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甲基苯丙胺不同给药时程对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 模型的影响及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CPP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苯丙胺10 mg/kg腹腔注射 (ip) 10 d, 确认动物产生CPP效应后, 再分别注射7 d、14 d、28 d建立3组不同依赖时程的大鼠甲基苯丙胺依赖模型;采用天麻素10 mg/kg腹腔注射28 d进行干预, 随后再进行CPP检测, 测定天麻素给药对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基苯丙胺给药7 d、14 d、28 d 3组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均明显延长 (P<0.05) ;14 d组与7 d组、28 d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7 d组与28 d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甲基苯丙胺+天麻素组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天麻素干预组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用甲基苯丙胺10 mg/kg腹腔注射给药, 7 d组、14 d组、28 d组均可诱导大鼠CPP效应的形成且给药14 d的大鼠CPP模型行为学改变较显著;天麻素干预具有缓解大鼠CPP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tetrahydropalmatine ,l-THP)对苯丙胺 (Amphetamine,AA)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alplacepreference,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 ,建立位置偏爱模型和建立氢化可的松诱发位置偏爱效应重现模型 ,并观察l-THP对其影响。结果 l-THP 10mg·kg-1可阻断AA 2 .0mg·kg-1的位置偏爱效应 ,并且可阻止氢化可的松 10mg·kg-1诱发的位置偏爱效应的重现。结论 AA可使大鼠出现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0 .5~ 4.0mg·kg-1)呈量效关系 (r=0 .94) ;氢化可的松可使已消失的位置偏爱效应重现 ;以上 2种效应均可被l-THP阻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方法 根据药物依赖实验研究中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原理,设计斑马鱼位置偏爱箱.根据斑马鱼的天然位置偏爱特性,决定其偏爱侧与非偏爱侧.模型组斑马鱼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后,放于非偏爱一侧(伴药箱);注射生理盐水后,放于偏爱一侧(非伴药箱),共训练5d,观察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斑马鱼位置偏爱效应.结果 空白对照组造模前后斑马鱼在伴药箱的活动时间无明显变化[分别为(287.5 ±80.18)s,(276.3±85.04)s],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经5d训练,斑马鱼在伴药箱的活动时间明显延长[(465.5±113.49)s],与造模前[ (247.9±95.62)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空白对照组[(276.3±85.04)s]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能诱导斑马鱼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本实验建立的斑马鱼位置偏爱模型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依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天麻素(gastrodin,Gas)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及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的改变。  方法  腹腔注射Meth(10 mg/kg,qd,14 d)建立Meth依赖大鼠CPP模型,然后采用10 mg/kg、30 mg/kg、100 mg/kg不同剂量的天麻素治疗14 d,测定不同剂量天麻素对Meth依赖大鼠CPP效应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剂量天麻素对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结果  Meth依赖大鼠CPP模型建立成功。与生理盐水组相比,Meth组的CPP效应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天麻素治疗可使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与Meth组相比,10 mg/kg、30 mg/kg、100 mg/kg的天麻素治疗后,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eth诱导的CPP效应,且100 mg/kg的天麻素可基本消除Meth诱导的CPP效应。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Meth组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经10 mg/kg、30 mg/kg、100 mg/kg的天麻素治疗后,小胶质细胞激活被明显抑制,且30 mg/kg、100 mg/kg两组剂量的天麻素治疗后抑制效果更明显。  结论  天麻素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eth依赖大鼠的CPP效应,天麻素对Meth成瘾具有改善作用。不同剂量的天麻素可抑制Meth依赖CPP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血清中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 tetrahydropalmatine,L THP)对血清催乳素 (prolactionPRL)水平的影响 ,研究L THP的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方法 :成熟雌性大鼠腹腔注射 (ip)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或L THP后 ,颈动脉采血 ,然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催乳素水平。结果 :L THP引起血清PRL水平迅速而显著的增加 ,效应持久 ,具有剂量依赖性。ipL THP(10mg·kg-1)就可显著拮抗培高利特 (Pergolide ,Per)诱导的大鼠血清PRL水平低下的作用 ,并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L THP可能是D2 受体阻断药。  相似文献   

6.
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产生硬肝化门脉高压。于实验第2周始给予口服含左旋四氢巴马汀40mg/(kg.d)的颗粒饲料;分别于实验6,8,11周观察1-THP预防大鼠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以及对胰高精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硬化大鼠门脉压力与门脉血中胰高糖素呈正相关关系,左旋四氢巴马汀在防止门脉高压形成的同时,还明显降低胰高糖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的消退方法对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消退及随后小剂量药物诱发点燃的影响。方法小鼠采用交替隔日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后在伴药箱或非伴药箱训练共8 d,即接受吗啡和生理盐水训练共4个轮次,使小鼠形成CPP。采用不同的消退方法使小鼠CPP熄灭。方案1:自然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后不做任何处理,待21 d后,每隔7 d进行1次测试,观察其消退程度。方案2:测试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第2天起,每日进行1次消退测试观察其消退程度;方案3:训练消退。小鼠吗啡CPP形成第2天起,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小鼠每日分别在伴药箱和非伴药箱完成一轮训练,每训练2轮测试1次,观察其消退程度。待各组完全消退后间隔2~7 d,皮下注射5 mg/kg吗啡对小鼠CPP进行重建测试。结果吗啡处理诱导小鼠出现显著的CPP效应,自然消退组在CPP形成后第28天仍保持CPP行为,第35天CPP效应消失。消退测试6次,训练熄灭4轮均使得CPP效应消退。以上3种方案消退的小鼠均可被5 mg/kg的吗啡点燃。结论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模型可维持28 d以上(自然消退),测试及训练消退的方法均可加速其消退,且5 mg/kg吗啡可诱导各组CPP效应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氯巴马汀(1-THP)对苯丙胺(AA)引起大鼠行为敏感化(behaviral sensitization)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每日定量给药法制作AA行为敏感化模型,观察1-THP对AA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影响。结果 AA引起大鼠典型的行为敏感化效应,1-THP可显著拮抗AA的这种效应。结论 AA可使大鼠产生典型的行为敏感化现象,多巴胺受体参与调控AA的这种效应;1-THP能拮抗AA的行为敏感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DA、5-HT及MAO在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联合应用致大鼠成瘾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依赖大鼠产生CPP效应的关系。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甲基苯丙胺组(2 mg/kg),氯胺酮低剂量(15 mg/kg)组,氯胺酮中剂量(30 mg/kg)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低剂量(2 mg/kg+15 mg/kg)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中剂量(2 mg/kg+30 mg/kg)组,每组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10 d,建立大鼠位置偏爱模型;ELISA检测DA、5-HT及MAO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在伴药箱中逗留的时间均明显增多(P<0.01),成功建立位置偏爱模型。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大鼠前额叶皮质、伏隔核、中脑腹侧被盖区中DA、5-HT及MAO的表达趋势基本相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A组表达增强(P<0.01);与MA组相比,联用组的DA、5-HT及MAO表达均呈一致性降低(P<0.01)。结论 DA、5-HT及MAO表达水平降低与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联合给药的依赖大鼠CPP效应没有显著提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重现大鼠海马区突触后致密质-95(PSD-95)的蛋白和DNA表达,观察PSD-95对吗啡成瘾记忆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吗啡CPP模型,自然消退后,通过环境来诱发CPP的重现,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观察吗啡CPP重现组大鼠海马区PSD-95的表达,并与吗啡CPP消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CPP环境激发组,吗啡CPP消退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以及吗啡CPP环境激发组与吗啡CPP消退组相比,海马区PSD-95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吗啡CPP重现和消退大鼠海马区PSD-95表达明显降低,海马区PSD-95可能未参与成瘾记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电刺激(PES)是否能频率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复发和抑制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的心瘾.方法:用二室自动CPP箱记录大鼠条件性CPP,用视觉模拟尺测量海洛因成瘾者的"心瘾(渴求)".结果:(1)低频PES能抑制大鼠小剂量吗啡点燃、或脚底电刺激诱发的吗啡CPP;(2)上述效应可被小剂量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1 mg*kg-1)翻转,提示有内源性阿片机制参与;(3)低频PES还能使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对毒品"心瘾"的自然消退过程加速.结论:外周神经电刺激可能是治疗海洛因成瘾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lobenpropit及组胺前体物质组氨酸对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重燃的作用.方法:在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表达、消退后,利用小剂量吗啡诱发复吸,然后评价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对其的作用.clobenpropit干预组:在测试前15 min,大鼠腹腔内注射吗啡(1 mg/kg),合并脑室给予clobenpropit(2、5、10 μg/rat);组氨酸干预组:在给予吗啡(1 mg/kg)前1 h,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分别观察15 min测试时间大鼠各个阶段,各个处理组在伴药盒停留的时间.结果:脑室内注射clobenpropit(5、10 μg/rat)和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都可以显著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发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结论: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的复吸过程,表明内源性组胺具有抑制吗啡复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系统在小剂量吗啡点燃诱导吗啡觅药行为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小剂量儿茶酚胺能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微量注射到双侧伏核(1 g*L-1)或腹侧背盖区(5 g*L-1),观察其对已消退的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之点燃重建的作用.结果:6-羟多巴胺微量注射到腹侧背盖区选择性地损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胞体,或注射到伏核以损毁多巴胺能纤维的末梢,均可完全消除小剂量吗啡(0.25 mg*kg-1, s.c.)的点燃效应.结论: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是药物点燃导致条件位置偏爱重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吗啡(morphine,mor)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建立和消退阶段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揭示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与CPP建立和消退过程的关系.方法恒量法(10 mg/kg)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吗啡8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CPP模型;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10 d,使形成的CPP逐渐消退.应用透射电镜动态观测吗啡CPP建立和消退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0 mg/kg吗啡8 d诱导CPP建立,生理盐水训练10 d可以成功消退CPP;CPP建立阶段海马CA1区超微结构以变性和坏死为主,主要表现为胞浆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溶解,细胞固缩等;消退阶段超微结构以坏死和凋亡为主,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胞浆肿胀、电子致密度增高,细胞器、细胞膜溶解,内质网池形成,细胞核常染色质浓聚、边集,核周隙增大等.结论海马CA1区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此变化可能与吗啡精神依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蟾毒灵在吗啡成瘾消退和重建中的药理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溶酶组和蟾毒灵组,每组各12只.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并通过条件性位置偏爱装置建立吗啡成瘾模型后,2组分别注射溶酶和蟾毒灵(0.6 mg/kg)并检测其偏爱分值变化.结果 蟾毒灵组在注射蟾毒灵后,偏爱分值降低,与后测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效应持续3 d以上;溶酶组的偏爱分值与后测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消退后采用半剂量吗啡注射重建吗啡成瘾,蟾毒灵组和溶酶组的偏爱分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蟾毒灵可促进大鼠吗啡成瘾的消退,但不影响成瘾消退后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