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剑萍  汪立平 《现代保健》2014,(36):125-126
目的:讨论应用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显效率为5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7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来说,应用引导式教育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对小儿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干预中融入引导式教育的主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小儿脑瘫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其中先入院的45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后入院的45例患儿为研究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干预,观察对两组患儿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GMFM、Gesell、PS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可明显提高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并能减少患儿心理问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对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5例脑瘫患儿行引导式护理方式,研究护理效果,并与另外25例行基础护理的脑瘫患儿进行对比。结果:行引导式护理干预的25例脑瘫患儿恢复效果显著,且总有效率高于仅行基础护理的25例患儿,两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引导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对脑瘫患儿予以正确的护理治疗,加快患儿的痊愈时间,这种方法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导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脑瘫儿童的方法正在逐渐应用到临床当中,有不少研究表明引导式教育结合其他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主要对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讲述了引导式教育结合不同治疗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应用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小儿脑瘫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训练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基础上,行感觉统合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智力状态康复水平(IQ、DQ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IQ和DQ评分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训练组患儿的IQ和DQ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IQ和DQ评分,改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56-2258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86例1.5~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每天约3~4 h,每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训练,观察组DQ值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可促进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孙宏苓 《中国保健》2007,15(2):84-84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19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综合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单一组仅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综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瘫是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导致脑瘫的原因有3大类:1.宫内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创伤、胎儿受压等;2.生产因素:生产时难产、产伤、脐带绕颈、早产、窒息等:3.后天因素:脑外伤、脑膜炎、高烧、惊厥等。早产、窒息、核黄疸是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脑瘫专科收治的136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数字随机分拨为基本原理(68例/组),G组和D组分别给以循证护理和传统方法实行护理.结果:G组小儿脑瘫康复率高于D组,且接受循证护理的患儿后期出现并发症以及恶化率低于D组,G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高于D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更有效,应用价值比传统的护理方式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康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纽各6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CSI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52例总儿可独立行走,占82.5%,对照组有39例,占61.9%(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性瘫痪患儿实施家庭廖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夏剑萍  汪立平 《现代保健》2014,(34):155-156
目的:讨论应用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康复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67.5%,显效率为37.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应用康复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儿得到康复,降低残疾程度,其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中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小儿脑瘫采取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综合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研究,按随机排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40例予综合康复训练结合TMS治疗,观察治疗前(入院就诊24 h内)、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评分、智力发育(Gesell发育量表)及生活质量(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GMFM-88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Gesel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智力的发育,提升其生活质量,应用于小儿脑瘫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精细运动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 3个月后的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抓握能力评分、 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夏剑萍  汪立平 《现代保健》2014,(35):135-136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小儿脑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高压氧舱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96例小儿脑瘫经综合治疗后,0~6个月患儿治疗有效率最高为92.68%,7~9个月患儿为83.87%,10个月~4岁患儿最低为62.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保证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减少小儿脑瘫残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刺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瘫患儿的脑功能代偿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体针(穴取臂脯、凤池、环跳、阳陵泉等)及神经生长因子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做头颅CT、SPECT检查以观察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治疗后发育商(D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小儿脑瘫的脑功能代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中某连续6个月进行康复干预的1~3岁脑瘫患儿及家长各30例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中某连续6个月进行康复干预的1~3岁脑瘫患儿及家长各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由康复团队对家长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刘晓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60-5461
目的: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社区化管理,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取某社区25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儿15例,对照组患儿10例。观察组患儿进行社区化管理康复培训,对照组患儿进行普通家庭式康复训练。利用GMFM级别评分对患儿进行粗运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儿经过6个月的个体化社区管理康复化训练后,其GM-FM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化脑瘫患儿康复管理有助于脑瘫患儿身体功能的恢复,目前越来越受到社区脑瘫家庭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