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艳艳 《当代医学》2021,27(24):41-43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14、28 d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8月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CRP、IL-6及TNF-α,并以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RP、IL-6及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IL-6及TNF-α 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RP、IL-6及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三台县人民医院100例发病72 h 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 口服,连用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14 d 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 IL-6降低不明显(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IL-6水平,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NIHSS评分及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IMT、Hs-CRP、IL-6、TNF-α、ICAM-1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HDL-C、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脑供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BI)评分较对照组高,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李忠音  张军 《河北医学》2015,(1):122-12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二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8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赵宏伟 《黑龙江医学》2019,43(6):627-62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高,丙二醛(MD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采用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8、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观察组79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s量表(mRS)]、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P<0.05)。 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给予慢性牙周炎患者口炎清颗粒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炎症因子。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9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炎清颗粒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牙周指标评分和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 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26%(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D、AL、SBI及PLI牙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牙周炎患者给予口炎清颗粒联合甲硝唑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调控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彬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61-106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汝南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HIE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应用rhu-EPO,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邹丽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68-1470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源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11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接受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5.44%)(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组患者细胞凋亡因子Bcl-2、Cyt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23)。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Bcl-2水平明显升高,Cyt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清 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芪棱汤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棱汤治疗,疗程30 d。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的改善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疗效:治疗30 d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为93.75%,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升高(P 0.05),MDA水平均降低(P 0.05),且研究组在升高血清SOD、GSH-Px水平和降低血清MDA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对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棱汤能够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观察患者血浆中炎症介质的变化情况,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时间及4周的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周内死亡率以及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但对4周内死亡率及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血清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和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但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提示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冷冻疗法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青年女性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CCV)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慢性宫颈炎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冷冻疗法;观察组在使用冷冻疗法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 d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DA)],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及半年内复发率。结果:经治疗20 d后,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IL-17)及MDA、VEGF-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冷冻疗法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CCV疗效优于单一冷冻疗法,可降低半年复发率,有利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胆红素(TBIL)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14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NSE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血清VEGF、TBIL水平相比治疗前较高,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血清IL-8、TNF-α、NSE水平,升高血清VEGF、TBIL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郭朋朋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97-279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治疗ACI患者,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抑制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