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分析女大学生人格状况,为高校女生人格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湖南省的某理工院校对504名2005级女生进行人格测查,并抽取男生样本858名作为性别比较因素.结果 ①人格问题第一类女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男生(χ2=4.368,P<0.05);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2.268,P<0.05).②女大学生人格问题症状选择率排前列的项目依次为:在乎别人的视线,缺乏自信心,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父母期望过高,情绪起伏过大.③独生女UPI分数低于非独生女,差异不显著(t=-1.947,P>0.05);农村生源女生UPI分数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女生(t=2.069,P<0.05);文科类女生UPI分数显著高于理工类女生(t=6.189,P<0.001).结论 女大学生人格问题比男生严重,农村生源女生人格问题比城镇生源女生严重,文科类女生人格问题比理工科女生严重;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女生和理工院校中文科类女生的人格健康教育,以优化她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心理学专业学生五态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五态人格测验表对188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生和女生在阴阳平和上得分最高(男生=56.01,女生=52.93);在阴阳平和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t=2.036,P=0.043);在少阴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t=2.463,P=0.015);②各年级的学生在阴阳平和上的得分最高(大一=57.56,大二=52.55,大三=52.65,大四=56.35);③大一学生在太阴上的得分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F=5.008,P<0.01或P<0.05).结论 阴阳平和是该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主流人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现状.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对68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并在不同性别、年级间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①人际责任(t =-3.65,P<0.01)、个人主动(t=-3.13,P<0.05)、个人开放(t=2.41,P<0.05)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②人际主动(F=8.52,P<0.01)、人际灵活(F=2.80,P<0.05)、人际开放(F=3.34,P<0.05)、个人责任(F=3.34,P<0.05)、个人灵活(F=2.39,P<0.05)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③性别对自立人格主效应显著(F=4.36,P<0.05),年级对自立人格主效应不显著(F=2.01,P=0.076),性别和年级对自立人格交互效应显著(F=2.86,P<0.05).结论 性别、年级对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女生在初二、男生在高一时自立人格得分达到最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心理学专业学生五态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五态人格测验表对188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男生和女生在阴阳平和上得分最高(男生=56.01,女生=52.93);在阴阳平和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t=2.036,P=0.043);在少阴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t=2.463,P=0.015);②各年级的学生在阴阳平和上的得分最高(大一=57.56,大二=52.55,大三=52.65,大四=56.35);③大一学生在太阴上的得分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F=5.008,P<0.01或P<0.05)。结论阴阳平和是该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主流人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主动性人格与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363名大一新生展开调查。结果:1大一新生在入学3个月时各方面适应情况不佳,普遍低于常模,且在人际适应(t=-2.40,P0.05)、学习适应(t=-2.01,P0.05)和择业适应(t=-2.28,P0.05)上差异显著;2大一男生的学校适应普遍好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在主动性人格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62,P0.001);3主动性人格和学校适应各维度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需要关注,主动性人格是影响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一新生网络成瘾的特征以及进一步探讨网络成瘾与冲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中学的高一学生1186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①在1186名学生中,筛选出29名网瘾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高(t=2.863,P<0.01),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高(t=4.782,P<0.01),而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t=-0.78,P>0.05);②网络成瘾组比非网络成瘾组冲动性得分高(t=3.521,P<0.01);③相关分析结果证实网络成瘾与冲动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1);④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冲动性的无计划性及行动冲动性维度进入对网络成瘾的回归方程.结论 重庆高一新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不高,在网瘾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来自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无计划冲动性及行动冲动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黎族大学生积极/消极情感的性别差异及其与人格特质、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使用Bradburn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367名黎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生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显著高于女生(t=4.01,4.07;P<0.001);②男生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11,P<0.05),而女生显著负相关(r=-0.10,P<0.05);③男生情感平衡与人格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呈显著相关(r=-0.17,-0.18,0.16,0.18;P<0.001),女生不显著;女生情感平衡与人格外向性呈显著相关(r=-0.16,P<0.001),男生不显著;黎族大学生积极/消极情感与家庭环境各雏度的相关也呈显著性别差异.结论 黎族大学生积极/消极情感的性别差异在表现形式和社会心理成因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人格的关系.方法:以湖南、四川、福建、北京四地的637名初二、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国人的个性量表(CAP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青少年人格特点方面,女生的神经质均数显著高于男生(t=2.923,P<0.01),而男孩的人际和谐性、面子、防御性的均数显著高于女孩(t=2.049,P<0.05;t=2.904,P<0.01;t=2.103,P<0.05).独生子女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方面的均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3.577,P<0.001;t=3.787,P<0.001;t=4.041,P<0.001).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素与青少年人格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民航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人格、适应性与成绩的关系,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民航院校53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格、适应性、学习成绩的群体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女生绩点显著高于男生绩点(t=-5.797,P0.001);严谨对女生的绩点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23.476,P0.001),而学习适应对男生绩点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22.962,P0.001)。结论:应注重非智力因素教育、个性化教育和适应性教育,尤其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男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而提高民航准从业者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明尼苏达多项人格和五态人格特点及其相关性,探讨解决中医专业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方法 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MMPI)和中医五态人格测验表为研究工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4个年级(2007~2010级)的全部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中医专业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状态异常发生率为35.59%;男性研究生轻躁狂症(Ma)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女性研究生(Z=-3.628,P<0.001);②中医专业研究生五态人格的各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教育程度常模(t=-17.92,-3.21,-3.62,-3.47,-11.13;P<0.01);③数据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表明,少阴(Syi)与疑病症(Hs)、精神分裂(Sc)、轻躁狂症(Ma)显著负相关(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太阴(Tyi)进入心理状态异常回归方程(P<0.01).结论 中医专业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五态人格和MMPI人格具有相关性,应结合研究生心理状态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引导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①高校学生干部16PF的A(t=-1.91,P0.05)、E(t=-2.05,P0.05)、F(t=-3.65,P0.01)、H(t=-3.68,P0.01)这4个因子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而Q2(t=2.69,P0.05)因子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②高校学生干部在应对方式问卷中自责(t=5.41,P0.01)、退避(t=2.81,P0.05)2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结论高校学生干部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乐群、恃强、易兴奋和敢做敢为,在应对方式上较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两方面可以作为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需求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研究性学习问卷对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研究性学习表现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文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一年级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态度得分高于总分的50%[t(629)=-24.24,P0.001];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正相关(P0.01),创造性人格与研究性学习态度正相关(P0.05)。结论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某高校362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男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在自我行动(t=2.260,P0.05)及自我批评(t=3.73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双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F=6.572,6.376;P0.01)、心理自我(F=7.211,P0.001;F=5.403,P0.01)、家庭自我(F=4.942,4.902;P0.01)、自我认同(F=6.756,6.963;P0.001)、自我行动(F=3.242,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F=5.060,4.82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3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分干涉(t=2.730,P0.01)、父亲过度保护(t=2.256,P0.05)、母亲温暖理解(t=-2.758,P0.01)、母亲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t=2.771,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大学新生在自我行动上,男生较女生积极;在自我批评上女生较男生积极;2双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越积极;3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则使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13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中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和其余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t=-8.297~-3.560,P0.01);②男护士16PF中F(兴奋性)、因素Q3(自律性)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因素L(怀疑性)、因素Q4(紧张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288,-2.295;P0.05);③女护士因素A(乐群性)、因素C(稳定性)、因素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Q3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197~5.917,P0.05),在因素L、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因素Q4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9.277~-2.596,P0.05);④护理人员16PF中L、O、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358~0.517,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521~-0.248,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地方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为大学新生建立心理档案积累资料。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施测。结果①4077名新生中534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轻度的为380人,中度的为122人,严重的为32人;②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重到轻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③2010级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因子上,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t=-22.24,P〈0.01;t=-32.54,P〈0.001;t=-19.47,-5.89,-26.3,-26.67,-5.68,-29.49;P〈0.01);新生中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3个因子分值较男生高,达到显著水平(F=11.06,P〈0.01;F=8.95,P〈0.05;F=92.64,P〈0.01)。结论 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新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成都市某高校大学新生194名,使用《生活目的测试》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2.1%的大学新生的生活目标及意义不明确,34.0%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状态;2自主感、逃避的得分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7.64,P0.01;F=6.58,P0.05),自主感、逃避的得分以及生命意义感总分在不同学科类别之间存在差异(F=7.56,P0.01;F=6.18,P0.05;F=4.83,P0.05);3生命意义感总分与"偏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5);4"对未来期待"可以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β=-0.18,P0.05)。结论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学校创业氛围、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方法对8所高校的516名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创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正相关(r=0.360,P0.01),其中,变革性与创业意向的相关度最高(r=0.322,P0.01);不同学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差异(F=3.53,P0.01)。多层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73,P0.001),并具有显著的校级差异(χ2=15.88,P0.05),学校创业意向均分显著影响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t=14.02,P0.01)。结论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学校的创业氛围可以增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及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东省内4所大学的535名在读本科男性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一年级国防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级(F=6.861,P〈0.01);文科国防生显著高于理工科国防生(t=2.070,P〈0.05);学生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2.019,P〈0.05);2城市居住地国防生整体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和农村国防生(F=3.763,P〈0.05);3担任学生干部者EPQ内外向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普通国防生(t=3.376,P〈0.01);独生国防生EPQ的精神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国防生(t=2.395,P〈0.05);国防生艾森克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大学生、军校学员及军人常模得分存在差异;4国防生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水平以及艾森克各量表得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国防生自尊水平与年级、专业、是否任职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自我效能水平与是否独生因素有关;国防生人格特征与军校生和军人群体相对接近,但与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变化与所处年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浙江农林大学健康管理专业大一至大三104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前后测评。结果①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变异的人格因子一年级有:C(t=2.079,P<0.05)、E(t=-3.606,P<0.01)、G(t=-2.456,P<0.05)、L(t=-4.86,P<0.01)、Q3(t=2.447,P<0.05)、Q4(t=-2.893,P<0.01);二年级有:E(t=-3.438,P<0.01)、I(t=3.369,P<0.01)、X3(t=-3.747,P<0.01)、Y2(t=-2.5277,P<0.05);三年级有:E((t=-2.832,P<0.01)、M(t=-3.092,P<0.01)、Q1(t=-2.361,P<0.05)、X4(t=-4.629,P<0.01)、Y2(t=-2.603,P<0.05);②不同年级相比,变异程度大的人格因子主要有C(t=-2.103,P<0.05)、I(t=2.321,P<0.05)、X1(t=2.25,P<0.05)、X3(t=-2.052,P<0.05);Q4(t=2.081,P<0.05)、X4(t=-2.322~-2.143,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变异具有年级特点,一年级人格因子值提高的有C、Q3;降低的有E、G、L、Q4;二年级提高的有I,降低的有E、X3、Y2;三年级人格因子值降低的有E、M、Q1、X4、Y2。并且,情绪性因子变异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河北联合大学305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生源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情绪智力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无差异;②不同性别在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以及适应性总分上存在差异(t=2.290,P0.05;t=2.109,P0.05;t=2.084,P0.05);不同生源地在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以及适应性总分上存在差异(t=3.473,P0.05;t=4.295,P0.05;t=3.368,P0.05);独生子女在满意度维度上高于非独生子女(t=2.213,P0.05),在情绪适应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790,P0.01);③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554,P0.001)。结论大学新生的情绪智力的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