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如何理解《素问》“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答:任何疾病出现的证候,如果有表里同病,寒热、虚实夹杂,血水俱结等情况,都必须谨密地观察分析两方面的病情有无缓急轻重之分。《素问·标本病传论》谓:“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间,是指病情较轻,病势较缓;甚,是指病情较重,病势较急。分清间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治疗上能更好地进行协调。总的原则是:两方面病情都比较轻,没有偏轻偏重之分,则可采用双解之法——并行;如果一方病情较重,病势较急,无法照顾另一方面,则当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独行。例如:《伤寒  相似文献   

2.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语出《黄帝内经》,意思是说:临证治病要依据疾病标本的轻重缓急而治,病情轻缓的可标本同治;病情急重的可单治其标,或单治其本。这是临症治病的一项法则。而该法则的提出在《黄帝内经》中只是一种理论,真正将其应用于临床实际,并丰富、充实其内容的当首推《伤寒论》。《伤寒论》不但继承了这一法则,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法则,同时具有创造性地把这一法则有机运用于辨证论治过程中。1间者并行“间者并行”是指当标病与本病病情均轻、缓时,可标本兼治。有人说:仲景方是甚者独行的多,而间者并行的少。实际上,间者并行在《…  相似文献   

3.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是指中医治疗法则,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历代医家对此注解各有不同,但其意则一,即病轻势缓者标本同治,病情急重者标急则独治其标,本急则独治其本。此法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而擅于灵活应用此法于临床者当首推仲景。皮持衡教授对于病情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夹杂的慢性病、疑难病,采取扶正与祛邪交替给药的治疗方法,使药物既各自独行,又并行其治,既能用药精专,又无犯虚虚实实之弊,是对"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另一种解读和临床拓展。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读您刊1981年第3期“问题解答”关于如何理解《素问》“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解释。关键之处,读之漠糊,不揣浅陋,提出个人看法。我认为,这句经文理解之关键是对“间”、“甚”二字作何解释。此文对“间”、“甚”是这样解释的:“间,是指病情较轻,病势较缓;甚,是指病情较重,病势较急。”——这样解释,尤其是对于“间”字讲,似未涉及经文本意。参之前人解说:王冰注:间,谓多也;甚,谓少也。高士宗云:间,相兼也;甚,独盛也。如此看来:间者,兼也,这是最起码的涵义,所以治  相似文献   

5.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治则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并得到医圣张仲景及后世医家的丰富和发展,在临证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病机为“正虚毒蕴”,“虚”“毒”“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推动病情转变。基于此,笔者试从“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出发,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现代分型、分期论治,初期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中期扶正补虚并重,末期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注重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方”“证”对照,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陈霖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陈主任认为慢性胃炎属本虚标实,脾胃气虚、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为最基本的病机,治疗上以枳术麦芽汤为基础方再结合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崇尚寒热并用,主张在发作期遵循“甚者独行”的治疗原则,在缓解期遵循“间者并行”的治疗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多由感受湿热疫毒,或酒食不节,情志失畅,而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水蓄。临床证见:腹水、腹胀大,皮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鳍,食欲不振,泄泻,肝掌,伴出血倾向等。从病位上看肝脾肾同病。其本在脾,故治疗当从脾着手,兼疏肝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本病虚实夹杂,在治疗过程中要分清虚实。正如《素问》所说:“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是肾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皮持衡教授以“虚、湿、瘀、毒”为切入点,秉承“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治疗法则,从补泻敛散、扶正祛邪着手,多途径、交替给药以治疗慢性肾衰竭,取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刘昭坤 《中国中医急症》1995,4(1):F003-F003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处理急症,要在认症识病,分清缓急,抓住病机的前提下,坚定果断地及时选用疗效确凿的单味药物(不否定其它措施),这对截断病势,挽救危急,确能收到桴鼓之效.今举验案3则,以示其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将标本缓急治则应用到外感病表里同病、痼卒同病的治疗中,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结合《内经》理论从“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闻者并行,甚者独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间者并行”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贯穿应用于后世医家的诊疗之中,其理论得到丰富和创新。“间者并行”的辨治理念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能够帮助医家把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发展传变之规律、邪正之盛衰、寒热之变化、病理之兼夹,归纳了湿热阴伤、脾虚胃壅、虚瘀毒结、寒热错杂四种复杂病机证候,临证灵活运用理气、化湿、清热、解毒、调血、养阴、补虚等多法,同时兼顾多方面的矛盾,兼而治之,实现清湿热与养阴津、理胃气与补脾气、补气血与化瘀毒、调寒热与通壅滞的综合调理,以达升降相因、气血同调、攻补兼施之效。处方用药在分清标本缓急、虚实主次时,对多种治法分层次、有序地组合,有先后、有缓急、有轻重的“并行”调治,以使众药杂投,繁而不乱,面面俱到。以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截断逆转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俞景茂和解少阳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李岚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68-869
“和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之一,是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通过苦辛并进,寒热互用,补泻兼施,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脏腑和气血状态。“和解少阳法”为和法的一种,是疏通表里,治疗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邪正分争的治法。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将标本缓急治则应用到外感病表里同病、痼卒同病的治疗中,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结合<内经>理论从"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文献,探讨《黄帝内经》"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内涵,阐明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是《黄帝内经》标本缓急治则理论的具体体现,不论表里先后,正虚邪实,痼疾卒病,只要症状不甚危急,可标本兼顾;症状危急,则单独治标或治本。但也不是绝对的,亦有其局限性与不足,临床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5.
李白玉  闫颖 《中医药导报》2022,(4):152-154+173
基于“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总结哈氏妇科治疗产后痹临证经验。哈氏认为,产后痹以血虚不荣、肝肾亏损为根本,瘀血阻络、风寒湿邪侵袭为关键。治疗时,根据其标本虚实,病情急缓,分而论治。若病情轻缓者,多数应标本同治,或治标顾本,或治本顾标,或标本齐顾。若病情急重者,如寒客少阴,积久伤阳,则治之“甚者独行”,除邪止痛,而后予扶正之剂。  相似文献   

16.
“和法”作为中医学中的治疗大法,最早源于《中庸》“致中和”思想,指通过平调寒热、补泻互用等多种治疗手法,以使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达到“以平为期”的生理状态。其核心思想为“和其不和也”,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慢性胃炎包含萎缩性和非萎缩性两种,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机复杂多样,单用西药治疗较为单一。崔向宁老师在临床中对于此病的治疗颇有研究,且疗效显著,认为“诸病不已,必寻道脾胃之中”。治疗上善以“和法”理论为指导,以调和气机贯穿始终,运用平调寒热、补泻兼施、辛开苦降等多种治疗方法,并结合现代病理与药理,自拟和胃消痞方,临床应用效如桴鼓。现就崔向宁老师对于此病的治疗心得和用药特点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今后临床辨证治疗此病提供经验总结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与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要略》中有关肿瘤的内容不少,涉及到多种肿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药及预后,病因上强调寒凝;病机上强调寒热胶结、燥湿相混;治疗上擅于寒热并用,润燥同行,补泻兼施;预后判断客观、冷静而有特殊指征。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策  王继合 《河北中医》2008,30(5):493-494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而致的痞证,另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用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能调和脾胃气机,治疗上寒下热,寒热互结于中焦之痞塞。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  相似文献   

19.
所谓泻心法是指以苦泄为主,用泻心汤等对心下痞一证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从《伤寒论》、《金匱要略》所述有关此法的诸方看,除大黄黄连泻心汤纯属泄热除痞以治热痞者外,余皆为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之剂,以适应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痞证。金老认为附子泻心汤为治热痞而兼表阳虚,方用三黄泄热除痞,附子温经扶阳,为寒热并用,邪正兼顾之剂。半夏泻心汤用半夏干姜和胃散结、黄芩  相似文献   

20.
肾性血尿病机复杂,病势缠绵,在治疗上应辨别标本虚实。急性期多为邪实,治疗重在祛邪,治以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慢性期多为本虚标实,予以补泻兼施,治以益气养阴、补益脾肾、凉血止血,同时注重利湿与活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