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的异常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123例,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3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85例,同期正常妊娠组妇女120例,对比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血清转氨酶(ALT、AST)、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e)、尿素氮(BUN)水平均升高,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HDL)、钙(Ca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较晚发型疾病组相比,ALT、AST、Ch、TG、LDL、Cre、BUN水平均升高,Alb、Ca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高原地区孕妇的血肝肾功能、白蛋白、血脂及血钙浓度等几种临床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反映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较晚发型者更加严重。临床医师应结合这些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做到全面而准确的预测、诊断和评估,进而积极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母儿危重病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改善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母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子痫前期是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生机制,因此该病患者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在正常人体中,凝血系统处在动态平衡状态,若这种平衡机制被打破,即可诱发血栓形成或出血。许多研究表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其发生与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凝血与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364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82例轻度患者作为A组、282例重度患者作为B组,26例子痫患者作为C组,同时选取9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D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PLT均比低于正常妊娠孕妇,且随病情逐渐加重,数值逐渐下降(P〈0.05),而PDW、MPV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且随病情逐渐加重,数值逐渐升高(P〈0.05)。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PT、APTT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且随病情加重,差异逐渐增大(P〈O.05);INR与正常妊娠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例病情严重者APTT、PT显著延长,FIB减少。结论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可进一步了解凝血功能,对于防止血栓和子痫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的参数变化,了解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方法选取41例子痫前期患者,41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41例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Sysmex Corporation公司的CS-5100凝血分析系统与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PT、APTT值较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非孕妇女明显减低(P〈0.05),PT-H、FIB、D-D值明显升高(P〈0.05),TT值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减少(P〈0.05),PCT,MPV,PDW均增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有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消耗,妊娠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对子痫前期的病情检测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本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住院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丹参组及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GMF-140、TXB2、6-keto-PGF1α变化。结果丹参组治疗后GMP-140、TXB2明显下降(P<0.05),6-Keto-PGF1α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但丹参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GMP-140、TXB2水平,提高血浆6-Keto-PGF1α水平,减少患者肾小球血浆蛋白的漏出。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中轻、重度子痫前期是子痫前期的两个阶段,不能完全割裂开来,随着妊娠的继续轻度子痫前期有可能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那么其血液、凝血系统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液高凝状态已经由国内外多个临床研究所证实,是凝血与抗凝、  相似文献   

7.
林雅真 《医学综述》2011,17(15):2331-2333
妊娠期血液系统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子痫前期患者则出现异常高凝状态并具血栓形成倾向,导致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从而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不良妊娠结局。高凝状态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子痫前期血栓前状态的临床指标变化,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凝治疗,预防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对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改善胎儿预后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组40例和轻度组40例,并选取同期40例妊娠晚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比较,重度组小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小于对照组,三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重度组大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大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均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应积极监测此类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11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24 hUV)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都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和蛋白尿等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强纤溶活性,有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类型,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在产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蛋白尿或血压等不能恢复正常甚至发展为真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现对我院1997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收治的96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的检测,并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值检测,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PT、INR、APTT、及TT低于对照组,而D-D和vW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通过凝血指标及vWF的检测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心脏直视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心脏手术围术期凝血机制相关的凝血指标进行连续检测和动态观察,以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变化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方法:自1996年7月随机对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从术前至术后72小时7个时段的18项凝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连续检测。结果:tPA水平术后早期显著增高,约为术前的3倍(P<0.01),术后24小时后恢复术前水平。PAI水平则显著降低,仅为术前水平的45%(P<0.05),而且术后至72小时一直处于低水平。PAI的变化与术后引流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0.001)。D-Dimer术后呈进行性增高(P<0.01)。外源性凝血因子术后1小时FⅡ,FV和FX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伴D-Dimer进行性增高。内源性凝血因子与FIB于术后1小时恢复术前水平。术后24小时后,所有凝血因子均增高,以内源性因子更为显著,同时伴TT和APTT的缩短。结论:(1)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纤溶系统紊乱可能起主要作用,PAI的降低可引起纤溶亢进,从而导致术后早期引流量增多;PAI增高则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的危险,建议围术期监测PAI,有助于预测并发症。(2)CPB术后凝血机制紊乱,术后12小时呐血液低凝状态,术后24小时后变为高凝状态,有发生血栓形成倾向,建议瓣膜替换术及冠脉搭桥术患者,应术后尽早给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度子间疒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119例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为重度子间疒前期(S-PE)组,同期正常的单胎晚期妊娠孕妇116例为对照组。采集孕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S-PE组孕妇的PT值、INR值、APTT值、Fbg值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TT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脂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轻度组)及40例正常妊娠孕产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G、TC、HDL-C、LDL-C,血浆PT、APTT等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重度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组血浆PT、APTT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血浆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G、HDL-C与PT、APT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TC、LDL-C与PT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APT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2例先兆子痫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163例先兆子痫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先兆子痫患者肝酶水平与母儿预后的关系及血清UA水平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Alb、GT明显低于轻度先兆子痫患者(P<0.01),ALT、AST明显高于轻度先兆子痫患者(P<0.01);先兆子痫患者中肝酶异常与肝酶正常者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先兆子痫患者UA、Cr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先兆子痫患者(P<0.01);围产儿死亡发生率随UA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肝酶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不明显。先兆子痫孕妇的血清UA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围产儿预后及终止妊娠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