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2.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对这句经文的解释颇不一致,虽各有阐发,但终不能深中肯綮。如杨上善所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必虚。故阳虚病者宜写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此注不够贴切,概念亦不清。王冰、马莳等则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为注。以经解经,亦不得其要。李东垣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单从针灸治疗上去发挥。吴昆注说:“刺法有从阴  相似文献   

3.
分析历代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主要注释,指出将此语解为针对阴虚、阳虚证的治法是错误的,此"阴阳"当指人体不同部位。全句意应为:阳部之病可从阴位治,阴位之病可从阳部治。与阳病治阳、阴病治阴相对照,"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思维特点是将局部病痛放在整体关系中加以审视,重视并充分调动机体各部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阴病治阳”滥觞于《黄帝内经》,意指针刺阳经穴位可以治疗症状表现在阴经的疾病。冠心病的症状表现在阴经,背俞穴位于阳经,前期研究发现针刺背俞穴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故“阴病治阳”可能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点。以“阴病治阳”为切入点,从营卫理论、气街理论、经筋理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联系临床,深入阐释针刺位于“阳经”的背俞穴在治疗“阴病”之冠心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阴病治阳”理论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历代医家的观点,结合中医理法方药知识,主要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滋阴以清热,温阳以散寒"、"祛寒以济阳气,清热以存阴液"、"气病治血,血病治气",以及外感邪气性质与季节关系等方面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阳病治阴”理论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日: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阐述了因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而出现寒象,病本在于阳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出现热象,病本在于阴虚。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所以“热之而寒者”则当“取之阳”。亦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阳病治阴”。笔者将此理论应用到妇产科临床上,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原则,对后世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理论内涵的探讨从未停止,并形成了丰富的解读.不同读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黄帝内经》的魅力所在.随着内涵的不断丰富,临床应用也变得广泛起来.为了更好地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内涵以对阴阳学说有更深刻的认...  相似文献   

8.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条是对中医治疗原则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对文中“治阴“‘治阳”之阴阳,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医家认为“治阴”“治阳”之阴阳,是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相似文献   

9.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10.
《素问·腹中论篇》载:“帝日: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日: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人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膜胀而头痛也。”阳入于阴者,主要病变部位在头与腹。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中对阳人于阴有这样的描述:“昼静夜剧,其证见阳热之有余者,是阳陷入阴也。”《濒湖脉学》中对弱脉的描述中也提到了阳陷入阴,“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相似文献   

11.
上病下治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河北中医》2008,30(4):378-379
上病下治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由此奠定了“上病下取”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凡是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下取以治疗上部疾病者,都属于上病下治之列。其治则  相似文献   

12.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法则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云:“……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歧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这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治则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含义是:以寒药治热病而热反盛者,应该取治阴分;以热药治寒  相似文献   

14.
<正>《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对这句话的认识,尤其是对"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历来被众多医家所争论,近代《伤寒论》诸多讲义亦未见统一,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3种。  相似文献   

15.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为之作注谓“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谓求其属也。”经文自此精辟注释,对寒热虚实阴阳水火之论发挥殆尽,此一治虚理法遂垂训千古,为后世临床治疗虚弱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准则。但细绎原文对照临床,“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阳,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阴”又别具奥理。兹不揣愚陋,简述于次。一、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苦寒泄热法治热征,病不愈反见热者,非为实热证,实为阴  相似文献   

16.
从“病发于阳,发于阴”谈“伤寒”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仕 《河南中医》1995,15(6):334-336
“病发于阳,发于阴”语出《伤寒论》第7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仲景《伤寒论》中所论伤寒,实际包括了风寒外犯太阳肌表的外伤寒和寒邪直犯脏腑或阳虚寒自内生的内伤寒两种概念。  相似文献   

17.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灵枢·终始》篇亦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这些治法中,仅指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头病取足。至于临床中并非罕见的上下交病如何处理,经文未及。《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某上下失血案云:“今饮食甚少,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由此有“上下交病治其中”之说。中指脾胃而言。《金匮要略心典》云:“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央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机者,必于中气”。此…  相似文献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类经》释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静香楼医案》云:“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尤氏之论,可谓一语中的。由此可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燮理阴阳,阳病治阴法。例1陈某某,男,38岁。2002年3月19日初诊。一载前罹“乙肝”兼胆囊炎,已服中西药1年多,迭进清利湿热、辛散疏肝之品,病情始终不稳定,肝功能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19.
罗霞 《新疆中医药》2006,24(6):11-12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一语,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历代医家对此多随文训释,特别是“病在阴”“病在阳”中“阴”与“阳”的释义颇不一致。大要又有二说,一说以四时之阴阳属性,分别释为湿、风、寒、暑四时(如隋·杨上善等)。此说似可从,但如联系本论上下文而深究其义理,则有文义不和之嫌。本身原文是承上文“欲知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之句,以阐述四时阴阳消长与人体阴阳变化的关系,强调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故杨氏之说可谓答非所问。另一说将“冬病在阴,夏病在阳”之阴阳,以脏腑的属性予以解释,所谓“冬病在肾,夏病…  相似文献   

20.
病"发于阴、发于阳"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之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吕钟笑[1]及徐苓[2]老师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完全一致。笔者也支持这一观点,但前者的体质说似不是主因,后者的风寒说也过于简单,今就此求教于二位同仁。1 伤寒在《内经》中“伤寒”一词指的是“伤于寒邪”,并非一病名。《难经 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相同。”此处伤寒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