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59例,脑梗死患者21例以及健康对照30例,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用改良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血清脂蛋白谱(SLPG)。结果:脑梗死组TC,LDLC高于对照组,脑出血组LDLC高于对照组,低于脑梗死组;SLPG结果显示脑梗死组α脂蛋白(αLP),β脂蛋白(βLP),中间β脂蛋白(intβLP)高于对照组,脑出血组βLP,intβLP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判别分析优选出βLP,intβLP,HDLC为判别脑血管病(CVD)的指标,这三项指标对CVD的判对率为71.3%,结论:βLP,intBLP,HDLC可作为临床预测脑血管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及血清脂蛋白谱的变化及区别。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1月~2012年5月的脑出血患者68例和脑梗死患者60例,并选择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谱( SLPG),同时测定三组患者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结果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血清TC、LDLC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组LDLC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HDLC为判断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指标,对脑血管的判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11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脂蛋白谱(SLPG),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脑梗死组血清HDL-C含量[(1.0±0.3)mmol/L]显著降低(P<0.001),TC/HDL-C(5.3±1.4)显著增高(P<0.001),而TC 含量](5.0±1.5)mmol/L]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老年脑梗死组SLPG异常率为86.4%,不管HDL-C含量降低与否,α脂蛋白在SLPG的表现均显著异常(P<0.001~0.05)。结论血清HDL-C水平降低、TC/HDL-C增高以及SLPG异常可能是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α脂蛋白图谱较HDL-C更具敏感性,而TC水平的预警作用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和比较其调脂治疗疗效,探讨血脂对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组108例、脑出血组84例及对照组92例(未发生脑卒中患者),用比色法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随机分组将脑出血及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及非调脂治疗组,并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AM)(近期疗效)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远期疗效)。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脑梗塞)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TC、LDLC低于脑梗塞组;调脂治疗组1个月后FAM评分低于非调脂治疗组,而3个月后ADL分级评定好于非调脂治疗组。结论高TG、TC、LDLC及低HDLC水平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低TC、LDLC更易发生脑出血;调脂治疗能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脑血管意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选取 182名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为 15 0名身体健康的体检者 ,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根据Friedewald公式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并按Frost法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的含量。结果表明 :脑梗死及脑出血组 (即实验组 )患者 ,其血清TG、nHDLC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认为高甘油三脂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确切的关系 ;nHDLC增高与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与血清脂蛋白(α)[Lp(α)]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2例脑梗死患者,34例脑出血患者Lp(α)的水平,并与35例健康对照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Lp(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Lp(α)含量也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血清脂蛋白(α)水平的升高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可做为独立重要的脑血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日本岛津CL -72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 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 )、磷酸肌酸激酶 (CK )、α -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结果 脑梗塞组CK、α -HBD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脑出血组AST、LDH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脑出血组CK、α -HBDH值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脑出血组LDH、α -HBDH值显著高于脑梗塞组(P均 <0 .0 1)。结论 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清心肌酶谱变化有差异 ,心肌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性质和程度、心脏受损情况及预后有关 ,心肌酶谱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早期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分析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并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上述水平无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改变与无意识障碍改变的患者组间比较血清心肌酶谱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疾病情况及程度有明确关系,监测心肌酶谱对判断其病变程度,预后及预知心脏受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冠脉造影技术将120例患者分2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等指标,并计算出其综合指数:TC/(HDLC+TBIL)和LDLC/(HDLC+TBIL),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及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TC/(HDLC+TBIL)和LDLC/(HDLC+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多变量的losistic回归分析,LDLC/(HDLC+TBIL)比值作为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优于其他传统的单一指标。ROC曲线显示,LDLC/(HDLC+TBIL)比值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综合指数是冠心病一个较好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姚明坤  程巧华 《吉林医学》2011,32(28):5914-591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检测263例脑梗死患者和64例脑出血患者的血脂7项值标,并与作为对照组的131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患者进行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采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P(a)]的测定采用免疫多点定标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根据TG、HDL结果按公式计算。结果:脑梗死组血三酰甘油TG、LDL、Apo-B均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DL和APO-A1则显著低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LP(a)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与脑出血比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LDL、Apo-B、LP(a)等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铜、锌、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硒水平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UV-210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1 43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铜、锌、硒水平.结果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发组及有肿瘤负荷组患者血清铜及铜/锌比值高于无复发及无肿瘤负荷组(P<0.01),血清锌、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与其它肿瘤患者组间也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锌、硒进入方程,且为保护因素.结论低锌、低硒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血清铜升高则可能是肿瘤存在的结果.血清铜及铜/锌比值与肿瘤负荷状态及复发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四种动脉粥样硬化( AS)性疾病的关系。方法:观察组分为四组,单纯性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同年龄段健康查体者,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间接胆红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直接胆红素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除脑梗死组外,其他各组均明显降低( P<0 .0 5 ) ;除脑梗死组HDL - 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观察组血脂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且糖尿病组三酰甘油及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1 )。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间接胆红素降低更明显,提示可将胆红素水平作为AS患者体内氧化活性增加的一个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和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alpha,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11例脑梗死患者的TXB2,6-酮-PGF1α及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发现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升高、6-酮-PGF1α、TXB2/6-酮-PGF1α升高。LDL-APO-B与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与6-酮-PGF1α呈负相关。而HDL-C与6酮-PGF1α呈正相关。TG与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TXB2和6-酮-PGF1α变化与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血管性痴呆(VD)与血浆性激素及局灶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1例男性VD患者血浆雌二醇(E2)、孕酮(Prog)、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酮(T)、的含量变化,采用133Xe吸入法测定rCBF变化.结果脑梗死痴呆组、脑梗死非痴呆组E2水平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痴呆组E2水平较非痴呆组降低更明显.两组Prog,PRL,FSH,LH和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脑梗死痴呆组、脑梗死非痴呆组rCBF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痴呆组rGBF较非痴呆组降低更显著.结论血浆E2水平降低,则rCBF下降愈严重,VD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OSAHS在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多导睡眠仪监测证实的84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2名经体检证实完全健康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的第一个清晨静卧,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液标本测定血清尿酸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健康对照组为同一时间抽血检测相同项目。结果OSAHS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尿酸水平在不同程度OSAHS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在不同程度OSAHS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尿酸水平、最低血氧饱和度、体重指数和OSAHS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胆红素和OSAH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不明显。结论OSAH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同时伴有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体液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Ⅱ)、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铁蛋白(SF)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15岁肥胖儿童和30例9~14岁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体块指数(BMI)、肝转氨酶(ALT、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铁蛋白、肝脏B超等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组(SOC)、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S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NASH)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肝酶、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铁蛋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组的HA、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其以PCⅢ明显;SNAFL和NASH组的HA、PCⅡ、SF、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单纯性肥胖向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发展,SF、PCⅡ、ALT、AST逐步升高,差异显著(P〈0.05);经两两相关分析发现:SF与PCⅢ、ALT、AST相关(r=0.33、0.63、0.69,P〈0.05),PCⅡ与ALT、AST相关(r=0.55、0.56,P〈0.05);所有病例中SF≥300μg/L者6例,均为NASH患者,且其均值与NASH组其他惠儿相比,在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转氨酶上都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维化指标中PCⅡ是一早期敏感的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血清铁蛋白的增加是反应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兔饮食性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兔高脂血症,检测高胆固醇饮食7、14、17、21、25、28d兔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大耳白兔在喂食高胆固醇饲料7、14、17、21、25、28d后血液中CHO和TG浓度逐渐升高(P<0.05),CK活性和CRP含量随着高脂血症的进程而逐渐升高,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兔血清CK活性和CRP含量与高脂血症的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时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35 例窒息新生儿和15 例正常新生儿血中胃动素( MTL) 和胃泌素(GAS) 的浓度。结果 急性期MTL 浓度增高,GAS 浓度降低( P< 0-01) ,并与Apgar 评分和病情轻重有相关性;恢复期MTL 进一步升高,而GAS 则恢复至正常。并发颅内出血者的MTL 浓度及消化道出血者的GAS 浓度与无此相应并发症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 ,P< 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消化系统的某些症状与血中MTL 和GAS 水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RFP检测条件:Symmetry C8色谱柱(5 μm,150 mm×3.9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 5.5)∶甲醇=30∶70,流速0.45 ml/min,测定波长340 nm;INH、PZA检测条件:Symmetry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 6.0)∶乙腈=91∶9,流速0.8 ml/min,测定波长254 nm.结果以峰高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利福平为0.5~32 mg/L,INH为0.5~20 mg/L,PZA为1.0~60.0 m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药物的日内、日间变异均<10%.回收率>8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无干扰,用于上述3种药物复合制剂卫非特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能满足人体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性激素变化 ,分析其与血糖、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的相关性 ,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来探讨 SHBG在 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 2型糖尿病患者 85例和正常对照 5 9例 ,女性取绝经后。其中 4 8例患者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分别收集其空腹血清标本 ,测定 SHBG、总雌二醇 (E2 )、总睾酮 (T)、空腹胰岛素 (FINS)、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等指标 ,计算 HOMA模型 B细胞功能指数 (HOMA- IS)、BMI,并以 L N[1/ (FBG·FINS) ]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患者组血清 SHBG较同性别对照组降低 (女性 P<0 .0 1;男性 P<0 .0 5 ) ;T/ SHBG在女性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性分析发现 ,女性患者组 SHBG与 FBG、FINS、ISI有相关性 (分别 rs为 - 0 .372、P<0 .0 5 ,- 0 .332、P<0 .0 5 ,0 .4 45、P<0 .0 1) ;男性患者组 SHBG、总 T与 BMI有相关性 (rs为 - 0 .32 9、P<0 .0 5 ,- 0 .4 2 4、P<0 .0 1)。经吡格列酮干预治疗 12周后 ,血糖、血脂等有改善 ,而 SHBG、性激素、ISI无显著改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HBG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