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为少见病.通过报道1例IAS并结合国内近20年报道的50例IAS病例,讨论IAS的诊治.临床上对伴有Graves病、服用他巴唑的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者,应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以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即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化学结构中含有巯基的药物是导致IAS发病的常见诱因。本文报导一例T2DM患者使用硫辛酸导致的IAS病例,早期血糖急剧升高引起DKA,后期反复出现发作性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Zang G  Yang Y  Shi X  Zhang Z  Zhu Z  Gao L  Wang H  Yin G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2):117-1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原(PI)及真胰岛素(TI)水平及与血压的相关性和雷米普利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健康人及44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I、TI,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观察21例高血压病患者经雷米普利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I、PI/TI和IRI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而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与TI呈正相关,PI与收缩压与舒张压无明显相关性;21例高血压病患者用雷米普利治疗后PI、PI/TI和IRI水平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胰岛素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TI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I浓度增高,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雷米普利可降低血浆PI水平,可能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在抗甲状腺药治疗中伴发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和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女性,77岁。患甲亢,服他巴唑(MMI)1个月后血中出现胰岛素抗体,1.5个月后频发低血糖约7天。测定血浆总免疫反应胰岛素(TIRI)为680μU/L,~(125)Ⅰ-胰岛素结合率(%B)为81%。停服 MMI 后两者均迅速降低,但改服丙基硫氧嘧啶(PTU)后1个月复又上升,2.8个月出现低血糖症状,停服 PTU 后再次下降。改用~(131)Ⅰ治疗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又称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由Hirata于1970年首先报道,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常存在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汇总国内报道的56例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国人群IAS的临床特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AIH)是低血糖的一种少见原因,其临床特点为自发性低血糖发作、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根据自身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在无外源性胰岛素应用时出现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抗体(IAA)阳性,称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1970年由日本Hirata等首次报道,又称Hirata病[1];(2)是针对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IRA)阳性,称为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BIRS),较罕见[2],部分可出现低血糖.我院自2009年报道1例IAS后[3],陆续出现数例,现再报告3例IAS患者,以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7.
测定2型糖尿病者胰岛素原/真胰岛素比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临床上使用放免法测定的胰岛素称为免疫反应性胰岛素 (IRI) ,这种方法测定的胰岛素与胰岛素原 (PI)有交叉反应 ,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水平。为了探讨测定 2型糖尿病胰岛素原 /真胰岛素 (TI或I)的临床意义 ,我们对 81例患者进行了检测 ,并与糖耐量正常者进行比较。对象与方法1.对象 :本院经临床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81例 ,年龄 3 1~ 64岁 ,平均年龄 ( 5 1.2 1± 6.0 7)岁 ,受试者无继发性糖尿病。检查时无发热、急性感染等应激状态。其中 ,男性 47例 ,女性3 4例。糖尿病 (DM )及IGT的诊断符合WH…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自身抗体作用引起的一组低血糖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的IAS,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该类药物时患者若出现低血糖,需考虑到IAS发生的可能,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报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例C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ype C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TCIRS), 患者以持续性高血糖、低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极度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自身抗体、高总胰岛素为特征, 临床常表现为极度胰岛素抵抗伴酮症酸中毒, 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血浆置换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又称自身免疫性低血糖(AIH),是一种罕见类型的低血糖症,1970年由日本Hirata首次报道,故又称Hirata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或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为表现。AIH在日本被列为自发性低血糖症的第3大病因。国内只有少数病例报道,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现将1例IAS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指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患者发生的严重自发性低血糖,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大部分患者携带DRB1* 0406基因,多合并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服用甲巯咪唑等药物为诱因,以血浆高胰岛素水平、高C肽水平、高滴度的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为主要特征.IAS具有自限性,停用诱发药物,辅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多数可缓解.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为血中非外源性胰岛素诱导的高浓度免疫活性胰岛素(IRI)和高效价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引起,以反复发作、严重自发性低血糖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疾病。以下报告4例硫普罗宁导致的IA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INS)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常出现INS抗体,使血浆中存在结合和游离状态的INS,游离的INS具有代谢活性。检测血浆中游离INS必须先除去结合INS的干扰,使实验难度加大。正常人唾液中IgG明显低于血浆约1:500。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存在于正常人,Ⅱ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肥胖者唾液中。尽管有人认为,腮腺能合成INS,但其它学者否定了这一可能性。有意义的是唾液IRI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患者t—PA及其抑制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4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及血糖(G),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IS)与纤溶活性、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G民BMI、PAI、BP呈  相似文献   

15.
他巴唑对甲亢患者血中胰岛素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IAS)是由日本学者 Harita 1970年首次报道的。截至 1992年底日本统计的资料共 197例。在日本 IAS已成为引起低血糖的第三位原因 [1 ] 。美国、欧洲有少数病例报道。国内至 1998年底共 6例。IAS的临床特征为自发性低血糖而没有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证据 ,高水平具有免疫活性的胰岛素和存在高滴度的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2 ] 。 IAA的产生认为与患者使用含巯基 (- SH)的药物有关 ,尤其是他巴唑。在服用他巴唑的甲亢患者血中胰岛素抗体的发生率报道不一 ,Takei发现在 2 0 6例他巴唑治疗的甲亢患者血清中 IAA的检…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Hirata首先报道以来,近30余年来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正确认识IAS有助于低血糖的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本研究在报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3例IAS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目前已经报道的37例IAS的临床资料,并与日本的IAS资料比较,提出中国人群IAS的临床特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 77例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 C肽释放试验 ,并测定空腹血浆 ET。以血浆 ET水平为因变量、9个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元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 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两组空腹血葡萄糖无显著性差异 ;冠心病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小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其它指标大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0 .0 1)。冠心病组血浆 ET与多个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显著相关 ,但独立相关的指标只有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空腹血胰岛素和 (或 ) C肽曲线下面积。  结论 :血浆 ET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敏感性减低普遍存在于冠心病 ,而且血浆 ET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 ,提示 ET和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4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及血糖水平(G),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IS)与纤溶活性、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与BMI、PAI、BP呈显著负相关,与t-PA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在Ⅱ型糖尿病(NID-DM)中的发病作用仍有争论。显然,如果胰岛素不足在糖尿病糖耐量中起重要作用,那么可以想象所有NIDDM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反应均应降低。血浆胰岛素的特异性测定较困难,这是因为从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中尚有其它分子存在(包括C一肽,完整的和部分修饰的胰岛素原)。就作者所知,目前尚没有一种胰岛素测定方法在胰岛素和部分修饰的胰岛素原中间产物存在的情况下能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陈文箫,翁元真,王丽纳,郭太林,董玲,蔡敏(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前瞻性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