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26例后颅窝肿瘤行手术切除术,经精心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0例,7~55岁.其中小脑肿瘤10例,桥脑小脑角肿瘤11例,四脑室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均经手术切除,治愈24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科7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岁,其中确诊胸腺瘤14例,胸腺囊肿9例,皮样囊肿5例,神经源性肿瘤14例,食管囊肿8例,气管支气管囊肿5例,心包囊肿9例,淋巴管样囊肿5例,浸润性胸腺瘤3例,其他3例。均采用全麻双腔插管,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45°位,健侧单肺通气。胸腔镜置于腋前线至腋后线的第6~8肋间套管,操作套管2~3个,如术中探查肿瘤直径过大,或因粘连严重显露困难等原因,可辅助小切口完成肿物切除。结果:41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28例附加5~8cm小切口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胸手术,3例行活检,全组病人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合于部分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320例,年龄28~66岁,平均45岁,TNM分期为Ⅰ期62例,Ⅱ期198例,Ⅲ期60例。手术方式为简化根治术128例,根治术167例,扩大根治术25例。1.2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半卧位,上肢肘关节微屈,第1天即开始进行伸屈手指、握拳、屈腕运动。术后两三天用健侧手协助患侧上肢抬高,被动小范围活动,肩关节活动,屈<30°,伸<15°,运动速度不宜过快,5min/次,4~6次/d,同时用患肢进食,但不要外展肩关节,不要持重。术后第5天在健肢帮助下,患肢抬高并超过头顶,尽可能伸直,可做外展运动,外展幅度<45°。术后…  相似文献   

4.
对11例扩展型四脑室瘤患者采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并对肿瘤切除和显露程度进行评价。10例肿瘤获全切除,1例累及脑干的肿瘤近全切除,所有病变均获得满意显露,无新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扩展型四脑室肿瘤采用经小脑延髓裂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可满意显露病变,辅助应用神经内镜可帮助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构音及吞咽训练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治疗性卧位 可有效防止关节挛缩变形。 (1)平卧位:给患者患肩后垫一软枕,使肩略外旋,外展 50°,伸肘,前臂旋后,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保持屈髋,屈膝,踝背伸 90°,两足之间放一软枕,防小腿内收。 (2)健侧卧位:患肩前屈 90°,下垫一软枕,屈肘,前臂旋前,手伸展。患侧下肢屈髋,屈膝,踝中立位。 (3)患侧卧位:患肩前伸,前屈,其下放一软枕,伸肘,前臂旋后,手伸展。患侧下肢略后伸,屈膝,踝中立位。 2肢体功能锻炼 2.1肢体肌力训练在进行患肢训练的同时,要督促指导病人健侧肢体的主、被动运动,每日 2~ 3次,每次 15min。 (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998~2000年,共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32~95岁,平均年龄65.6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及CT确诊。脑出血6例;脑梗死30例;混合性脑卒中4例。方法脑出血48h后,脑梗死24h后,生命征稳定,神志清楚,病情无发展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1)肢体功能位;发病初期,保持患者的良肢位,采用健侧卧位及平卧位交替,减少患侧肢体受压,肩部外展50°,屈肘40~50°,肘部垫以软枕,以防下肢外展外旋,足部用足托板顶住脚掌,使足与小腿呈…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27例患者均经头颅 CT确诊为脑卒中,其中脑梗死 19例,脑出血 7例,脑血栓 1例。男性 16例,女性 11例,年龄 41~ 75岁。病程 1月~ 2年,卒中后发生肩痛 16例占 80%,被牵拉后致肩痛者 4例。方法: (1)体位疗法:不论患者处于弛缓期还是痉挛期,仰卧位时患肩下垫枕,使肩胛骨处于前伸位,患侧上肢也应垫枕,该上肢呈中立位 (肘关节、腕关节伸直,掌心向上 )。在健侧卧位时,也应使肩胛骨处于前伸位,患侧上肢有支持,掌心向健侧,在患侧卧位时,注意保持肘关节伸直位,掌心向健侧。 (2)按摩: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治疗师在…  相似文献   

8.
脑干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方法48例脑干肿瘤依据MRI选择不同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呼吸、循环功能的对症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8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障碍10例,循环功能障碍4例,咳嗽反射减弱和上消化道出血各5例,肌力减弱9例;术后随访35例,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好转29例。结论术前MRI检查和一定的手术技巧是脑干肿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术后监护和并发症的处理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总结1例健侧颈7(C7)神经交叉移位术治疗脑出血后单侧上肢痉挛性瘫痪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术前心理咨询、手术间准备、麻醉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中患者体位管理以及术后管理。顺利完成健侧C7神经交叉移位手术,术后第1天患侧上肢肌张力较前明显下降,瘫痪侧上肢功能评分有所提高,术后5日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行手术切除的肾肿瘤患者46例,24例切除比例小于肾1/4者做为轻度损伤组,22例切除比例大于肾1/4者做为重度损伤组,以健侧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周和7~8周行超声检查,在饮水500ml后 45~60min观测患侧与健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结果:健侧彩色多普勒尿流呈鲜红色,尿流速度27~55cm/s,频率4~8次/min。患侧尿流色彩暗淡,轻度组尿流速度12~25cm/s,频率2~4次/min;重度组尿流速度0~17cm/s,频率0~3次/min,患侧组间比较及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8周轻度组尿流速度19~44cm/s,频率4~7次/min;重度组尿流速度15~33cm/s,频率2~4次/min。重度组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所致肾损伤可引起患侧肾功能发生改变,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的峰值指标,可判定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1.
① 后颅窝对维持机体正常呼吸、循环起重要作用 ,而后颅窝手术常累及脑干、延髓 ,极易造成术后呼吸、循环中枢衰竭。且因麻醉、手术创伤及患者原有疾病的影响 ,可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1] 。因此麻醉恢复期的监护质量好坏、护理措施恰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总结我院近 2年来 6 8例后颅窝开颅术麻醉恢复期的监护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后颅窝开颅术后患者 6 8例 ,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1~6 6岁 (平均 38.3岁 ) ,体重 10~ 78kg(平均 5 2 .2kg) ,ASAⅡ~Ⅲ级。其中小脑桥脑角肿瘤 4 1例 ,小脑肿瘤 18例 ,脑干肿瘤 9例。…  相似文献   

12.
包纯纯  曹茜  叶瑶  林卫红 《护理研究》2006,20(27):2485-2486
第三脑室的肿瘤手术一般需要采用枕部小脑幕入路,由于手术时间长,操作空间狭小,对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甚高。既要充分暴露视野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又要保护病人的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还要有利于麻醉师观察病人,避免病人神经、血管及各部位肌肉的损伤。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也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1]。为了观察侧卧位和侧俯卧位,对采用枕部小脑幕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对32例采用枕部小脑幕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病人,采用侧卧位和侧俯卧位2种手术的体位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9年底1226例患者术后的卧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1226例中,垂体瘤325例,颅后窝肿瘤278例,桥小脑角肿瘤296例,颈髓肿瘤182例,脑出血145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方法:(1)全麻尚未清醒的病人应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清醒后血压正常者头部抬高15~30°,因采取该体位时患者头、颈、胸在同一斜面,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代谢,是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昏迷伴呕吐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防误吸;昏迷…  相似文献   

14.
王惠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105-1106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对硬膜外灌注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以提高硬膜外灌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32例采用患侧侧卧位硬膜外置管,术后持续患侧卧位4~6h,后10天内多采用患侧卧位。对照组32例置管体位无要求,术后平卧4~6h。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2%,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卧位置管和术后患侧卧位对病人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颈静脉孔肿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脑膜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随访未见有肿瘤复发。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减少对脑干小脑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和干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侧颈7神经移位联合胸腔镜辅助膈神经移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健侧颈7神经移位联合胸腔镜辅助膈神经移位手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手术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耐心的解释、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激励患者自觉配合手术后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患肢功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能自理生活,1例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结论 健侧颈7神经移位联合胸腔镜辅助膈神经移位术,对提高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效果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侧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偏侧四脑室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优点。方法以小脑后下动脉入小脑处为分界点,将小脑延髓裂分为内、外侧两部分。21例偏侧四脑室区肿瘤患者均经后颅凹正中开颅,经外侧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占位性病变。结果病变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全切除率85.7%,近全切除率14%。术后无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小脑缄默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将小脑延髓裂分为内、外侧两部分方便、实用。经外侧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偏侧四脑室区肿瘤显露充分,不损伤任何小脑组织,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赵冉  王帅 《全科护理》2021,19(20):2814-2817
目的:总结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的术中护理干预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5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病人行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给予术前充分准备,积极予以心理支持,术中严格体温管理、空间管理、体位管理,以及做好显微镜等特殊仪器设备管理.结果:5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术后10~15 d出院,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医护患充分沟通和完备用物,术中熟悉手术步骤及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的手术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全切除32例(62.7%),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2例,动眼神经损伤2例,滑车神经麻痹1例,尿崩症1例。4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鼻饲1~2周后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对症治疗后均在随访的24个月内基本痊愈。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尖斜坡区肿瘤具有路径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病残率,提高患者术后及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程晓冬  施卫国  丛军  杨春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98-120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采用后腹腔镜行单纯肾切除15例,肾癌根治术8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全输尿管切除5例。结石梗阻致肾积水无功能1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肾积水无功能3例,萎缩肾2例,肾癌8例,肾盂癌5例。术前均行B超、IVU、CT或MRI检查,健侧肾功能正常,肾脏良性病变提示患肾无功能,肾脏恶性病变选择T1~T2N0M0病例,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肾门及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20~14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h,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h,下床活动时间48~72h。13例肾脏恶性肿瘤病人已随访3~1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可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