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634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CIN合并VAIN,585例C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IN合并VA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56岁,绝经后患者占85.7%,C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38岁,绝经后患者占1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合并VAIN组中,95.9%的患者具有HPV感染,其中多重HPV感染占57.1%,多重HPV感染率明显高于CIN组(35.4%)(P<0.05)。两组患者均以HPV16型感染最常见,CIN合并VAIN组中感染最多的依次为HPV16、52、66、58、53型,CIN组依次为HPV16、58、52、33、18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5,P<0.05)。VAIN3患者的TCT较多为HSIL和ASC-H,VAIN1较多为ASCUS和LSIL。CIN分级与VAIN分级具有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经宫颈环切术(LEEP)治疗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各级别CIN且HR-HPV阳性患者155例,行LEEP术后6个月再次行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测定HR-HPV负荷量。结果:(1)CINⅠ、CINⅡ、CINⅢ病变HR-HPV负荷量(RLU/CO)分别为333.23±911.83,303.88±795.30及220.72±680.92,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8);(2)术后6个月HPV总转阴率为62.58%(97/155)。术前HPV负荷量≤300者术后转阴率为71.60%(58/81),300者转阴率为52.70%(3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4)。并且术后病灶残留与术前高病毒负荷量相关。HPV清除率与年龄及病变程度无相关性;(3)术后6个月HPV负荷量≥10的患者中43.75%(14/32)的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CIN,而HPV10的患者中只有0.81%(1/123)的患者存在CIN,以10为阈值判断病灶残留的敏感性达93.33%,特异性达87.14%。结论:(1)HPV负荷量高低与病变程度无关,但与术后病毒清除相关;(2)在切缘阴性的前提下,若术前高病毒负荷量,发生病灶残留的风险增高;(3)术后6月宫颈病变的转归与同期检测的病毒负荷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同时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LCT)和HPV检测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948例,对LCT≥ASC-US和/或HR-HPV阳性的367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50岁年龄组妇女的HR-HPV感染率(34.27%)与≥50岁年龄组妇女(18.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30~49岁和≥50岁3个年龄组HR-HPV阳性者中,≥CIN2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8例(39.13%)、81例(43.78%)和17例(3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个年龄段感染HR-HPV的妇女发生≥CIN2的机会无明显差异,均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4.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引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为主。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早产、低体重儿等。因此,药物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目前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射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TCT、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0例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5分,术中出血5~15ml,术后6月复查HPV、TCT,治愈率为94.9%。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不影响组织病理检查,一次手术可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宫颈电圈环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4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EEP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CT)、HPV结果。结果与术前活检结果相比术后病理结果降级占3.6%(11/304),相同占91.1%(277/304),升级占5.3%(16/304),浸润癌1例;切缘阳性率为3.9%(12/304)。LCT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正常者99.3%;术后6个月正常者93.8%。HPV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HPV阴性者占91.7%,术后6个月HPV阴性者占92.7%。结论LEEP是诊断及治疗CIN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LEEP刀对于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LEEP刀治疗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锥形电极组和环形电极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中缝合止血例数、复发率、有效率。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痊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总有效率为95%。锥形电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合止血例数显著少于环形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愈合时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愈及有效率与CIN分级及病变范围显著相关。结论:LEEP刀对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效,尤其是锥形电极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缝合止血率,且并发症少,受术者易于接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自然转归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诊断为CINⅠ的548例患者进行24~48个月的定期随访。以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HC-Ⅱ)作为监测手段。对LCT≥ASCUS,高危型HPV阳性或LCT≥LSIL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为最终诊断评价CINⅠ在6、12、24和36个月的自然转归情况。以寿命表法计算病变转归率。结果:(1)随访36个月时,累积失访率为10.22%。(2)随访36个月,CINⅠ向高级别进展者16例,病情稳定者29例,病变逆转447例。CINⅠ随访6个月时病变进展、持续存在和逆转为正常的百分率分别为0.58%、67.11%、37.39%;12个月时分别为1.15%、48.13%、55.61%;24个月时分别为2.30%,20.90%,77.28%;36个月时分别为3.07%,5.56%,85.71%。(3)高危型HPV阳性的CINⅠ患者6、12、24和36个月HPV累计自然清除率分别为52.76%、61.84%、82.64%和94.52%。结论:绝大多数CINⅠ可在36个月内自然逆转,其携带高危型HPV病毒亦可被自然清除。CINⅠ可能由高危型HPV一过性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刀诊治宫颈上皮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并联合LEEP刀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高达92.4%,残留率为4.54%,复发率为30%;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与LEEP刀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5.1%。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刀手术诊治CIN患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924例宫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治疗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50%,其中14.50%(134/924)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43.83%(405/924)病理程度较阴道镜活检轻。LEEP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o.43%);CINⅢ级累腺19例(2.06%)。随诊6~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EEP在治疗CIN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简称CINⅡ+)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宫颈癌及CINⅡ+术后门诊规律随访时经阴道镜下活检发现的88例VaIN患者(VaINⅠ55例,VaINⅡ23例,VaINⅢ1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82例(93.18%)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生VaINⅠ的中位年龄(47.23岁)低于VaINⅡ+(50.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INⅡ+和宫颈癌术后发生VaIN的平均时间为22.01±4.13月,CINⅡ+及宫颈癌术后2年内发现VaIN的比率(65.90%)高于2年及以上(3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T、HPV及两者联合筛查VaIN的敏感性分别为44.57%、69.3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PV感染:61例HPV感染的VaIN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58例(95.08%)。发生VaIN时HPV感染亚型与既往CINⅡ+或宫颈癌时HPV感染亚型相同的VaINⅡ+所占比例(56.00%)多于VaINⅠ(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共失访8例(9.09%)。50例VaINⅠ患者均未治疗,随访24例(48.00%)患者转为正常,23例(46.00%)患者为持续VaINⅠ状态,3例(6.00%)进展为VaINⅡ。未行治疗的VaINⅡ患者7例,规律随访6例,无一例进展;经手术治疗的VaINⅡ+患者24例,无一例进展为阴道癌。1例持续的阴道或外阴上皮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共行4次手术治疗。结论:VaIN多无临床症状,易漏诊;随年龄的增加,VaIN的级别较高。CINⅡ+及宫颈癌术后2年内应密切监控VaIN的发生。HPV和TCT联合筛查能提高对VaIN的诊断。检测特定类型的HPV感染对于识别VaIN风险有一定重要性。VaINⅠ采用观察治疗可行,VaIN病变均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阴道镜检查的1035例患者,用HCⅡ方法检测其HR-HPV病毒载量,分为阴性组(0.00~1.00)、低度载量组(1.0~10.00)、中度载量组(10.00~100.00)、高度载量组(100.00~1000.00)和极高度载量组(≥1000.00);将病理结果按照宫颈病变程度分为阴性组(慢性黏膜炎和挖空细胞)、低级别病变组(CINⅠ)和高级别病变组(CINⅡ、CINⅢ)。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HPV病毒载量和CIN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为慢性黏膜炎、挖空细胞、CINⅠ、Ⅱ、Ⅲ的HR-HPV病毒载量的中位数(感染率)分别是2.70(58.22%)、56.00(79.07%)、88.05(79.66%)、323.90(93.27%)和364.07(92.47%),基本呈递增趋势。CIN的各级别病毒载量的分布差异显著(P均<0.05),低级别病变组和高级别病变组的各级别病毒载量组(低度载量组、中度载量组、高度载量组和极高度载量组)对于病理阴性组的危险度(OR值)依次递增:低级别病变组0.677、2.406、2.893和2.943;高级别病变组2.177、4.262、6.354和20.177。结论:CIN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有关,病毒载量越高,CIN发生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检测HPV评价疗效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是否存在,以评价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共有436例患者接受LEEP手术并定期随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及18个月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治疗前388例患者宫颈高危型HPV-DNA阳性,其中CINⅠ、CINⅡ、CINⅢ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为58.93%、88.24%、98.45%,治疗后6个月三者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降为0%、17.65%、11.92%,治疗后18个月为0%、2.14%、4.66%.有13例高危型HPV-DNA持续阳性患者,Hc2值介于2~75 pg/mg,其中7例患者TCT、阴道镜检查异常,再次病理检查提示存在CIN,行第二次LEEP手术.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治疗后对清除高危型HPV感染有效,随访时通过Hc2技术检测宫颈高危型HPV-DNA可助于监测和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经细胞学、阴道镜定位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CINⅡ~Ⅲ级的60例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对60例病人行LEEP前应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其中30例病人术前、术后加用干扰素治疗3个疗程为研究组,同时将单纯行LEEP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3、6、9、12个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可疑病灶活检,6、12个月行HC2检测以判断两组的疗效.结果 60例病人随诊中均无CIN残留及复发.治疗前两组各有2例HPV阴性.研究组术后6个月复查TCT 3例异常,HC2检测HPV 27例阴性,阴性率90%;术后12个月治愈率100%.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查TCT 16例异常,HC2检测HPV 13例阴性,阴性率43.3%;术后12个月复查TCT 4例异常,HC2检测HPV 19例阴性,治愈率63.3%.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LEEP治疗CIN有双重阻断作用,提高了CIN病人一次性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派特灵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级的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病理学诊断为CIN1级和阴道镜满意的CIN2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感染70例,按照派特灵用药说明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其中HPV高危亚型感染36例,患者仅进行观察不做治疗。两组患者于用药结束3个月后均进行TCT和HPV复查。结果应用派特灵治疗3个疗程后,在派特灵治疗组中,69例(86.3%)CIN转阴,在对照组中有13例(32.5%)CIN转阴。两组治疗CIN的有效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派特灵治疗后,观察组中有55例(78.6%)HPV高危亚型转为阴性,而在对照组中只有14例(38.9%)HPV高危亚型转阴,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派特灵治疗CIN1级和阴道镜满意的CIN2级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LEEP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19例行LEEP手术的CIN患者,随访1年以上,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高危HPV持续感染和LEEP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病变累及宫颈腺体是LEEP术后病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患者经LEEP治疗前HR-HPV多重感染者治疗后复发率明显增高。年龄≥50岁、切缘阳性、高危HPV持续感染,累及腺体是影响LEEP术后CIN患者转归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1(CIN1)患者的非治疗与治疗后的转归。方法收集在天津市大港医院宫颈癌筛查,并经病理证实为CIN1的116例患者,其中63例未治疗仅随访(非治疗组),53例患者接受治疗(治疗组),全部病例随访2年。结果第24个月非治疗组与治疗组CIN1自然消退率61.82%,持续存在率34.55%,进展率为5.45%(均为CIN2,未发现宫颈浸润癌)。非治疗组HPV第24个月高危型HPV阳性率14.55%(8/55),HR-HPV持续阳性6例,3例进展病例均为HR-HPV阳性。治疗组中物理治疗组1年以后复发率4.88%,采用宫颈锥切或宫颈环形电切(LEEP)者均未发现复发,目前所有患者仍在继续随访。结论多数CIN1病变会自然消退,HPV也自然清除,但对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的患者应警惕其进展为高度CIN。对怀疑高度病变的患者宜采用宫颈锥切或环切治疗,以免漏诊;物理治疗复发率高,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2011年住院收治VAIN病例28例临床资料。其中VAINⅡ7例,VAINⅢ21例。结果: 患者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8岁)。绝经21例(75%)。26例(93%)无临床症状。25例(89%)病变位于阴道顶端。27例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涂片(TCT)检查异常。23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阳性。15例有子宫切除术史,其中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切除子宫10例。子宫切除术后至诊断VAIN时间:宫颈疾病平均3.1年,非宫颈疾病8.8年。不同级别VAIN在年龄、子宫切除原因、目前及既往合并宫颈疾病、T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复发。结论: HPV病毒感染、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或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史是VAIN的危险因素;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适用于VAIN的诊断及随诊;宫颈病变切除子宫治疗后应密切随访,尤其是术后3年内应警惕VAIN。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期高级别CIN乃至宫颈癌患者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宫颈冷刀锥切术手术病理确诊为CIN2级及以上的139例患者(绝经组35例,未绝经组104例)临床特点。结果 (1)绝经组患者仅8.57%出现接触性出血,明显低于未绝经组患者(23.08%),同时,绝经组患者65.71%(23/35)宫颈外观光滑,明显高于未绝经组患者(34.62%,36/104),χ~2=10.3673,P=0.0013;(2)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患者中均以HPV16感染为最多见。未绝经组单独HPV16感染占比46.2%(48/104),HPV16合并其他高危型别感染占比17.3(18/104);而绝经组则分别为51.4%(18/35)和14.3%(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绝经组患者高危HPV阳性率91.4%(32/35),未绝经组患者为96.2%(100/104)(χ~2=1.223,P=0.368);绝经组患者HPV16阳性率为65.7%(23/35),未绝经组患者为68.3%(71/104)(χ~2=1.223,P=0.368);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患者TCT检查提示HSIL阳性率均偏低,分别为28.6%(10/35)和25%(26/104)。结论绝经期患者宫颈鳞柱交界内移,接触性出血较少,宫颈外观常光滑,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严格规律的宫颈筛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西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或HPV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4874例妇女进行HPV检测,高危型HPV感染者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①两种方法检测后,HPV阳性率为27.00%(1316/4874),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23.78%(1159/4874),低危型HPV阳性率为3.22%(157/4874)。高危型HPV阳性者CIN57例,占4.92%(57/1159),CINⅡ~Ⅲ29例,占2.50%(29/1159)。②HC2检测结果:检测2260例,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24.96%(564/2260)。高危型HPV阳性者CIN29例,占5.14%(29/564),CINⅡ~Ⅲ15例,占2.66%(15/564)。并且,病毒负荷量<100ng/L的CINⅠ、CINⅡ~Ⅲ与病毒负荷量>100ng/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1.098,P=0.000)。③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检测2614例,HPV阳性率28.77%(752/2614),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22.76%(595/26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