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骨折后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流瘀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我科2007~2010年共收治高龄下肢骨折患者144例,通过精心护理仅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海鹰 《中外医疗》2012,31(23):138-1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2年1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组65例,采用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分析临床易患因素。结果预防护理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组患者便秘、早期活动及术后输血等易患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降低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艳艳 《吉林医学》2014,(7):1544-15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针对静脉血栓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下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5.
秦常青 《吉林医学》2015,(3):580-581
目的: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16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抑制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其术后DVT的预防和护理极为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256例,术后并发DVT 15例。经及时的、精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下肢骨折术后  相似文献   

7.
范宏芸 《安徽医学》2006,27(3):254-254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康复,若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以导致肺栓塞,严重者可至患者死亡.自1995年7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并发DVT的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134例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前评估、体位干预、早期功能锻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0%、6.0%,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生率为2.4%、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5.2%、74.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方法 分析、总结250例下肢骨折术后护理观察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措施.所有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无痛功能锻炼,手术时间>2小时者,术后用抗凝药,细致的观察、护理.结果 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细致的整体观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吕小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03-310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治疗措施.结果 由于对疾病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得当,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文英 《中外医疗》2011,30(8):159-15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168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对下肢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做好预防和护理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15 d下肢周径差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5 d下肢周径差分别为(3.25±0.93)cm、(2.08±0.61)cm,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5 d下肢周径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67%,96.67%,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减轻术后下肢肿胀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王琴  王洋洋  卢菲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37-1738,1741
目的:研究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2.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1.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关于预防下肢骨折以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方法:本文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所有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本文为方便调查选择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对应的手术方案加以治疗,同时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对2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方案加以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护理以后,常规护理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8.71%(12/31),综合护理组为12.90%(4/31),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为74.19%(23/31),综合护理组为93.55%(29/31),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和4周的患肢血流状况,综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帮助患者提高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患肢血流速度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下肢筋膜静脉内血栓形成,多由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管壁损伤等因素所致,常见于外科术后或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病人.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绀等,.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国外资料显示,40岁以前年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45岁以后迅速增加,到80岁可达千分之6.我科采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置管接触性溶栓及浅静脉局部加压溶栓的方法,配合积极的全程护理,成功治疗98例DVT 病人并防止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预后严重的疾病,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甚至致残,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合并肺栓塞者还可危及生命.可见医疗诊断的重要性,但常言说: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合理的施护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所用药物的认知度,提高自我保健、预防意识,从而支持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而达到缩短疗程,减轻痛苦,早日康复的目的.我科自成立以来,治疗了多名该病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