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心理状态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反馈,依次地影响神经和内分泌活动。这种体内调节功能是相互的,免疫应答改变了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而神经和内分泌的活性又修饰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之间的特定功能联系,白细胞介素-10(IL-10)是新近确定的该类细胞因子之一。IL-10不仅可由淋巴细胞合成,也可在垂体、下丘脑和神经组织产生。IL-10是高下天脑和垂体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下游,IL-10调节糖皮质激素紧张性或应激后的合成。因此,IL-10除了其广泛的免疫调节功能外,它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表明IL-10是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中介体,本文综述IL-10在下天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产生和调节功能,并简述其受体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3.
母乳细胞因子与新生儿免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在微摩尔或毫摩尔水平能以非酶样的作用方式调节细胞的功能,与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等共同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维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母乳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对新生儿在抗感染,增进免疫方面的作用已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母乳中细胞因子与新生儿免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免疫学与儿科临床第六讲细胞因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免疫反应的启动、发展和最终完成功能效应 ,需依靠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是有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 ,其生理功能是通过相应的受体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使各种细胞发挥其功能 ,形成免疫网络系统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和维持内在平衡。除免疫反应需要细胞因子调节外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肾脏功能的调节也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 (包括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分泌 ,这些细胞因子除调节免疫反应外 ,也参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表达 ;同样 ,神经、内分泌因子也影响…  相似文献   

5.
Withering[1]于1785年首次报道了洋地黄治疗心衰病人的水肿 ,直到1920年才清楚地阐述了其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 ,洋地黄作为纯粹的正性肌力药物一直应用于临床。只是近十几年来 ,提出了其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洋地黄的神经内分泌作用综述如下。一、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SNS)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增强 ,最显著的特征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表现为明显的儿茶酚胺 (CA)活性增强。大量的证据表明 :洋地黄可降低CHF病人的交感神经活性 ,是通过恢复或增强压…  相似文献   

6.
免疫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间通过共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相互调节,维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平衡。这种调节功能的紊乱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免疫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间通过共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相互调节,维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平衡。这种调节功能的紊乱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5%.目前认为NPSLE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血脑屏障破坏、血管栓塞、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炎性介质的参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样发作及精神障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必须综合应用免疫血清学、脑脊液检测、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精神的评估,治疗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生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3H-TdR释放法从T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 CTL杀伤活性三个方面来探讨IGF-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1)IGF-I能明显增强PHA刺激的脐血T细胞DNA合成,促进其增殖(P<0.001).(2)IGF-I能明显增强脐血NK细胞的基础杀伤活性和IL-2激活的NK细胞杀伤活性(P<0.005),经IL-2和IGF-I联合处理后,脐血NK细胞杀伤活性接近IGF-I处理后的年长儿NK细胞杀伤活性(P>0.05).(3)IGF-I能明显增强脐血CTL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 IGF-I对多种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均有正性调节作用,可望将其作为一种免疫刺激剂应用于临床,但因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复杂性,需作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其具体机制,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丙肽与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丙肽(galanin,GAL)是一种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的神经肽,具有广泛的神经生物学功能,主要参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与摄食行为密切相关,对学生和记忆有明显抑制作用。海马中GAL免疫活性细胞极少,但海马接受大量来自隔区,蓝斑及下丘脑的GAL免疫活性纤维投射,海马内的GAI通过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开放ATP依赖性K^ 通道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遗传诱导的GAL表达变化可调节海马的兴奋性从而决定癫痫发作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免疫学治疗的应用范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免疫学治疗的应用范围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400014)杨锡强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合成或分泌的细胞因子或膜蛋白分子相互调节,促进免疫应答反应正常进行,维持其动态恒定,是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必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是通过免疫应...  相似文献   

12.
免疫学与儿科临床第二讲免疫应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 ,开始活化并清除抗原的过程为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这一过程与神经系统的反射弧相似。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 :“抗原递呈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入阶段 (上行性传导 ) ,“淋巴细胞增殖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中枢分析阶段 ,“效应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出阶段 (下行性传导 )。正常的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内在衡定 ;免疫应答发生障碍 ,则可引起疾病 ;免疫应答过度时 ,可致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无力时 ,则出现免疫缺陷病。因此 ,了解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因素对掌握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寻找新的治…  相似文献   

13.
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可增加个体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敏感性。ADHD患者存在广泛及多样的大脑结构及功能异常,鉴于各脑区功能的紧密联系,近年来探究的视角也扩大到大脑网络功能的障碍。在导致ADHD的生化机制方面,最被重视的依然是单胺类化合物,近年来发现还可能伴随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平衡的异常。基因和环境因素协同造成神经内分泌及脑区间联系的异常,使前额叶失去对下级脑区的控制;失去有效调控的基底神经节、杏仁核等影响行为和情绪反应,内分泌调节轴的紊乱则进一步加重神经内分泌异常,长此以往造成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同ADHD的发病相关。但鉴于ADHD的异质性,其病理过程可能不尽相同,具体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移植术后肠壁内在神经变化及其小肠功能和免疫排斥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异位小肠移植13例,术后定期测量肠壁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一氧化氮(NO)神经(组织化学法)活性反应。5例正常大鼠对照研究。结果:术后早期各种神经活性下降,短期恢复,排斥其前VIP和SP活性再次明显下降,但NO神经反应性仍可维持。结论:小肠移植后肠壁内在神经成分和活性可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启动呈提前趋势。大量流行病学及动物实验证明早期生命活动影响个体的发育轨迹, 引起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与成人慢性疾病有关。近年来, 生命早期不良因素暴露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从营养不良或过剩、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性激素暴露、应激事件4个方面概述孕期及儿童期不良因素暴露对青春期启动的影响, 特别关注青春期启动的神经内分泌改变, 为预防与控制青春期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瘦素(leptin)亦称消脂素,是一种具有类细胞因子结构的蛋白质,是肥胖基因表达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它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由肥胖基因ob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能量代谢状况的反馈调节而表达,是调节机体体重平衡及能量代谢平衡的关键激素。分为结合瘦素和游离瘦素。瘦素是相对分子量为16KD的蛋白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外周作用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包括神经内分泌功能、调控摄食与耗能、调节机体代谢;外周作用包括调节糖代谢的平衡、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促进生长等。  相似文献   

1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属于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同工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并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少突胶质内.NSE的活性在脑组织细胞中最高,在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内居中,最低则在非神经组织、血清和脑脊液中.NSE的活性改变与导致神经损伤的许多神经性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NSE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天然免疫反应在严重炎性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炎性反应性疾病由多种原因诱发,剧烈全身炎性反应远远超过感染等病因成为致死的主要病因。天然免疫应答主要由抗原递呈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其所产生免疫活性分子构成。近年来认识到天然免疫应答在调控后续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极为关键作用,被证实为严重炎性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严重炎性反应过程中天然免疫应答的产生、主要成分及其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母乳细胞因子与新生儿免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在微摩尔或毫摩尔水平能以非酶样的作用方式调节细胞的功能,与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等共同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维持正常的免疫应签能力。母乳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对新生儿在抗感染,增进免疫方面的作用已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母乳中细胞因子与新生儿免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血铅水平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铅污染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于胎儿同样造成损害,其中最早出现的是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研究证明,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即可引起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异常,特别是对视听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产妇血铅及新生儿脐血铅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的分析,了解其间的关系,探讨胎儿期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