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萍  莫宁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90-192
背景: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并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研究已经发现某些稀土元素如镧、钆等对神经肌肉接头和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但钐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氯化钐对大鼠受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烟碱型突触传递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途径。 设计:以细胞为观察对象,对照实验。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材料:选用成年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20g。氯化钐由氧化钐氯化处理后得到。氧化钐由广西医科大学刘达元教授赠送,纯度99.5%,相对分子质量348.7。氯化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12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神经药理学实验室完成:①将大鼠急性放血处死后,迅速将颈上神经节连同节前神经干离体后固定在浴槽内,节前神经干置于吸引电极内供电刺激。用体积分数0.95的O2和体积分数0.05的CO2混合气饱和,pH为7.4&;#177;0.05,恒温(35&;#177;0.5)℃的克氏液持续灌流标本。用内充3mol/LKCl、尖端电阻30-60 MΩ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颈上神经节神经元进行细胞内生物电记录,单脉冲(频率0.2~0.5Hz;波宽0.5~1ms;刺激强度2~10V)刺激交感节前神经干,可在颈上神经节细胞内记录到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用乙酰胆碱(0.1mmol/L)或氨甲酰胆碱(0.1mmol/L)灌流神经节30-60s可记录到颈上神经节细胞膜除极反应。②比较1&;#215;(10^-7-10^-4mol几氯化钐灌流对颈上神经节细胞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膜电位.膜电阻和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膜除极发应的影响;在灌流高钙(10mmol/L)克氏液易化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后,继用含氯化钐的高钙克氏液灌流,观察氯化钐对高钙易化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药物均用克氏液或改良克氏液配成相应浓度直接灌流神经节。③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灌流药物前后生物电差异。 结果:①1&;#215;(10^-7~10^-4)mol/L的氯化钐能可逆性地抑制大鼠颈上神经节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215;10^-4,1&;#215;10^-5,1&;#215;10^-6,1&;#215;10^7mol/L的氯化钐对大鼠颈上神经节细胞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幅度抑制百分率分别为(49.78&;#177;13.85)%(n=20),(39.05&;#177;4.05)%(n=10).(29.83&;#177;9.73)%(n=10),(16.30&;#177;2.16)%(n=10),P〈0.05~0.01]。1&;#215;10^-4mol/L的氯化钐可使顺行动作电位变成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n=5)。②1&;#215;10^-4mol/L的氯化钐灌流对乙酰胆碱(n=5)和氨甲酰胆碱(n=7)膜除极化反应无明显影响(P〉0.05).③1&;#215;(10^-7~10^-4)mol/L对颈上神经节细胞膜电位、膜电阻无明显影响(n=67,P〉0.05)。④1&;#215;10^-4mol/L氯化钐能拮抗高钙(10mmol/L)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易化作用(n=5,P〈0.01)。 结论:氯化钐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大鼠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烟碱传递,可能与抑制突触前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研究显示,三七总皂甙能明显增强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但其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设计:观察对照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1/2006-02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选用3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20±20)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EN-7203数字式三通道刺激器、MEZ8301型微电极放大器为日本NIHONKOHDEN公司产品,玻璃微电极拉制仪、微电极操纵仪均为日本Narishige公司产品。三七总皂甙(为云南昆明雅阁臣药业公司产品批号020802)氯化乙酰胆碱(Ach)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大鼠麻醉后迅速处死,打开胸壁,在显微镜下将星状神经节离体并将标本迅速移至灌流浴槽,剥去神经节外层结缔组织膜,用金属细针固定其边缘。用含体积分数0.95O2与体积分数0.05CO2混合气体和pH为(7.4±0.05)的Kreb's持续、恒温(34.0±0.5℃)灌流神经节,同时采用质量浓度范围0.08~0.16g/L三七总皂甙对神经节进行灌流和培养。①用内充3m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星状神经节神经元,记录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1mmol/L,1min)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的影响。③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最高浓度0.16g/L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及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三七总皂甙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三七总皂甙在0.10~0.16g/L范围内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幅度减小,或使顺行动作电位变成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三七总皂甙质量浓度越高,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抑制作用多在三七总皂甙灌流3~10min内出现,0.16g/L三七总皂甙起效最快,通常在3~4min内就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明显下降。停止三七总皂甙灌流后,用正常Kreb's冲洗15~20min可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基本恢复至给药前的对照水平。②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膜除极反应的影响:用0.16g/L三七总皂甙灌流前后Ach除极反应的幅度和时程分别为(15.5±2.4)mV,(256.1±21.5)s,与给三七总皂甙后无明显差异[(14.3±1.9)mV,(228.6±24.5)s,P>0.05]。③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的影响:给药前后平均膜电位差异不明显[-(55.5±12.1),-(54.3±10.4)mV,P>0.05]。平均膜电阻亦无明显差异[(53.9±5.1),(55.1±4.8)MΩ,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可能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germanium sesquioxide,Ge-132)是近30年研究较多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临床试验性用于老年痴呆症和及其他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有机锗对神经系统作用环节及机制尚未见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索Ge-132对大鼠颈上神经节细胞及烟碱传递过程的影响.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实验性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神经药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Wistar大鼠30只,雌雄兼用.干预大鼠急性处死后,迅速将颈上神经节连同节前神经离体,用950mL/LO2和50 mL/L CO2混合气饱和的,pH为7.4±0.05的克氏溶液,恒温(35±0.5)℃持续灌流.用内充灌3M-KCl溶液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颈上神经节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所有的药物均用Kreb液中配成相应浓度直接灌流神经节.主要观察指标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①Ge-132在1×10-4mol/L或更高浓度,可逆地抑制刺激节前神经引起的FEPSP的幅度,并可使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少.②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③对细胞膜被动膜性质无明显的影响.结论Ge-132对烟碱传递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使突触前ACh释放减少所至.  相似文献   

4.
莫宁  王鲁  侯华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98-3899
背景: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germanium sesquioxide,Ge-132)是近30年研究较多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临床试验性用于老年痴呆症和及其他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有机锗对神经系统作用环节及机制尚未见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索Ge-132对大鼠颈上神经节细胞及烟碱传递过程的影响。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实验性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神经药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Wistar大鼠30只,雌雄兼用。干预:大鼠急性处死后,迅速将颈上神经节连同节前神经离体,用950mL/L O2和50mL/L CO2混合气饱和的,pH为7.4±0.05的克氏溶液,恒温(35±0.5)℃持续灌流。用内充灌3M-KCl溶液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颈上神经节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所有的药物均用Kreb液中配成相应浓度直接灌流神经节。主要观察指标: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①Ge-132在1×10^-6mol/L或更高浓度,可逆地抑制刺激节前神经引起的FEPSP的幅度,并可使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少。②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③对细胞膜被动膜性质无明显的影响。结论:Ge-132对烟碱传递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使突触前ACh释放减少所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包含大鼠听皮质与内侧膝状体及两者间功能联系的脑片,采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听皮质-内侧膝状体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生理和药理学特性进行实验观察。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出生后7~15d健康SD大鼠21只,制备与水平方向呈15°的600μm的内侧膝状体脑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电极内液成分及其浓度(mmol/L)为:甲磺酸铯120、氯化镁2、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0.5、三磷酸腺苷2、QX-3142;灌流液中常规加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μmol/L)。获得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全细胞模式后,在电流钳或电压钳模式下,双极钨丝刺激听皮质颗粒下层(Ⅴ~Ⅵ层),给予时程为100μs的方波刺激,在内侧膝状体分离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剂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50μmol/L)和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拮抗剂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20μmol/L)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结果:①观察15例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对皮层刺激的反应,其平均膜静息电位为(49±13.5)mV,膜输入阻抗为(432±109)MΩ。电流钳模式下,刺激听皮质,可在80%(12/15)的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其幅度与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在3例记录中采用了不含QX-314的电极内液,可以观察到当刺激达到阈值水平,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波峰上爆发了动作电位。②选择电压钳模式;电压钳下,刺激听皮质后可在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钳制电位为-70mV时,电流是内向的,加入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加入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几乎完全消失。结论:600μm的旁水平位脑片包含了内侧膝状体与听皮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功能性纤维联系;刺激听皮质,可在内侧膝状体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可以被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和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所阻断。听皮质-内侧膝状体突触的兴奋性传递以谷氨酸为神经递质,主要由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两种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细胞在缺钙-复钙损伤时发生的早期后除极及触发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04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Wistar大鼠,雌雄不拘,四五月龄,体质量200~250g。川芎嗪为人工合成的四甲基吡嗪注射液,北京第四制药厂产品。标本制备:81只Wistar大鼠拉颈致死后迅速取出心脏,在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之间,用手术剪制作6mm×4mm×3mm的窦房结-右心房标本,置于浴槽内,用(37±0.1)℃并充以混合气体体积分数0.095O2、体积分数0.05CO2的Tyrode液灌流。每例标本用正常Tyrode液预灌20min,待获得稳定的动作电位波形后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n=28):自始至终以标准Tyrode液灌流100min。②对照组Ⅰ(n=23):在用无钙Tyrode液灌流20min后,再换以标准Tyrode液(正常钙)灌流60min;③对照组Ⅱ(n=10):在用无钙Tyrode液灌流20min后,再换以含高钙(2倍正常钙浓度)Tyrode液灌流60min。④实验组Ⅰ(n=10):在用无钙Tyrode灌流20min后,用含川芎嗪(100mmol/L)的标准Tyrode液灌流60min。⑤实验组Ⅱ(n=10):在用无钙Tyrode灌流20min后,用含川芎嗪(100mmol/L)的高钙(2倍正常钙浓度)Tyrode液灌流60min。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为增加对照组数据的精确性,而增加了对照组的样本数量。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大鼠窦房结-心房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观察异常触发活动的发生情况,以及川芎嗪对触发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结果:81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各组间早期后除极的发生率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实验组Ⅰ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均显著(7%,87%,100%,70%,P<0.005);对照组Ⅱ与对照组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Ⅱ、对照组Ⅰ分别与实验组Ⅰ比较,差异显著(70%,87%,10%,P<0.005);实验组Ⅱ与对照组Ⅱ比较,差异显著(70%,100%,P<0.005)。结论:川芎嗪对早期后除极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与其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10)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生物活性和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施万细胞(SCs),CCK-8检测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 T10溶液对SCs增殖的影响。取Sprague-Dawley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分别在含0 mol/L、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 T10的DMEM液中,4℃或37℃放置24 h (n=6),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另取大鼠坐骨神经15 mm,随机分成新鲜神经组(A组, n=30)、DMEM保存组(B组, n=30)、T10保存组(C组, n=30)、T10预处理后DMEM保存组(D组, n=30)、T10预处理后T10保存组(E组, n=30),4℃保存4周,Calcein-AM/PI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MHC-Ⅱ、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表达。用上述坐骨神经修复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 n=10),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 n=10)。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取移植段神经,观察神经纤维数和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SCs在浓度为1×10-9~1×10-7mol/L T10溶液下,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T10溶液下,大鼠坐骨神经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37℃明显高于4℃;相同温度时,1×10-8mol/L组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 0.05)。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4周后,与B、C、D组相比,E组神经活细胞数量多,MHC-I、MHC-II、ICAM-1表达降低(P 0.05)。移植术后16周,E′组CMAP、MNCV、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均优于A′、B′、C′、D′组(P 0.05),E′、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一定浓度T10体外能诱导大鼠坐骨神经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提高冷保存神经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原性,促进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冷保存前用一定浓度T10预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清醒大鼠脑微透析技术,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对大鼠海马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大鼠海马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自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2在锦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45只雄性SD大鼠,横跨海马背部植入一自制的透析探头,待大鼠清醒后24h用人造脑脊液,N-甲基-D-天冬氨酸250,5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500μmol/L+MK-801100μmol/L,MK-801100μmol/L,甘氨酸500μmol/L,7-氯犬尿烯酸200μmol/L灌流,灌流速度为5μL/min,每20min收集一次透析液,采用邻苯二甲醛-β-巯基乙醇衍生化反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透析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水平。结果:4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海马内局部灌流N-甲基-D-天冬氨酸250,500μmol/L可明显增加细胞外基础状态下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水平。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100μmol/L)可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500μmol/L)引起的谷氨酸释放增加作用。单独应用MK-801(100μmol/L)对基础状态下谷氨酸的水平没有影响。局部灌流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协同激动剂甘氨酸500μmol/L也可明显增加细胞外基础状态下谷氨酸的水平。局部灌流N-甲基-D-天冬氨酸上甘氨酸部位的选择性阻断剂7-氯犬尿烯酸200μmol/L可以拮抗甘氨酸引起的谷氨酸释放增加作用。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激活增加海马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这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可能存在于突触前膜(兴奋性神经末梢膜上),即自身调节受体正反馈调节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包含大鼠听皮质与内侧膝状体及两者间功能联系的脑片,采用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听皮质-内侧膝状体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生理和药理学特性进行实验观察。 方法:实验于2004-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出生后7~15d健康SD大鼠21只,制备与水平方向呈15&#176;的600μm的内侧膝状体脑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电极内液成分及其浓度(mmol/L)为:甲磺酸铯120、氯化镁2、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0.5、三磷酸腺苷2、QX-3142;灌流液中常规加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μmol/L)。获得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全细胞模式后,在电流钳或电压钳模式下,双极钨丝刺激听皮质颗粒下层(Ⅴ~Ⅵ层),给予时程为100μs的方波刺激,在内侧膝状体分离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剂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50μmol/L)和d-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拮抗剂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20μmol/L)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结果:①观察15例内侧膝状体神经元对皮层刺激的反应,其平均膜静息电位为(49&#177;13.5)mV,膜输入阻抗为(432&#177;109)MΩ。电流钳模式下,刺激听皮质,可在80%(12/15)的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其幅度与刺激强度在-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在3例记录中采用了不含QX-314的电极内液,可以观察到当刺激达到阈值水平,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波峰上爆发了动作电位。②选择电压钳模式;电压钳下,刺激昕皮质后可在内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钳制电位为-70mV时,电流是内向的,加入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显著下降,进-步加入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后,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几乎完全消失。 结论:600μm的旁水平位脑片包含了内侧膝状体与听皮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功能性纤维联系;刺激听皮质,可在内侧膝状体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可以被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和氰基-2-硝基喹啉-2,3-二酮所阻断。听皮质-内侧膝状体突触的兴奋性传递以谷氨酸为神经递质,主要由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两种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伏生紫堇块茎夏天无中提取的生物碱别隐品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5-09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采用酶解法制备SD大鼠心室肌单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①保持电位-80mV,施予-40mV,20ms的预刺激失活钠通道,紧接着给予 50mV,300ms的去极化脉冲,记录外向钾电流。记录正常电流后,与细胞池灌流含别隐品碱的细胞外液,药物终浓度分别为3,10,30,100μmol/L,待药物浓度在细胞池稳定后记录电流的改变,观察瞬时外向钾电流对别隐品碱浓度依赖性。②保持电位-80mV,施予-40mV,20ms的预刺激,紧接着给予-40~ 60mV,300ms的去极化脉冲,记录外向钾电流。记录正常电流后,与细胞池灌流含别隐品碱的细胞外液,药物终浓度为10μmol/L,待药物浓度在细胞池稳定后记录电流的改变。分别测量各膜电位下的瞬时外向钾电流,以各脉冲下电流幅值对相应膜电位作图得各电流Ⅰ-Ⅴ曲线。③保持电位-80mV,施予-40mV,20ms的预刺激,紧接着给予-40~ 60mV,500ms的去极化脉冲,记录外向钾电流。记录正常电流后,与细胞池灌流含别隐品碱的细胞外液,药物终浓度为10μmol/L,待药物浓度在细胞池稳定后记录电流的改变。将各电位下电流换算成电导,以标准化电导对各膜电位作图得稳态激活曲线。④保持电位-80mV,施予-40mV,20ms的预刺激,紧接着给予-100~ 20mV,1000ms的去极化脉冲,在每一条件脉冲后紧跟一固定去极化至 50mV,50ms的测试脉冲,记录瞬时外向钾电流。记录正常电流后,与细胞池灌流含别隐品碱的细胞外液,药物终浓度为10μmol/L,待药物浓度在细胞池稳定后记录电流的改变。以标准化电流对各膜电位作图得稳态失活曲线。结果:①去极化 50mV时,别隐品碱10μmol/L使瞬时外向钾电流从给药前的(21.3±4.6)pA/pF降至(16.4±3.3)pA/pF(P<0.01,n=19)。别隐品碱3~10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阻滞瞬时外向钾电流,IC50为12.7μmol/L(95%可信范围:9.7~15.5μmol/L)。②别隐品碱10μmol/L使各膜电位瞬时外向钾电流幅值降低,降低幅度Ⅰ-Ⅴ曲线上移,虽然各电压下降低幅度有所不同,但差异无显著性。③别隐品碱10μmol/L使激活曲线右移,V1/2从(-1.5±1.8)mV移至(8.9±2.6)mV(P<0.01,n=16),k值基本无变化,给药前为(13.9±2.2)mV,用别隐品碱后为(13.04±1.87)mV。④别隐品碱10μmol/L使曲线左移,V1/2从(-29.37±3.01)mV移至(-35.32±4.01)mV(P<0.05,n=16),给药前k值为(11.25±2.76)mV,用别隐品碱后为(9.94±1.48)mV,虽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n=16)。结论:别隐品碱具有抑制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的低钙透析液(LCaD)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38例稳定透析患者,以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替换原使用的1.75mmol/L钙浓度透析液(HCaD),回顾性观察使用低钙透析液2年后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高钙透析液相比,整体观察,采用低钙透析液后患者血钙水平降低[HCaD(2.32±0.23)mmol/L,LCaD(2.21±0.24)mmoI/L;t=2.286,P=0.028],iPTH水平明显升高[HCaD(20.92±16.04)pmoL/L,LCaD(40.02±30.55)pmoL/L;t=-4.029,P=0.000],血磷及钙磷乘积变化不明显.按照基点处iPTH水平分组观察,低iPTH组(iPTH<11.0 pmol/L)患者的血钙水平较前下降[HCaD(2.46±0.19)mmoL/L,LCaD(2.11±0.23)mmol/L;t=4.047,P=0.002],钙磷乘积下降[HCaD(4.75±1.66)mmol2/L2,LCaD(3.54±0.77)mmol2/L2;t=3.784,P=0.004],血磷保持稳定,iPTH水平中度升高[HCaD(5.67±2.84)pmol/L;LCaD(27.72±27.79)pmol/L;t=-2.490,P:0.032].高iPTH组(iPTH≥11.0 pmol/L)患者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未见显著差异,iPTH水平显著升高[HCaD(27.15±15.43)pmol/L,LCaD(45.03±30.68)pmol/L;t=-3.138,P=0.004].按照基点处血钙水平分组观察,低血钙组(Ca<2.10 mmol/L)和正常血钙组(ca 2.10-2.37 mmol/L)患者的钙、磷、钙磷乘积基本保持相对稳定.高血钙组(ca>2.37 mmol/L)患者的血钙水平下降[HCaD(2.52±0.12)mmol/L,LCaD(2.25±0.20)mmol/L;t=4.153,P=0.001],血磷水平保持稳定,钙磷乘积下降[HCaD(4.94±1.19)mmol2/L2,LCaD(4.10±0.80)mmol2/L2;t=2.587,P=0.012].iPTH水平于低血钙组保持相对稳定,于正常血钙组[HCaD(20.18±11.00)pmol/L;LCaD(37.45±32.61)pmol/L;t=-2.351,P=0.032]和高血钙组[HCaD(14.68±12.98)pmol/L,LCaD(40.19±33.20)pmol/L;t=-3.432,P=0.004]均有升高.结论 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可应用于多数不同血钙浓度的患者,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可以降低血钙,促进PTH分泌,有利于减少转移性钙化和动力缺失性骨病的发生,但同时增加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铝可通过影响细胞内钙稳态、降低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影响谷氨酸的释放等多种途径影响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含铝饲料喂养的大鼠,其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TP)形成减弱.经进一步采用急性给铝的方法,将三氯化铝(AlCl3)直接微量注射到海马CA3区,观察到铝能减弱海马CA3区的诱发电位、阻抑LTP的产生,这种作用可能与铝损害了L-Arg-NO途径有关.目的探讨铝对学习记忆的损害及与胆碱能系统和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相关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生理系、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9/2001-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完成.实验用SD大鼠68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提供,普通级,体质量150~250 g,雌雄不拘.干预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6只,在其海马CA3区内先后(间隔1 min)2次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各1 μL;生理盐水+AlCl3组6只,在海马CA3区内先(间隔1 min)微量注射生理盐水与0.5 mol/L AlCl3各1 μL.生理盐水+Tac组6只,在CA3区先后微量注射生理盐水与1×10-9mol/L各Tacrine 1 μL.生理盐水+Bic组6只,在CA3区先后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和1×10-3mol/L Bicuculline各1 μL.Tac+AlCl3组预先分别向大鼠海马CA3区注入1×10-9mol/L(n=8),1×10-10mol/L(n=6)和1×10-8mol/L(n=6)Tacrine 1 μL, min后再注入0.5 mol/L AlCl3 1 μL.Bic+AlCl3组向海马CA3区先分别注入1×10-3mol/L(n=9),×10-4mol/L(n=7)Bicuculline 1μL, min后再注入0.5 mol/L AlCl3 1μL.单个脉冲刺激穿通纤维(PP)后,记录海马CA3区诱发的群体峰电位(PS).待PS稳定后,向海马CA3区微量注射药物,观察铝对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及某些中枢递质对铝抑制PS效应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海马CA3区诱发的群体峰电位.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及某些中枢递质对铝抑制PS效应的影响.结果①海马CA3区局部微量给予0.5 mol/L AlCl3,记录的PS幅度1 min时下降达峰值,为给药前的(33.8±11.0)%(n=6).AlCl3的这种抑制作用持续120 min.②预先CA3区微量注入1×10-9mol/L Tacrine(胆碱酯酶抑制剂), min后再注入AlCl3,结果1~30 min内拮抗了AlCl3抑制PS的效应(n=8);给予1×10-8mol/LTacrine(n=6),则拮抗作用延长至60min;而给予1×10-10mol/LTacrine(n=6),拮抗作用在3~5 min弱于1×10-9mol/L组.③海马CA3区先给予1×10-3mol/LBicuculline, min后再注入AlCl3,在1~20 min内Bicuculline部分减弱了AlCl3的作用(n=9).结论一定浓度的铝可抑制海马CA3区的诱发PS幅度;Tacrine能拮抗这种作用,且可能与剂量有关.因此提示铝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损害了ACh递质系统有关;应用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也使铝对PS抑制效应减弱,表明铝的抑制作用也可能部分通过GABA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增龄对离体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 方法成年及老年大鼠各 20只,利用组织器官水浴系统,通过乙酰胆碱、 N 硝基左旋精氨酸,测量离体主动脉环的舒张反应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 iNOS )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 , eNOS)在不同年龄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 结果 ①老年组大鼠主动脉环对 1× 10- 8, 1× 10- 7, 1× 10- 6, 1× 10- 5, 1× 10- 4 mol/L乙酰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舒张反应 [(3.13± 0.85)% ,(12.60± 2.18)% ,(25.23± 4.63)% ,(37.73± 6.95)% ,(50.78± 3.58)% ]均较成年组明显减弱,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01).②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环经 1× 10- 4 mol/L NNLA预处理 20 min,阻断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 synthase , NOS)后,同样剂量的乙酰胆碱不再诱发上述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③ eNOS组在老年组血管内膜层可见棕褐色的阳性反应颗粒 120.524± 2.037,但较成年组相比,可发现阳性反应明显减弱. iNOS组成年组内膜及中膜层可见较弱的棕褐色阳性反应颗粒沉在老年组 (112.371± 1.64),阳性反应明显增强. 结论 随增龄,血管内皮分泌的一氧化氮逐渐减少,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减弱 ;NOS的异常表达对一氧化氮减少起着重要的作用, eNOS随增龄表达减弱,而 iNOS 随增龄表达则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100只出生1~3 d的Wistar大鼠进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含体积分数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AngⅡ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0.5 mmol/L异丙酚)、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1.0 mmol/L异丙酚)、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1.5 mmol/L异丙酚)。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培养48 h,AngⅡ组细胞生长抑制率[(14.23±1.17)%]低于对照组[(23.32±2.15)%]、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24.19±1.36)%]、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29.25±2.30)%]及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31.37±2.19)%](P<0.05),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依次降低(P<0.05);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2.05±0.23)、总蛋白含量(225.06±18.66)均高于对照组(0.98±0.12、150.65±11.23)、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1.78±0.25、197.54±11.56)、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1.50±0.11、182.51±10.14)和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1.12±0.05、168.26±11.05)(P<0.05),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及对照组心肌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及总蛋白含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抗心肌成纤维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方法 对35例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使用同型全血,平均换血量为(136.9±27.4)ml/kg.换血速度为92 ml/(kg·h),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糖.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78%,换血前后血Na~+、Cl~-、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明显降低[换血前为(4.45±2.40)mmol/L,换血后为(3.87±0.52)mmol/L,t=21.979,P<0.05].换血后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下降[换血前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分别为(511.52±80.21)μmol/L、(145.20±11.70)g/L、(207.84±70.67)×10~9/L、(16.90±10.56)×10~9/L、(1.26±0.32)mmol/L,换血后分别为(236.41±66.54)μmol/L、(128.66±2.54)g/L、(134.86±48.61)×10~9/L、(8.94±7.44)×10~9/L、(0.99±0.22)mmol/L,P<0.05或P<0.01].结论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Na~+、Cl~-和血糖无明显影响;对总胆红素、Ca~(2+)、Hb、K~+、PLT、WBC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天麻(Gastrodiaelata B1)具有明显地心肌保护和血管扩张作用,可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明确.目的:观察天麻水煎剂对去甲肾上腺素、KCl预收缩血管反应的舒张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设计:分组设计、离体动物组织对照实验.单位:川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材料:选用健康家兔12只,兔龄七、八个月,雌雄不拘,由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所用药品天麻水煎剂由慧仁堂药店鉴定提取,将其配制成10%,20%.40%和80%浓度备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为北京第二制药厂产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为Sigma公司产品:甲烯蓝、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为江苏太仓制药厂产品.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1在川北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采用家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标本,以去甲肾上腺素(1×10-6mol/L)预收缩主动脉后给予1.0,2.0,4.0,8.0和16.0g/L天麻水煎剂观察其张力变化,并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1×10-4mol/L左旋硝基精氨酸、1×10-5mol/L甲烯蓝、1×10-5mol/L吲哚美辛和1×10-5mol/L普萘洛尔对血管张力的影响:血管张力经张力换能器输入BL-410智能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另外观察8g/L天麻水煎剂对无内皮细胞血管环NA和KCl的量效收缩反应.主要观察指标:离体血管张力.结果:天麻对血管环静息张力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剂量的天麻可使1×10-6mol/L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产生明显舒张(r=0.85,t=18.45,P<0.01).去除血管内皮、1×10-4mol/L左旋硝基精氨酸或1×10-5mol/L甲烯蓝可减弱天麻的舒张作用,但吲哚美辛和普萘洛尔对其无影响.另外,8g/L天麻水煎剂对无内皮细胞血管环去甲肾上腺素和KCI的量效收缩反应明显降低,且去甲肾上腺素和KCl的PD2(-log游离药物半数有效浓度)分别由温育前(6.90±0.93)mol/L和(1.53±0.55)mmol/L,降低为(5.61±0.70)mol/L和(1.10±0.25)mmol/L,(t=2.41,3.82,P<0.05).结论:天麻水煎剂对主动脉的舒张是内皮依赖性的,并与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有关;也可通过拮抗ROC和PDC通道,抑制Ca2 的内流和释放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猪龄20 d雄性乳猪18头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两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猪疾病模型,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为时36 h的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取各组动物颈动脉血管环,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动物血管舒张率的差异.结果 在乙酰胆碱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硝普钠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受损,长期体外反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长期体外反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对沙丁胺醇(Albuterol,ALB)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Ca2+[i])浓度升高的快速影响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强度检测,比较不同浓度BUD(1×10-6mol/L、1×10-7mol/L、1×10-8mol/L)与ALB联合作用10 min ALB抑制胞内Ca2+[i]释放和胞外Ca2+内流作用的快速影响,同时应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及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作为阻断剂进行实验,排除上述反应中的基因组效应。结果组胺引起胞内Ca2+[i]释放实验中,阳性对照组、ALB对照组、1×10-6mol/L、1×10-7mol/L及1×10-8mol/L BUD联合ALB组荧光强度峰值分别为89.6±27.1、63.6±23.4、44.3±18.0、51.9±22.8及59.2±22.8;外源性Ca2+内流实验中,阳性对照组、ALB对照组、1×10-6mol/L、1×10-7mol/L及1×10-8mol/L BUD联合ALB组荧光强度峰值分别为77.3±23.1、56.4±18.7、40.1±14.9、47.0±20.8和53.7±23.5。此两组实验中,1×10-6mol/L和1×10-7mol/L BUD联合ALB组Ca2+[i]荧光强度峰值与ALB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在胞内Ca2+[i]释放及外源性Ca2+内流实验条件下,RU486组及CHX组Ca2+[i]荧光强度峰值与1×10-6mol/L BUD联合AL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时,联合应用BUD能够增强ALB减轻细胞收缩强度的作用,快速改善气道痉挛症状,且此作用不能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所阻断。  相似文献   

19.
背景:自制中药复智散经已往的实验证实可延缓大鼠的自然老化过程,提示该药可能具有对抗衰老作用.目的:观察复智散培养神经细胞最佳有效浓度对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设计:重复测量设计.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4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脑老化重点实验室完成.自制中药复智散(菖蒲、远至等6味中药组成)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科王德生教授和上海东方医院神经科徐晓云教授共同组方,淀粉样β蛋白25-35片段,SH-SY5Y神经母细胞瘤株.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复智散孵育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利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制定量-效关系曲线,寻找最佳药物浓度;6孔板培养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25-35 25μmol/L组、淀粉样β蛋白25-35 25μmol/L+复智散45×10-3g/L组和复智散45×10-3g/L组,孵育24 h,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神经细胞的胞体面积和轴突长度.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SH-SY5Y细胞噻唑蓝代谢率的变化.②各组神经细胞胞体面积及轴突长度.结果:①复智散可增进SH-SY5Y细胞的存活,最佳有效浓度为45×10-1g/L.②SH-SY5Y细胞胞体面积和轴突长度:淀粉样β蛋白25-35 25 μmol/L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5.5±122.36),(599.8±141.25)μm2;(26.0±13.97),(36.5±15.58)μm,(t=3.903,3.447,P=0.000)].复智散45×10-3 g/L组与淀粉样β蛋白25-35 25 μmol/L+复智散45×1003g/L组均明显高于淀粉样β蛋白25-35 25μmol/L组[(918.3±178.34),(896.6±257.14),(505.5±122.36)μm2;(96.8±43.31),(88.3±30.23),(26.0±13.97)μm,(t=10.922,14.172,P=0.000)].结论:在淀粉样β蛋白25-35损伤条件下复智散依旧有促进培养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表现在增进细胞胞体面积的增长和轴突的延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