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全球范围内mRNA疫苗脂质纳米颗粒递送技术的专利申请现状和进展,深入挖掘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分析对比国内外申请人的相关情况,以期为国内医药领域从事mRNA递送系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顾盼盼  高彤  刘永军  张娜 《药学学报》2022,(8):2327-2333
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其通过递送肿瘤抗原促进抗原递呈过程,进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向体内递送特定抗原的mRNA序列并表达相应抗原蛋白,从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mR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有效性高和免疫原性强等优势,近年来mRNA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但mRNA的不稳定性和低递送效率限制了其应用。纳米递送系统能有效解决mRNA疫苗递送的难题,极大地促进mRNA肿瘤疫苗的研究进程和临床应用,已成为mRNA疫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RNA肿瘤疫苗进行介绍,重点对纳米递送系统在mRNA肿瘤疫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mRNA肿瘤疫苗高效递送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开发、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挑战,为国内此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针对mRNA疫苗的设计、特点、生产及应用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介绍国内外对mRNA疫苗的监管采取的相关举措,并对这一突破性平台技术未来产业化应用将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mRNA技术凭借其通用、快速、灵活的特点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疫苗/药物开发,尤其是mRNA疫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上取得了迅速且显著的成效,开启了核酸药物发展的新时代。为了保障mRNA疫苗的安全、有效、可及,部分国家及地区制定了配套的相关法规,并设立了特别审评部门加强对mRNA疫苗的上市监管。由于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的原因,mRNA疫苗产业化在疫苗可及性、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共线生产导致的系统污染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新病毒变体的开发等多方面均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4.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苗在阻止COVID-19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 NDDS)——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的mRNA疫苗因其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实现了广泛应用。尽管已有基于mRNA-LNP的新冠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的报道,但目前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成分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关注BNT162b2和mRNA-1273两种已上市的mRNA-LNP新冠疫苗,在讨论其结构特点、潜在的过敏原、过敏反应机制、mRNA和LNP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之后,还对有过敏史人群的评估方法,以及各国家、地区对接种疫苗人群的范围进行综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疫苗的安全接种。LNP已成为一种公认的高度可定制的核酸递送载体,不仅在mRNA疫苗中显示出价值,在治疗罕见疾病和癌症等广阔领域更有着巨大的潜力。在mRNA-LNP疫苗开启纳米医学的新时代之际,期望能为更多纳米递送药物研发及评价过程中安全性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助力更多纳米药物成功实现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5.
凌媛 《中国药业》2022,(6):16-21
目的 探讨对疫苗生产过程及上市后产品进行外源因子安全性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的要求与原则.方法 根据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相关法规及指导原则,参考近年来监测到的外源因子对疫苗产品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分析疫苗生产过程中外源因子风险及上市后疫苗产品病毒安全性追溯和风险防控措施.结果 对疫苗产品及其全生命周期外源因子风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转录信使RNA(mRNA)具有安全有效的蛋白质表达谱,在遗传病新疗法、表达功能性蛋白和抗体、疫苗或基因编辑的开发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mRNA疫苗凭借其高效性与稳定性而愈发被重视。目前,有效的体内递送手段是mRNA疫苗所面临的较大挑战,脂质载体的mRNA疫苗递送系统具有靶向性强、包封率高、细胞亲和性好的特点,部分脂质载体能够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从mRNA疫苗递送的主要难点、脂质载体在mRNA疫苗递送中的研究现状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mRNA脂质载体疫苗开发进展,共3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基于脂质载体的mR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基因疫苗递送系统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癌等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疫苗已成为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需一定的递送系统才能发挥出预期药效。因此,疫苗递送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疫苗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主要对微粒、脂质体、冻干粉、复乳及凝胶、纳米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脂质体是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脂质体作为载药系统在治疗领域中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种脂质体药物的上市产品,但目前针对其系统的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报道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对脂质体药物的制备工艺及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为脂质体给药技术的开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mRNA疫苗技术的发展受到分子本身不稳定、自身免疫原性高以及体内递送效率低等因素的限制,经过3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稳定性、高效传递系统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肿瘤和传染病mRNA疫苗研究进展明显。与传统疫苗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标准化生产,适用于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的疫苗开发和生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疫苗。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本文从mRNA疫苗的特征、疫苗递送系统入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RNA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后续的mRNA疫苗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信使RNA(mRNA)递送技术是指通过体外转录合成mRNA并递送至细胞内,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进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mRNA递送技术在疫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成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mRNA一般采用纳米粒或非纳米粒材料包裹后进行递送。尽管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缺乏有效和无毒的递送材料仍然是限制mRNA应用的主要因素。病毒系统(如慢病毒和腺相关病毒)的使用已被广泛认为是核酸的有效递送方式,但不需要的免疫反应是其发展的根本障碍。因此,越来越多的非病毒载体(包括脂质、聚合物、基于纳米的载体或功能载体)作为安全、有效的递送工具受到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mRNA递送材料的进展、挑战及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性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CTLA-4)、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CAR-T、TCR-T、CAR-NK)、溶瘤病毒等,过继性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弥补经过主动免疫治疗(治疗性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无进展生存(PFS)的肿瘤人群。随着FDA批准的诺华和Kite细胞制品CAR-T的上市,国内外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针对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生产的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凸显出来。文章主要针对国内外细胞治疗产品质量安全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韩彬  樊华伟  曹萌 《中国药事》2022,36(1):16-24
目的:探讨提升商业化mRNA疫苗生产质量水平以降低风险、提升获益,确保疫苗生产过程符合法规要求,并推进监管领域相关标准、技术指南的完善.方法:通过分析mRNA疫苗生产技术特点,梳理mRNA疫苗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中的质量风险点,综述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并探讨mRNA疫苗生产现场监管检查的一些要点.结果 与结论:mRNA疫苗生...  相似文献   

13.
要林青  冯晓莉  张鑫  芮小铜  金永新 《中国药事》2012,26(9):1027-1029,1031
目的 了解国内外药品质量数字化管理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 医院药品质量数字化管理涉及药品的储存、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药学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结论 数字化的系统支持,是实现药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文献古籍中对细辛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细辛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论 只有在细辛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细辛临床使用过程中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细辛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雷公藤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指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文献古籍中对雷公藤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的报道趟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只有在雷公藤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莉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雷公藤临床使用过程中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雷公藤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孙巍  佟乐  杨亚莉  王一平  杨振 《中国药事》2024,38(2):184-188
目的:梳理归纳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原材料和原液质控要点,为我国此类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标准和审评机构关于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原材料、原液质控指导文件,以及相关监管指南和文献,总结归纳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原材料和原液关键质量控制属性及相关要求。结果与结论:作为新型生物制品,mRNA疫苗核酸结构和脂质体包裹制剂的特性决定了该类疫苗质控特点,序列和完整性、含量及纯度、加帽率和包封率是mRNA疫苗特有的、决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质量参数。从原材料和原液制备阶段就建立多个与mRNA特性相关的质控要点及其检测方法,将有助于保障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国内外对于可溶性聚合物微针这一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的材料及功能,分析可溶性微针所解决的临床用药问题,以及各微针基质材料所具有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结果: 本文以临床不同的用药需求为视角进行分类,介绍了聚合物材料在可溶性微针递药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结论: 目前对于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为实现临床转化,可溶性聚合物微针递药系统的载药能力、安全性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昝珂  过立农  马双成  刘杰  郑健  高妍 《中国药事》2019,33(7):767-773
目的:对近年来附子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有毒药材附子的质量控制及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质量标准、炮制规范,进行归纳分析,对附子的质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附子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多,药典标准基本能够起到控制其质量的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地方炮制规范制订时间较早,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含附子的成药中缺少完善的质控措施;附子饮片的质量参差不齐,缺少合理的质量分级标准;测定双酯型生物碱所需的乌头碱对照品较难获得等问题。结论:附子的质量控制有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了解国内外临床路径效果评价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临床路径效果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临床路径效果评价研究所使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结果:国内外研究普遍采用前后对照法或平行对照法,一部分研究采用meta分析进行效果评价;统计学上,大部分研究仅对结果进行t检验,部分研究使用回归、间断时间序列、双重差分等方法。评价指标上,多采用效率指标、效果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和工作量指标等4大类指标。结论: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临床路径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需要针对研究的问题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