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诊治的15例新生儿ARD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治愈,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可显著提高A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淑娟  徐婷  高原  王侃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45-1045
新生儿由于肺发育不完善,易引起肺损伤.吸入性肺炎、窒息、细菌感染都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较高.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ARDS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采用俯卧位通气技术护理的ARDS患者1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康复出院15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俯卧位通气技术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HDS)的优越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时36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足月新生儿ARDS患儿采用SIMV模式,观察上机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6例实施SIMV后,25例呼吸困难、紫绀明显缓解或消失,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达到某一PaO2所需的吸氧浓度(FiO2)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30例(83.3%)ARDS患儿临床治愈,4例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SIMV模式对新生儿ARDS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经治疗后存活40例(89%),死亡5例(11%);其中2例合并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由于经济困难生后2d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对于ARDS,早期识别和诊断,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和其他支持治疗,保护其他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18例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8例(44.5%),死亡10例(55.6%)。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发展为ARDS后治疗难度加大,预后差,早期诊治、注重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合理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使用激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重症超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年~2020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RDS患者1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治疗,根据治疗28d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为66、5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和入院后的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重症超声检查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ARDS类型、ARDS分级、合并休克、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差异显著(P<0.05)。高龄、ARDS类型(肺内型)、合并休克、APACHEⅡ评分(15~25分)、SOFA评分(>6分)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存活组患者的LUS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而TAPSE却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者在LVEDD、RVEDD、LVEF、RVEF及TAPSE上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US、TAPSE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4、0.900、1.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175分、21.425mm、-1.973,敏感度分别为96.6%、95.5%、100.0%、,特异度分别为92.9%、84.5%、100.0%。结论 高龄、ARDS类型(肺内型)、合并休克、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15~25分)、入院时的SOFA评分(>6分)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LUS、TAPSE对ARD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ARDS患者经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1次脱机成功者30例,2次脱机成功者5例,3次脱机成功者2例。机械通气3—10d,无一例依赖呼吸机。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4-12d,TPN支持期间合并高血糖5例,消化道出血4例,肺感染、呼吸衰竭5例,无一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结论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治疗ARDS临床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营养供给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丽仪  黄美清  陈娟 《新医学》2001,32(11):693-694
1引言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约占20%的患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生率、病死率高居所有并发症之首犤1犦。为提高对ASP并发ARDS的防治水平,本文将11例ASP并发ARDS患者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ASP并发ARDS患者11例,为我科1997年2月至2000年7月的住院病人,男6例,女5例,年龄26岁至88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表现为发热(10例)、呼吸急促(11例)、呕吐(4例)、腹胀(11例)、全腹痛或剧痛及腹膜刺激征(10例)、所有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CT特征,提供影像学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ARDS患儿的双肺CT表现,对其分级,并分析CT分级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Ⅰ级4例,均为轻度;Ⅱ级7例,其中轻度4例,中度3例;Ⅲ级6例,其中中度4例,重度2例;Ⅳ级3例,均为重度。研究显示CT分级与ARDS严重程度分度具有相关性,分级增加,分度亦增加(P〈0.01)。结论:肺部CT能及时地反映新生儿ARDS的危重程度,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病情允许时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4例患者,15例痊愈出院,2例放弃治疗,7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早提供呼吸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这些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SAP患者67例,按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肠蠕动抑制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RDS组死亡11例,病死率47.8%。ARDS组入院时呼吸频率、入院时及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入院24h Ranson评分、入院时胰腺CT评分、入院24h内肠蠕动抑制发生率以及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P〈0.05或P〈0.01)。结论SAP患者如入ICU和/或治疗24h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仍明显增高,或肠蠕动抑制仍不缓解,同时呼吸频率进行性加快时,要警惕ARDS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对712例创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结果及其中37例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DS在重伤患者中的发病率与在轻伤患者中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2/FiO2)值与I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23,P〈0.001)。严重创伤并发ARDS患者经综合治疗,平均通气时间5.6d,病死率21.6%。结论ISS可作为ARDS的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同时,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重视全身综合治疗,可提高ARDS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NIPPV)已被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存在免疫缺陷的ARF患者,以及有创一无创通气的序贯治疗等,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使用的报道尚少,其临床效果尚存争议。近年来,本院对14例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30例患ARDS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无效后改HFOV治疗,观察HFOV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26例(86.67%)治愈,无好转放弃治疗4例。治愈患儿中HFOV治疗2h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HFOV治疗前的(45.54±9.31)mmHg上升为(78.36±12.81)mmHg(P〈0.05),吸氧体积分数(FiO2)由HFOV治疗前(0.60±0.14)降低为(0.49±0.15)(P〈0.05),PaO2/FiO2由(100.32±41.54)增加到(174.32±68.14)(P〈0.05);12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49.08±12.45)mmHg下降到(40.38±10.81)mmHg(P〈0.05)。【结论】HFOV用于新生儿ARDS疗效好,能较快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诊断标准,沿用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2004~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ARDS患者的原发病、逐年发病情况、病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晋城煤业集团总院ICU共收治危重病患者1714例,其中6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占同期ICU收治的各类危重患者的3.5%。肺内疾病致ARDS(肺内型ARDS)共16例,(占26.7%),死亡10例,病死率62.5%。肺外疾病致ARDS(肺外型ARDS)共44例(占73.3%),死亡21例,病死率47.1%。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X^2=13.261,P〈0.01)。原发病为脓毒症13例(占21.7%)及肺炎10例(占16.7%),其他为大手术、重症胰腺炎(5%)、多发性创伤(25%)等。60例ARDS患者中死亡31例,其中肺内疾病死亡10例(占32.3%),肺外疾病死亡21例(占67.7%)。ARDS总病死率为51.67%。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脓毒性休克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①6年间ARDS平均发病率为3.5%,2007年最低(2.97%),从2004年(3.17%)到2009年(4.06%),呈缓慢上升趋势;②6年间总病死率达51.67%;肺内型ARDS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型ARDS,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③危重病患者并非死于单纯的ARDS;ARDS患者多数死于感染性休克;④发生感染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时,则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病死率较高的危重症之一,其病死率约40%~60%。分析本院重症监护室(ICU)2003年11月-2005年10月的32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ARDS患者早期测定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可京  谢灿茂  黄顺伟  黄建强 《新医学》2001,32(11):662-663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10年在本院确诊的68例AR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ARDS临床表现有呼吸窘迫、咳嗽、咯痰、发热及神志改变。实验室检查示低氧血症,患者有酸碱平衡紊乱、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本组资料ARDS患者病死率63%。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APACHEⅢ评分为60分以上者预后不良。治疗上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注白蛋白、血浆等并未能改善ARDS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所有ARDS病例的临床资料,选择符合2012年柏林ARDS诊断标准的成人患者,根据是否采用过GC治疗将患者分为GC组与非GC组。GC组患者均在ARDS发生48 h内开始静脉使用低剂量GC(<5 mg·kg-1·d-1,均换算为氢化可的松的剂量)治疗,激素种类为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疗程为7~21 d;而非GC组为ARDS发生后未使用G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ARDS患者117例,其中GC组56例(占47.86%),非GC组61例(占52.14%)。与非GC组比较,GC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d:0(0,2.50)比2.00(0,2.50),Z=2.015,P=0.044〕,28 d生存率明显升高〔71.43%(40/56)比50.82%(31/61),χ2=5.198,P=0.023〕,ICU住院时间〔d:7.50(2.00,11.00)比4.00(1.00,9.00),Z=1.879, P=0.060〕和总住院时间〔d:16.00(10.00,27.75)比15.00(7.00,28.00),Z=0.592,P=0.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GC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GC组〔万元:3.15(1.51,5.78)比4.39(1.66,10.88),Z=2.204,P=0.028〕。结论早期使用GC治疗ADRS患者可改善预后,特别是28 d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急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4例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24例肝损伤均属Ⅲ级以上重度损伤,均合并肋骨骨折或肺挫伤而致ARDS,行抗休克、合理补充血容量、合理的机械通气及急诊外科手术抢救治疗,临床治愈20例,死亡4例(死亡率16.66%)。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抗休克和处理肝损伤及胸外伤,尽早正确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