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探讨朋辈式心理辅导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朋辈式心理辅导模式进行护理,在入组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评定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并于出院6个月统计依从服药的例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ITAQ总分、SD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有43依从服药(87.8%),对照组有32例依从服药(65.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87,P﹤0.01)。结论将朋辈式心理辅导理念运用到精神康复护理中,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态度,提升对疾病的自知力,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时间为8周,出院后随访一年。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和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一年末随访时两组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改善,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两组均有改善,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内综合干预措施,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住院恢复期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住院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处于恢复期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5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进行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3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强迫、敌对、偏执3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在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200例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服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结果治疗前,干预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便秘操结合规范化饮水指导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的84例精神分裂症伴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综合干预下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为科学干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94人进行评估。结果①干预组的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46,3.206,2.375;P均0.05);②干预组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789,2.649,3.257,3.671;P均0.01);③除物质生活与家庭支持无显著相关性外,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及支持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6~0.505,P均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5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2.47,P<0.05);观察组的NOSIE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14~2.42,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控制精神症状和血糖有益,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模式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将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时间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照组按一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8周末,观察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73,5.42;P<0.01),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5.38,3.43;P<0.01);观察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23~2.38,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13~2.33,P<0.05),观察组工疗情况、总分评分干预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57,3.04;P<0.01)。结论应用时间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理行为、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以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干预,两组均干预14d,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18.87%)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70%)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活动标准化流程在重症患者中可较好地降低重症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人身安全,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该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宋典雄 《医学信息》2018,(18):166-168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上运用激励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过程中应用激励理论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分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结果 干预后的实验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激励理论能有效纠正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住院习惯,提高社会功能,改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式问题,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精神残疾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病残率、直接医药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残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时间为8同,随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采用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病人的PANSS总分及阴性、阳性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研究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系统家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疗程为24个月,于入组时及24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综合家庭干预,而对照组仅限于传统的院外门诊治疗.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对两组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 干预组6个月后BPRS、NORS、ADL评分分别为(21.4±5.5)、(55.0±8.6)和(19.6±4.8);对照组分别为(23.5±5.1)、(60.0±8.2)和(21.7±5.5),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2个月后BPRS、NORS、ADL、SDSS评分分别为(16.3±3.4)、(48.0±6.8)、(4.1±2.2)和(14.5±5.5);对照组分别为(19.7±6.2)、(54±7.2)、(6.7±2.8)和(18.7±5.5),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内干预组4例复发(10%),对照组11例复发(24.5%),差异显著(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有利于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身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于入组时、入组后2周和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心理干预后2周、4周,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病程综合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病程综合干预治疗,两组于治疗开始,半年,1年,2年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 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 R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疗效、生存质量、用药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综合评定对比。结果干预组的PAN SS、SDSS、M RSS、TESS量表指标在治疗各阶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全病程综合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中自知力因子和自制依从性评分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BPRS自知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依从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改善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个案管理模式,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①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病情和社会功能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