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小切口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因手术技术容易掌握,严重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同时符合2种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6例,分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并发症、术后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及椎间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P<0.05);②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节段前凸角大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椎间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维持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96例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行PLIF术治疗(PLIF组),52例行OLIF术治疗(OLIF组).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融合率及术后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日常生活中振动环境对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全腰椎和固定L4~5节段全腰椎有限元模型,在L1上终板添加40 kg质量点,并进行模态分析。结果与正常全腰椎相比,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全腰椎的各阶共振频率均降低,对应振型的主运动也发生改变;术后模型第1、2阶固有频率分别为2.94、3.81Hz,均接近日常生活中的振动频段;在前3阶振型中,术后模型L2和L3节段后部单元振幅均增大,增大了该部位术后退变的风险,L3~4节段椎间盘振幅明显增大,特别是该椎间盘靠近L3节段的部分,可能会增大其应力和应变,进而加速其退变。结论基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模态分析,研究融合术后腰椎振动特性的变化,为术后患者恢复和健康生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万豫尧  刘毅 《医学信息》2010,23(2):356-358
从2000年到2008年80例腰椎不稳患者经过双侧椎板减压并碎骨块椎体间植骨融合,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腰椎不稳通过X、CT或MK,了解是否合并存在椎间盘撕裂或椎管狭窄情况;76例(95%)患者达到坚强的融合,有4例(5%)融合失败。没有病人抱怨术后术口疼痛。而且无伤口感染;植骨窗的良好建立和椎板减压过程中的碎骨块的去软组织化是融合成功的关键因素;达到的融合率与自体髂骨块移植达到的融合率相当。它是一种行椎体间融合所需的自体髂骨块移。植良好的代替品。  相似文献   

5.
背景:聚醚醚酮棒是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固定材料,但是其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不清楚。目的:对比聚醚醚酮棒与钛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尝试回答聚醚醚酮棒是否有潜力成为钛棒的替代品,尤其在前柱支撑不充分的情况下。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完整的人腰椎(L3-5)模型,并进一步构建4个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模型:①聚醚醚酮棒+cage;②钛棒+cage;③聚醚醚酮棒+纯植骨;④钛棒+纯植骨。比较不同模型中节段活动度、相关结构应力以及应变。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手术模型在限制L4/5节段活动度方面无明显差异;②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增加了椎间植骨的平均应变、增加了终板以及cage的峰值应力,同时降低了螺钉以及骨-螺钉界面的峰值应力;聚醚醚酮棒的峰值应力与屈服应力之比为6%-26%,高于钛棒的3%-12%;③在L3/4节段上,聚醚醚酮棒仅轻微地降低了节段活动度与椎间盘峰值应力;④因此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可能降低假关节、螺钉断裂与松动的风险,但是也可能导致终板塌陷、cage损坏以及棒断裂的风险更高;聚醚醚酮棒在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低度腰椎滑脱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纳入的35例因低度腰椎滑脱行单节段融合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相关的术前准备,并做好术后体位护理、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神经功能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35例腰椎滑脱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或缓解,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和正确指导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50例行腰椎单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其中25例实施ERAS管理(ERAS组),25例实施传统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围术期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3 d 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经椎间孔融合术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血液丢失,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首先建立腰椎椎间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旨在分析腰椎椎间融合内部生物力学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前路单节段融合,以观察复位,融合,固定后的应力分布和临近节段退变机制。目的为脊柱内固定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腰椎融合,固定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尤其以手术方法的选择和适应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图监测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10月对16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肌电图监测,共18个节段,66枚椎弓根螺钉。椎管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时应用自发肌电图监测,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应用电刺激诱发肌电图监测。患者术后均行CT检查螺钉位置。结果所有患者在减压过程中无异常肌电反应,2例在置入椎间融合器后出现间断性自发肌电活动。23枚螺钉﹙34.8%﹚在置入开路锥的过程中,相应的监测肌肉引出至少1次有意义的肌电活动。3枚攻丝尾部检测<10mA,取出调整后重新置入。术后均无新的神经并发症。术后CT提示上述3个椎弓根皮质骨内侧破裂和1枚穿破外侧皮质骨。结论术中EMG监测在微创TLIF中是一种监测神经根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自制拉钩辅助下经椎间孔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LIF)在腰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就诊需要行腰椎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选取28例患者行自制拉钩辅助下ELIF。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9~78岁(60.57±10.51)岁。分别记录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改变手术方式病例。2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0.61±3.25)个月,手术切口为(5.21±1.23)cm,手术时间87~118 min(102±8.98)min,术中出血量为(112.14±26.44)mL,术后引流量为(90.35±20.17)mL。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前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术中冲洗方案对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的术中动态生命体征及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131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温组,常规组65例仅在创口关闭前应用常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低温组66例采用术中持续低温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关闭前应用常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麻醉后(T0)、切皮(T1)、置入椎弓螺钉(T2)、植骨融合(T3)、关闭前冲洗(T4)及关闭后5 min(T5)收集两组患者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除体温及SPO2以外,两组术中的MAP,HR及CVP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和变化,与T0比较,低温组在T2~5的MAP,T1~3的HR,T2~4的CVP均明显升高(P<0.05);常规组在T1~5的MAP,T1~2的HR,T4的CVP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低温组在T1~5的MAP、T4的CVP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在T2~3的CVP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除术中冲洗量切口感染以外,低温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1d引流量、总住院日及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中低温冲洗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并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创口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塑形脊柱矫形器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的66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术后48~72﹙53.6±7.9﹚小时佩戴模塑形脊柱矫形器治疗;对照组术后4~5﹙4.3±0.7﹚周佩戴腰围治疗。观察2组内固定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术后佩戴模塑形脊柱矫形器时间3~5﹙3.9±1.2﹚个月,随访12~39﹙20.8±5.7﹚个月;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2﹙1.4±0.5﹚周可正常平地行走;住院时间1~2﹙1.3±0.4﹚周。对照组术后佩戴腰围时间3~5﹙4.2±1.3﹚个月,随访12~38﹙20.5±4.3﹚个月;椎弓根钉断裂及融合器移位3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3例,褥疮2例;术后4~6﹙5.1±1.2﹚周可正常平地行走;住院时间2~3﹙2.4±0.5﹚周。2组患者出院满意度分别为90~100﹙95.7±8.9﹚%、60~80﹙71.8±9.7﹚%,治疗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行模塑型脊柱矫形器治疗的患者,可72小时内下地行走,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强术后腰椎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经骶前间隙腰骶椎轴向融合(AxiaLIF):该术式是经直肠后壁和骶前间隙入路,将螺钉轴向放置在腰骶椎,从而完成L5/S1融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微创操作、保留脊柱后柱结构完整性等优点,但抗旋转能力差; 腰骶椎单向带刺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主要由中空轴向螺钉、2枚带刺内锁螺钉及特殊置钉器组成,是具有微创操作、固定牢靠、良好抗旋转能力的内固定系统。 背景:探寻一种微创操作、固定牢靠、具有良好抗旋转能力的新技术对于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腰骶椎单向带刺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骶椎失稳的生物力学特征,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腰骶椎尸体标本,截取腰骶椎运动节段(L3-S5),分为以下5组:结构完整的正常组、双侧峡部裂组、双侧峡部裂+带刺轴向融合内固定组(A组)、双侧峡部裂+单纯中轴螺钉固定组(B组)、双侧峡部裂+单纯中轴螺钉固定+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C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中L5/S1节段屈伸、侧弯、旋转的三维运动范围及轴向抗压能力。 结果与结论:①在不同方向的运动下,A、B、C组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均优于正常组与双侧峡部裂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A、B、C组3种内固定方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而在左右旋转方向上, A组旋转运动的三维运动范围显著小于B组,且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结果表明,腰骶椎单向带刺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抗旋转能力强,有望应用于临床。 ORCID: 0000-0002-1032-2834(易国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TLIF)不对称内固定条件下节段稳定性和椎体前柱应变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新鲜小牛腰椎标本8例,完成L4~L5节段完整状态测试后建立TLIF手术损伤模型,分别测试右侧椎弓根螺钉固定(UPS)、右侧椎弓根螺钉加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UPS+TFPS)固定、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BPS)状态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同时在L4椎体前柱表面用电阻应变片技术测量在前屈和侧弯运动中电阻应变数据。结果 UPS+TFPS和BPS固定状态的稳定性效果接近,UPS固定抗旋转稳定性不足。UPS+TFPS固定后椎体前柱应变在前屈和侧弯运动下较BPS固定分别增加21.8%和24.2%。结论 UPS+TFPS固定提供有效稳定的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椎体-内植物载荷共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椎间撑开解剖复位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5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II度以上)患者均施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 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但随机选择是否在术中进行解剖复位的操作,复位组30例,对照组26例,随访时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JOA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56例均获得13~46个月(平均32月)随访。复位组的影像学结果及最终融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都有较高的JOA功能障碍评分,复位组略优于对照组(P<0.01)。复位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3.1%。结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中进行解剖复位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影像学结果、植骨融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棘突间Coflex植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DLSS患者,按愿意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组接受Coflex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AS)评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X线片测定植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的高度、椎弓根间距及Cobb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1.02±0.32)h vs(2.13±0.58)h]、术中出血量减少[(145.5±36.0)mL vs(279.3±56.8)mL]、并发症减少(0 vs 9.1%)(P〈0.05);两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2.3±0.3)vs(2.6±0.6),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植入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椎弓根间距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椎间隙后缘高度均增大[治疗组术前与术后比较[(7.31±1.36)mm vs(8.98±1.56)mm],对照组术前与术后比较[(7.19±1.08)mm vs(8.61±1.41)mm,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棘突间Coflex植入术是一种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I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10例;L4.5滑脱12例,L5S1滑脱15例;23例为峡部裂性,14例为退行性。结果 随访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通过对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比较,37例中33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9.2%;27例I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椎间融合率97.3%;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4.1mm恢复至术后11.7mm,且无高度丢失。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定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下颈椎观测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颈椎前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测量广东地区出土成人干燥下颈椎(C3~C7)标本40套。测量项目包括椎体的前高、中高、后高、上矢径、中矢径、下矢径、上横径、中横径、下横径以及钩突间距。结果下颈椎椎体上横径平均为19.2mm,中横径21.1mm,下横径22.2mm;椎体上矢径平均为15.3mm,中矢径14.9mm,下矢径16.1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为改进下颈椎前路手术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 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 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变节段L2/3 3例,L3/4 4例,L4/5 11例,L5/S1 5例。所有患者行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双侧放置引流管各1根,术后充分引流,引流量低于10 mL时拔除引流,行抗感染治疗,静脉抗生素3周,口服抗生素4~6周。结果所有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170±26.3)min,术中失血量150~450 mL,平均(320±68)mL。细菌培养结果提示12例患者为阴性,4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5~10 d,平均为(7±2.8)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2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椎间隙植骨一期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2个月病灶控制不理想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前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沉平均(59±25) mm/h,C反应蛋白平均(42±20)mg/L,末次随访时均降为正常范围。术前VAS评分平均(6.3±0.6)分,末次随访平均(1.1±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