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28例28眼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康柏西普+激光组(CL组)15例15眼和激光组(L组)13例13眼。CL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2周后行视网膜激光光凝,L组行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两组间比较,1d,1周、1月及3月CL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及稳定眼数明显多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6,11.424,14.623,10.325,P<0.01)。C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1月及3月平均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5.662,5.481,5.816,5.231,P<0.05),L组治疗后1周及1个月平均C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311,3.245 P<0.05),治疗后1d及3个月平均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1d、1周、1月及3月平均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1,4.009,4.857,8.66)。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患者(共32眼)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予以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康柏西普联合治疗后,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BCVA(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VA、CMT均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与康柏西普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能够取得相对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就诊的BRVO继发ME患者62例(62眼),注药组患者知情选择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注药方案按照1+PRN进行,共38例(38眼);激光组患者均知情选择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共24例(24眼);视病情均行黄斑区格栅光凝或局灶光凝治疗。患者于注药术或激光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随诊时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并随诊并发症情况。结果注药组随访结束时BCVA优于激光组(P0.05);且注药组在随访1个月、3个月时BCVA均优于激光光凝组(P0.05)。注药组和激光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CMT均较术前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BRVO继发ME可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且效果优于视网膜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激光光凝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用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性水肿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视力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12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性水肿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60)与参照组(n=60),参照组行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段BCVA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段CMT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6.67%(P0.05)。结论激光光凝结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囊性水肿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CMT,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3+7
目的观察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的患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伴有黄斑水肿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激光组及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且眼底状况无显著差异。联合组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行无灌注区光凝,单纯激光组患者分次行无灌注区光凝及黄斑区标准的格栅状光凝治疗,观察单纯激光组与联合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的对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而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纯激光组比较发现联合组效果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囊样水肿,可有效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苏畅  孙莎 《当代医学》2021,27(7):159-161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6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32眼)。研究组予以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予以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M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CVA均有所提高,CMT、MT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眼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CRVO继发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2.13%),程度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恢复;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治疗CRVO继发ME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CMT,改善视力,且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8例(48眼),根据是否联合激光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为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矫正视力治疗后显著好转,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降低,较之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成效总有效率为45.83%,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显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疗效。方法:收集临床上确诊为 BRVO 伴发 CME 的36例(36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 OCT 检查黄斑结构变化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患眼黄斑区结构形态明显好转或恢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显著。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均减轻 BRVO 伴发 CME 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56例(63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32只眼),激光治疗组26例(31只眼)。联合治疗组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行黄斑区格栅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组行黄斑区格栅治疗。两组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同时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分析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比较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T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SFCT低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BCVA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CMT低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短期内脉络膜厚度明显降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作者所领导的团队近年来在视网膜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集中介绍了褪黑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神经调制作用;而在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则涉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Müller胶质化激活和ephrin/Eph信号系统的反向信号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最后论及视网膜多巴胺在眼屈光系统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多巴胺与屈光发育和近视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移植分化完成而发育不完全的新生猪全层视网膜组织,探讨此种供体改善光变性猪视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选1~6 d新生小猪为供体,用准分子激光微切削脉络膜制备神经上皮-RPE联合移植片,并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将联合移植片移植进光变性猪视网膜下腔.在视网膜移植术后1周、1~5个月,通过检眼镜、眼底彩照、荧光造影,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状况及宿主视网膜有无排斥反应迹象;用mfERG检测并比较不同时相间N1、P1波振幅和潜伏期,综合评价移植术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8只光变性猪15眼实施视网膜移植手术,移植物植入视网膜下腔11眼,手术成功率为84.6%.移植术后1~2个月可见与宿主视网膜有清楚界限的移植床及其内灰黑色移植物, FFA检查可见移植物有荧光渗漏.光变性猪视网膜移植术后1~5个月, mfERG检测N1波、P1波幅值和潜伏期并在不同时相点间比较,发现N1波、P1波幅值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增高,反应活跃区在第2、3环;而各环N1波、P1波潜伏期较手术前均明显缩短,存活后期更显著.结论 功能检测结合活体形态的同步观察,综合评价视网膜移植术后光变性猪视网膜功能改善的效果,从而证实了分化成熟的新生猪视网膜移植确实改善了光变性猪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伴视物遮挡感2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05(矫正-7.00DS→0.2),左眼视力0.2(矫正-7.00DS→1.0);右眼前节(一),眼底:-6 D见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淡红,4:00~7:00位视网膜隆起,色泽灰白,最高处+1 D可看清,12:00~5:00位视网膜呈球状隆起,呈幕布样下垂,色泽灰白壁薄,边界清楚,有囊性感,血管爬行其上,最高处+6 D可见,黄斑区呈囊样水肿改变.左眼(一).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建伟  惠延年  张鹏 《医学争鸣》2000,21(5):S101-S103
目的 探讨视网膜循环时间(PCT)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53例(53眼)有视网膜动脉硬化的RVO患者,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的RCT分型,将〉5s的定为缺血型(HR),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3例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13例。〈5s的定为郁滞型(VSR(,其中CRVO17例和BRVO10例。结果 CRVO和BRVO中HR的RCT均有明显延长(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 ,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 1例 2 1眼选择环扎术、冷冻、外加压或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切除、视网膜切开、切除、眼内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部分病例采用气液交换平复视网膜。术后眼内充填 C3F8或硅油。结果 :随访 3~ 12个月 ,视网膜最终复位 18眼 ,3眼未复位。手术成功率 86% (18/ 2 1)。结论 :采取适当的联合手术方法 ,能提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愈率。氟碳液的应用 ,简便了手术操作 ,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单纯巩膜外加压+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5例14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结果138例138眼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成功率95.2%。失败7眼,其中6眼再次手术后复位,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天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102眼(70.3%),30眼术后2~3 d完全吸收,4眼术后3~7 d吸收,2眼术后15 d以后吸收。随访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实施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治疗绝大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Asweknown,theproportionoftheganglioncelIlayerandopticnervefiberlay-eraccountedfor3O%to5O%ofthetotalretina[lJ.Theganglioncelldamageandop-ticnervefiberlossmayresultinthechangesintheretinalthickness.Moreover,5o%oftheganglioncellsarelocatedintheregion4-5mmfromthecentralfoveaofmacula[2j-Sothemeasurementoftheretinalthicknessattheposteriorpoleacrossthemaculawillbebeneficialtothedeterminationofthedamagetotheganglioncellsandthenervefibers,soastofacilitatetheearlydiagnosisglaucoma.Retlnalth1cknessan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01例角巩膜破裂伤后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顿行玻璃体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的分析,探讨:(1)对视网膜嵌顿部是否一定行视网膜切开;(2) 在玻璃体切割眼是否还需要进行巩膜环扎术和外加压术. 方法:资料分为视网膜切开组和视网膜未切开组,比较两组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硅油取出后视网膜最终复位率和视力改善情况,并分别在两组内比较行扣带术与未行扣带术病例的解剖复位率、硅油取出后视网膜最终复位率.结果:视网膜切开组的解剖复位率(85.2%)和最终复位率(59.0%)均高于视网膜未切开组;行巩膜扣带术的病例在视网膜切开组的最终复位率(83.3%)明显高于无扣带组.结论:开放性角巩膜破裂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顿需要行玻璃体手术时,应考虑视网膜切开松解嵌顿并联合巩膜扣带术,以比较彻底地松解缩短的视网膜.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4例患者 ,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加巩膜环扎术 ;2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 ;1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术。结果 :4例患者的炎症均控制良好 ,视网膜均成功复位。随访 9个月~ 3年 ,4例视力分别为 0 0 1(矫正视力 0 12 ) ,0 15,0 1,0 3。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 ,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免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电图及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有色家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纽(A组)、模型组(B组)、VitB1混合液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每组18只。B、C、D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造模后第1天下午开始给药,A组与B组均予温开水,C组予VitB1混合溶液,D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体积为5mL/kg,1次,d。并于造模前1d及造模后的1、6、13、20d,行暗适应ERG、最大混合反应ERG、明适应ERG检查;于造模后7、14、21d分别观察各组视网膜复位情况,取材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提高RD后免眼暗适应ERG、暗适应最大反应、明适应ERG的a波和b波振幅,缩短其潜时,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促进脱离视网膜复住。减轻脱离及复住视网膜组织及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改善视功能。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通过抑制兔视网膜脱离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基质的降解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组织结构、促进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