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某建筑物空调系统的测试,对空调机组新风量、空气调节区域的送风量、回风量、气流组织、送回风口设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结果室内温度为22.0~26.2℃、相对湿度45.5~59.2%、风速0.01~0.56 m/s、二氧化碳浓度604~878ppm,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一层指挥中心、二层会商中心换气次数为0.74、0.6次/h,低于相关标准要求。五层弧形办公室送风口风速低、回风口风量不满足要求。结论合理的气流组织及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对室内空气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确保室内环境健康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传统舒适型空调系统利用新风、气流组织,净化以及维护确保室内环境健康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改善的有效措施,阐述了更加台理、有效利用新风、气流组织,净化以及维护是空调系统由舒适型向健康舒适型转变,确保室内环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列举和分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常见的卫生相关问题,指出空调系统的污染无法避免,在各种改善空气质量措施中,新风是唯一可靠的方法,但又与新风的量、洁净度和气流组织密切相关。同样,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还需要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科学有效地运营管理;卫生部门应加强预防性卫生学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央空调过滤效率与室内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舒适性中央空调设计偏重热湿处理、气流组织及节能 ,空气过滤仅依赖于中央空调所配置的过滤器 ,未作设计计算或校核 ,室内空气含尘浓度往往达不到卫生标准 ,对室内人员、设备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甚至使空调本身即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之一。合理提高过滤器效率 ,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更可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全文建立了中央空调的基本数学模型 ,参考美国ASHRAE6 2— 1989R“达到可接受空气品质的通风”标准的推荐指标 ,对中央空调过滤器效率与室内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探讨。1 中央空调的基本数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对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影响,为提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4月,选取某大厦空气-水空调系统一套机组,分别在室外、室内及送风口设置采样点,于集中空调清洗前1 d、清洗后1 d、清洗后10 d分别采样,测定送风管道内积尘量和送风中PM10浓度。结果与清洗前比较,集中空调清洗后管道内积尘量下降(P0.05),送风中及室内空气PM10浓度降低(P0.05)。管道内积尘量与送风中及室内空气PM10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5和0.730,均P0.001)。结论集中空调系统清洗可减少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有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同时,许多公共场所往往通过提高建筑物的密闭性来节约能源,从而造成室内新风量的不足,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新风量是影响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降低公共场所内污染,确保室内空气品质有重要的意义~([1-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中规定,新风量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即示踪气体法和风管法。示踪气体法主要适用于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设计的空调系统降低人体解剖实验室内甲醛浓度的效果。方法在同一个人体解剖实验室内设计安装两套不同的空调系统,即单元空调器(甲型)及工艺性空调系统(乙型),通过计算室内冷负荷,确定空调系统的通风、排气强度,分别在不开空调、开甲型、开乙型时,在3个固定采样点,分别采集室内空气,比较3种不同状态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差异。结果甲、乙两型及甲、乙两型分别与不开空调系统相比,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乙型空调系统效果明显优于甲型。  相似文献   

8.
1引言对于任何中央空调系统来说,系统清洁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央空调系统的清洁,不仅关系到我们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和系统设备运转的安全。维护不当将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空调系统能耗上升,甚至导致空调系统重要设备的故障甚至事故。而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对此类问题越来越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对此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9.
陈华 《现代医院》2004,4(10):92-94
目前医院在传染病房的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有关气流组织以及负荷计算并没有考虑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将冷热负荷处理和病房负压控制接合在一起的传染病房专用空调机组 ,并充分考虑了节能措施。通过实验 ,这一新型空调系统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房内的送风工况 ,并在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方面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南宁市某新建星级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以预防和控制其可能出现的健康危害因素.方法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2006)等有关标准和规范,对该空调系统的相关设施、设备及采取的卫生防护措施等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检测与评价.结果检测的各项卫生指标中,新风量、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风管内积尘量及其微生物、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送风中微生物经清洗消毒后复检合格;空调系统布局基本合理,但新风口、冷却塔位置设置不合理,酒店内及冷却水系统未安装相关消毒净化装置,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隐患.结论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条件及各项卫生指标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规定,但需经再确认控制空调通风系统的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运行.  相似文献   

11.
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装修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武汉市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市民对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及其检测需求,寻求有效的防控手段.方法 于2006年2-7月测定城区装修完工6个月以上的办公场所和居民住宅中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γ射线).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部分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室内空气污染相关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的检测需求率,以及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的影响.结果 装修6个月后仍有近30%的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不同,污染状况从重到轻排序为:儿童卧室>主卧室>客厅>办公室>厨房.儿童房与主卧室最易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4%和44%.参与调查的市民60%以上知道装修是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但提出检测需求的仅有10%.经济状况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和需求率越高.结论 目前城市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市民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且存在认识误区,很少有人提出检测要求.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成为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制约因素.健康意识促进是今后防控室内空气污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办公楼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评价办公楼室内空气质量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分析了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系数3个基本要素。采用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对不同办公楼内变异系数大的污染物指标赋予较大权重。用复相关系数代表污染物指标的独立性。以变异系数和复相关系数为基础用公式计算权重系数,并用此方法分析了已发表的某文献中报道的4栋办公楼室内空气C02、C0、IP、细菌总数、甲醛、N02和S02的浓度,进行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用该方法计算出上述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44、0.083、0.112、0.091、0.232、0.113和0.125,其评价结果比原报道的结果更科学合理。结论 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办公楼室内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污染与改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筑环境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室内环境,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室内环境引起的病态建筑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去除室内环境中的低浓度有害物质避免“病态建筑综合征”的方法很多,该文具体分析了影响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物种类,系统阐述了当前室内空气的改善措施,提出净化室内空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装修后居室空气污染及健康效应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装修后居室空气污染及健康效应。方法:选择新装修的13户家庭在装修后的第1~4天、2个月和6个月进行室内空气采样,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浓度,同时对家庭成员装修前后眼及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超标2.92倍以上,苯、二甲苯超标7.4~11.3倍及58.2~87.1倍。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家庭成员中流泪和打喷嚏、支气管炎或咳嗽、哮喘、头晕的阳性率在装修前分别为0%、3.0%、3.0%、0%,装修后上升至24.2%、7.6%、6.1%、7.6%。结论: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污染,污染程度与装修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并与装修材料的质量有关,装修还导致家庭成员眼部及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的阳性率上升。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健康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不良建筑物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室内空气污染已经被列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之一。笔者对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几种重要气态污染物(甲醛、氡气、氨气、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就其健康效应及其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本先  张保强  官洪国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56-1558
目的调查家具销售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降低家具商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方法在夏冬季节对潍坊市9家家具城进行现状调查,监测室内空气中的微小气候和CO、CO3、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含量。在9家家具城和5家不售家具的综合性商场内,分别选择154和145名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了解他们由于室内空气污染而引发的主观感觉和呼吸道症状。结果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甲醛的监测结果平均值分别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0.33和3.42倍,超标率分别为60.29%和92.74%。板材的卫生质量及生产后的放置时间、板材密度、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能力是影响家具城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该市家具城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建议家具城配备有效的通风设施,加强通风,对家具城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保护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试点卫生村居室内空气质量,为制定《卫生村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测定与实验室检验。结果两地居室内空气中几种污染物测定结果均值范围分别为:CO1.25-1.73mg/m^3、CO2 20.06%-0.08%、IP0.13~0.24mg/m^3、细菌总数1460~3478cfu/m^3、甲醛0.02-0.04mg/m^3、氡23.6~122.18Bq/m^3。空气中CO、CO2、IP、细菌总数均有超标现象,超标最严重是IP(77.0%)。不同居室测定结果的比较,厨房高于卧室。结论试点卫生村居室内空气质量欠佳,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村规划与建设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宾馆开业时室内空气质量及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4家2~4星级新建并已装修的宾馆于开业后1~4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卫生学调查,同时进行从业人员健康影响调查。结果 宾馆内温度、相对湿度、CO、CO2和空气细菌总数与室外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甲醛和可吸入颗粒物与室外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客房内分别高达(0.42±0.23)mg/m3和(0.13± 0.08)mg/m3。从业人员眼、鼻和咽刺激症状、失眠、头晕和头痛症状阳性率均高于开业5年以上宾馆内从业人员,其中咽、眼刺激症状阳性率高达70.0%和50.0%。结论 新开业宾馆甲醛污染主要来自装饰材料及室内通风换气不足。  相似文献   

20.
室内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在O3和NO2存在的情况下,各污染物之间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严重地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造成室内人员的健康损害。该文论述了室内可能存在的主要化学反应,以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并概括了相关研究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室内环境中VOCs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改进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建立建筑材料“生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