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发生后影像学诊断的最佳流程。方法:67例发病1~72h的急性卒中患者在CT检查后行T1加权成像(T1 WI)、T2加权成像(T2 W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行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结果:28例急性脑出血的出血病灶在GRE-T2^*WI上全部清楚显影。16例TIA患者T1 WI、T2 WI和GRE-T2^*WI以及DWI均正常,9例PWI检查灌注降低,7例正常。23例脑梗死患者中,7例发病6h内者GRE-T2^*WI均正常,6例PWI〉DWI,1例PWI=DWI;16例发病6~72h内的患者GRE-T2^*WI呈高信号,DWI均可见与体征相对应的高信号病灶,14例PWI=DWI,2例PWI正常。本组14例患者GRE-T2^*WI像上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皮质下发现有1~18个微出血。结论:急性卒中后通过T1 WI、T2 WI、GRE-T2^*WI、DWI和PWI检查流程可在较短时间内一站式鉴别脑出血、梗死和TIA患者,确定缺血半暗带,帮助溶栓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方法:对78例发病在10d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WI、PWI及MRA检查,对不同发病时期患者的临床与影像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灶,相对脑血容量(rCBV)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62例脑梗死中,41.9%有缺血半暗带,部分患者复查MRI,可发现梗死的进展;58.1%无半暗带存在。急性/亚急性梗死灶DWI表现为高信号,7例患者不同血管分布区有多发新鲜脑梗死灶,陈旧梗死灶表现为低信号。71.8%的患者MBA所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与DWI病变一致。结论:MBA可提供大的动脉的供血状态;PWI在缺血区提供最早、最直接的血流下降情况;DWI反映脑细胞功能状态。PWI与DWI的研究可确定缺血半暗带,动态观察缺血性损害的进展,判断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潜在价值。 方法 选择发病9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9例。应用自制软件进行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和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异常区域的体积测量。缺血半暗带以PWI/DWI错配表示。同时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以DWI图像计算得到的ADC图作为输入数据,来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以下简称为ADC方法),然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判断缺血半暗带方面的差异。 结果 入选的49例患者中,存在PWI/DWI错配者为43例,符合ADC方法判断缺血半暗带标准者有41例。这两种方法在判断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结果中有41例相符,对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方法判断缺血半暗带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50.0%。 结论 由于不需做PWI检查,ADC方法对确定缺血半暗带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确定缺血半暗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W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PWI/DWI)不同匹配与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给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巴曲酶降纤治疗,在治疗前予以MR PWI及DWI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评定疗效.比较PWI/DWI不同匹配患者治疗前后的N...  相似文献   

5.
MRI新技术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立即行MRI常规检查及DWI,16例行PWI检查,14例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治疗组,其余65例为对照组。结果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为100%,DWI、T2加权成像(T2WI)、T1加权成像(T1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为100%、50.6%、36.7%;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2h、3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35.3±3.8、15.7±2.4、12.5±1.6;对照组分别为38.3±3.2、25.7±2.9、19.5±2.6。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D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DWI与PWI联合应用判断缺血半暗带是否存在,对溶栓治疗有指导作用。超急性期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其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和30 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47例TIA患者发病后72 h内分别行ABCD~2评分联合头部DWI和PWI检查,随访发病后7 d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47例TIA患者中,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1例(8.5%)和27例(14.8%);ABCD~2危险度分层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P0.05);DWI和PWI阳性且ABCD~2≥4分组显著高于DWI、PWI阴性组且ABCD~24分(均P0.05);DWI和PWI阳性组与DWI和PWI阴性组在各ABCD~2评分因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BCD~2评分中高危、DWI阳性和PWI阳性为TIA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联合DWI和PWI评分对预测TIA后7 d和30 d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功能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脑功能成像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发病2~72h的脑梗死患者行MR常规及DWI、PWI检查,并将检测的结果分型。结果PWI>DWI 48例,有半暗带存在,降纤效果最佳;PWI=DWI 12例,不宜降纤治疗;PWI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就诊的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数据,进行病因学分类。结果连续收集134例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44例,中位数年龄57岁(四分位数间距50~70),从发病到完成DWI检查的中位数时间266.5 min(四分位数间距205.3~362.5)。中位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四分位数间距1~3)。33例患者住院进一步诊治。有27例(81.8%)被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另有6例(18.2%)诊断为其他疾病。27例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中,9例(33.3%)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5例(18.5%)症状加重后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未加重但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症状加重后复查DWI仍无缺血灶但有可以解释症状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大血管闭塞/狭窄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低灌注区,6例(22.2%)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有低灌注区,5例(18.5%)DWI阴性且未见大血管异常。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27例患者,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的分型标准,15例(55.6%)为大动脉粥样硬化,11例(40.7%)为小动脉闭塞,1例(3.7%)病因不明。住院患者中,除1例(3.0%)患者出院时明显残疾外,其余32例(97.0%)患者出院时结局良好。101例患者在急诊治疗后出院。其中80例(79.2%)DWI阴性且未见其他异常,5例(5.0%)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14例(13.9%)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低灌注区修正诊断为缺血性卒中,2例(2.0%)诊断为其他疾病。结论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数为小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狭窄和小动脉闭塞是主要病因。在急诊溶栓绿色通道中,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读片遗漏、显影延迟的可能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clinical-diffusion mismatch ,CDM )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预测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早期(发病6 h内)完成急诊核磁检查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30例,在核磁检查前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指数)。缺血半暗带以核磁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PDM ),即PWI>DWI表示,CDM 定义为N1HSS≥8分而DWI异常体积≤25 mL。结果30例患者中存在PWI-DWI不匹配24例,存在CDM 10例,CDM 预测PDM 的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92·9%,但灵敏度仅为41·3%。结论脑梗死早期CDM 预测缺血半暗带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存在CDM的脑梗死患者从溶栓治疗中受益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发现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IP)是否较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DWI更为敏感且能带来更大获益。方法选取发病3~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于溶栓前分别行DWI、PWI及MRS检查,利用DWI图像重建出ADC图,并于溶栓前及发病后30 d分别行NIHSS评分。比较两种联合方法在发现脑梗死后IP的敏感性,并利用NIHSS评分比较不同方法定义的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获益的程度。结果 MRS联合ADC较之PWI联合DWI在发现IP上更为敏感(χ~2=9.286,P=0.002),且按此分组的患者溶栓后其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t=1.718,P=0.111)。结论MRS联合ADC的方法能够发现更多的IP,给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