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吴平  顾湘琪  杨俊凯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09-610,613
目的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方法对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梗死范围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存活43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伴心房颤动致心源性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脑水肿所致的脑疝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死亡的直接原因。头颅CT或MRI检查能帮助大面积脑梗死获得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早期联合应用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3%,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结论综合措施仍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2005~2009 年收治的52 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好转35 例(67.31%),无变化8例(15.38%),死亡9例(17.31%).结论:认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高血脂等为其主要病因,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降颅内压,积极处理并发症、基础病,外科治疗均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为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70例采用临床症状及头颅CT/MRI判断手术时机的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有创ICP监测判断手术时机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并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情况,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GC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甘露醇日均用量、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ICP监测能够更准确判断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手术时机,甘露醇用量准确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和结果。结果:26例患者中动态发病11例,10例意识障碍,15例偏瘫,癫痫2例,死亡8例。结论:大面脑梗死病死率高,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才能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早期应用溶栓扩管疗法,及时有效地抢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最大限度地缩小梗死面积。结果 好转12例(占50%),死亡4例,恶化或无明显变化自动出院各4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急性期应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早期应用溶栓扩管疗法,对促进血管再通、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孙红刚 《吉林医学》2014,(24):5399-540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大面积脑梗死,存活36例,存活率73.5%,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死亡12例,死亡率24.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确诊及积极降颅压、控制脑水肿可提高生存率,必要时可采用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9.
肖伟忠  姚琳  孙圣刚 《华夏医学》2003,16(2):153-153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 ,临床治疗较普通脑梗死更为棘手困难 ,仅靠临床症状很难与脑出血相鉴别。因此探讨大面积脑梗死诊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5 8~ 74岁 ,平均年龄 65 .8岁。有高血压病史 9例 ,糖尿病病史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4例 ,4例曾有中风史。1.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8例 ,尿失禁 6例 ,头痛呕吐 4例 ,2 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 ,其中 7例为不全瘫 ,10例偏身感觉减退。头颅CT:6例于发病 2 4 h内 CT未出现梗死灶 ,4例发生梗塞后出血 ,6例病…  相似文献   

10.
曹传伟 《右江医学》2005,33(6):644-645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病情重,常伴有意识障碍,临床上病死率较高,幸存者常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危害,增加社会、家庭的负担。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5例,为探讨其防治措施,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男性2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脑梗死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占脑血管疾病的70%~80%,其病情危重,病死率、致残率高。现就我院2001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29~81岁,中位年龄55.5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者27例,高血压、冠心病史者各22例,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率、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短期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的发生率为7.3%。继发出血多发生在缺血性卒中后2周内,第1周为31例(59.6%),第2周为17例(32.7%)。发病1周内发生HI者的短期预后较1周后发生者差(P〈0.05)。根据影像学特点,HI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与非血肿型相比,血肿型的短期预后明显不良(P〈0.05)。HI的死亡率为15.4%。[结论]对于心源性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在发病1-2周内进行影像学复查,将有助于HI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培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58-1259,126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存活85例,存活率为88.5%,自动出院8例,死亡3例。存活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主要应对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及早头颅CT检查诊断,治疗之中兼顾其他系统疾病,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22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玥  陈宁 《四川医学》2012,33(6):950-951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12例,存活的10例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生活难以自理;病死者入院年龄、房颤发生率与其他病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病情严重,致残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和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能够显著改善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其中52例局部动脉内应用尿激酶(UK)药物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治疗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溶栓患者中NIHSS评分≥10分者51例,NIHSS评分<10分者仅1例,动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37例,占71.2%,治疗90 d时转归良好者占51.9%(27/52)。NIHSS评分<10分而未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转归良好者占80.0%(20/25)。溶栓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非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其中死亡9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和机械性破栓治疗中度脑梗死(NIHSS评分≥10分)是有效的,但有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无痛性心肌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分为胸痛组(CPMI)64例和无胸痛组(PMI)52例,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结果PMI组与CPMI组比较,PMI组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3.4岁±7.2岁对54.6岁±3.5岁),P<0.05;女性患者比例较大(51.9%对23.4%),P<0.001;伴有糖尿病者多(48.1%对32.8%),P<0.01;平均就诊时间晚(15.6h±2.4h对6.7h±3.1h),P<0.001;接受静脉溶栓者少(9.62%对53.13%),P<0.001;IRA再通率低(7.69%对67.19%),P<0.001;发生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多(44.23%对29.69%),P<0.01;住院5周病死率高(11.54%对4.69%),P<0.01。结论PMI组患者较CPMI组预后差,因此应及早诊断,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对68例患者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及影像学动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进步22例,显著进步16例,去皮层状态5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12例,电话随访死亡9例,总的死亡率32.35%。结论脑疝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及全身功能状况差等是病人死亡的另一重要原因,联合应用不同环节的各种方法或药物,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