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彦玲  张全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8-1379,139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抗病毒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HBVDNA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ALP、TB的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2.2%,对照组为4.44%,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组无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者,而对照组有8例(17.8%)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 肺结核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化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HBVM阳性且HBV-DNA阴性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结果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78.50%)、停药率(48.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56%、5.56%),P<0.01。结论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中,HBV-DNA阳性者较HBV-DNA阴性者更容易发生肝损害,且容易因严重肝损害而停药,导致化疗中断,甚至可能导致耐药,HBV-DNA阳性者应慎行短程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忠峰 《吉林医学》2013,(36):7653-7653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损害。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12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抗肺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为2HTES(LfX)/4-7HTE,而对照组则为2HREZ/4-7HRE,观察肝功能损害程度和两组患者由于肝损害严重而停止抗结核治疗患者和69个月后治愈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肝损害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由于肝损伤中途停结核药物患者9例,低于对照组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由于肝损害严重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率和治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HTES(LfX)/4-7HTE的治疗方案安全,能有效降低抗结核治疗对肝脏的损害,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拉米夫定联合抗纤维化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维C和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和死亡病例,以及肝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率、患者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保肝作用优于维C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就诊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为2HRZE/4HR+护肝片+维生素C+拉米夫定,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2HRZE/4HR+护肝片+维生素C,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DNA数量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和HBV-DNA水平、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χ2=75.439,P=0.000).结论 拉米夫定能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避免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损害、有利于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感染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隆莉  张晓芳  罗丽莎  刘娴 《重庆医学》2013,42(10):1152-1153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63例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及预后。结果抗病毒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停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HBV DNA水平较治疗组高。随访观察,抗病毒治疗组预后好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化疗中应用核苷类似物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肝损害的发生率,降低停药率,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组63例(核苷类似物+2HREZ/4HR+护肝),对照组63例(2HREZ/4HR+护肝)。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及预后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停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HBV DNA水平较治疗组高(P<0.05)。随访观察,抗病毒治疗组预后好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化疗中应用核苷类似物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肝损害的发生率,降低停药率,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建议化疗中常规联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同期采用同样治疗方案治疗肺结核乙肝病毒阴性患者(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肝损害率(55.2%),明显高于对照组(15.7%),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现时间、恢复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为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早、恢复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PTB)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PTB合并CHB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随机方法分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基于此,给予试验组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ALT、AST及TBi 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TB合并CHB患者,行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可减轻肝功能进一步损害,故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常规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治疗中断者,降低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2):1106-1107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阳性的106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同期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的106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肝功能作为对照. 结果 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损害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肝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恢复时间长.抗结核治疗时检查HBV-M及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2HLSEV/7HLE治疗乙型肝炎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结核(2HLSEV/7HLE)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为9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内肝功能改善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33%)。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2HLSEV/7HLE治疗乙型肝炎初治肺结核疗效高,能显著改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97-9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2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7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抗结核初治方案,此外,观察组使用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水平。结果肝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ALB、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ALT、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水平: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建议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1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和HBV DNA分别为(35.1±4.2)U/L、(31.2±5.8)U/L和(2.6±1.0)lgcopies/m L,明显低于对照组(62.4±11.7)U/L、(60.7±9.1)U/L和(7.0±0.8)lgcopies/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8、χ~2=20.004和χ~2=24.602,P0.05)。抗病毒组治疗后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为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1,P0.05)。结论在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恩替卡韦能有效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减少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燕  龚君佐 《西部医学》2011,23(11):2166-216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处于非活动期或肝功能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予以3HREV/6HRE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3HREZ/6HRE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或者加重几率23.7%,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或者加重几率48.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抗结核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94.9%,抗结核化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好,且肝毒性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阴性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HBVM阴性(观察组)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以HBVM阳性(对照组)采用同样化疗方案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变化作为对照。结果排除HCV(+)病例后,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两组ALT水平、TBL升高率、肝功能出现异常及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HBVM阴性者抗结核治疗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但损害的严重程度等与阳性者相差无几,注意监测肝功能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抗病毒及抗结核的基础上加以甘草酸二铵进行肝脏保护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57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60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阴性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均采取相同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变化和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15.0%)(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而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结论 抗结核药物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标准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Ⅰ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Ⅱ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不同施治阶段两组的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施治4周、8周时HBV-DNA水平和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半年后,Ⅱ组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半年后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西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4HREZ/4ER方案治疗肺结核,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于治疗2周、4周评估肝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后12周HBV-DNA载量,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HBV-DNA载量、不良发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可减轻肝功能损伤,提高抗结核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少,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