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心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左心房后壁,呈3个分叶,长径2.0~4.5cm。镜检见瘤细胞大多为梭形,呈束状排列,可见黏液样基质,薄壁血管丰富,间质见显著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CD68(+),Ki-67(+,>50%),SMA(+,灶性),S-100蛋白(+),CD34(-),desmin(-)。结论: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易误诊为心房黏液瘤,要依据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方可确诊。本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食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食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大体及光镜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食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并且位于食管的中下段,多呈息肉样或蕈伞样突入食管腔,细胞成分较多,可见异型梭形的纤维细胞,圆形、卵圆形的组织细胞,单核及多核的巨细胞,少量的炎细胞,核分裂较多见。免疫组化:Vimentin(+)、CD6(8+)、SMA(-)、S-100(-)、CD11(7-)、CD3(4-)、CK(-)、EMA(-)、HMB45(-)。结论食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1例罕见的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组织学方法,对1例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并进行了特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的研究。结果患者左房内房间隔上可见一占位病变。体积10cm×3cm×9cm。显微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卵圆形及多核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特殊染色:PAS(+)、AB(+)。免疫组化:CD68(+)、α-AT(±)、CEA(-)、KER(-)。电镜结果:瘤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以纤维母细胞为主。支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结论原发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3例乳腺原发性MFH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欠清,直径2.3~3.0 cm,均值2.6 cm.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并混有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波形蛋白(Vimentin)全部阳性,Ki67增殖指数35%~50%.结论 乳腺原发性MFH十分少见,确诊困难,需与恶性叶状肿瘤、恶性肌上皮瘤、化生性癌、肌纤维母细胞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特征和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为形态相似的一系列肿瘤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 对肝脏的20例原发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及26例转移性肿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用SP法和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0例(43.4%)原发肿瘤中肉瘤样癌3例(6.5%),血管肉瘤11例(23.9%),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2(5%)例,梭形细胞类癌1例(2.2%),未分化肉瘤3例(6.5%);26例(56.5%)转移性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GIST)20例(43.4%),平滑肌肉瘤3例(6.5%),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2例(4.3%),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2.2%)。46例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无论原发或转移,在形态上都有重叠,其中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最为常见,几乎在每一类型的肿瘤中均可出现。组织形态最为复杂的是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同一肿瘤内同时出现2种或3种不同结构的情况在切除的肿瘤标本中广泛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间质瘤CD117大部分病例阳性,存在原发瘤阳性而转移瘤阴性或同一肿瘤内部分细胞阳性部分细胞阴性的情况。平滑肌肉瘤SMA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NF、S-100阳性,二者均CD117阴性。血管源性肿瘤对CD34、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有不同的阳性反应。肉瘤样癌CK及Vimentin均阳性。梭形细胞类癌CK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结论 原发的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血管肉瘤最为常见,转移转移瘤则以胃肠道间质瘤最多,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与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39例骨肉瘤中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进行了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的观察。结果 光镜示肿瘤由纤维母细胞,多边形和小圆形细胞组成,电镜示有似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软骨母细胞等;组织化学G.S显示单个或几个瘤细胞被网状纤维包饶,VG示多数瘤细胞和胶原纤维着红色,Masson着绿色。结论 骨肉瘤在少数情况下,显示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过渡增生,伴席纹状排列,并出现明显多形性,而在瘤组织中找到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是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唯一证据。  相似文献   

7.
郑则钦  邱月燕  陈斌 《河北医学》2005,11(7):650-652
目的:观察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①4例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51~75岁,平均58岁。②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车辐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混杂有组织细胞等其他多种细胞成分,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⑧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规组织学与癌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粘液型脂肪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粘液瘤有时易混淆,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①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能起源于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具有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②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容易发生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③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高度浸润性,易复发。治疗上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并联合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4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AMFH)进行了光镜和α_1-AT、α_1-ACT和覆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中一例进行了电镜观察.光镜和电镜见AMFH由多种瘤细胞组成,并见到原始间叶细胞过渡为不同分化的各种瘤细胞.组织特征是脉管瘤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我们的观察结果提示AMFH可能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9.
王玲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5):419-420,4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CD117、CD34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光镜下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型20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4例.良性9例,恶性13例,交界性4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24例,CD34阳性22例,阳性率分别为95.5%及84.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有2种细胞形态和3种组合形式;确诊需要依靠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10.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GISTs,其中40例以梭形细胞为主;17例伴有上皮样细胞,4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CD117 95.0%(48/51),CD34 80.0%(41/51).结论: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4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表现为子宫黏膜下或肌壁间结节,浸润性生长。镜下肿瘤细胞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异型性程度低,卵圆或短梭形,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间见多量螺旋小动脉样血管。肿瘤组织可向平滑肌样、性索样、腺管样、上皮样分化。免疫组织化学常表达CD10、ER、PR,也可表达SMA、CK(Pan)、Desmin、α-inhibin。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向多种成分分化。诊断时应结合形态学变化、分化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并与其他一些子宫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刘莉 《吉林医学》2012,33(33):7182-7183
目的:探讨CD117和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48例GIST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真性平滑肌瘤组织(对照组)中CD117和CD34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手术切除GIST患者的肿瘤组织在光镜下主要由呈束状上皮样细胞和不等数量的梭形和排列弥漫性而成,形态较多样。GIST组织中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0%、85.6%,对照组真性平滑肌瘤组织中CD117和CD34均无表达。结论: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比较有特异性的抗体,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光镜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的食道中下段,呈息肉样或蕈伞样突入食管腔。镜下见异形的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瘤巨细胞及TOUTON氏细胞。免疫组化除AAT、Vimentin阳性外,NSE、LCA均为阳性表达,在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十分罕见,来源不明,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4.
王玲玲  昌红  周琦 《重庆医学》2015,(33):4699-4701
目的:探讨 Merkel 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来源、发病原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2例 Merkel 细胞癌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肿瘤主要位于皮肤真皮层,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癌细胞排列呈巢索状或弥漫片状,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其组织来源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Merkel 细胞癌是一种皮肤原发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生物学行为的最新研究可能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章再军 《吉林医学》2012,33(8):1578-1580
目的:探讨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7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形态学和组织结构特点的观察。结果:肿瘤组织结构上出现束状、巢状、腺泡状、腺样,形态学上出现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横纹肌样细胞、巨细胞、小细胞;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S-100、HMB45、Melan-A阳性,Syn阳性1例,CgA阳性1例,其中1例Ki-67阳性细胞数达10%,CK、LCA、CD68、SMA、CD21、CD34均阴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学复杂多样,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更是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15例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对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和预后观察。结果15例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膝关节8例、肘关节3例、踝关节2例、双侧髋关节及周围1例、肩关节旁软组织1例;年龄20~50岁;肿瘤主要由单核细胞样细胞构成,单核细胞CD68(+)、α-ACT(+)、vimentin(+)、溶菌酶(+)、S-100(-)、actin(-)、CK(-)和EMA(-);散在的树突状细胞desmin(+)、CD68(-);可见滑膜裂隙样结构、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呈浸润性生长,可以复发。当细胞形态发生变异或在关节外形成巨大肿块时,容易误诊为恶性,结合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自O′Brien 与 Stout 报导以来,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已成为骨和软组织的重要恶性肿瘤,但发生在其他部位者很少见。本文描述一例经尸解证实的心脏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使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研究。本病例是文献上记载的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第4例,免疫组化研究包括膜受体分析,发现组织细胞样细胞与纤维母细胞是有区别的。所报导的是一例29岁,女性患者的尸解病例,因心脏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死于心衰和血栓形成。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有典型的车幅形,多形性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完全符合由 Fnzinger 和 Enjoji 等所描述的典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标准,把心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淋巴管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报道1例原发于盆腔淋巴结的肺外淋巴管肌瘤的临床资料、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结合文献讨论. 结果 组织学显示右侧髂内淋巴结其内梭形细胞增生伴脂肪化生,增生梭形细胞形态良善,某些胞浆宽,具有上皮样特点,分裂像罕见.梭形细胞呈束状分布,某些与血管关系密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梭形细胞SMA(+)、HMB45(+)、ER(+)、PR(+)、CK-PAN(-)、calretinin(-)、CD34(-). 结论 原发盆腔淋巴结的肺外淋巴管肌瘤比较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3例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mentin,CD34,Bcl-2,CD99,CK,SMA,S-100,EMA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束状结构,瘤细胞间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无特殊的组织构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entin、CD34、CD99、Bcl-2呈阳性,S-100、EMA、SMA、CK均为阴性。结论 SFT是一组可发生全身各部位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其特殊的免疫表型,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多呈良性经过,少数病例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王刚 《当代医学》2014,(5):23-24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观察,并综合复习文献。结果小圆细胞型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呈圆形,核浆比例失调,胞浆少,核圆染色较深,核仁不明显,部分见小核仁,无色素,小圆细胞型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瘤样生长,肿瘤周围组织广泛坏死。上皮样细胞型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胞质较丰富,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空泡状到深染,核膜清楚,核仁明显,呈嗜酸性,瘤细胞成巢状或片状生长,黏附较松散,色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HMB 45(+),CD 56(-),CD 20(-),CD3ε(-),PCK(-),ki 67约5%~10%。结论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临床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重要,治疗方法多为根治手术切除加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