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内外水平研究长春新碱对人胃癌BGC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人胃癌BGC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GC细胞内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荷瘤裸鼠实验检测长春新碱抑制胃癌生长情况。结果长春新碱明显抑制BGC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凋亡,下调了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p-FAK、FAK、E2F1、Cylin E2、Cyclin D2、CDK2、CDK6的表达,并激活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荷瘤裸鼠实验显示长春新碱能明显抑制胃癌生长。结论长春新碱通过下调细胞增殖与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在G1期阻滞,同时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檗碱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小檗碱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经小檗碱干预该细胞48 h后,细胞核因子-кB(NF-кB)信号途径中p65的变化。结果小檗碱可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小檗碱可阻滞细胞于G0/G1期。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浓度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减少(P〈0.05)。小檗碱作用48 h后,细胞中NF-кB p65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小檗碱具有抗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作用,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细胞产生IL-8,并能够阻断NF-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筛选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伊波加因、哈尔明碱、黄连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小檗胺、吐根碱、马兜铃酸Ⅰ、番茄碱苷、澳洲茄次碱、茄次碱、金鸡宁、罂粟碱和酒石酸麦角胺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一效应关系;最强者为黄连碱、延胡索碱、小檗胺、吐根碱、番茄碱苷、澳洲茄次碱和金鸡宁,其次为伊波加因、哈尔明碱、小檗碱、马兜铃酸Ⅰ、茄次碱、罂粟碱和酒石酸麦角胺。蛇根精、γ-崖椒碱、黄连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吐根碱、马兜铃酸Ⅰ、茄次碱和喜树碱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最强者为吐根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和喜树碱,其次为黄连碱、马兜铃酸Ⅰ和茄次碱。结论:上述生物碱类化合物可能是含有该生物碱、有抗肿瘤活性中药的有效成分,亦可能成为开发抗肿瘤新药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①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②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化瘀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影响;③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化瘀方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结果:①健脾化瘀方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强,呈现剂量及时间依赖性。②当2mg/ml和4mg/ml健脾化瘀方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48h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③细胞周期方面,健脾化瘀方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后G2/M期比例与阴性对照组相较显著上升,G0/G1期稍有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表明细胞被阻滞于G2/M期。结论:健脾化瘀方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作用并能够诱导该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蜂毒素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蜂毒素(32,16,8,4,2μg/mL)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效应。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蜂毒素有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作用(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大,呈现剂量依赖性。②蜂毒素浓度从4μg/mL开始,即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随着剂量的增加诱导凋亡的效果更加明显。③在细胞周期方面,与阴性对照比较,蜂毒素作用24小时后S期细胞比例上升,而G0/G1期比例明显下降,蜂毒素浓度达到16μg/mL时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区。结论: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够引起该细胞的凋亡及改变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6.
小檗碱体内外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于琛  冼励坚 《中草药》2006,37(10):1521-1526
目的观察小檗碱体内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小檗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小檗碱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CNE-2细胞经小檗碱处理后凋亡形态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B1、CDK1、cdc25c表达的影响;3H-胸腺嘧啶(3H-TdR)和3H-亮氨酸(3H-Leu)标记前体掺入法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利用荷人鼻咽癌的裸鼠模型验证小檗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小檗碱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5±5.8)μmol/L,72h的IC50为(13.3±2.0)μmol/L;小檗碱能抑制CNE-2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小檗碱能诱导CNE-2细胞凋亡,细胞经过25.0μmol/L小檗碱处理48h后的凋亡指数为(48.9±10.4)%;50.0μmol/L小檗碱能诱导CNE-2细胞G2/M期阻滞,并且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B1、CDK1、cdc25c表达;小檗碱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30mg/kg剂量组的肿瘤体积中位数为317.9mm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檗碱体内外均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下调相关细胞周期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7.
蜂毒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不同终质量浓度蜂毒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蜂毒素作用24、48、72h均可使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出现抑制,且抑制作用与给药质量浓度成正比.结论 蜂毒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屈菜红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宗永立  刘艳平 《中草药》2006,37(7):1054-1056
目的观察白屈菜红碱(che lerythrine)对人胃癌BGC 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通过M TT实验检测白屈菜红碱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O/EB的荧光核染色观察细胞形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M TT实验显示白屈菜红碱抑制BGC 823细胞的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显微镜下观察到AO/EB的荧光核染后凋亡的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DNA的片段化,在白屈菜红碱质量浓度为1.5、2.0、2.5μg/mL且培养24 h时,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到凋亡峰,且细胞被阻滞在S和G2/M期。结论白屈菜红碱能有效地诱导BGC 823细胞凋亡,而且其诱导的凋亡具有周期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PI单染、Annexin V/APC+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吴茱萸碱对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CK-8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吴茱萸碱能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0μM吴茱萸碱处理细胞24h后,能显著地将其阻滞于G_2/M期,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并且主要是早期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处理BGC-823细胞后能下调细胞周期,促进蛋白Cdc25C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53的表达水平上升,并能上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1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吴茱萸碱可能是通过下调Cdc25C的表达和促进p53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又通过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通过调控miR-17-92基因簇对大肠癌HT29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盐酸小檗碱(2.5,5.0,10.0μM)和吴茱萸碱(1.8,3.75,7.5μM)作用于稳定转染miR-17-5p和miR-20a的HT29细胞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记法检测药物对HT2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情况、mRNA表达水平及E2F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可以抑制转染的HT29细胞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且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分别以浓度5.0、3.75μM作用转染HT29细胞72h后抑制率超过50%,因此盐酸小檗碱取2.5、10.0μM,吴茱萸碱取1.8、7.5μM用于后续实验,二者能够将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水平及E2F1的蛋白表达。结论: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通过靶向miR-17-92抑制E2F1蛋白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S期,进而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为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提供新的靶点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TUNEL染色研究小檗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小檗碱作用人胃癌BGC-823细胞后,可看到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成新月状紧贴于核膜周边,核碎裂、染色质片断化、凋亡小体形成等.流式细胞仪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随小檗碱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小檗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诱导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的变化;RT-PCR 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rn Bolt 方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皮醛有抑制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桂皮醛能诱导凋亡的产生;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 Survivin,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ax、Bak;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结论:桂皮醛对人胃癌细胞BGC-823 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凋亡,可能与内源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DPPH法测定Lu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Lu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Lu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r2=0.979);5,10,20,40μmol/L的Lu作用48 h后对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8%,7.09%,25.27%和53.7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88±5.81)μmol/L;Lu以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且S期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40μmol/L的Lu作用72 h后,BGC-823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镜下观察发现经Lu处理后细胞固缩并伴随细胞膜破裂的现象。结论 Lu在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抗氧化、改变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p‐Hydroxymethoxybenzobijuglone (HMBBJ), a new quinone compound isolated from Juglans mandshurica (by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showed cytotoxic activity in the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BGC823. The growth of BGC823 cells was inhibited as demonstrated by MTT assay and several cellular characteristic changes, such as cell shrinkage, chromatin condensation and apoptotic body formation with programmed cell death.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BGC823 cell cycle was arrested at G2/M phase by HMBBJ, and the apoptotic rate of BGC823 cells increased with respect to HMBBJ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HMBBJ also activated caspase‐3,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ΔΨm).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MBBJ could significantly induce apoptosis in BGC823 cell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a chemotherapeutic drug against cancer.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白龙(简称白龙)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恶性增殖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通过测定生长曲线、软玉脂集落及裸鼠致瘤实验,观察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1)生长曲线表明白龙明显3了BGC82-3细胞的增殖到第5天抑制率达86%。(2)经白龙处理的BGC82-3细胞在软玉脂中形成的集落小且少,与对照组比交集落形成率仅为52%。(3)白龙明显抑制接种BGC82-3细胞的裸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蓟提取液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形态观察和活细胞计数法研究大蓟提取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细胞HepG2,宫颈癌细胞Hela,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大蓟提取液可使4种癌细胞形态上发生皱缩、变圆、脱壁、碎裂等变化,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最高可达92.34%。结论大蓟有确切的抑癌作用。并与中医的气血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和肝肾同源理论相一致,在体外细胞水平上也有良好体现,对实验室手段研究中医药同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方法: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为靶细胞,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裸鼠移植瘤试验,采用 MTT法检测、绘制效应-合用指数曲线、抑瘤率计算等方法。 结果:穿心莲内酯在7.5~120μg/mL、5-FU在3.75~60μg/mL范围内均能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药联合作用24h、48h、72h时的中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7.32、9.54、4.11μg/mL,显著小于单药应用组。72h效应-合用指数曲线表明两药在抑制效应≤0.97范围内可产生协同作用。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75.51±12.57)%,与 单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穿心莲内酯、5-Fu能在体内外抑制人胃癌BGC一823细胞的生长,两药联合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活性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0.05 mg/mL、0.1 mg/mL、0.2 mg/mL、0.4 mg/mL、0.8 mg/mL、1 mg/mL)益气复生方作用的细胞,细胞活性降低;划痕结果显示益气复生方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检测显示益气复生方能阻滞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进展;细胞凋亡检测表明益气复生方能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结论益气复生方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和迁移,从而起到抗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