男7名,女13名) ,年龄为4~13(7 8±4 1)岁,均为我院体检健康者。BA发作组30例(男13例,女17例) ,年龄为4 5~14 0 (8 1±3 7)岁,所选病例均为本院1998年以来住院或门诊患儿,均符合1992年我国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且均因哮喘发作而入院,入选患儿1个月内未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评估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 (1)肺动静脉瘘4例:以紫绀及杵状指为主要表现,CTA均提示肺动静脉畸形。1例手术切除右下肺;2例于胸腔镜下对累及肺动静脉瘘结扎;1例通过DSA对右下动静脉瘘处封堵栓塞。1例尚住院治疗,3例随访1~5年紫绀及杵状指明显改善。(2)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3例,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2例行CTA检查,其中1例提示右肺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1例未发现异常支气管动脉;3例均行DSA术,术中均见异常支气管动脉分支显影及分流,2例予以支气管动脉封堵栓塞治疗,其中1例封堵2个月后又出现咯血,再次行封堵,随访3年无咯血,另有1例因分流较小,予临床观察,随访15个月无咯血。结论不明原因咯血、紫绀、杵状指的患儿需考虑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CTA或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DSA检查较CTA更能直观地观察到受累血管及其走行,并能对受累的血管范围及其复杂程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多项生化系列指标变化 ,我院从 2 0 0 3年 1— 12月共收集了 4 3例哮喘患儿血清标本 ,测定其多项生化指标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入选患儿 4 3例 ,均来自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和住院部 ,均为急性发作期患儿 ,符合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1]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11个月至 12岁 ,平均 (4 5± 2 0 7)岁 ;其中轻度 15例 ,中度 2 3例 ,重度 5例。对照组 4 0例健康儿童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1至 12岁。1 2 方法 入院…  相似文献   

20.
选择素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特点是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建。选择素在哮喘炎症的早期可介导炎症细胞在支气管上皮的迁移,并参与嗜酸性细胞的募集以及白细胞.内皮细胞、炎症细胞.血小板之间的特异性黏连过程,促进炎症细胞从支气管迁移至肺组织,以及增强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从而参与哮喘及某些其他变应性疾病的致病过程。并且抗选择素类药物在哮喘动物实验中也体现出良好的疗效,以上均证明了选择素与哮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