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梦秋  马海燕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84-2585
流动采血车采血过程中常停放在人口相对集中,周围环境较复杂的街区,因流动性大、车载设备简单、车内空间小、人员拥挤等不利因素存在,给其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做好流动采血车各项消毒工作对保证血液质量,预防输血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至为重要。医护人员的手是直接或间接污染献血者和血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手的消毒成为阻断细菌污染的关键环节。我们于2004--2008年对本站流动采血车上各岗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健康世界》2004,(7):68-69
你是否经常用香水驱除车内异味,是否把车内改头换面装扮的温馨可人?你可要注意,那是在帮助车内甲醛来损害你的健康和容颜!  相似文献   

3.
豚鼠分别暴露于发射TDW2-100穿甲弹59式坦克车内和穿甲弹击穿坦克靶车内时的强脉冲嗓声中。发射穿甲弹的坦克车内脉冲声为170.0dB(SPL),9发;击穿坦克靶车脉冲声大于194.0dB(SPL),5发。用听生理脑干反应阈值来确定听力损失程度,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耳蜗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变化。结果是:震后8h发射车内豚鼠听力下降平均为11dB,48h全部恢复;而被击穿靶车内豚鼠听力下降平均75dB,48h听力下降平均44dB。震后48h,靶车内豚鼠耳蜗毛细胞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明显下降,而发射车内豚鼠耳蜗毛细胞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提示:坦克靶车内瀑震声明显大于发射坦克车内爆震声。耳蜗毛细胞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有一定的关系,表明,强脉冲声伤致代谢障碍在耳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临床上应注意积极维护内耳代谢,或许会减少强脉冲声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伴随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购买汽车,车内的空气污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专门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四大污染源成为危害车内人体健康的最大“杀手”。  相似文献   

5.
李刚 《健康生活》2007,(4):25-25,28
时下,随着私家车的逐渐普及,车内污染问题也日趋引起人们的关注。前不久,在北京就发生了一例新车车内污染致人死亡的事件:一位女士驾驶自己的新车才两个多月,就患上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因医治无效死亡。后经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检测得知,该女士私家车内苯含量超标是其致死的直接原因。看来,车主们在给自己的座驾“扮靓”时,还真得悠着点。那么,车内污染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又该如何防范呢?  相似文献   

6.
豚鼠分别暴露于发射TDW2-100穿甲弹59式坦克车内和穿甲弹击穿坦克靶车内时的强脉冲噪声中。发射穿甲弹的坦克车内脉冲声为170.0dB(SPL),9发;击穿坦克靶车脉冲声大于194.0dB(SPL),5发。用听生理脑干反应阈值来确定听力损失程度,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耳蜗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变化。结果是:震后8h发射车内豚鼠听力下降平均为11dB,48h全部恢复;而被击穿靶车内豚鼠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仓内存在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于颖车内装饰材料及汽车发动机引起的。车内装饰材料的污染是难以避免的,但汽车发动机引起的污染是可以控制的。笔者通过一起轿车内CO2污染事件的跟车检测调查,探讨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们更加关注与汽车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几桩由汽车内空气污染引发的官司,则更使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为热门话题。一方面,我国大中城市由汽车引起的污染事件已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气中近80%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50%的氮氧化物均来自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车内装饰材料缺乏强制性标准,使得对车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排放管理存在空白。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状况和影响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关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7月选择不同车型和车龄的小汽车35辆,进行车内空气中苯系物、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测,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使用1a以内车辆车内空气污染物(甲醛,TVOC)超标率为83.3%,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污染物浓度降低。车辆封闭时间越长,污染物浓度越高。汽车内使用香水、在汽车内吸烟、汽车清洗或喷漆都会使汽车车内的TVOC浓度增加。新车经过净化处理后,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结论新车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现象严重。建议出台标准设定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浓度的限值,合理控制车内空气通风系统,采取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措施,以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近期,网上一则关于上海通用某品牌汽车“车内电磁辐射远超变电站”的帖子被广为流传。据网帖描述。“该车型的多位车主检测出车内辐射超标,其中在行驶中主驾驶位置的电磁辐射强度可达到19微特斯拉(μT),而专业机构检测的广州某变电站3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仅0.7μT,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1.
芬芳 《健康世界》2006,(9):50-53
夏天酷热,你是不是一上车,就紧闭车窗、迅速打开空调躲避暑气? 知道吗?这样你就给了车内有害气体和细菌一个“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 当这些有害物质在车内“健康成长”后,便成为潜伏在你身边的“隐形杀手”,损害了人体健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装备     
我国研制出高原医疗救护车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我国首台高原医疗救护车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制成功。该车可在5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构建车内30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环境,并配备多种医疗器械可随时保障手术需求,实现对重症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快速运送。同时,车内配备固定床铺、医疗操作台、平板电视以及多种医疗器械等,随时保障手术需求,实现“现场手术”。  相似文献   

13.
元山 《大众健康》2009,(10):96-97
带着一家大小自驾游归来,你会发现爱车的里里外外部蒙上一层泥灰,椅子上有孩子留下的果汁渍,内门板上都是鞋印儿,还有爱犬的尿液和毛发粘牢在座椅上。已经有证据表明,不重视车内清洁的驾车人,秋季罹患过敏性鼻炎的比例要高出34%,感冒后的痊愈时间从6~7天,延长到10~12天。因此,车内清洁保养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外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有车一族越来越多,车内的空气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调查显示,国内九成新车空气污染严重,即使开了五年的旧车,也很难达到合格标准。近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指南首次对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做出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斋 《家庭医生》2012,(22):27-27
身兼自驾游司机一职,可谓责任重大,车内满满全是最亲爱的人,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夏季车内空调在给驾乘汽车的人们提供了舒适环境的同时,若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与人体主观健康的关系.进行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监控评价.方法 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着重对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内CO2浓度、菌落总数、可吸入颗粒物、CO、甲醛、等效噪声、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压强,共9个项目进行检测;对车内乘客进行主观健康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对所采集的试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应用实验室软件MATLAB6.5进行数据处理,并在Visual.C++开发平台上设计1个车内空气质量评估软件.结论 除CO2浓度超标之外,车内的空气质量总体还是好的,车内温度、相对湿度、压强、菌落总数、CO、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及噪声等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评估软件的研制.有利于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8.
救护车污染监测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救护车及车载器械易受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污染,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切断造成急救患者感染的各个环节是急救过程中控制医院感染的首要任务。1方法我们对救护车内壁、底面、车座、担架、氧气瓶导管、车门把手、方向盘等进行病原学监测。采样前先清洁卫生,再用1∶500的"84"消毒液喷洒,10 min后分别对车内不同部位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车载清新吧对车内空气质量净化的效果,为净化车内空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现代轿车作为现场测试车,在车内创造污染浓度,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转后,按不同时间进行检测与采样。结果净化器开启120min时,苯的净化率为89.06%;甲醛的净化率为90.00%;可吸入颗粒物的净化率为86.52%;杀菌率为63.33%。结论车载清新吧对车内空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献血动态     
深圳市血液中心的捐血车全部用上了高科技———“光盾光触媒”新技术,由此,广大市民进行义务献血有了一把“安全锁”。源于日本的“光盾光触媒”技术由深圳市南盾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可对车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净化,由于具有抗菌的彻底性及无公害性,被权威专家称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居家车辆抗菌净化处理技术。采血车内喷涂“光触媒”后,在灯光或日光的作用下,能对车内的空气或物体表面起到杀菌、脱臭、防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防止因献血人员的频繁流动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深圳市捐血车用上“光触媒”高科技 福州启用献血者指纹识别系统2004年12月4日,福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者指纹识别系统正式开始用,这也是国内采供血行业首次全面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管理软件。献者要先把自己的指纹输入电脑才可献血,此举将遏制冒名献血等违规行。因在日常采血工作中,个别献血者为及时报销用血费,让他人持自己身份证献血,有的献血者明知自己血液不合格,却为骗得免费体检,通过假身份证献血。这些违规献血行为,影响了献血资料的真实性,也影响血液安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