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硝西泮对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详细收集2006年7~12月在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电痉挛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氯硝西泮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在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静脉麻醉下,实施电痉挛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3、6次末的HAMD和HAMA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其减分率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电治疗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硝西泮组于治疗第1次末,HAMD总分较治疗前无显著下降(t=1.94,P〉0.05),第3、6次末以及对照组于治疗第1、3、6次末各时点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减分率治疗各时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电抽搐治疗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于治疗第1、3、6次末,各时点的HAM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于治疗第1、3次末减分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6次治疗后减分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氯硝西泮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提高了电抽搐治疗抽搐发作的阈值,从而降低了电抽搐治疗的疗效。抗焦虑作用方面,6次治疗后,氯硝西泮组较对照组显著,这可能是氯硝西泮的抗焦虑作用在1周后,与电抽搐治疗的抗焦虑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口服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观察5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周末采用连线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5周末两组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测试所耗时间及研究组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各项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测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单用齐拉西酮相当;对患者的精神运动速度和言语功能无明显影响,对注意力有一定损害,对工作记忆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与适应证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由专业护士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做一般解释,于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治疗配合程度上,对治疗的恐惧程度、治疗信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改良电抽搐治疗术患者的重要护理环节.  相似文献   

4.
对147例精神疾病患者施行改良电抽搐治疗后观察、监护。结果显示,治疗后2小时内患者可以出现乏力、步态不稳、咽喉部分泌物多,甚至呛咳、呕吐,其中1例进食后引起窒息,经抢救后脱离危险。3例意识障碍持续2天以上。故应加强改良电抽搐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选择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改良电抽搐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行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9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24例):无改良电抽搐治疗禁忌症,在给予75~150mg·d-1氯丙咪嗪治疗的同时,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3次·W-1,共治疗 10次;对照组(35例):常规氯丙咪嗪(150~300mg·d-1)治疗,疗程6w;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w末采用Yale Brown 强迫评定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评定量表评定不良反应;Y BOCS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79.1%,对照组总有效率42.8%,两组差异极显著 (χ2=14.505,P<0.01);治疗6w末强迫评定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副反应评定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改良电抽搐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效,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
对147例精神疾病患者施行改良电抽搐治疗后观察、监护。结果显示,治疗后2小时内患者可以出现乏力、步态不稳、咽喉部分泌物多,甚至呛咳、呕吐,其中1例进食后引起窒息,经抢救后脱离危险。3例意识障碍持续2天以上。故应加强改良电抽搐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第1次和第6次电抽搐治疗(ECT_1和ECT_6)前15'及后5'、15'、30'、45'、60'、90'血清MAO、5-HT浓度进行监测,结果ECT_1、ECT_6治疗后5-HT浓度迅速升高,5'达高峰、约60'后恢复。MAO持续增高至30',约90'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电痉挛疗法(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ECT)[1]是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降低痉挛值,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使用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sulsive treatment,MECT)又称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在电抽搐治疗前加用静脉麻醉药和肌松剂,对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进行选择性阻断,电痉挛过程中的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对缓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景模拟法干预。结果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52.35±1.35)分,对照组(59.78±3.8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法有助于减轻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焦虑情绪,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治疗抑郁症非常有效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然而大部分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功能损害,限制了其在抗抑郁治疗中的应用。本文将从新型麻醉剂、电休克治疗参数、改善记忆功能的药物及物理治疗等方面介绍MECT治疗抑郁症所致记忆损害的临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林虹  汪静  张铁峰 《天津护理》2005,13(3):139-139
抑郁症是危害人害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是用来治疗某此精神疾病的现代治疗方法。治疗时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入睡,并给肌松剂及氧气,然后以短暂电流刺激患者头部,从而使大脑皮层细胞释放化学物质以恢复大脑正常功能,其作为精神科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进行MECT治疗的3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观察,对治疗前后护理的特点及保证患者治疗后安全平稳恢复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MECT )的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MECT的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采用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对MECT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HAMA评分为(6.65±2.32)分,明显低于干预前(24.12±4.34)分和对照组(22.87±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19.44,15.70;P<0.01);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25/30)明显高于干预前(16/30)和对照组(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50,5.08;P<0.01);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4.65±1.73)分,明显高于干预前(3.42±1.71)分和对照组(3.87±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7,2.05;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行MECT前实施音乐疗法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ME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用利培酮、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首发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利培酮联合MECT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治疗第2周末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并随着治疗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MECT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更高,服药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式电抽搐(MEcT)与传统电抽搐(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MECT组(治疗组)与ECT(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MECT与ECT治疗,疗程3周,以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自制的不良反应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3周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PANSS减分率ECT组优于MECT组,治疗2~3周后PANSS减分率相当,无差异显著性。不良反应ECT组20例,占57.1%,MECT组6例,占17.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其疗效与ECT相当,但副作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改良性电抽搐治疗耐受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对改良性电抽搐治疗术(MECT)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老年组)在施行MECT后15 min、30 min、1 h、2 h的生命体征与术后不良反应,以22例非老年精神病患者(对照组)相应的观察指标作对照研究.结果 术后老年组患者意识及呼吸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出现呛咳、窒息、认知记忆受损的概率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对MECT治疗的耐受性差,术中应严格把握用药剂量,术后应注意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MECT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处于妊娠期的精神疾病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评价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及时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外数据库UpTo-Dat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国内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并发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并发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抑郁剂治疗,MECT组加用MECT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培酮治疗。治疗前后均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第1周末时,MECT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时开始下降;第4周末时,MECT组显效率为75%,对照组为67.5%,2组显效率相近。TESS分值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ECT治疗并发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起效快,改善症状早,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崔秀芝 《家庭护士》2008,6(6):506-507
电抽搐治疗(ECT)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改良ECT又叫醒脉通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接受电抽搐治疗。其并发症尤其是运动系统并发症少于传统电抽搐治疗。因此,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