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脱位牙不同离体时间和保存液对牙周膜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麻醉拔除犬牙35个,首先将20个牙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室温干燥放置0、30、60、120、240 min组,另15个牙室温干燥放置30 min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放入牛奶、HBSS液,100 g/L蜂胶液中浸泡2 h。各组处理完成后,采用全牙消化法获得牙周膜细胞,并通过4 g/L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牙周膜活细胞数和存活率。结果:室温干燥放置30、60、120、240 min后,牙周膜细胞存活率依次为33.6%、23.6%、18.5%、0.8%,而0 min的牙周膜细胞存活率可达95.5%。拔后30 min,经牛奶、HBSS液和100 g/L蜂胶液中保存2 h后,牙周膜细胞均有活力,其细胞存活率大小依次为100 g/L蜂胶液、HBSS液和牛奶,其中100 g/L蜂胶液与HBSS液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牛奶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离体时间延长,完全脱位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力明显下降。100 g/L蜂胶液和HBSS液保存犬牙牙周膜细胞活力优于牛奶液。  相似文献   

2.
赵海礁  高洁 《口腔医学》2010,30(3):149-152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处理的脱位牙牙周膜形态特点。方法 取临床拔除的牙根已发育完成的前磨牙,分别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放置1、2、4 h后,再以生理盐水或Hank′s平衡盐溶液(HBSS)浸泡处理0.5 h,制成扫描电镜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比较牙颈部牙根表面牙周膜的形态特点。结果 脱位牙牙周膜表面形态随着干燥放置时间的增加其受损程度逐渐加重,经过保存液的处理,其牙周膜表面细胞和纤维的形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HBSS处理组比生理盐水处理组牙周膜的形态恢复略好。结论 干燥放置的脱位牙在HBSS中浸泡,其牙周膜表面的细胞形态、胶原纤维的排列都优于生理盐水,这两种保存液都对干燥放置的脱位牙牙周膜的形态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种不同保存液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分离出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自来水、Hank平衡盐溶液、豆浆、生理盐水、牛奶和DMEM高糖培养基6种保存液中1h、2h、4h、8h和24h五个时间点时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结果在五个时间点,DMEM组细胞残存率大于生理盐水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豆浆、HBSS和DMEM三组之间细胞残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h、4h和24h 3个时间点,牛奶组细胞残存率大于DMEM组和豆浆组,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奶、豆浆、HBSS和DMEM高糖培养基4种溶液是有效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临时保存液,而生理盐水和自来水保存效果差,不适合作为保存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温下脱脂牛奶与汉克斯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保存脱位牙对再植牙牙根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48只6周龄 SPF级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3只为空白对照,直接处死取材拍摄根尖 X线片,标本切片组织学观察;余45只随机分为3组,将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分别采用 HBSS、脱脂牛奶浸泡或干燥室温保存,30 min 后植回牙槽窝,术后1、3、7、14、21 d处死大鼠,拍摄根尖 X线片进行图像分析,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后各时间点牛奶组与 HBSS 组近中根阴影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皆小于干燥组(P<0.01);牛奶组根尖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根吸收少,根周修复类型与HBSS 基本相同。结论:脱脂牛奶与HBSS 在常温下均为良好的脱位牙体外保存液,可在普通人群中作为再植牙保存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室温下改良HBSS液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PDLC)存活和克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体外培养的第4代人PDLC。在HBSS中添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U/m1、地塞米松8mg/LTZ1、3、5mmol/L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制成改良HBSS液,并与HBSS液比较,观察PDLC在上述溶液中保存不同时间后的细胞活性及克隆能力的变化。结果3mmol/L和5mmol/LGSH组保存的细胞存活率在2。24h显著高于HBSS液组,且5mmol/LGSH组保存的PDLC克隆能力在1-12h显著高于HBSS液组。结论含5mmol/LGSH改良HBSS液保存人PDLC活性的效果在12h内明显好于HBSS液。  相似文献   

6.
鼠牙正畸移动中牙周膜功能状态与牙根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牙正畸移动中牙周膜功能状态与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33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1只)和实验组(22只)。通过拔除实验组大鼠右下颌所有磨牙,使上颌左、右第一磨牙咬合力改变,3周后分别形成牙周膜代偿性机能亢进模型和牙周膜废用性萎缩模型,据此实验组又分为萎缩组与亢进组(A、B组,各11只)。在各组大鼠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5mm镍钛螺簧,初始力值0.59N(60g),近中移动磨牙。14d后处死动物,拍摄X线片测定各组牙齿移动距离,并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测定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组牙根吸收程度〔(44.064±13.531)μm〕明显大于B、C2组〔(20.648±2.491μm),(28.045±5.683)μm,P<0.01〕,且牙移动距离B组与A、C2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的无咬合接触牙较咬合力代偿性增强或正常咬合接触牙更易发生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7.
全脱位牙回植可在外伤后短时间内重建咬合功能,恢复患者的容貌.牙回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保存患牙牙周膜细胞的活性,而保存时间和保存介质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牛奶廉价易得,可及时获取,有利于全脱位牙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及时保存,但不同种类、成分和温度的牛奶,其保存牙周膜细胞活性的能力和有效保存时间也不尽相同.此外,牛奶作为一种短期的全脱位牙牙周膜细胞活性保存介质,定期更新牛奶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保存在牛奶中的全脱位牙回植前需在汉克平衡盐溶液中浸泡30 min,以补充牙周膜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其增殖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尹悦  陶硕  张旗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3):232-236
目的: 探讨健康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来源外泌体对大鼠延期牙再植术后牙根吸收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提取hPDLFs来源的外泌体并鉴定。选择3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泌体组,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延期牙再植术模型,牙脱位30 min后植回牙槽窝。对照组牙周膜局部注射40 μL汉克斯平衡盐溶液(HBSS),实验组牙周膜局部注射40 μL含外泌体的HBSS。术后1、2、4周收样,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根表面吸收陷窝,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牙周膜内骨保护素(OPG)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鉴定表明提取的细胞外囊泡为外泌体。与对照组相比,hPDLFs来源的外泌体减少了延期牙再植术后牙根吸收陷窝的数量,降低TRAP阳性破骨细胞的表达(P<0.05),促进牙周膜内OPG的表达(P<0.05)。结论: 延期牙再植术后,hPDLFs来源的外泌体减少了破骨细胞的数量,促进牙周膜内OPG表达,减少了再植术后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9.
外伤全脱位牙19小时后再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牙齿全脱位,又称牙脱臼(complete avulsion),是指牙周膜完全断裂,牙齿与牙槽骨完全分离,患牙从牙槽窝中脱出[1].一般认为最好在脱臼后2小时内再植,文献报告再植成功的脱位牙最长的离体时间达15天[2].脱位的牙齿应立即冲洗后放入原位,或保存在口腔内舌下、牛奶内或生理盐水中并尽快就医[1].作者接诊一例离体19小时,干燥保存的切牙,再植后14个月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与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氮离子溅射和氮等离子浸没注入对纯钛表面细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试件288件,各随机选出96件,分别采用氮离子溅射和氮等离子浸没注入对其表面改性,纯钛组为对照组,氮离子溅射组为实验1组,氮等离子浸没注入组为实验2组。在实验1、2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粘附血型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进行细菌体外粘附实验。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统计分析氮离子溅射和氮等离子浸没注入对各种细菌粘附量的影响。结果:在细菌粘附24h、48h、168h后,上述4种细菌在氮离子溅射组和氮等离子浸没注入组表面粘附量较对照组表面粘附量显著减少(P〈0.001),其中4种细菌在氮等离子浸没注入组表面粘附量明显少于氮离子溅射组(P〈0.001)。结论:纯钛表面氮离子溅射和氮等离子浸没注入均可抑制细菌粘附,氮等离子浸没注入较氮离子溅射抑制细菌粘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近年来牙周致病菌通过代谢氨基酸、己糖或戊糖无氧酵解产生的代谢产物——丁酸,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牙周炎患者口腔中高浓度丁酸可能破坏牙周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丁酸对牙周炎的影响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妤  温秀杰 《口腔医学》2012,32(11):671-673
目的 探讨青春期拔牙矫治对颅面生长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1例非拔牙及21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的错牙合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比较分析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的颅面生长变化。结果 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 SNA角、ANB角、Ptm-A、MP-SN角、ANS-Me 、N-Me、ANS-Me/ N-Me比值减小。结论 拔牙矫治对上颌骨及下面高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可能使下颌平面相对于前颅底平面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4.
派丽奥(PERIOCLINE)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 观察牙周炎局部治疗药物“派丽奥”(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瑚机将75名牙周炎病人共200个牙周袋分成“派丽奥”实验组和合氏液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临床太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用药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无差异(P〉0.05)。用药后1周、停药1周、停药1月后均有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过程中尖牙后移阶段,采用稳定弓丝和弹性工作弓丝组合控制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前牙严重拥挤的病例,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13.7岁,均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应用0.018不锈钢丝和0.012NiTi圆丝,稳定弓丝依靠牙弓内多个牙的支持,发挥支抗力,同时利用弹性工作弓丝使尖牙后移入位。在矫治前、后模型上测量比较,判断支抗的控制效果。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在矫治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后牙的尖窝关系也未丧失。结论:稳定弓丝和弹性工作弓丝结合使用,在移动尖牙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支抗。  相似文献   

16.
四环素类牙周缓释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环素类药物除了有广谱抗菌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其非抗菌特性——对宿主机体的调节作用,四环素族牙周缓释制剂在牙周炎联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的应用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氯丙嗪对大鼠牙齿矿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对大鼠切牙硬组织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反应仪及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CPZ对培养不同时间牙胚ALP及Ca^2 的含量,利用显微放射照相技术观察CPZ对大鼠硬组织矿化的情况。结果:培养0-7d牙胚Ca^2 含量及ALP逐渐上升,培养7-10d的牙胚中,实验组Ca^2 含量及ALP活性的上升幅度显著减弱;CPZ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牙本质形成,并且对血浆中Ca、P无明显影响。结论:CPZ对大鼠牙齿矿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是通过成牙本质细胞的钙调节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孙晓琳  王学金  彭巍  李芳 《口腔医学》2013,(11):736-738
目的建立骨皮质切开术正畸牙移动实验动物模型,观察移动速率和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实验组35只行上颌双侧中切牙骨皮质切开术,1周后与对照组35只同时进行正畸加力,空白对照组5只不进行加力。按不同加力时间处死,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2周时牙齿移动距离(3.471±0.359)mm,对照组为(1.247±0.198)mm,具有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牙周膜内玻璃样变组织的形成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范围缩小,时间缩短。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能够加速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