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在其成人依恋和人际信任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人际信任问卷对10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依恋回避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r=0.126,P〈0.01),与自尊呈正相关(r=0.192,P〈0.01);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r=0.168,P〈0.01),与自尊呈正相关(r=0.230,P〈0.01);②依恋焦虑*自尊对人际信任的回归效果(F=41.747,P〈0.01)达到了显著水平,依恋焦虑*自尊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和人际信任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①无论在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维度上,贫困大学生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两者差异显著(t=-2.081,-2.178;P〈0.05);②贫困大学生个体状态焦虑水平之间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F=3.189,2.927;P〈0.05)。大一、大四学生状态焦虑水平要明显高于大二、大三;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状态焦虑;③贫困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年级和性别差异不显著(F=0.762,2.491;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普遍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受年级及性别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职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现状及其关系。方法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调查了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392名中职生。结果中职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3.52±8.40),高于常模,总体上较为严重;人际信任得分(80.79±8.28),中等偏上。其中中二年级的人际信任水平最高;中一年级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中职女生、非班干部的社交焦虑情况相对严重。结论提高人际信任水平有助于缓解社交焦虑,而降低社交焦虑也能提高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951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女生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男生(F=8.71,P0.01),高中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初中(F=5.53,P0.05);2自尊和人际信任均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0~0.45,P0.001);3人际信任在自尊与人际关系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1。结论:中学生自尊、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人际信任在自尊和人际关系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从性别、年级、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SES)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大一新生和毕业生进行测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性别、生源差异不显著(t分别为0.819,0.795;-0.113,-1.292;P0.05);2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年级上差异显著(t=-0.3149,-2.398;P0.01或P0.05),毕业生得分高于大一新生;3独生子女的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具有显著性(t=2.171,2.727;P0.05或P0.01);4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t=5.016;P0.01)。结论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促进他们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流动儿童自尊水平及其与状态-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以潮汕地区的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509名、本地儿童312名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潮汕地区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儿童(t=-4.25,P<0.001)、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1.58,0.71,P>0.05);②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和状态焦虑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0.911,1.010,P>0.05),在特质焦虑上差异显著(t=2.264,P<0.05);③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在自尊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4.470,P<0.01)、在状态-特质焦虑上的差异不显著(F=0.063,0.986,P>0.05);④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都有显著的负相关(P<0.001),自尊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潮汕地区流动儿童自尊水平与焦虑呈负相关,且由自尊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焦虑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摘要目的比较大中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差异,探析社交焦虑者的心理特征。方法抽取大学生365人,高中生259人,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分别进行社交焦虑量表和其他相关量表的自我评估: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人际交往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孤独量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在人格问卷的N分以及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分高于非社交焦虑者,而E分显著低于非社交焦虑者。结论在大中学生中,男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一般具有内向、不稳定、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4~6年级小学生自尊、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某城镇小学4~6年级385名在校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SE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孤独量表(CLS)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及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481,0.400,0.378;P均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0,P0.01);2自尊在害怕否定评价和孤独感间起到了中介调节作用。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4~6年级小学生在体验到社交焦虑时产生孤独感后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和考试焦虑量表对293名艺术类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艺术类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和家庭住址上有显著差异;②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的年级差异显著;③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r=-0.250)和考试焦虑(r=-0.175)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艺术类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及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东省内4所大学的535名在读本科男性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一年级国防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级(F=6.861,P〈0.01);文科国防生显著高于理工科国防生(t=2.070,P〈0.05);学生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2.019,P〈0.05);2城市居住地国防生整体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和农村国防生(F=3.763,P〈0.05);3担任学生干部者EPQ内外向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普通国防生(t=3.376,P〈0.01);独生国防生EPQ的精神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国防生(t=2.395,P〈0.05);国防生艾森克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大学生、军校学员及军人常模得分存在差异;4国防生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水平以及艾森克各量表得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国防生自尊水平与年级、专业、是否任职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自我效能水平与是否独生因素有关;国防生人格特征与军校生和军人群体相对接近,但与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拒绝敏感性问卷、信任问卷和交往焦虑问卷测量了411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r=0.147,P=0.003),与拒绝敏感性(r=-0.238,P<0.001)和社会焦虑(r=-0.170,P<0.001)呈负相关;人际信任与拒绝敏感性(r=-0.206,P<0.001)和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224,P<0.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会焦虑呈正相关(r=0.223,P<0.001)。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人际信任的预测效应从0.147降为0.104,自尊对社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0.170降为-0.124。结论:自尊以拒绝敏感性为部分中介影响着人际信任和社会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交往综合量表了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采用自尊量表了解女大学生自尊状况,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总体得分较低,具有年级的差异性(t=4.43,P<0.01);②人际关系4个维度中,待人接物困扰不具有年级的差异性(t=0.97,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促进农村初二学生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某农村初中108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t=2.435,P0.05);而农村初二学生自尊水平不存在独生子女差异;社会支持也不存在性别和独生子女差异;②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r=0.230,P0.05);自尊也受到客观支持的影响(r=0.207,P0.05);自尊受到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影响较小。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特别是客观支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随机调查210名硕士研究生。结果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t=-2.889,P0.05)、婚恋状况(t=0.83,P0.05)、年级(F=6.898,P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P0.01)都呈显著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β=1.934,P0.01)和自尊(β=0.895,P0.01)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受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硕士研究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太原市3所大学的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人际信任(t=4.221,P0.001)和支持的利用度(t=-3.375,P=0.001)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支持(t=2.268,P0.05)、社会支持总分(t=2.292,P0.05)在是否婚恋上存在差异;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3.17,P0.05);②人际信任总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存在负相关(R=-0.21,P0.05),和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R=0.32,P0.05),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01);③通过逐步回归,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29.6%的变化量。结论研究生的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两两呈显著相关,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孤独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大专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专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度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大专院校339名在校大学生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1城镇与农村大专生在主观支持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581,P=0.01);2不同性别的大专生在主观支持感和支持总分方面呈现显著差异(t=-3.841,P=0.001和t=-2.274,P=0.024);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专生在应对方式上,求助、退避和幻想3个因子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t=-2.551,P=0.011;t=-3.198,P=0.002;t=-2.077,P=0.039);4社会支持水平中解决问题、求助、退避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6.386,P=0.002;F=29.144,P=0;F=3.864,P=0.022);人际信任水平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这一因子呈显著性的差异(F=3.115,P=0.046)。结论大专生人际信任度分数偏低;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6个因子中,解决问题、自责和求助这3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的关系更为密切;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较高的大专生在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也较高;而倾向于使用自责这一应对方式的大专生的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度则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