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林丽铃 《吉林医学》2014,(15):136-137
目的:了解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观察,A组予以碘伏纱条宫腔填塞,B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C组予以常规止血方法,分析三种止血方法的效果。结果:A组、B组边缘性前置胎盘或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组,而A组明显高于B组(P〈0.05),C组中央性前置胎盘术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法优于宫腔填塞法,必要时联用宫腔填塞法与子宫动脉结扎法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卢敏  黄珊萍  施蕾 《海南医学》2011,(18):51-52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5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除常规应用缩宫素和子宫按摩等方法外,采用宫腔纱条填塞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出血,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和子宫按摩等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部保留子宫,对照组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应用宫腔纱条填塞+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有效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务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9倒,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治疗。通过对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恢复及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经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后均有效,无1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良好,月经复潮时问无异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有效,安全易行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7年,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06例(A组),并与同期阴道分娩产后出血213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7.29%)明显高于B组(3.15%)(P<0.01);A组产后出血量的严重程度(>900ml)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80%)、前置胎盘(10.4%)、子宫切口撕裂(3.7%)。A组11例严重产后出血病人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止血,均成功止血。结论:我们认为,应该降低剖宫产率,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宫腔无菌纱条填塞是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06-03-2014-03间我院收治的7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n=39例,予以宫缩剂、子宫按摩、出血点“8”缝扎,宫腔纱条填塞以及子宫切除等处理)和观察组(n=39例,术中联合应用宫腔纱条填塞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4h阴道流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除率、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止血效果更为确切迅速,减少子宫切除率、减少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2年内43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与同期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出血未进行宫腔纱条填塞的40例进行比较,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纱条填塞组止血效果好,全部保留子宫,术后无感染,无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徐勋柱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24-3925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止血;观察组40例,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对比2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患者进行处理,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低位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填纱23例(A组)、低位B-Lynch缝合绑扎子宫止血57例(B组)、Bakri球囊填塞30例(C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小时总出血量、产褥病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位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填纱及Bakri球囊填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小时出血量少。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量非常重要,与宫腔填纱止血及Bakri球囊填塞比较,低位B-Lynch缝合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段雅  赵姗  李敏  靳颖  李季滨  王莉  唐增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1):2598-2601
背景 目前用于前置胎盘合并产后出血的止血方法较多,相对于其他方法,球囊填塞压迫止血操作简便、无明显创伤,止血效果明显。目的 比较COOK双球囊宫腔填塞与Bakri球囊宫腔填塞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生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8例,其中应用COOK双球囊宫腔填塞压迫止血42例(双球囊组),Bakri球囊宫腔填塞压迫止血36例(单球囊组)。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有效率、输血率)、术后指标(术后24 h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止血有效率和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术中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少于单球囊组(P<0.05)。双球囊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单球囊组(P<0.05);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双球囊宫腔填塞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后出血少,且不增加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宫腔填塞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60例止血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60例子宫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60例进行分析。结果: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用纱条填塞子宫腔后均成功止血。(24~36)小时后阴道顺利取出纱条,未发现阴道大出血,产后42天随访子宫复旧好。结论:子宫填塞纱条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骧 《海南医学》2013,24(22):3317-3319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能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预防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192例有明确剖宫产手术指征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 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U,在胎盘娩出后再次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如剥离面持续出血可观察15 min后重复使用一次,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术中、术后2h、术后24h观察组出血量分别为(236.93± 104.28) ml、(311.48±78.21)ml、(364.82±63.18) ml,对照组分别为(327.18±134.85) ml、(408.69±102.41)ml、(462.93±84.37) ml,对照组出血量均大于观察组(P<0.05);宫腔纱布填塞率、术中及术后输血率、子宫复旧不良率观察组分别为12.50%、8.33%、13.54%,对照组分别为29.17%、22.92%、32.2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7.71%,对照组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促进术后子宫复旧,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1年起应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42例剖宫产大出血取得良好效果。出血主要原因:(1)前置胎盘23例,其中14例伴胎盘粘连,14例中有2例伴胎盘局部浅肌层植入;(2)子宫收缩乏力19例。42例平均出血量为1509.52ml。纱条填塞时间为13~36h,填塞至抽取纱条时出血量20~500ml,抽取纱条后无1例再发生产褥出血。本文提示:此法简单易行。是控制剖宫产大出血的最佳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3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PPH发生率为2.05%。宫缩乏力、前置胎盘、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多胎妊娠是产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3例经常规干预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宫腔纱布填塞术和B-Lynch缝合术,11例成功止血。结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多胎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常规治疗为主,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官腔纱布填塞术、B-Lynch缝合术及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akri球囊与宫腔填塞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简称:宫腔填纱动脉结扎)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产后出血63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Bakri球囊组33例和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30例。Bakri球囊组用Bakri球囊止血,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用宫腔填纱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人数、子宫切除率的差异。结果 Bakri球囊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手术时间也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术后24 h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kri球囊组全部止血成功,但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两例术后需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均无子宫切除。结论 Bakri球囊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掌握操作技巧可缩短球囊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对术后出现的大出血可随时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覃品雄 《中外医疗》2014,(23):27-28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内填塞治疗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前置胎盘的孕妇患者40例,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内填塞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处理后,36例(80%)出血量〈2 000 mL;2例患者出血量在2 000~3 000 mL之间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2例患者因出血量接近4 000 mL行全子宫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成功随访,均未发现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晚期产后出血。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加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是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效果明显、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帅 《当代医学》2010,16(31):97-9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1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的产妇行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随机按缩宫剂使用情况分2组,缩宫素组78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63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计算2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并观察2组副反应。结果 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38±270)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347±206)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70±198)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07±123)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中总出血量〉1000ml共22例,其中缩宫素组15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7例。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2.6%(2/78),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11.1%(7/63),均在短时间内好转。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欣母沛等药物,缝扎活动性出血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进行止血,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术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输血率、产褥感染率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抑制术后炎症,减少术后出血及输血、产褥感染与子宫切除,促进产妇快速康复,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分娩的4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患者,分为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A组,n=20)、前置胎盘非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B组,n=28),并设疤痕子宫胎盘位置正常组(C组,n=50)作为对照.分析比较3组患者孕期产检情况、产前出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围产儿预后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行急诊剖宫产以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胎盘植入、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组患者全部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100%),与C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没有患者行子宫切除术(0%),与A组20%(4例)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的结局有严重影响,做好孕期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术中处理有利于改善疤痕子宫前置胎盘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欣母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使用欣母沛的孕妇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常规方法促子宫收缩的36例孕妇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子宫切除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Lynch缝线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2月应用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26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25例,有效率为96.15%;出血量平均(716±108)ml;1例胎盘早剥术后仍有较多出血转上级医院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效12例,有效率为85.71%,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行子宫切除治疗;出血量平均(821±113)ml,发生产褥病3例,产褥病率为21.43%。两组治疗有效率、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