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于本院进行食管癌手术切符合入组标准患者213例,分为房颤及非房颤组,对导致食管癌术后房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早期死亡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42例发生房颤,占19.7%,多发生于术后1~3天.经过多因素进行分析,年龄>65岁、性别、肥胖、心脏病病史、高血压、COPD、手术方式和术后低氧有关,虽然食管癌术后房颤并没有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住院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结论 提高食管癌术后并发房颤的认识,给予适当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2010年3年间食管癌患者的信息资料,收集相关统计信息,包括心律失常等影响因素的发生率,同时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经分析与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按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手术方式、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体重指数、发生部位、手术时间、年龄及失血量.结论:手术方式、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体重指数、发生部位、手术时间、年龄及失血量影响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早期的诊断及后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纳入研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放疗情况、化疗情况、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术前白蛋白水平、放疗情况、化疗情况、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患者的胰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并发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术前接受放疗和化疗、术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白蛋白水平高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胰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针对高龄、白蛋白水平低下、术前接受过放化疗、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应格外重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 1991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共行食管癌根治术 819例 ,术后并发不同类型气胸 16例 ,经治疗均获满意疗效。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性 11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2 - 71岁 ,均因食管癌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吻合术。1 2 发生部位及原因 :左胸 13例 ,右胸 3例。其中 ,肺大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 4例 ;分离肺与胸壁粘连时 ,肺损伤引起 3例 ;术中空气通过破损纵隔胸膜进入右胸 2例 ;肋骨断端刺伤肺组织 3例 ;缝针损伤肺组织 2例 ;胸引管安置不妥引起 2例。1 3 临床表现 :除 1例无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发生肺部感染1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7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放疗与否、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否、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是否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营养不良(术前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0g/L)、术前未进行化疗、行开胸手术、未使用PCEA、有吸烟史、吸烟时间≥20年的食管癌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将上述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营养不良(术前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0 g/L)、吸烟史、吸烟时间≥20年、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食管癌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治疗食管癌的手术中应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为一创伤较大的手术,仍面临一些严重并发症问题,更未杜绝死亡。该文回顾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6例,男性308例,女性48例,年龄31~82岁。临床病理分期:0期6例,Ⅰ期32例,Ⅱ期148例,Ⅲ期170例。病变位于上段8例,中段210例,下段138例,所有病例均取胃行食管重建术。其中行颈部吻合29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57例,弓下吻合68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35例,占统计病例的9.3%。其中呼吸衰竭11例,吻合口瘘13例,颈部3例,胸内10例,乳糜胸5例,心脏并发症4例,胃穿孔2例。死亡10例,占统计病例2.8%。分析统计资料可见:60岁以上年龄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59岁以下年龄组。呼吸衰竭、吻合瘘大都发生在Ⅱ~Ⅲ期病例,且Ⅲ期高于Ⅱ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该组资料还提示,吻合口瘘、心脏并发症、乳糜胸、胃穿孔并发症与病变部位关系密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抢救措施。该文还对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及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 5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信息、术后病理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进行Clavien-Dindo分级。采用Pearson χ2检验评估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 580例患者中134例(8.48%)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问题最常见(44例,2.78%),包括吻合口漏34例(2.15%)、吻合口出血7例(0.44%)、吻合口狭窄3例(0.19%),其次为胰漏27例(1.71%)和乳糜漏19例(1.20%)。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 Ⅲ a者17例(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0岁(P=0.012)、患有基础疾病(P<0.01)、术前预后营养指数<38(P=0.033)、切除范围(P=0.036)、吻合方式(P<0.01)、术中失血量≥ 300 mL(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25个(P=0.026)均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基础疾病(OR=1.964,95% CI:1.231~3.133,P=0.005)、术中失血量(OR=1.002,95% CI:1.001~1.003,P<0.01)是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术中失血量较多的胃癌患者,术后需要密切关注围手术期的症状、体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科收治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 86例 ,由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重症 :食管癌纵轴长度 >10cm者(根据X线造影和术中测量判定 ) ;②高龄 :年龄 >70岁者 ;③高危 :术前重度呼吸功能不全 ,最大通气量(MVV) <5 0 %者。1.2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项和 2项以上 ,男 6 1例 ,女 2 5例 ,年龄 71~ 89岁。食管癌 6 7例 ,贲门癌 19例。术前有吸烟史者 6 2例 ,最长 5 0年。食管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31例 ,贲门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3例 ,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给药的常用途径,本文拟探讨食管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住的306例PICC置管的食管癌化疗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食管癌手术史、病理类型、食管癌TNM分期、放疗史、静脉血栓史和糖尿病病史)和置管资料(包括穿刺肢体、PICC导管类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PICC相关性血栓共发生25例,发生率为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TNM分期、静脉血栓史、放疗史、PICC导管类型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癌TNM分期(OR=2.879,95% CI:1.135~3.486)、静脉血栓史(OR=5.048,95% CI:1.712~14.835)和PICC导管类型(OR=3.764,95% CI:1.239~11.985)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食管癌TNM分期、静脉血栓史、PICC导管类型是食管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该类患者,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望减少PICC相关性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121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基层老年围手术期综合评估表(以下简称评估表)进行术前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估,ADL评分Ⅰ级与Ⅱ级患者纳入预后较好组(111例),Ⅲ级及以上患者纳入预后不佳组(10例)。结果 术后6个月,121例老年患者中ADL评分Ⅰ级80例(66.1%),Ⅱ级31例(25.6%),Ⅲ级7例(5.8%),Ⅳ级3例(2.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评估表总分≥68.5分时,提示患者术后预后较差。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抗凝(栓)药物使用、心脏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脑卒中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状况为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保护因素(OR=0.063,95%CI:0.011~0.363,P<0.01)。结论 评估表可量化基层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手术预后风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术前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对提高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农村居民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食管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汶上县某乡镇1148 个进行食管内镜检查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内镜检查阳性者102 例作为病例组,阴性者1046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食用腌晒食品与食管癌呈正关联,OR 值(95% 可信区间)为1.676(1.166 ~ 2.410),文化程度高、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则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OR 值(95% 可信区间)分别为0.691(0.504 ~ 0.949) 、0.384(0.227 ~ 0.651) 、0.422(0.295 ~0.735).结论 食用腌晒食品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学历较高和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则是食管癌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掖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分析甘肃张掖地区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癌 (鳞癌 )的危险因素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研究分析食管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发现饮酒、吃新鲜蔬菜少、喜烫热饮食、食管癌家族史、精神创伤及文化程度等因素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 ,未发现吸烟、吃酸菜与食管癌的联系。结论 饮酒、吃新鲜蔬菜少、喜烫热饮食、食管癌家族史、精神创伤及文化程度是张掖地区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肝硬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02例,其中出血组112例,未出血组9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e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各项指标与出血的关系,同时评价北意大利内镜协会出血风险指数在出血风险预测中的作用。结果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在病程、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脾脏指数、红色征以及食管静脉曲张Grade分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预测因素为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红色征。出血组出血风险指数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入院期间再出血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未再出血组(P〈0.01),再出血组出血风险指数和未再出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红色征是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指数在预测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68例,采用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分。所有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教育并对重度营养不良者进行短期营养支持,于放疗结束再次营养评估。根据入院时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营养不良组[PG‐SGA(B)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PG‐SGA(C)组]。收集放化疗前后的体质量、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客观营养指标。结果 PG‐SGA(B)组24例,PG‐SGA(C)组44例;两组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两组Hb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 PG‐SGA(B)组 Hb(χ2=2.710;P=0.009)和 Alb(χ2=3.743;P=0.000)均高于PG‐SGA(C)组。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在放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放化疗后PG‐SGA评分与放化疗前后 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s=0.240、0.249、0.282、0.447,P<0.05)。结论较差的营养不良认知,放化疗前后Hb、Alb、BMI参数的变化及体质量下降百分比是食管癌放化疗后营养风险增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91-94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ALI发生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食管癌切术术的患者420例,将术后发生ALI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余未发生AL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ALI的相关因素,对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包含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死亡率和ARDS发生率。结果 420例患者术后有38例出现ALI,发病率为9.05%;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单通时间、SIRS评分高于对照组,MVV、FEV1、H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肺通气时间、年龄、SIRS评分、MVV、HCT及FEV1纳入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肺通气时间、FEV1为导致患者切除术后出现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间及FEV1为导致食管癌患者切除术后出现AL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可能使患者单肺通气时间减少等对肺部所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对41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2.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4%,在院死亡1例(2.44%)。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前应充分准备,严格控制适应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术期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7例高龄(>75岁)食管和贲门癌患者(研究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61例(<65岁)食管和贲门癌患者(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中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不张与肺炎、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75岁)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可行,但易出现并发症,选择手术治疗需谨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