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男,85 d,因腹泻20余天,加重2 d于2011年1月6日入院。20余天前出现黄色水样便,5~10次/d,无呕吐,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0.4×109/L,N 21.9%,E 33%,予"头孢甲肟针、蒙脱石散、亿活散及补液"治疗,大便次数、性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
史学  张克青  王春连 《中国医刊》2001,36(12):44-44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排尿困难1天"于1999年5月31日入院. 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在37.8℃左右,多在午后及夜间发热.伴有鼻咽干燥,轻咳.服消炎药和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伴发症仍存在.20天前,再次出现低热(37.2℃至37.6℃),当地治疗无效.入院前6天体温升至38.5℃,即来本院.检查白细胞4.9×109/L,血小板160×109/L.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静脉点滴,体温仍不降.入院前一天患儿突然出现排尿困难,但无尿道刺激症状.来院查血象:白细胞2.0×109/L红细胞3.8×1012/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25×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遂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00 d,因发热2 d余,伴哭闹1 d,面黄抽风半天余入院.患儿2 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9℃以上,在家予"安乃近"滴鼻后稍下降,但不稳定,夜间阵发性哭闹,无恶心及呕吐,半天多前出现面黄,哭闹减轻,但频繁抽风发作,表现为颈后仰,双目向上凝视,左侧面肌及肢体不自主抽动,在当地予针挑皮肤治疗后无缓解,到当地县医院治疗,做头颅CT示右侧额部、顶部多发类梭形高密度灶,边缘清,密度灶大小不等,局部脑皮质受压内移,后纵裂池内可见高密度影,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右侧裂池受压变小,右侧脑实质受压变形,中线结构轻度移位.血常规: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细胞0.48,血红蛋白68 g/L,红细胞2.6×1012/L,血小板220×109/L.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儿,女,9岁,主因"10天前呕血3天,发现肝脾肿大10天"入院.患儿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血,暗红色,每次10~100ml左右.不伴腹痛、腹泻,无发热,无皮疹和关节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肝脾肿大,血常规WBC 9.9×109/L,Hb 67g/L,Plt 146×109/L, CRP<8mg/L,肝肾功能正常.给予巴曲酶、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等治疗,并输血1300ml,7天前呕血停止.2天前复查血常规WBC 2.1×109/L,Hb 69g/L,Plt 61×109/L, 网织红细胞 4.04%,已行骨穿结果未回报,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弱,一直禁食,曾黑便1次,尿量可,睡眠可.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和结核等病史,否认肝炎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岁,因"发热、腹痛2 d"入院,具体病情为:患儿于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体温最高达39.3℃,且患儿烦躁、哭闹。就诊于当地医院,辅助检查提示白细胞为4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时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肠套叠,给予抗炎、灌肠治疗后排除少量粪便,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1岁,主诉因"痰中带血3个月,发现血肌酐升高3d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2005年4月27日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纳差、恶心、乏力,5月2日仍发热,咳血痰增多,每日10~20口,色鲜红,当地医院摄胸片示"双下肺炎症",给予抗炎、止血治疗5d,体温下降,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轻度腹痛,尿量较前减少,每日500~600ml.于5月8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1.87×1012/L,白细胞9.3×109/L,中性粒细胞0.855;尿蛋白2 ,潜血3 ,5月10日转来我院.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7.
1 资料 患儿,女,4岁.因"面色苍白3d,发热2d"入院.半月前曾因呼吸系统感染在当地医院予头孢噻肟抗感染治疗,当时查血常规提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前3d家长发现患儿面色苍白,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时有腹痛,两次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分别为61g/L、64 g /L.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9岁。因"肉眼血尿1个月,发热1周,肌酐升高5d"入院。患者1个月前突发全程血尿,呈浓茶色,无血凝块,未诊治。1周前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9℃,无系统症状。至当地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WBC)12.8×109/L、中性粒细胞(GRAN)0.89、血小板(PLT)342×109/L、血红蛋白(HGB)77g/L,白蛋白28.6 g/L、球蛋白35.3 g/L,肌酐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4岁,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体温39.1℃,口服感冒灵冲剂2d无缓解.2012年3月1日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WBC 11.01×109/L,N0.80,L0.15,PLT 60×109/L,予以青霉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2×106U,治疗3d,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未见好转.2012年3月8日来我院就诊,采集患儿末梢血,EDTA-K2抗凝,用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WBC 17.32×109/L,PLT 27×109/L,仪器提示血小板有聚集,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血小板聚集.静脉采血后分别用肝素(15 U/L)、枸椽酸钠(1∶9)抗凝复查,PLT分别为24× 109/L、20× 109/L.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4岁因"乏力,面黄1年余"于2008年10月20日就诊,患儿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黄,当地医院拟诊"溶血性贫血"予铁剂,激素治疗,症状时有好转,但每于发热后即出现症状加重,伴双侧巩膜黄染,尿黄.体格检查:患者重度贫血貌,双肺底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8.14×109/L, 血红蛋白46g/L,红细胞2.01×1012/L, 血小板330×109/L, 网织红绝对值131.1×109/L, 平均红细胞体积82.6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77g/L.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相似文献   

11.
彭茜  吴青 《四川医学》2005,26(1):35-35
患儿,女,4个月.因发热3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15.1×109/L,N 0.76,L 0.17,Hb 108g/L,PLT 417×109/L.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体温不降,转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 38.1℃,R 30次/min,HR 128次/min.体重6kg,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结膜树枝状充血,无分泌物,唇红皲裂,可见杨梅舌,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四肢末端发红硬肿.  相似文献   

12.
徐光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94-194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55h。因"出生后发现血常规异常30h"入院。患儿孕37周在当地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出生,生时无异常,出生后6 h左右在出生医院查血常规示WBC:124.5×109,Hb:105G/L,BPC:83×109,未予处理。第二天再次复查血常规示RBC:3.23×1012,Hb:135 G/L,WBC:138.5×109,BPC:82×109。患儿无发热,无气促发绀,无呕吐、抽搐,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以"类白血病反应?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因发现全身瘀斑、血细胞减少5d,发热1d于2010年8月25日入院.入院前5d因“突发头晕、呕吐、右上肢乏力”就诊当地医院,查头颅MRI示:多发腔隙性梗死;予丹参酮Ⅱa改善循环处理,头晕、呕吐等症状缓解,但出现皮肤粘膜多处瘀斑,查血常规:WBC 8.6×109/L,HGB 112 g/L,PLT 76×109/L;凝血全套:Fib 0.67 g/L,PT和APTT等指标正常;继续丹参酮Ⅱa治疗,皮肤瘀斑范围扩大,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7.5℃,无畏冷,复查血常规:WBC 9.3×109/L,Hb 77 g/L,PLT 87×109/L;遂转诊我院.  相似文献   

14.
孙红丹  祝端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31-2131
患儿,女,5个月,因发热2d入院。患儿于出生后3个月至入院前,反复发热3次,体温在38.5℃~40.2℃之间。前2次仅为单纯发热而无其他伴随症状,均在当地医院门诊,按上呼吸道感染诊治。第3次因高热(体温在40.2℃)伴抽搐1次,在当地医院拟诊为脑膜炎收入院。入院后血液检查,白细胞16.0×109/L、淋巴细胞42%、中性粒细胞48%;脑脊液、颅脑CT、胸片等多种检查,除白细胞增高外均无异常发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惊厥。患儿本次仍因无明显诱因的发热2d,体温在38.9℃左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收入院。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其接触史。入院…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7个月,因间断发热4d,抽搐1次于2008年2月8日入院。2月4日患儿突然发热,无咳嗽、咯痰及喘息等。血白细胞(WBC)4.4×109/L,血小板(PLT)82×109/L,中性粒细胞(N)26.0%,淋巴细胞(L)66.6%,予口服中成药,体温未再上升。2月7日患儿再次发热,体温高达39.4℃,予静脉点滴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患者男,12岁,间断发热、腹痛4个月于2013年4月29日入院. 现病史:患儿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痛,初为脐周,渐转为全腹不固定痛,伴有发热,多为午后或夜间,发热时伴有头痛、恶心,无呕吐,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9.5×109/L,中性粒细胞84.8%,血红蛋白116g/L,幽门螺杆菌(+),腹部B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右后叶实性占位提示血管瘤,予甲硝唑、利福平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就诊于省人民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7.47×109/L,中性粒细胞80.3%,C反应蛋白56 mg/L,血沉10 mm/L,抗结核抗体(-),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7d前患儿腹痛加剧,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17.
氯吡格雷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人,男,64岁.因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于2002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安置术.术后当日即开始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服药前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4×109/L,中性粒细胞0.80,红细胞3.64×1012/L,血小板235×109/L;服药2周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8×109/L,中性粒细胞0.59,红细胞2.58×1012/L,血小板190×109/L.服药4周后病人因咽痛、发热伴皮肤淤斑3 d入院.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21岁,因发热9 d,皮疹7 d收住感染科。患者于9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头痛、乏力、纳差,无畏寒、寒战,无其他明显不适。曾在社区医院予"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抗感染,"利巴韦林"抗病毒,效果欠佳。7 d前出现全身红色皮疹,伴咽痛、尿黄、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16.4×109/L,L 6.07×109/L,L 6.07×109/L,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32。ALT2 140 U/L,AST2 123 U/L,TBil 136.9μmol/L,DBil 94.0μmol/L。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予抗病毒、抗感染、护肝降酶等治疗,病情无好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8个月,7.5kg.因确诊川崎病15d,发热咳嗽10d,口角歪斜4d再度入院.半个月前因发热8d,给予青霉素钠及头孢曲松钠静滴5d无效,伴一过性皮疹,双眼结膜充血,唇红、皲裂、可见杨梅舌,手足指趾端发红及硬性肿胀,肛周脱屑.血常规:WBC9.2×109/L,N0.51,L0.41,RBC3.38×1012/L,Hb96g/L,PLT545×109/L,病毒血清Ⅳ号示:呼吸道合胞病毒IgM阳性,在我院住院临床诊断川崎病.给予静脉丙球1g*kg-1*d-1次静滴,同时加用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2g tid,潘生丁12.5mg tid.3d后患儿体温降至37.4℃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2g tid,潘生丁25mg tid,其间出现指趾端脱屑.本次入院前10d(前次出院后2d),患儿体温又升高,波动于38.0~39.7℃之间,呈阵发性发热,尤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在院外曾几次口服退热药物(美林混悬液3.5ml/次)后,体温无明显好转.4d前,患儿出现口角向右歪斜,张口明显,左眼不能闭合.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7岁,因生长发育迟缓7年,面色苍白1年于2011年3月8日入院。患儿自出生后体格发育迟缓,智力正常,一直未重视。1年前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无发热、黄疸,当地医院查血WBC 5.25×109.L-1,Hb 77 g/L,Plt53×109.L-1,血清游离T3、T4、TSH均正常,人生长激素2.55μg/L,促肾上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