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临床观察内服自拟中药方联合红外线照射双下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以求为临床治疗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予自拟中药方剂内服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双下肢治疗。运用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从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显著。观察组患者双下肢多普勒血流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下肢血管血流情况,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控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云庆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2):1623-1623
目的:观察中药加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把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药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应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加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将7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间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治疗前差异不明显,针刺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均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疗程均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病变证候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代谢紊乱引起。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较上肢为重,临床症状不易改善,严重时常合并下肢肢端溃疡或坏疽等。我院2004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药外敷配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联合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安慰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安慰组给予穴位贴敷安慰剂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3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简易量表SF-36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结果3组治疗后TCSS评分、VPT检查结果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优,安慰组次之。观察组和安慰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和安慰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安慰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加红外线照射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艾灸组和联合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联合组在艾灸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SNCV均明显提高(P<0.05),T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联合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艾灸组有效率83.9%、联合组有效率90.3%均优于对照组58.1%(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艾灸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疗效,比单一疗法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
目的探讨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观察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VAS、QOL均出现好转(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P均0.05),观察组SNC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在MNCV增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红外线照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减轻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甲钴胺片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V及SCV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MCV和SCV均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TC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片治疗。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Totally 65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3 cas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diabetes,acupuncture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inositol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in the control group.During a 3-month treatment,changes in the symptoms were observed.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16 cases were markedly relieved,12 cases improved,and 4 cases failed,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7.5%.In the control group,7 cases were markedly relieved,14 cases improved and 12 cases failed,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63.6%.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2 groups(P〈0.05) .Conclusion:Acupuncture may show good effects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及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α-硫辛酸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α-硫辛酸及高压氧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①临床症状,包括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②神经传导速度;③跟膝反射及肌力;④血液流变学;⑤不良反应;⑥血、尿、粪常规,心、肝、肾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6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的空腹血糖均稳定在(4.5~7.0)mmol/L,餐后2h血糖稳定在(5.0~11.0)mmol/L范围。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谷丙转氨酶增高;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肌酐轻度增高。余无异常发现。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及高压氧治疗DP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芪枝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芪枝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2 组中医临床症状、多伦多(Toronto) 临床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对照组为61.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 组临床症状积分、Toronto 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 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芪枝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机理。方法 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为,并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同时作肌电图检测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肌电图结果提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分为两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28例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甲钴胺、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两组均2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通络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通络法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91.00%(P<0.05)。治疗后,2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SM-1)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γ-GGT、 AGEs、 HMGB1、 vWF、 ESM-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脂氧素A4 (LXA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氨基丁酸(γ-GABA)、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XA4、SOD、γ-GABA、NGF、PD-ECGF含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症状改善、总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TSS)降低情况,以及对足部感觉震动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等的影响,为DPN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将7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照Ⅱ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木丹颗粒;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观察3组临床症状、TSS改善情况、VPT及NCV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Ⅰ组、Ⅱ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TSS、VP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NCV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结论: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对2型DPN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降低TSS及VPT,提高NCV,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