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芦山地震救援展现的“科学救灾“理念,是中国灾难医学体系迈向成熟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院院长》2009,(21):95-95
“2010中国(上海)国际突发事件灾难预防及救援装备技术展览会暨中国(上海)国际紧急医疗救援装备技术展览会(简称中国国际救援展)”专家咨询通气会,于2009年9月8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一号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主持,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消防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院院长》2008,(11):12-12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仅16个小时,济南军区总医院医疗救护队即飞赴灾区。到达后,医疗队冒着余震和大雨迅速向重灾区彭州龙门山镇挺进,成为最早抵达震中地区、救援力量最靠近前沿、最早展开救援行动的医疗队之一,真正履行了“道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卫勤保障就做到哪里”的誓言。  相似文献   

4.
作者简述了急救灾难 医学兴起的背景、急救灾难医学的学术内涵和特点,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的严峻形势,作者指出应在全社会倡导“大救援”观念。  相似文献   

5.
如何科学应对灾难,最大限度地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一旦发生,救人是第一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履行这一职责,始终是灾难医学救援的首要命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救援实例,将救援类比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从战略层面阐述民众是灾难医学救援主力军的理念,旨在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救援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建立灾难医学区域性紧急救援医疗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卫建  李元峰 《西部医学》2010,22(3):393-395
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灾难事件发生频度有进一步上升的态势。“5.12”汶川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无情的灾难事件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我省的实际情况,面对下一次灾难事件,我们必须立即着手建立与完善长久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原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我省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多维度、多领域的综合、联合、协作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省目前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我省的专业应急队伍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7.
急救灾难医学最新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简述了急救灾难医学兴起的背景、急救灾难医学的学术内涵和特点,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的严峻形势,作者指出应在全社会倡导“大救援”观念。  相似文献   

8.
SARS后,中国提出了以紧急救援中心为核心组建急救网。在不断加强急救装备、急救队伍建设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灾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是急救中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紧急救援中心建设过程中应从创新急救网络建设思路等方面着力灾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建设,以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急救服务需求,与城市保障体系三个适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地震·九歌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改变了中国。地裂山崩,生死关头,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华神州,上下同心,举国救助。中央领导英明果断,灾区百姓英勇顽强,军警官兵舍生忘死,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炎黄子孙倾情相助,国际社会鼎力救援,一时间涌现出来多少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彰显着人间大爱、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和百折不挠,时刻在感动和教育着每一个人。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崇高品德和英雄气概,赢得了整个世界的赞誉和尊敬。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到陈兴华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疗救援任务最紧急的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告诉记者:“能活着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1.
侯世科 《上海医学》2012,(7):565-568
如今,国内外各类灾难事件频发,灾难医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灾难医学救援力量的建设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中国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开始高度重视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及灾难医学的救援工作。2011年新修订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卫生部也先后出台《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等灾难医学救援力量建设相关文件。本文以多达16次的国内外救援实战回顾为基础,结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灾难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医学人才匮乏,相关的教育是关键。为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救援医学人才,我校通过探索,构建了“一普二专三开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全校新生开设急救常识课程;对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开设《基础灾害救援医学》专业课程;三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对社会开放式急救培训。以“构建灾害救援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灾害救援仿真情景实践教学”,“灾害救援医学校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特色,经过五年的实践,医学生灾害救援的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科学应对灾难救援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人类未来预防灾难、抵御灾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损失的影响,是最具前景的发展领域。目前,中国政府从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也为智能化灾难应急医学救援的发展指出了方向。通过灾难数据信息智能化管理可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减少不必要浪费,也能获得更好的综合判断结论和更合理的应对决策。采用智能大数据技术与灾难救援产业结合作为创新研发突破点,并应用于灾难救援实践中,可以大幅度提升我国灾害应急救援水平。结合灾难前、灾难中、灾难后的复杂性、特殊性的实情,积极开拓灾难预防应急智能技术,使之成为有助公众防灾避险的智能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上海医学》2012,(8):682
为促进全国各医学院校及各医院从事灾难救援组织管理、现场医学救援、救援卫生防疫及救援心理研究等专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及探讨有关灾难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总结交流经验,提高灾难医学的整体学术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办,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0月19—20日在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医学》2012,(7):636
为促进全国各医学院校及各医院从事灾难救援组织管理、现场医学救援、救援卫生防疫及救援心理研究等专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及探讨有关灾难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总结交流经验,提高灾难医学的整体学术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办,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0月19-20日在天津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之际,由王一镗教授和其学生刘中民教授共同主编的《灾难医学》一书及由他推动并主审的普及读物《灾害医疗救援》一书均已正式出版发行。王一镗教授致力于急诊医学、灾难医学和人道救援医学三个方面的研究,并有相当高的学术成就和造诣。《灾难医学》由江苏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出版,其编目全面,南京、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广州等地的多位专家参与了编写。王一镗教授还邀约了国际上多位著名专家撰稿,如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会长Gunn教授、该学会主席Masellis教授、世界灾难与急诊医学学会主席Birnbaum教授等,使本书更具权威性。该书由Gunn教授、王正国院士和沈洪教授分别作序。《灾害医疗救援》普及读物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王一镗教授二十年来一直倡导的发展我国急诊医学应遵循“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的原则的产物。其内容全面,易读、易懂,贴近实际,这对在我国普及灾害救援知识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书讯  相似文献   

17.
肖颖彬 《西部医学》2008,20(4):679-680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我们虽然在医学救援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从战略、长远角度分析,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我们尚未建立、完善灾难医学(disaster medicine)的研究与应对策略。概括而言,灾难医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援,后续治疗,灾后与次生疾病防治、灾区防疫和卫勤保障与管理等领域的一门科学,也可以说灾难医学是一项系统医学工程,它与急救医学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显著区别。近年来,许多国家、地区都相继组建了专门的灾难医学研究机构和制订了应对策略;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灾难频发,相比而言,我们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希望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公立大型医院都能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尽快建立、完善灾难医学的研究机构与应对策略,努力提高我国灾难医学的科研、救治、卫勤保障、指挥与管理水平。本期选载了部分参加“5.12”汶川大地震的医学救援单位专家和医务人员的论文,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白银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1):978-979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难频频发生,区域性地震、火灾、水灾、恐怖事件、化学工厂毒物泄露、特大交通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严重地超出事故发生区域的医学急救资源的最大负荷能力。外来力量参与实施救援,大大降低了灾难带来的伤害程度。部队参加救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全球评估报告》显示, 在过去20年间, 每年都会发生350至500起大中型灾害事件;预计到2030年, 灾害事件的数量将达到每年560起, 即每天1.5起。采用合理有效的医疗救援手段和灾难救援管理策略, 很大比例可以挽救受难者的生命, 由此催生出了一门新兴学科——灾难医学。中国灾难医学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十几年来在科学普及、技术进步、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于此, 本刊就中国灾难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一、二、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刘中民教授。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传染病流行、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军队参加的抗灾救灾及抢险任务十分繁重。灾难医学救援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总是不可缺少的[1]。我们在教学中根据灾难医学与军事医学的共性,有意识地给学员开设灾难医学救援课程,在培养学员的灾难救援能力上进行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