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HBV和HCV混合感染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50例青少年PHC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50例其他肝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BV、HCV、HBV/HCV标志物阳性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BsAg、抗Hbe和HBV-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和HBV(+)HCV(-)与青少年PHC发病呈正相关性(P<0.05),HBV(-)HCV(+)与青少年PHC发病无相关性(P>0.05),HBV(-)HCV(-)与青少年PHC发病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HBV感染与青少年PHC发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属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庄衍  唐勇  俞夜花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2):964-969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接受诱导和巩固化疗期间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类抗HB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已成为预防和抢先治疗HBV再激活主要抗病毒药物。该研究观察并探究AML合并HBV感染患者化疗前后长疗程和短疗程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预防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AML合并HBV感染并接受至少4个疗程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预防治疗前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含量以及抗HBV药物持续服用时间分为4个亚组,系统分析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HBV再激活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长疗程预防(long course prophylaxis group,LCP)组,即口服抗HBV药物持续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以上,该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HBV相关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5.56%(1/18)和0%(0/18),明显低于短疗程预防(short course prophylaxis group,SCP)组患者(即口服抗HBV药物持续至化疗结束后1个月以内)的45.45%(5/11)和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14),而LCP和SCP组患者的HBV原发耐药率分别为11.11%(2/18)和9.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预防治疗前HBsAg阳性患者(HBsAg大于等于0.05 IU/mL)经长疗程预防,其HBV再激活率和HBV相关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8.33%(1/12)和0%(0/12),明显低于SCP组,66.67%(4/6)和66.6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和P=0.005);同时,LCP和SCP组中HBsAg(+)患者的HBV原发耐药率分别为8.33%(1/12)和16.6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LCP组中HBsAg阴性患者(HBsAg小于0.05 IU/mL)的HBV再激活率、肝炎发生率和原发耐药率与SCP组中HBsAg(-)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和SCP组患者均未发生3级以上药物毒性反应。结论:长疗程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是降低AML合并HBsAg(+)感染患者化疗后病毒再激活以及病毒相关事件发生率有效而且安全性良好的预防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富  乔正虎 《癌症》1993,12(4):348-349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一直是PHC病因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根据放射免疫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标志远未达到血清最低感染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测出ag(10~(-18))水平的HBV DNA,大致与血清传染性浓度相当。本文作者应用PCR检测PHC患者血清HBV DNA,可能为研究HBV感染与PHC的关系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人肝癌细胞内HBV DNA和HBsAg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亮  张晓东 《癌症》1993,12(1):4-6,T000
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双标记方法,在31例人肝细胞癌(HCC)的石蜡切片中检测HBV DNA和HBsAg。在31例HCC中,20例(64.5%)HBV DNA阳性,14例(45.2%)HBsAg阳性,8例(25.8%)HBV DNA和HBsAg两者同时阳性。HBV DNA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20例),也见于胞核内(16例)及核浆内(16例)。此结果表明,HCC的发生与HBV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的国家中,HBV 对肝细胞癌(HCC)的致癌作用特别重要;但在 HBV 感染率低的地区,HCC 通常与其他因素特别是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NHL患者确诊时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两对半。结果:32例NHL患者伴HBV感染者16例(占50%),HBsAg阳性者6例(占18.8%),伴HBV感染的NHL患者在化疗时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BV感染的NHL患者。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HBV感染远高于一般人群,HBV感染可能在NHL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伴HBV感染的NHL患者在化疗时肝功能异常较常见,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在临床上,HBV 和HCV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下面就HBV和HCV感染的分子病毒学和免疫学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癌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体内DNA甲基转移酶(DNMT)表达量,探讨肝癌组织中HBV感染与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间至2014年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52例肝癌患者,根据肝癌组织中HBV感染情况分为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每组26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52例患者肝癌组织内DNMT1、DNMT2、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量。结果 HBV感染组DNMT1 mRNA表达为1.21±0.24,非HBV感染组为0.83±0.21,HBV感染组DNMT1 mRNA表达高于非H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5);HBV感染组DNMT2 mRNA表达为0.77±0.15,非HBV感染组为0.63±0.12,HBV感染组DNMT2mRNA表达高于非H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5);HBV感染组DNMT3a mRNA表达为1.36±0.25,非HBV感染组为0.94±0.17,HBV感染组DNMT3a mRNA表达高于非H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P<0.05);HBV感染组DNMT3b mRNA表达为0.68±0.12,0.49±0.09,HBV感染组DNMT3b mRNA表达高于非H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BV感染促进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从而促进抑癌基因甲基化。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PHC)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近年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摸清启东地区不同人群HBV的分布情况,了解各项HBV感染标志在肝病防治中的作用,我们采用较为敏感的方法,选择不同对象进行了HBV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精确放疗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精确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69例HBsAg阳性PLC患者行精确放疗并发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放疗前均做基线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放疗中及后血常规检查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甲胎蛋白、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每4周检测1次,持续至放疗完成后至少12周。Logistic法评估临床各项指标对HBV再激活的影响。
结果 69例中发生放射性肝病12例(17%),HBV再激活发生17例(25%),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15例(22%)。Logistic法评估结果显示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为HBV再激活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PLC患者精确放疗后可引起HBV再激活,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发生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患者即使及时采用抗病毒治疗预后仍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60例NH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LISA方法测定确诊NHL时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情况,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6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原发肝细胞肝癌),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160例NHL患者伴HBV感染者39例(占45%),其他恶性肿瘤患者HBV感染者19例(占11.9%),健康体检者HBV感染者17例(占10.6%),与肿瘤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NHL组HBV感染率高于该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NHL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地区NHL患者中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和非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肿瘤患者,HBV感染与NHL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的关系,并明确其与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巢式PCR对52例CC(21例肝内胆管癌和31例肝外胆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BV相关蛋白及基因的检测。结果 21例ICC组织中HBsAg阳性表达率为23.8%(5/21),HBcAg阳性表达率为19.0%(4/21),HBV X 基因检出率为33.3%(7/21)。在31例ECC组织中均未检出HBsAg、HBcAg及HBV X基因。结论 HBV感染与ICC发生关系密切,但可能非ECC发生的危险因素。HBV X基因的整合可能参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305例NHL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并与同期住院的312例大肠癌患者及81775名全国普通人群HBV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305例NHL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与全国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58/305)比7.2%(5888/81775),44.3%(135/305)比50.1%(40969/81775),45.9%(140/305)比34.1%(27885/81775),χ2值分别为63.1、4.1、18.8,均P<0.05],且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及全国普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1).B细胞NHL(B-NHL)和T细胞NHL(T-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51/239)比10.6%(7/66),χ2=3.869,P<0.05],而两组患者的HBsAb、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3例NHL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中44例(33.1%)阳性,58例HBsAg阳性患者中43例(74.1%)HBV DNA阳性,HBsAg阴性但HBcAb阳性的24例患者中1例(4.2%)HBV DNA阳性.结论NHL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大肠癌患者及全国普通人群,其中HBV的隐匿性感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T-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低于B-NHL患者.如果NHL患者合并HBV感染,为预防HBV激活应在抗肿瘤治疗前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7.
HBV阳性与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雌激素受体α与β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与β在HBV阳性和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V阳性的肝癌细胞株QGY-7701、QGY-7703、Hep-G2.2215和HBV阴性的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HHCC中ERα与ERβ的表达。结果HBV阳性的肝癌细胞株ERα与ERβ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HBV阴性的细胞株中的表达(P<0.05)。结论ERα与ERβ可能在HBV诱发肝癌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与HBV DNA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C)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的关系. 方法:对286例PHCC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 结果:在286例肝癌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9%,其中85.47%的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106.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而且这类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大多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108例NHL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16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除外)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BV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分析不同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V感染率为38.9%(42/108),Hbs Ag阳性率为26.9%(29/108);对照组分别为21.3%(46/216)和15.3%(33/21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的感染率与患者的肿瘤类型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NHL与HBV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生物素标记探针从细胞定位水平对50例原发性肝癌(HCC)手术活检标本进行了HBV DNA检测。 32例(64%)HCC切片中检出HBV DNA,其中25例(50%)系肝癌细胞与癌旁肝细胞内均检出HBV DNA,其余7例则仅在癌旁肝细胞内检出HBV DNA。光镜下观察,HBV DNA的分布具有胞浆内为主;癌旁肝细胞优势性、HCC阳性者同时伴有癌旁肝细胞阳性及不均一性等特点。上述结果提示至少占半数的HCC病例其癌细胞可能来自HBV DNA阳性肝细胞的恶变,但HBV DNA在恶变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