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和调强放疗技术(IMRT)中模拟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诊断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设计放疗计划、确认后在X线模拟机下移治疗中心,治疗前在加速器治疗机复位并拍验证片验证后实施治疗.同时将移中心后第一次拍摄的前野(0°)和侧野(90°)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上,治疗后每周复位校野.放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照射野验证片及治疗期间每周在模拟机下复位校野图像与三维TPS的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RR)图像进行比较,头颈部误差<3 mm,体部误差<4 mm.60例患者中20例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总有效率为86.7% (52/60),放疗期间未见Ⅲ-Ⅳ级毒副反应.结论 在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中,利用诊断用多排螺旋CT模拟定位,同样能够提供精确定位,取得精确放疗的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对40例首程放疗肺癌患者同时进行X线和CT模拟定位,每位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即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常规治疗计划和虚拟常规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分析来评价不同放疗方式对肿瘤的剂量分布和危及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差异.说明三维适形放疗能给予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能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CT层厚对射波刀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1)使用胸部仿真模体对不同大小模拟肿瘤TUMOR01~TUMOR05以1.0~5.0 mm CT层厚行常规CT模拟定位和重建;(2)使用各模拟肿瘤不同层厚CT序列以固定Auto-Shells、处方剂量、处方剂量线及限光筒制定射波刀放疗计划,记录放疗靶区计算结果;(3)分别将各模拟肿瘤不同CT层厚放疗计划移植至1.0 mm CT层厚放疗计划,记录放疗计划移植后放疗靶区变化结果;(4)比较各模拟肿瘤不同CT层厚放疗计划移植前后放疗靶区的变化情况。结果:除模拟肿瘤TUMOR01放疗靶区最大剂量(Dmax)与CT层厚表现为弱相关性(|r|=0.20)外,模拟肿瘤TUMOR02~TUMOR05放疗靶区Dmax及各模拟肿瘤放疗靶区最小剂量(Dmin)、适形度指数(CI)、新适形度指数(nCI)、覆盖率Coverage与CT层厚均表现为强相关性(|r|>0.70),各模拟肿瘤放疗靶区Dmin、覆盖率Coverage与CT层厚呈负相关,放疗靶区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鼻咽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123例鼻咽部肿瘤患者行16层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轴扫资料,与鼻咽纤维镜和活检病理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与轴扫资料对比,采用后处理图像提供病变细节,增加诊断信息43例;复杂部位病变准确定位15例;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60例;无明显增加诊断信息5例.结论 鼻咽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加和提高轴扫CT诊断信息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50、CA72-4)的含量变化,联合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评价两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唐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间80例健康体检者、78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结肠炎30例,结、直肠息肉48例)、96例大肠癌患者(直肠癌50例,结肠癌46例)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及影像学变化,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大肠良性病变组.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大肠癌的阳性率达93.75%,特异性为91.25%,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为91.67%,特异性为98.75%;大肠癌肿瘤标志物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大肠癌的阳性率可达100%,特异性91.25%,与健康对照组及大肠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肿瘤标志物、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诊断各有优点及不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128层螺旋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机,对126例CT平扫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颈脑血管成像检查,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yngo Neuro DSA软件系统行多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行DSA检查对照分析.结果:128层螺旋CT显示89例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32例未见异常.89例动脉瘤患者中38例行DSA检查,病变部位与病变形态与128层螺旋CT显示一致;32例未见异常者中,8例行DSA检查,发现3例有动脉瘤,5例为阴性.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检查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性、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检查在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4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参照胰腺癌肿瘤分期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胰腺癌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6例为腺癌,其中T1期37例、T2期21例、T3期16例、T4期12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3.02%(80/86),特异度为88.89%(42/44),准确度为92.31%(96/104);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胰腺癌分期的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59).结论: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利用多层螺旋C T三期扫描诊断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治疗后怀疑复发或残留的患者53例(治疗前诊断8例、治疗后疑复发45例).经SPECT/CT同机联合扫描行FDG显像检查,用二次迭代法加衰减校正进行影像重建,与同期CT或(和)MR检查相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诊断组中,8例恶性肿瘤患者FDG显像均呈阳性,CT(MR)亦全部发现病灶,但不能对病灶进行有效定性;在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疑复发的45例患者中FDG与CT(MR)的假阳性、假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分别为0,4,32,9和3,7,29,6;FDG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00%、100%、69.2%;而CT或(和)MR分别为80.6%、66.7%、90.6%、46.2%.同机融合由CT提供的详细解剖资料能准确定位恶性病灶.结论带有X线CT的符合线路的SPECT/CT同机融合FDG显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尤其是对治疗后残余或复发的肿瘤,较CT(MR)及其它功能性检查图像等更具有较特异的定性和准确性定位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联检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卵巢癌患者术前CT检查、血清CA19-9测定及术后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术后病理为诊断标准,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85.71%,血清CA19-9诊断符合率为73.81%,术前CT和血清CA19-9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2.86%,三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螺旋CT检查联合血清CA19-9测定可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离子治疗深层较大射野肿瘤的分野定位与治疗方法。方法:①肿瘤患者体位设计与固定;②美国派克PQ-6000CT模拟定位机定位扫描及扫描数据传输;⑧利用瓦里安Eclipse放疗计划系统进行肿瘤靶区勾画及射野设计;④瓦里安21EX加速器配属的多叶光栅肿瘤照射靶区适形投射与射野勾画;⑤利用瓦里安21EX加速器和/或者核通Simulix-HQ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野分野设计,射野间隔设计为2mm,并获取分野图形;⑥HIRFL重离子加速器治疗终端多叶光栅分野适形;⑦依次选择不同厚度的降能片对肿瘤分野进行分层照射。结果:负压垫、热塑膜或者负压垫+热塑膜固定能够提高肿瘤患者体位重复固定和照射的准确性:CT模拟定位和放疗计划系统靶区勾画与照射野设计,能够保证肿瘤靶区不被遗漏和危及器官有效避让;重离子分野间隔设计为2mm有效避免了分野衔接区域剂量热点和冷点问题。结论:该方法解决了当前重离子加速器小野条件下治疗深部较大肿瘤问题,扩大了重离子肿瘤治疗范围,为今后重离子治疗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埋伏牙会造成恒牙的异位,咬牙合 紊乱并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而清晰的影像评价是正确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牙进行术前定位评估。 方法:23例埋伏牙患者使用传统平片和螺旋CT进行术前检查。螺旋CT横断面扫描后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埋伏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通过传统平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埋伏牙进行术前评估。所有埋伏牙最终经外科拔除证实,分别计算平片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与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清楚呈现埋伏牙的位置,形状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传统平片和螺旋CT对埋伏牙位置评估的准确性分别是37.0%和100%,对牙根弯曲诊断的准确性为44.4%和88.9%。结果表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楚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恰当的口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毛小平 《医学信息》2020,(1):167-168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性。 结果 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敏感度86.53%、特异度80.00%,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67.30%、65.71%(P<0.05);螺旋CT诊断小肠梗阻、结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绞榨性肠梗阻的准确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 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定位肠梗阻位置、原因,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与轴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取代轴扫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分别接受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模式扫描,轴扫描参数:140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kV、150mA用于颅脑部,每周2s。螺旋扫描参数:120kV,150mA,每周0.6s。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测量评估。结果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描模式可有效去除颅底部伪影,并能减少扫描时间和扫描剂量(轴扫描模式与螺旋扫描模式对比,CTDI 55.43 mGy/37.80 mGy;DLP 662.10 mGy.cm/498.28 mGy.cm;扫描时间12.0 s/7.2 s)(P<0.001)。结论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并可取代轴扫描模式。同时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还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并可进行影像的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正确诊断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平面扫描,观察分析取得的CT诊断结果。计算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急性阑尾炎不同位置分布比例中,盆腔位占23.61%,回肠后位为21.32%、回肠前位为20.23%、盲肠后位为17.96%、盲肠下位为16.85%;不同位置病理诊断化脓性阑尾炎表现率为52.31%,单纯性阑尾炎表现率为25.58%,坏疽、穿孔现象表现率为22.11%。其诊断敏感度为91.36%,特异度为92.59%,准确度为94.19%,阳性预测值为93.83%,阴性预测值为80.01%。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能够快速诊断和显示急性阑尾炎早期的病理特点,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数据,具有影像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重叠较多的骨关节骨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目的:探讨了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原理及不同部位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9关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的文章。选择文章内容与骨折及螺旋CT重建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探讨。 结果与结论:螺旋CT扫描后三维或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折创伤检查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它能很直观地显示骨折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正确分型,为骨科医师进行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多排螺旋CT的快速发展,三维CT重建技术更快捷、简单、实用,图像更加清晰,目前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与三维图像重建的有机结合可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手术计划制定评估预后或治疗后随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关键词:螺旋CT;骨折;三维重建;评估;计算机辅助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38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盆腔包虫病因缺乏特征性而易被误诊,特别是与良性卵巢囊腺瘤鉴别较困难,笔者通过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提高对盆腔包虫病和不典型良性卵巢囊腺瘤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1999年至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30例盆腔囊性包块,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39.5岁。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并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女性盆腔包虫病,诊断正确率80%,其中2例为单囊型,3例为多囊型(其中1例可见一包虫囊肿破裂)。25例良性卵巢囊腺瘤诊断正确率88%,其中7例为单囊型,18例为多囊型。CT诊断定位正确27例(90%)。结论 MSCT对盆腔包虫病及良性卵巢囊腺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膝关节骨折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检查手段分为对照组25例行X线检查;观察组25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均检出腓骨小头骨折、胫骨上段骨折、股骨下段骨折、髌骨骨折等骨折情况,观察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为76%,结果提示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更全面清晰显示出膝关节骨折的碎骨数量、位置、走形方向、脱位、骨折片移位等情况,更具诊断价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能全方位清晰显示骨折情况,骨折定位准确性高,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川 《医学信息》2018,(17):152-154
目的 分析西门子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179例高度可疑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进行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MPR、CPR、MIP、VR对西门子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分析成像结果。结果 69例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脑动脉硬化62例,颈动脉硬化7例;血管狭窄或闭塞:颈动脉70例,椎基底动脉39例,锁骨下动脉42例,大脑前动脉18例,大脑中动脉18例,大脑后动脉24例;45例血管发育变异,33例为动脉瘤,1例为烟雾病,1例动静脉畸形,前后交通动脉开放分别为80例和55例,脑动脉正常者10例,颈动脉正常者34例。西门子双源螺旋CT可清楚显示病变的数目、大小、部位、形状以及与其周围血管和相邻颅骨的主要关系,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手术所见结果大体一致。结论 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检查安全性较高、精确性良好,而且有扫描速度快,检查过程短等优点,同时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值得临床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首选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性。方法24例经手术后病理学诊断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47.24岁。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16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24例共25个肿块(23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左侧10个,右侧15个。CT平扫显示肿块直径大于3cm的20个(83.3%),肿块伴有钙化4个,伴有囊变11个,肿块密度不均匀14个,密度均匀11个,境界清楚。增强后均呈明显强化,其中肿块双期均呈不均匀强化17个,双期均呈均匀强化4个,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实质期较均匀强化4个.增强后最高CT值大于80Hu21个(87.5%)。所有病例均伴有血儿茶酚胺增高。结论肾上腺区较大肿块伴明显不均匀强化,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