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眉弓锁孔入路和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 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自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直径≤3 cm的垂体腺瘤87例,其中经眉弓锁孔入路4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45例,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眉弓锁孔入路组向鞍上、鞍旁生长的肿瘤全切率(93.3%)高于单鼻孔蝶窦入路组(53.8%),微腺瘤和向蝶窦方向生长的肿瘤全切率低于单鼻孔蝶窦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垂体内分泌功能及视力、视野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眉弓锁孔入路组患者术后鼻衄和一侧嗅觉减退发生率(0,0)明显低于单鼻孔蝶窦入路组(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无嗅觉减退、鼻衄、蝶窦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适于向鞍上、鞍旁生长的垂体腺瘤,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不同手术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经不同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经额下入路全切12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1例。经翼点入路全切8例,次全切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全切23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2例。经颅手术全切率为76.9%,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全切率为74%。结论微腺瘤与中、小型腺瘤及肿瘤向鞍上垂直生长,无海绵窦浸润及颈内动脉包裹的大腺瘤,经单鼻孔-蝶窦是首选术式。明显向鞍上生长的大腺瘤,若肿瘤明显偏向侧方侵犯海绵窦、颈内动脉、额叶底及鞍背后方者应采用经颅手术,且以翼点入路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采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5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3例。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1例失访;其余4例肿瘤均切除完全,术后3~6月复查MRI未及复发,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替代治疗。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同期联合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优势明显,肿瘤全切除率高,创伤较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及9具新鲜尸头进行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解剖学观察。并对15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行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显微镜下开颅手术相当的暴露,内镜可将传统开颅手术中显微镜下的非直视视野转变成直视视野。结论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是大型垂体腺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双鼻孔手术20例(双鼻孔组)。术中均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 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 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无鼻腔干燥、异味等鼻部并发症;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16.0%,4/25)明显低于双鼻孔组(90.00%,18/20;P<0.05)。结论 对于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鞍底缺损直径约2 cm,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较双鼻孔组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垂体腺瘤89例,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70例,经翼点入路手术7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6例,先行经翼点入路手术+1个月后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4例,先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1个月后行翼点入路手术2例。结果 术后1个月内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18例;术后1周内死亡2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术后出现尿崩症59例,绝大多数为一过性尿崩症;术后早期出现电解质紊乱61例,多为高钠血症。76例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7例,发生率为9.2%。结论 应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及其生长方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若肿瘤主体位于鞍内且蝶窦发育较好,或肿瘤虽然向鞍上生长但双侧颈内动脉间隙较宽,多以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为主;若肿瘤主体位于鞍上、或向颅前窝底生长、或向鞍旁生长、或呈窄腰哑铃型且上部体积明显大于下部者,则多以开颅显微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科室2年来30例垂体腺瘤,术前经MRI确诊,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全切2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无死亡。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眶上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在鞍区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入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巨型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2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0例大、巨型垂体腺瘤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无死亡,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9例视力受损病人中改善8例。6例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病人中降至正常4例。2例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接受γ刀治疗,大部切除3例中1例再次经鼻蝶窦内镜手术全切除了肿瘤,另一例行普通放疗控制症状。所有病例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复发迹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巨型垂体腺瘤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复杂性鞍旁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的9例复杂性鞍旁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7例,颅咽管瘤2例。8例术前视力损害中,术后视力改善6例,稳定1例,恶化1例。术后2例成形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发生暂时性尿崩症。未发生颅内出血和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41个月,平均19.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复杂性鞍旁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34例,大部切除6例;31例功能性腺瘤患者术后垂体激素水平23例恢复正常,其余8例亦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视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月经恢复13例,妊娠1例。结论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与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与内镜相结合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在神经导航系统与内镜辅助下对32例垂体腺瘤患者实施经鼻蝶手术。术前将患者影像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解剖三维重建,术中对手术入路.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及肿瘤准确定位。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2例头痛消失,18例视力、视野缺损改善,5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2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神经导航系统与内镜的联合应用,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中能准确定位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可安全、准确地切除肿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3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症、术前病人管理、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均行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无死亡病人;肿瘤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8例。1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术后两年复发。手术全切率85.7%(54/63),92.7%(38/41)视力下降病人视力得到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者达88.0%(44/50)。结论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手术全切率高、垂体功能保留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改进及其优缺点。方法 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08例,其中经鼻一中隔前-蝶窦16例,鼻-软骨后中隔(中部)-蝶窦72例。直接经蝶20例,所有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术中辅以显微镜或内窥镜行肿瘤切除。结果 108例垂体腺瘤中,全切85例,次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与同期经唇下-中隔-蝶窦入路病人比较,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良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我科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0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鼻蝶入路,手术全切肿瘤450例,次全切除43例,部分切除7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患者97.9%术后视力得以改善;功能性腺瘤手术后86.2%以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无病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不需剃头、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问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内镜辅助的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病变的经验、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对52例鞍区病变均采用内镜辅助的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此52例鞍区病变中,垂体腺瘤22例,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7例及前循环不同类型动脉瘤15例。结果37例鞍区肿瘤中,肿瘤全切除31例(83.8%,31/37),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6例(16.2%,6/37)。15例动脉瘤均准确完全夹闭瘤颈,预后优良者13例(86.7%13/15)和轻残2例(1313%,2/15)。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及重残,且术前原有症状在术后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内镜辅助的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能清楚显露鞍区病变与周围结构,创伤小,避免了重要结构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脑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优缺点、手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RI明确诊断,运用直径4mm的0°、30°内窥镜监视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对38例垂体腺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29例垂体腺瘤得到完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6例术前视力损害的患者中,2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无改变。术后1例出现永久性尿崩伴垂体功能低下者需药物治疗。术后未见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是一个简便、安全、微创的新技术,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CT或MRI证实的65例垂体腺瘤,采用经蝶入路或经翼点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经蝶手术44例,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15例;无1例死亡。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21例,全切除13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肿瘤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垂体腺瘤全切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大及巨大垂体腺瘤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CT或MRI证实的56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采用经蝶入路或经颅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经蝶手术18例,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无一例死亡。经颅采用翼点或经额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8例,经额手术25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其中1例死亡.原因不明;经翼点13例,全切除10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肿瘤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垂体腺瘤全切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14例。术前视力、视野障碍者62例中,术后改善61例,下降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20例;无脑脊液鼻漏。1例术后死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随访3月~1.5年,头部MRI示肿瘤无残留47例,部分残留20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