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杂气篇·痘证总论>中曰:胎毒是"先天之毒,藏于肾脏、肾者坎也,有二阴以恋一阳,又以太阳寒水为腑,故不发也."此先天之毒"必待君火之年,与人身君火之气相搏激而发也."且"盖人生之胎毒如火药,岁气之君火如火线,非此引之不发,以是知症与温病之发同一类也".胎毒即是先天之毒,故由父母所遗给,或在胎孕,由母体所感受,胎毒有可治有不可治者,其主要藏于肾,体质下降或遇外邪侵入而发.吴氏是在谈到痘证时提出胎毒这个概念,痘证与天花,现几乎不复存在,但传染病之种类还在不断变化,运用吴鞠通的温病学说思想,来认识各种毒邪及杂气的侵袭具有一定意义.胎毒是吴氏温病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吴氏还提出,胎毒"由肾传肝、传脾胃、传心肺,而显于表,胎毒可以内伏,多伏于肾脏."  相似文献   

2.
厦门、晋江地区贯彻福建省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讨论会、关于整理名老中医文献的精神,已于今年三月下旬成立厦门、晋江地区近代名老中医吴瑞甫学术研究筹备小组,共同整理吴瑞甫的学术著作。吴氏编著有《校订圣济总录》、《伤寒纲要》、《中西温热串解》、《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等近二十种,但因年久散失,版本缺乏,希望吴氏  相似文献   

3.
吴瑞甫(1872—1950),名锡璜,字黼堂,福建省同安县人,为近代闽南名医,驰名海内外。吴氏少治儒术,清光绪年间中举人,然无意仕途,而矢志继承家传岐黄之术。生平博览广集,殚毕生之力,精研中西医学,学理渊博,于中医理论、临床、教学均有建树。为近代名医张山雷、任应秋等人所佩服。吴氏临证之时,慎思明辨,屡起沉疴奇症,名震遐  相似文献   

4.
一、苏颂的生平苏颂字子容,泉州同安人,其先祖益。于五代时随王潮入闽(益墓在今同安锄山蔗下乡),生光诲,为漳州刺史,眷居同安,遂为同安人,光诲会孙  相似文献   

5.
《温病条辨》是最辉煌的温病学巨著,作者吴鞠通(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是江苏淮阴人。吴氏少习儒学,后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终至一代医学巨匠。吴氏的代表著作是《温病条辨》,该书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今就该书所创之方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正>吴荣祖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先生之嫡孙,吴氏中医学第二代学术继承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7年,学验俱丰,其学术思想继承吴佩衡先生的钦安吴氏扶阳派学术特点且有发挥。精于内、妇、儿、外诸疾,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近3年,侍诊左右,受益匪浅,对吴荣祖教授自创"小儿复圆汤",运用于疳积的治疗略有体会,就其治疗经验在此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理瀹骈文》对中医外治法发展的贡献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吴氏生平及<理瀹骈文>成书背景 1.1作者吴尚先生平 吴尚先,名樽,字杖先,又名安业,字师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因太平天国战争,避居于江苏泰州东北乡俞家垛,并在此行医,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  相似文献   

8.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尽毕生精力、坚持不懈地刻苦专研虚劳病证,著有《不居集》.吴氏博采前贤治虚之名论,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参以自己生平临证之心得,创“外感致虚”学说,可谓独开生面.笔者从医学背景、概念、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吴氏外损致虚理论作出研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鞠通治病特色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忠 《吉林中医药》2000,20(6):9-10
清代吴鞠通,19岁时因其父病年余不起,矢志于医。深造学业既师承于叶氏,又远追于仲景,是我国医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温病大家。吴氏撰著《温病条辨》,斯书指点迷津如拨云见日,用药疗疾效若桴鼓,尤其临证治病更具特色。现就吴氏治病特色略述一二,舛谬差讹之处恭请同道赐教。l方药讲究煎服法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吴氏《温病条辨》[1]亦列为第一方,用于温病“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既可解表,又能和里。此处吴氏用桂枝汤治疗内热外寒之证,取桂枝汤辛温解肌得微汗而解寒热之邪。欲达此疗效,吴氏强调“煎法…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名医吴鞠通以其温病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而吴氏在治疗杂病方面亦有精研,本文探讨了吴氏理虚思想。针对时弊,吴氏提出了“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力排丹溪之说,理虚处处顾护阳气,而顾护阳气又以胃气为中心。吴氏理五脏六腑之虚又从体用入手,各脏各腑用药各异。此外吴氏还将治疗外感温病的三焦辨证思想运用到理虚领域,倡导从三焦责损,补法各异。温病、杂病理法旁通,吴氏学术通灵宏丰,理虚之论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吴仪洛是清代医家及藏书家,撰有医书10部,总名《吴氏医学述》,现存《成方切用》、《本草从新》、《伤寒分经》三部。吴氏取《医方考》、《医方集解》而增改之,编为《成方切用》,广撷《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三因方》等书,博采仲景、海藏、嘉言、东垣等医家之成方与论述。词旨明爽,注释精详,既知规范,又审时宜,通变适用而无拘执,充分体现出吴氏尊古不泥,明体辨用,博极医源,旁涉百家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吴氏消瘤散"系上海市名中医吴正翔教授的经验方,具有健脾益气、消积化癥之功,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1])。方中以太子参、白术、薏苡仁、枳实健脾渗湿、化痰导滞,蛇六谷、漏芦、山慈菇等消结散瘤,炙龟甲、炙鳖甲滋阴补肾、祛瘀化癥。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中,发现"吴氏消瘤散"对肝癌、肺癌等实  相似文献   

13.
加味玉屏风散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味玉屏风散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王黎玲(福建同安县医院同安361100)林钦欣(福建同安中医院同安361100)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体液免疫加味玉屏风散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小儿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现RRTI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为提高免...  相似文献   

14.
吴尚先,名樽,字杖仙,又名安业,字师机,自号潜玉居士,清·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卒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06年~1886年)。吴尚先自幼习儒,曾于道光十四年中举。吴氏看到海陵一带缺医少药,为救穷人之疾苦,负济世之志,自《灵枢》、《素问》而下,博极群书,求圣贤之意旨,  相似文献   

15.
清·吴鞠通先生对仲景条文领悟之深刻,堪称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典范.吴氏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均有发挥.本文试从吴氏对旋覆花类方剂的运用探讨吴氏对<金匮要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加减复脉汤救阴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鞠通 (约公元 175 8年~ 1836年 ) ,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大师。吴氏大作《温病条辨》将温病辨治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 ,而以下焦病证最为凶险 ,并认定亡阴是下焦病之首寇。将张仲景炙甘草汤化裁为加减复脉汤及其类方 ,以救治下焦亡阴险证。吴氏还将该方用于伤阴所致妇科、儿科杂病 ,亦屡建奇功。今重温吴氏之论 ,对临证大有裨益。1 古方翻新 亡阴克星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汗论》中说 :“伤寒一书 ,始终以救阳气为主…… ,本论始终以救阴精为主” ,由此可窥知吴氏治疗温病的总旨。温为阳邪 ,易伤津耗液。下焦的凶险病证多由两个途径而来 :一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吴氏金柴疏肝饮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与舒胆片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比较,观察各相关指标,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吴氏金柴疏肝饮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86.5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能有效的疏肝理气,行气止痛,对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吴佩衡,名钟权(1888-1971),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著名中医学家。吴氏出身贫寒,早年投师会理县城名医彭恩溥先生门下,车业之后,回乡行医。因目睹民国时期疾病流行,以及幼年时母病延误而过早离世的悲痛往事,乃潜心钻研仲景学说,深受启迪;溯本求源,又遍索《内)、《难》等经典医籍反复研读,废寝忘食,历经春秋,将其所悟,付诸实践,终成大家。吴氏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凡六十载,著述颇丰,其主要著作有《麻疹发微)、《伤寒与温疫之分辨)、《中药十大主帅》、《吴佩衡医案》等。吴氏生前是春城"四大名医"之一,医术精湛…  相似文献   

19.
云岭名医彭江云教授系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临诊尤重辨证论治,提倡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  相似文献   

20.
脱发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应用祖传秘方“吴氏生发散”“吴氏生发酊”结合辨证论治,治疗356例,疗效满意,现初步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56例中,男254例;女102例;18~45岁男205例,女81例;45岁以上男31例,女14例。病程:15天~半年103例,半年~1年96例;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